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青銅飪食器

鎖定
青銅飪食器是古代王公貴族在進行祭祀、喪葬、朝聘、征伐和宴饗、婚冠時舉行禮儀所使用的器物。作為禮儀重器,不同規格大小的青銅器皿盛煮食物,相應代表了主人的身份等級。
從實用的意義上講,飪食器又可細分為烹飪食和膳食器,還有兩種功能集於一身的,如用於烹煮的鼎、鬲等和用於盛裝黍稷的簋、敦、豆等。還有與飪食器配套使用的俎等。
中文名
青銅飪食器
外文名
Bronze cooking feeder
所屬年代
商代
類    別
青銅器
年    代
殷商時期

青銅飪食器簋guǐ

簋是盛放飯食的器皿。在商代早期出現以後,逐步成為青銅禮器序列中一種主要的器物。至西周中期,簋的使用逐漸制度化,按照使用者的身份等級嚴格規定使用的數量,一般是以偶數組合與列鼎配合使用。
簋的使用開始於商代,其基本形制是深圓腹、圈足、有耳或無耳。器形在不同的時期中有所變化。西周時,簋的形制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出現了圈足下加方座的方座簋、雙耳或四耳簋,三足或四足簋也是這一時代的產物,有的簋蓋倒置可用作盛食的盤。春秋以後,簋的使用逐漸少見了。

青銅飪食器戈父丁簋

商代晚期,通高15、口徑22.5釐米,重3.015公斤。
敞口,卷唇,深弧腹獸首耳。口沿下飾雷紋,前後中央各1浮雕獸首,腹、足各飾乳釘紋、雷紋、鳥紋。腹銘3字“戈父丁”,系戈氏為父丁所作之器。

青銅飪食器青玉簋

商代,高12.2,口徑20.7,足經14.5釐米,1976年出土於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

青銅飪食器簠fǔ

簠是盛放飯食的器具。簠的基本形制是大口斜壁長方形,器與蓋對稱,形狀大小相同,合起來為一器,分開可作兩器使用。簠在西周中期開始出現,盛行在西周晚期和春秋戰國時期。秦漢以後,簠基本消失。

青銅飪食器象首紋簠

象首紋簠 象首紋簠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尺寸:高17.5、長26.7、寬22釐米。 出土時間.地點:1963年肥城縣孫樓公社小王莊出土。
盛食器。長方形,上腹垂直,下腹斜向內手,兩側雙獸耳,下承獸形四足,口沿下飾竊曲紋,腹飾卷體夔紋,器蓋形制紋飾基本相同,唯蓋沿附使其扣合牢固的小獸頭。

青銅飪食器叔緐簠

叔緐簠,西周青銅器,1957年5月北京市海淀區東北旺村修建馬號挖房基時發現的。高8.96釐米,長方體,窄沿方唇,腹壁斜收,腹兩側有一對獸首耳,圈足正中有半圓形缺。口下飾重環紋,腹飾環帶紋,圈足飾垂鱗紋。底部有銘文:吳王御士尹氏吊(叔)緐(繁)乍(作)旅匩(匡)。現藏於首都博物館

青銅飪食器盨xǔ

盨是盛放飯食的器具。這是一種由簋演變而來的器形,有一些盨就自銘為簋。它的使用也和簋一樣,一般作偶數組合。盨流行的時間很短,約出現在西周中期,盛行於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以後就不再使用,因此其形制變化不很大。盨大約可分為兩種基本形制,一種是長橢方形器體,腹壁一般較直,多為附耳;另一種是長橢圓形器體,其腹壁弧曲,多為獸首耳。無論哪一種盈,都以矩形圈足為主,也有一些在矩形圈足下加四個短足。同簠一樣,盨蓋仰置也可盛放食物。

青銅飪食器遂公盨

遂公盨(又名豳公盨、燹公盨)高11.8釐米,口徑24.8釐米,重2.5千克,橢方形,直口,圈足,腹微鼓,獸首雙耳,耳圈內似原銜有圓環,今已失,圈足正中有尖擴弧形缺,盨蓋缺失,內底銘文10行98字。器口沿飾分尾鳥紋,器腹飾瓦溝紋。它是2002年春天由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專家在海外文物市場上偶然發現的,現已入藏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

青銅飪食器伯多父盨

1976年1月陝西扶風縣雲塘村西周墓藏出土,陝西省周原博物館藏。 高21.5釐米,口長17釐米,口寬25釐米,重7000克。
屬於西周晚期,橢方形,龍首耳,蓋上透雕扉稜,盤緣口緣飾獸體捲曲紋,蓋頂飾獸目交連紋,腹蓋鑄平行溝紋。蓋器對銘10字記伯多父作器。

青銅飪食器敦duì

敦是盛放飯食的器具。從器形分析,它是由鼎和簋形制結合發展而來的。敦的基本形制有兩種,一種是上下對稱,器身、器蓋均為半球體,各有相同的兩耳三足、少量為圈足,器蓋相合成為一個球體或橢圓球體。另一種器身與器蓋不完全對稱或完全不對稱,這種敦的蓋鈕或提手的樣式與器足的樣式不一樣,一般蓋為圓形提手的,器足為三短足;而器足為圈足式的,則蓋為環鈕或獸形鈕。也有不少的敦作無底平足的樣式。
敦出現在春秋中期,春秋晚期和戰國時期比較流行,隨後便消失了。

青銅飪食器戰國軌敦

通高17.8cm,寬22.4cm,重3.46kg,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敦有蓋,圓體,鼓腹,腹部有一對雙獸面銜環耳,三短足。蓋上飾三伏犧,蓋頂有一活環鈕,鈕座處飾相間的葉狀紋與圓渦紋。蓋與器身各飾枝狀紋二週。蓋內鑄有銘文“軌”字。

青銅飪食器綯紋敦

戰國晚期魏,1951年河南輝縣固圍村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文物。

青銅飪食器

豆主要是盛放醃菜、肉醬的器具,也可盛放飯食。豆在商代晚期已經使用,但數量很少,直至春秋戰國時才比較盛行,成為青銅禮器中常見的組合器物之一。
豆的形制是上有一個碗狀容器,下為較高的圈足形柄。有的豆的容器部分做成方形,但數量很少。

青銅飪食器鳥形陶豆

出土于山西長治,高29.5釐米。這件文物是早期美觀實用器物的代表作。

青銅飪食器鑲嵌狩獵紋豆

鑲嵌狩獵紋豆 鑲嵌狩獵紋豆
此件文物為春秋晚期的青銅器。高20.7釐米,口徑17.5釐米,底徑11.1釐米。現收藏於上海博物館。
這件器物採用鑲嵌工藝來表現狩獵的場面,故被命名為鑲嵌狩獵畫像紋豆。狩獵紋表現的人們狩獵的場景,這件器物鑲嵌技術成熟,打磨精細,紋飾滿布全器,無論是獵人還是各種野獸,均栩栩如生。鑲嵌工藝大約出現在夏代晚期,春秋戰國時大量運用。早期的鑲嵌材料主要是綠松石,到春秋戰國時期,鑲嵌所用材料大為豐富,金、銀、紅銅等均成為鑲嵌的材料。

青銅飪食器鋪pù

鋪是盛放乾果或乾肉之類食物的器具。形狀如豆,但盛食的器體為直壁平底的淺圓盤,下為粗壯的柄形圈足,圈足多為鏤空的,也有些鋪有蓋。鋪的使用約在西周中期至春秋晚期,目前出土的數量不太多,估計當時使用並不普遍,所以器形的變化也不大。
“鋪,亦古器名,有公劉鋪,有天尹養鋪,形亦如簠,但簠方而鋪圓耳。”——明·楊慎丹鉛總錄》。

青銅飪食器

盂是大型的盛食器,兼可盛水或盛冰。器形似簋而大,多作侈口(喇叭形口)、直壁深腹、圈足的樣式,多數有附耳。盂在商代晚期開始出現,流行於西周時期,春秋時已屬罕見。盂的出土數量很少,器形變化也不很大。

青銅飪食器

盆也是盛食器,兼可盛水。器形一般為大口折肩平底式,多有蓋,兩側有獸首環耳。盆基本上僅使用於春秋中晚期,且多見於江淮流域,可能是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