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韓波

(曲阜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鎖定
韓波,教授、文學(藝術學)博士、設計學博士後、博士生導師。研究生畢業於南京東南大學,先後於2005年和2012年獲設計藝術學碩士和藝術學博士學位。2017年春南京藝術學院設計學博士後出站。自2005年任教於濟南大學美術學院,先後擔任環境設計教研室主任、學科建設辦公室主任和科研副院長職務。2011年——2018年為學院組織申報併成功獲批藝術市場管理、藝術碩士、設計學一級學科等三個學位授權點。2019年調入曲阜師範大學美術學院,被學校決議聘為博士生導師,併為藝術學理論學科帶頭人。主要研究領域:設計史論、藝術史論、民俗藝術學等。 [1] 
中文名
韓波
國    籍
中國

韓波社會兼職

長江文化促進會會員;教育部學位論文抽檢評審專家;山東省藝術科學重點學科設計學學科帶頭人;山東省設計學學科教學及指導委員會委員;山東省美育教育專家資源庫專家;山東省社科項目評審專家;中國藝術學理論學會會員;山東省美協美術理論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政府採購評審專家、山東省標識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敦煌國際設計周專業評委 [1] 

韓波科研成果及獎勵

(一)主持或參與社科、教研項目
1、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中國民俗系統造物”,2013/11立項,已結項。
2、參與國家社科規劃辦一般項目“民俗藝術學研究”,2009/06立項,已結項。
3、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基金項目“我國古代物用文化批評性話語文本的綜合研究”,2019/1立項。
4、主持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齊魯地區古代物質文化文獻鈎沉及其當代價值研究,2019/1立項
5、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中西園林行樂生活圖像表現之比較研究”,2010/12立項,已結項。
6、主持江蘇省博士後科研基金項目“中國傳統造物批評文獻的整理與研究”,2014/7立項,已結項。
7、主持山東省文化廳藝術科學重點項目“山東傳統木版年畫圖像母題的文化闡釋”,2010/6立項,已結項。
8、主持濟南大學博士科研基金項目“中國民俗工藝文化的文本載述及衍化研究”,2013/11立項,已結項。
9、主持濟南大學社科項目“大學生環境美學修養與高校校園景觀的建構的交互式研究”2009/11立項,已結項。
10、參與江蘇省社科規劃辦項目“江蘇民俗藝術應用場域研究”,2011/10立項,已結項。
11、參與山東省社科規劃辦項目“山東省城市形象視覺識別的民族化、地域化研究”,2009/09立項,已結項。
12、參與山東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新繪畫思潮’中的山東油畫家羣體創作現狀及投資格局研究”,2013/06立項,已結項。
13、參與山東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齊魯背景故事題材動漫腳本的整理與重構”,2013/06立項,已結項。
14、參與濟南大學社科項目“泉文化下的老濟南院落研究”,2011/09立項,已結項。 [1] 
(二)科研或創作獲獎
1、專著《中國民俗造物研究》獲第十屆山東省“泰山文藝獎”藝術理論與評論類三等獎;
2、專著《中國民俗造物研究》獲2017年山東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3、論文《西方園林遊宴生活圖像表現例析》獲2014年山東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4、論文《民俗戲曲作品的種類、形式語言及其母題意義分析》獲第25屆田漢戲劇獎論文類三等獎;
5、論文《漢代宮廷香薰活動及香薰器具的藝術成就》獲《藝術百家》2010年度優秀論文三等獎;
6、論文《漢代宮廷香薰活動及香薰器具的藝術成就》2010獲江蘇省文聯優秀論文獎;
7、論文《論民俗藝術作品的共性和風格差異》獲2012濟南大學優秀社科成果二等獎;
8、論文《論民俗藝術作品的共性和風格差異》獲2012年山東省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
9、論文《中國漢代宮苑園林遊樂生活中的女性及其藝術形象》獲2013年濟南大學優秀社科成果三等獎;
10、論文《魯錦產品的開發與手工技藝生產性保護》獲2013年山東省文化廳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1] 
(三)專著或教材
1.專著《營造本土化城市公共空間景觀》,文化藝術出版社,2020年11月出版。
2.專著《中國民俗造物研究》,文化藝術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
3.參著《民俗藝術與陶思炎學術研究》,2019年2月出版。
4.參與翻譯《花境設計師》,東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
5.參編《素描》,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年8出版。
6.參著《民俗藝術學》,南京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
7.參著《民俗藝術傳承的調查與研究》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5年10出版 [1] 
(四)代表性論文
1.《門類藝術間通感激發的具體動因初探》,《藝術百家》(CSSCI),2020年第5期
2.《西方詩作中“行樂”思想的承延及園林遊樂活動述析》,《藝術百家》(CSSCI),2017年第2期
3.《文獻視域中的中國古代“行樂”觀念及園林行樂生活》,《藝術百家》(CSSCI),2016年第2
4.《中國民俗造物的藝術本體價值諸向度》,《藝術百家》(CSSCI),2014年第4期
5.《西方園林遊宴生活圖像表現例析》,《藝術百家》(CSSCI),2013年第4期
6.《魯錦產品的開發與手工技藝生產性保護》《山東社會科學》(CSSCI)2012年第5期
7.《中國漢代宮苑園林遊樂生活中的女性及其藝術形象》,《藝術百家》(CSSCI),2012年第2期
8.《民俗藝術作品的形式語言及藝術意義的分析》,《東南大學學報》(CSSCI),2011年第4期
9.《關於民俗藝術作品的界定及影響作品生成的主要思維》,《藝術百家》(中文核心),2011年第3
10.《漢代宮廷香薰活動及香薰器具的藝術成就》,《藝術百家》(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第5期
11.《論民俗藝術作品的共性和風格差異》,《民族藝術》(CSSCI),2010年第1期
12.《中國雅聚文化現象及其繪畫圖像表現評析》,《美與時代》,2014年第3期
13.《中國傳統園林景觀的思想內核和綜合建構》,《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11年第1期
14.《論中國城市景觀設計對古典造園文化的借鑑和變通》,《濟南大學學報》2011年第2期
15.《<簡森美術史>的修訂對中國美術史重構的啓示》,《藝術學界》,2010年第4期
16.《論魏晉“隱逸”風尚對士人造園活動的促動》,《無錫商職業學院學報》,2008年第3期。
17.《明式圈椅的“現代性”—從漢斯·瓦格納設計作品談起》,《美與時代》2008年第7期。
18.《中國古代花鳥畫創作中的寫生傳統》發表在《美與時代》2009年第5 期;
19.《城市景觀建構本土化轉型的思索》,《建築與文化》,2010年第10期;
20.《藝術學生的專業認知及藝術價值觀的形成》,《美與時代》,2010年第11期;
21.《民俗戲曲作品的種類、形式語言及其母題意義分析》,《劇影月報》,2010年第6期;
22.《包豪斯對馬謝·布魯爾設計思想的孕育》,《中國體衞藝教育》,2011年第2期;
23.《大學生環境美學修養與高校校園景觀的建構》,《美與時代》,2012年第10期;
24.《略論日本城市景觀轉型和北歐景觀設計思想》,《吉林建築工程學院學報》2011年第3期;
25.《當代中國城市公共空間建設的反思》,《長春工程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
26.《中國傳統園林景觀的系統屬性及景觀文化的傳播》,《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
27.《城市化衍生的負面效應及公共空間的景觀建構思路》,10000字,《藝術學》第5卷,第2輯,
學林出版社;
28.《論中國古典園林設計中的曲線意識及其形成》,《金陵科技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
29.《由技術進步看戲劇藝術在圖像時代的迷失》,《美與時代》,2003年第7期;
30.《城市化衍生的負面效應及公共空間的景觀建構思路》,發表於《第六屆全國藝術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1.《漢唐宮苑女性的園林生活》(英文)發表於第三屆國際景觀與都市園藝大會論文集;
32.《略論民俗造物的通神致靈和心理救贖功能》,第七屆全國藝術學年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3.《民俗造物藝術發展的內在邏輯芻議》,第八屆全國藝術學年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4.《西方園林遊宴生活圖像表現例析》,第九屆全國藝術學年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5.《略論中國古代“行樂觀念”及園林行樂生活》,第十屆全國藝術學年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