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題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

鎖定
《題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此詩寫詩人的求仙歷程,抒寫他與元丹丘的情誼以及共同的情趣。
作品名稱
《題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
作    者
李白
創作年代
盛唐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五言古詩

題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作品原文

題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
白久在廬、霍,元公近遊嵩山,故交深情,出處無間,嵒信頻及,許為主人,欣然適會本意。當冀長往不返,欲便舉家就之,兼書共遊,因有此贈。 [1] 
家本紫雲山,道風未淪落
沉懷丹丘志,衝賞歸寂寞。
朅來遊閩荒,捫涉窮禹鑿
夤緣泛潮海,偃蹇陟廬霍。
憑雷躡天窗,弄景憩霞閣。
且欣登眺美,頗愜隱淪諾。
三山曠幽期,四嶽聊所託
故人契嵩潁,高義炳丹雘
滅跡遺紛囂,終言本峯壑。
自矜林湍好,不羨朝市樂。
偶與真意並,頓覺世情薄。
爾能折芳桂,吾亦採蘭若
拙妻好乘鸞,嬌女愛飛鶴。
提攜訪神仙,從此鍊金藥 [2] 

題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註釋譯文

題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作品註釋

⑴廬山:在今江西九江、南康二府界內。霍山,在今江南廬州界內。嵩山,在今河南登封、洛陽、鞏、密四縣界內。
⑵紫雲山:在綿州彰明縣西南四十里,峯巒環秀,古木樛翠,地裏書謂常有紫雲結其上,故名。其北為天倉,為龍洞;其東為風洞,為仙人青龍洞,為露香台;其西為蟆頤,為白雲洞;其南為天台,為帝舜洞,為桃溪源,為天生橋。有道宮建其中,名崇仙觀,觀中有黃籙寶宮,世傳為公元736年(唐開元二十四年)神人由他山徙置於此,宮之三十六柱皆檀木,鐵繩隱跡在焉。此山地誌不載,宋魏鶴山作記,載集中。太白生於綿州,所謂家本紫雲山者,蓋謂是山。
⑶《梁書》:“道風素論,坐鎮雅俗。”
⑷《楚辭》:“仍羽入于丹丘兮,留不死之舊鄉。”
⑸閩,今福建地,在唐時為建州、福州、泉州、漳州、汀州五郡之地。東甌與閩地相連接,在唐時為温州、台州、處州三郡之地。秦時立閩中都,合東甌在內。至漢始分東甌,以立東海王。太白生平未嘗入閩,而温、台、處三州則遊歷多見於詩歌,疑此詩所謂“閩荒”者,指東甌之地而言也。
⑹《説苑》:禹鑿龍門,闢伊闕,平治水土。
左思吳都賦》:“夤緣山嶽之岊。”
⑻三山:謂海中三神山。
⑼《左傳》:四嶽三塗。杜預注:四嶽,東嶽岱,西嶽華,南嶽衡,北嶽恆。蓋古稱四嶽,不兼中嶽在內,後世兼中嶽而言,故稱五嶽也。
⑽《史記·扁鵲傳》:“竊聞高義之日久矣。”
⑾《尚書·梓材》:“惟其塗丹雘。”孔穎達《正義》:雘,是采色之名,有青色者,有硃色者,“炳丹雘”即炳若丹青之義。
顏延年詩:“芬馥歇蘭若。”李周翰注:“蘭若,香草,幽蘭、杜若也。”
⒀金藥:金丹,上藥也。 [3] 

題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白話譯文

我原本住在四川紫雲山,家父與我都一直喜歡道家精神。
常常想歸隱山林,喜歡空靈沉寂的環境。
離開故鄉來到閩越一帶尋找大禹等的仙蹟。
攀登高山,泛舟滄海,又來到廬山霍山修煉。
藉助雷聲打開人的天耳,遠聽千里之外;居高閣玩賞霞光雲影。
很喜歡登高一覽美景,也喜愛這種隱居生活。
在三山四嶽中度過美好的時光。
老朋友元丹丘素來住在嵩山與潁水,高尚的道行連皇家都知道。
不與塵世來往,斷絕俗風騷擾,自言山林中人。
珍惜山林美趣,不羨慕俗世的歡樂。
突然與真意相偶合,發現天機,便感覺世間的一切都索然無味。
你喜歡採擷桂枝的高潔,我也喜歡收納蘭草之清馨。
我的愛人喜歡求仙,我女兒也好道。
我們志同道合,相互幫助,一起修煉,一起昇天。 [4] 

題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創作背景

此詩大約作於開元二十二年(734),時李白故交元丹丘始隱嵩山,作詩邀白前往,白作詩答謝。

題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作者簡介

李白像 李白像 [5]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自稱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葉(唐時屬安西都護府,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並好行俠。從25歲起離川,長期在各地漫遊,對社會生活多所體驗。公元742年(天寶元年)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遭權貴讒毀,僅一年餘即離開長安。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杜甫結交。安史之亂爆發後,他懷着平亂的志願,於公元756年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爭奪帝位失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漂泊東南一帶,卒於當塗(今屬安徽)。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説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峯。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