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靜寧縣第一中學

鎖定
靜寧縣第一中學(簡稱靜寧一中),始建於1941年9月24日,由隴東著名教育家王爾全先生在明代嘉靖年間廟學的基礎上,依託靜寧文廟創辦,校址在靜寧縣城關鎮中街,初名為“靜寧中學”,1943年更名為“甘肅省立靜寧中學”,1958年劃歸縣辦,改名“靜寧縣第一中學”,2002年晉升為“甘肅省示範性普通高中”。2004年學校停止初中部招生,過渡為獨立高中。
建校以來為社會培養人才4萬餘名,為高校輸送新生3萬多人,有51名學生考入北大、清華。其中500多人獲博士學位,有1000多人獲碩士學位。校友中先後湧現出了工程院院士王小東、國防科技高層次人才李東昇、中科院“百人計劃”獲得者韓福社、第五屆“中國嬌子青年領袖”經濟學博士馬光遠等傑出人物。
中文名
靜寧縣第一中學
外文名
Jing Ning No.1 Middle School
簡    稱
靜寧一中
創辦時間
1941年
校    訓
修德以立身、勤學以自強
主要獎項
省級文明單位
“全國高中化學競賽甘肅賽區奧林匹克明星學校”
“甘肅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知名校友
馬光遠
張興中
蘇國慶等
類    別
公立中學
現任校長
周串虎 [4] 
所屬地區
甘肅省平涼市
校黨委書記
雷升 [4] 

靜寧縣第一中學學校簡介

靜寧一中體育館 靜寧一中體育館
隴東知名教育家王爾全先生以靜寧文廟建築羣為依託,1941年創辦了“靜寧縣立初級中學”,1942年奉省教育廳令改為“甘肅省立靜寧中學”,始設高中部,1958年劃歸縣辦,更名為“靜寧縣第一中學”。2004年改辦為獨立高中,現為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截止2012年6月,學校佔地155畝,校舍建築面積36727平方米。學校位於靜寧縣城中街學校有教學班52個,在校學生3100多名,其中珍珠班3個,有教職工231人。
校訓為:修德以立身 勤學以自強

靜寧縣第一中學歷史沿革

1938(民國27年),靜寧縣有志於文化教育事業的人士,鑑於靜寧人民崇尚文明,嚮往文化,但由於經濟落後,生計艱辛,青少年男女能夠負笈擔簦,奔赴外地接受中等教育者寥寥無幾之現狀,倡議籌辦靜寧中學,於同年7月招生兩班,共120人,定校名為“靜寧縣立初級中學”。
靜寧縣第一中學 靜寧縣第一中學
1942年(民國31年),甘肅省教育廳命令改“靜寧縣立初級中學”為“甘肅省立靜寧中學”。同年,又經學校多方交涉,先後將文廟、鄉賢祠、節孝祠,文昌宮(時教育局佔用)等處地址撥給靜中,學校佔地面積遂擴展到40畝。至此,學校規模初具,校容煥然一新。
1949年8月,靜寧解放,縣人民政府接管了學校,校名仍為“甘肅省立靜寧中學”。
1958年,奉命改“甘肅省立靜寧中學”為“甘肅省靜寧中學”;接着靜寧、莊浪兩縣合併,於同年12月又改為“靜寧縣第一中學”。
1961年秋,縣上又決定將靜寧一中二部改為“靜寧縣第二中學”(此時靜、莊又分縣)。
1969年7月,靜寧縣革命委員會決定改“靜寧縣第一中學”為“靜寧縣五七紅專學校”,培訓赤腳醫生、獸醫,拖拉機手等。
1973年1月,“紅專學校”奉命遷出,在原址上恢復了“靜寧縣中學”,撤銷了“城川公社中學”,學生全部轉入縣中,並調整補充了教師隊伍。
1977年,確定靜寧縣中學為縣辦重點學校。1979年,改”靜寧縣中學”為“靜寧縣第一中學”。 [1] 

靜寧縣第一中學辦學理念

學校秉承“修德以立身,勤學以自強”的校訓,堅持“德行相修,協調發展”的辦學理念,確立了爭創“省級一流名校”的奮鬥目標和“以德立校、依法治校、教研興校、質量強校”的辦學思路,逐步形成了“以人為本、親和大氣、勤奮自強、追求卓越”的校風,“敬業、愛生、嚴謹、合作”的教風和“篤行、勤學、善思、好問”的學風。
逐步完成了“五項建設”:學生德育建設、教師隊伍建設、校園文化建設、信息技術建設與後勤服務建設;“兩項改革”:課堂教學改革與教職工績效評價改革;“兩個完善”: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與課堂教學評價機制。(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1246”,即:“一個目標、兩條主線、四項改革、六項工程”。“一個目標”——建名校、爭一流;“兩條主線”——抓管理、抓教學;四項改革——教師績效評價、課堂教學結構、學生德育方式、後勤服務體系;狠抓六項重點工程——高效課堂建設工程、養成教育工程、校園文化環境工程、設備現代化建設工程、名師工程、教研工程。)經過多年抓教風、促學風、樹校風,近年逐步形成了“管理育人、環境育人、服務育人”的育人格局,學校學風濃、教風實、校風正,已邁上了健康、和諧、穩步、持續、內涵發展的良性軌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真可謂:文廟巍巍,文脈綿長;德行相修,傳統大光;承前啓後,事業煌煌。

靜寧縣第一中學學校設施

教學實驗樓 教學實驗樓
學校現佔地約175畝,建築面積54565平方米。現有教學樓三幢、圖書科技樓一幢、辦公樓一幢、學生公寓樓兩幢、體育館一幢(7852平方米)、餐飲中心一幢、綜合實驗樓一幢(在建)、運動場地2.5萬平方米、文廟建築羣1萬多平方米。校園綠化面積4.6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11萬餘冊。學校有人工草坪足球場1個、塑膠跑道400米、籃球場8個、排球場6個、羽毛球場8個、乒乓球館2個、球枱80個。教室65間,音樂教室4個、美術教室3個。計算機室、多媒體教室、理化生實驗室等功能室27間(其中物理實驗室6個、化學實驗室5個、生物實驗室3個、多功能學術廳2個、計算機教室4個、通用技術實驗室2個、機器人活動室1個)。理化生實驗設備及體藝器材均達到國家級一類標準。59個教室安裝了教學一體機,32個社團與實驗室安裝了投影白板設備,校園寬帶網與千兆光纖雙網並用、校園廣播電視網實現了全覆蓋,學校基本步入現代化。
目前,校園佈局上,形成了以文廟為中心,以北門——文廟四合院——先師廟門——科技實驗樓——文化廣場——南門為中軸線,東為教學區,西為生活區,南為活動區,北為辦公區,設計科學、佈局合理、環境優雅。 [2] 

靜寧縣第一中學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教職工278人,專任教師270名,管理崗位2人,校醫1名,工人5名。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69人、中級職稱111人、初級職稱90人。其中音樂教師5人、體育11人、美術5人、信息技術6人。學校堅持“教師發展學校,學校發展教師,在發展中共贏”的隊伍建設理念,努力建設一支富有愛心、治學嚴謹、團結協作的研究型、專家型的教師隊伍,通過實施“青藍工程”、“名師工程”等,培養了一批教育教學骨幹。目前,學校有特級教師2人,省、市級骨幹教師、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68人,1名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名教師獲國家級獎勵,8名教師獲甘肅省“園丁獎”,1名教師獲得甘肅省勞模榮譽稱號,40多名教師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獎勵。教師學歷合格率達100%,有研究生26人。 [2] 

靜寧縣第一中學教學成果

近年來,學校以新課改為契機,大力加強教研教改,積極鼓勵廣大教師投入教研教改工作。承擔各級教育科研課題52項,其中國家級6項(已結題4項),省級18項,市級28項。被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確定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整體構建學科德育體系深化研究與推廣”國家重點課題實驗校。2014年被西北師範大學確立為“甘肅省普通高中生物學科教學改革研究與實驗基地”實驗校,被市教育局命名為“化學、英語學科基地”實驗校。教師發表、獲獎論文300多篇(次),有400多名學生在國家、省市級各學科競賽中獲獎,先後獲得“第21、22、23、28屆全國高中化學競賽甘肅賽區奧林匹克明星學校”稱號。 [3] 

靜寧縣第一中學學校榮譽

3次榮獲“甘肅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稱號,並先後榮獲“全國中小學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第一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第四屆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示範學校”“全國中小學實驗室與儀器工作先進集體”“省級文明單位”“省級綠色學校”“甘肅省普通高中特色實驗校”“甘肅省德育示範校”“甘肅省電化教育先進學校”“甘肅省檔案工作示範單位”“甘肅省無吸煙學校”“甘肅省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甘肅省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優秀考點”“第21、22、23屆全國高中化學競賽甘肅賽區奧林匹克明星學校”市縣級“藝術校園”“書香校園”“體育特色校”等眾多殊榮,連續多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和“教育質量先進單位”。 [2] 

靜寧縣第一中學學生榮譽

靜寧一中歷年高考被北大清華錄取情況:
1981年:楊永林 清華大學
1984年:李順喜 清華大學
1987年:劉尚麟 清華大學
1989年:張宏強 清華大學
2002年:屈多田,北京大學;
2003年:無
2004年:無
2005年:翟 昊,649分,全省文科第8名,北京大學;鄧太光,680分,全省理科第36名,清華大學;周娟,669分,全省理科第95名,北京大學醫學院;
2006年:共2人。張斌強, 642 分,北京大學;翟康樂,北京大學醫學院;
2007年:王仙茅,676分,全省理科第18名,清華大學;
2008年:程國安,686分 ,全省理科第10名,清華大學;郭靖 ,676分 ,全省理科第35名,北京大學;
2009年:高考改革以來截至2009年,靜寧縣高考成績最好的一年,靜寧一中共7人被清華、北大錄取。
理科前100名中,就有7名來自該校,而且大多名列前茅,全省前10名中有2名,前50名中佔據7席。
劉巖,686.5分,全省理科第3名,北京大學;
周嚴,679分,全省理科第5名,清華大學;
柴華,662.5分,全省理科第19名,清華大學;
靜寧一中校園建築
靜寧一中校園建築(7張)
柳黎,660分,全省理科第23名,北京大學
楊李,659.5分,全省理科第25名,北京大學;
楊曉光,654.5分,全省理科第32名,清華大學;
張田,653.5分,全省理科第38名,清華大學;
2010年:陳志強,677分,全省理科第6名,清華大學;王雙維,672分,全省理科第9名,清華大學;王帥,657分,全省理科第72名,清華大學;
2011年:郭毓,642分,全省理科42名,北京大學
2012年:李春蕾,670分,全省理科第10名,清華大學;王仁吉,652分,全省理科第65名,北京大學;趙陽,645分,北京大學
2013年:無
2014年:司鵬達,672分,全省理科第11名,清華大學;嶽景濤,670分,全省理科第16名,清華大學;王坤,661分,全省理科第43名,清華大學;程亮亮,653分,全省理科第98名,清華大學;韓壺壺,649分,北京大學;高尚尚,北京大學;張亞男,北京大學
2015年:韓儲銀,674分,全省理科第3名,清華大學;陳昊,648分,全省理科第60名,清華大學;劉毅,647,全省理科第63名,清華大學;劉旭林,637分,北京大學;劉華,637分,北京大學醫學部;李茂,622分,北京大學。
2016年:成炳希 ,667分,清華大學;姚照原,660分,北京大學。
2017年:王立博,661分,清華大學。
2018年:靳嘉龍,670分,清華大學;王桐,659分,北京大學;魏敬科,650分,清華大學。
2019年:馬一波,684分,清華大學 ;鮑啓明,665分,清華大學;楊博,657分,清華大學;趙琰,657分,清華大學;王丹,655分,清華大學。

靜寧縣第一中學知名校友

建校以來為社會培養人才4萬餘名,為高校輸送新生3萬多人,有51名學生考入北大、清華。其中500多人獲博士學位,有1000多人獲碩士學位。校友中先後湧現出了工程院院士王小東、國防科技高層次人才李東昇、中科院“百人計劃”獲得者韓福社、第五屆“中國嬌子青年領袖”經濟學博士馬光遠等傑出人物。 [2] 
馬光遠校友
馬光遠校友(4張)
馬光遠,1991年畢業於靜寧一中,同年考上人民大學經濟系經濟學博士,經濟評論員,。學術研究主要在宏觀經濟、企業併購和民營經濟等方面,關注中國的法治轉型和制度變遷,正在籌辦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研究院。現兼任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特約評論員,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之聲特約觀察員,民建北京市西城區副主委,西城區政協常委。同時,還是《經濟觀察報》、《中國經營報》、《中外管理》、《新京報》、《南方都市報》、《金融時報》等報刊雜誌的專欄作者。2009年榮獲南方人物週刊年度“中國驕子青年領袖”稱號。
張興中,1968年畢業於靜寧一中,現任甘肅省人民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
閻子峯,男,漢族,生於1965年6月,1984年畢業於靜寧一中。1984—1991年就讀於蘭州大學化學系,獲理學學士、碩士學位;1994年獲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物理化學專業理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石油大學教授,中國石油大學工業催化學科、化工材料學科學術帶頭人,工業催化專業、化工材料專業博士生導師。
景志忠,1978—1984年就讀於靜寧一中,1984—1989年就讀於西北農業大學,1998—2003年就讀於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獲博士學位。現就職於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為研究所副主任、副研究員,兼任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寄生蟲分會理事、甘肅省實驗動物管理委員會委員和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樊鎖海,男,漢族,生於1967年8月,靜寧縣靈芝鄉水流村人,1984年畢業於靜寧一中,1984—1988年就讀於蘭州大學,1993年獲理學博士學位。現就職於暨南大學數學系,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1995年8月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2000年起擔任數學系主任助理,致力於代數學和組合數學及其交叉學科的研究工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