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扶風縣

鎖定
扶風縣,隸屬於陝西省寶雞市,地處關中西部,為佛骨聖地、佛教聖地法門寺所在地。位於陝西省中西部,寶雞市境東部湋河流域。介於東經107°45′—108°03′,北緯34°12′—34°37′之間,總面積720平方千米 [32]  。截至2022年末,扶風縣共有1個街道、7個鎮 [35]  。截至2022年末,扶風縣户籍人口42.8萬人。 [35] 
扶風縣是寶雞市的東大門,因“扶助京師、以行風化”而得名。地勢北高南低,以平原、台、塬地形為主。扶風縣屬大陸性濕潤季風氣候。境內主要河流有渭河、湋河。礦藏有石灰岩、大理石。隴海鐵路、G30西寶高速公路和209省道、104省道過境。被稱為東方佛都。 [1]  2019年, [37]  獲“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稱號。 [38] 
2022年,扶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9.06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28.78億元,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94.06億元,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66.22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15.2∶49.8∶35。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1978元。 [35] 
中文名
扶風縣
外文名
Fufeng County
別    名
東方佛都,青銅器之鄉
行政區劃代碼
610324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陝西省寶雞市
地理位置
陝西省中西部,寶雞市境東部
面    積
720 km²
下轄地區
1個街道,7個鎮
政府駐地
扶風新區
電話區號
0917
郵政編碼
722200
氣候條件
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42.8 萬(2022年户籍人口)
著名景點
法門寺周原遺址西府古鎮、關中風情園
車牌代碼
陝C
地區生產總值
189.06 億元(2022年)

扶風縣歷史沿革

上古
原始社會神農氏時期,縣屬姜氏國(部族)。
黃帝時期,屬岐伯國(部落),后稷周國(部落)。
堯舜時代,為周始祖棄的封地,屬后稷有邰氏。
扶風縣
扶風縣(10張)
屬岐邑,為京畿。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在今境內法門鎮始設美陽縣,揉谷鄉法禧村設邰縣,屬內史。
美陽縣、邰縣始歸雍國,後屬內史。
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歸右扶風轄領。
屬扶風縣都尉大夫府。
美陽縣轄區未變。南部邰縣改為武功縣。
美陽、武功縣治未變,歸扶風郡轄領。
美陽縣屬扶風國,武功縣屬始平郡。
北魏
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廢美陽縣。在今縣北部、岐山縣東北部設周城縣,美陽縣併入周城縣,治城在今周原遺址,歸平秦郡。
太和十一年(487年)撤武功縣,在武功縣治姜塬嘴設美陽縣,轄今縣南部、武功縣全部和太白、駱谷、邰亭等地,歸武功郡轄領。
天和四年(569年),移美陽縣治崇正鎮。
建德三年(574年),移周城縣治於眉城,在原周城縣址設三龍縣;撤美陽縣,縣地歸岐山。置武功縣治於中亭川(今武功鎮)。
開皇十六年(596年),改三龍縣為岐山縣,治城在岐山(今箭括嶺)南十里。
法門寺合十舍利塔 法門寺合十舍利塔
武德三年(620年),在武功長寧鎮始設扶風縣(俗稱東扶風),在今縣址設湋川縣。
貞觀元年(627年),撤扶風縣。
貞觀八年(634年),改湋川縣為扶風縣,在今法門鎮設置岐陽縣。
元和三年(808年),撤岐陽縣。
後梁、唐、晉、漢、周時,扶風縣設置未變,歸鳳翔府轄。
縣置未變。
初(1127年),金人統治北方,更名扶興縣。後又復原名,歸鳳翔府轄。
縣名和治城均未變更。元時屬陝西行中省鳳翔府轄,明清歸陝西布政使司鳳翔府轄。
中華民國
初,屬陝西關中道
民國二十四至三十八年(1935—1949年),歸寶雞第九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轄。
1949年7月13日解放,扶風縣人民政府成立,隸屬寶雞專員公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58年12月,併入興平縣。
1961年8月,從興平縣分出,隸屬寶雞市。 [3] 
2019年5月7日,陝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扶風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4] 

扶風縣行政區劃

截至2022年末,扶風縣共有1個街道、7個鎮,共113個行政村,9個社區 [35]  。扶風縣人民政府駐城關街道扶風新區。 [5] 
統計用區劃代碼
名稱
610324001000
城關街道
610324101000
610324102000
610324103000
610324104000
610324105000
610324106000
610324107000

扶風縣地理環境

扶風縣位置境域

扶風縣地處中國地形第二階梯關中平原渭河盆地中西部,位於陝西省中部偏西,西安市和寶雞市之間。東北與永壽乾縣交界,東與武功縣楊陵區連接,南與周至眉縣毗鄰,西與岐山縣接壤,北及麟遊縣地界。介於東經107°45′—108°03′,北緯34°12′—34°37′之間,總面積720平方千米。 [32] 

扶風縣地形地貌

扶風縣地域南北長於東西,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北高南低。境內自北而南自然形成低山丘陵、山前洪積扇、黃土台塬和渭河階地等4個明顯的地貌地形單元,南北呈階梯跌落。海拔最高1579.8米,最低438.4米,相差1141.4米。
北部山區系千山餘脈喬山,呈雁列狀向東延伸。境內地形起伏,嶺谷相間,溝深坡陡,有大小溝道283條,總長288.7千米。溝壑密度平均每平方千米1.96千米;地面坡26°43′,水土流失嚴重。境內河流5條,以瓦罐嶺到劉家梁為分水嶺,向北流入漆水河的有磨石溝、黑溝、紀家溝3條,向南流入渭河的有七星河、美水河2條,水量均少而多變。中部以山前洪積扇區和黃土台塬區構成的平原面積較大,佔全縣總面積近2/3。境內地勢較平坦,由西北向東南稍傾。平原面被自西而東橫穿的渭河和由北而南流入渭河的七星河、美水河自然分割成4大塊。黃土台塬東部和西部地帶,分佈有9處槽形和碟形窪地。南部川道地勢低平,渭河自西向東穿過。渭河以北至黃土台塬坡角,分為一、二、三級階地;渭河南系平坦廣闊的灘地。
扶風縣山、塬、川、灘兼有。高山峻嶺重疊,深谷大川縱橫,川道平原寬闊,構成複雜多樣的地形地貌。 [6] 

扶風縣氣候特徵

扶風縣屬大陸性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豐沛。年平均氣温12.4℃,極端最高氣温42.7℃,極端最低氣温零下19.5℃,年均降水量592毫米,無霜期209天。

扶風縣自然資源

扶風縣水資源

扶風縣水資源總量49.86億立方米,其中渭河、水和漆水過境流量即達46.56億立方米。可開發利用量僅33018萬立方米,餘均暫難開發利用。可開發利用量佔資源總量的6.6%,居民人均786立方米。 [7] 

扶風縣土地資源

截至2019年末,扶風縣主要地類數據如下:
(一)耕地26761.16公頃(401417.40畝)
其中,水田0.27公頃(4.05畝),佔0.001%;水澆地24600.94公頃(369014.10畝),佔91.93%;旱地2159.95公頃(32399.25畝),佔8.07%。城關街道、法門鎮、天度鎮、午井鎮耕地面積較大,佔全縣耕地的64.58%。
位於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22968.94公頃(344534.10畝),佔全縣耕地的85.83%;位於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2556.03公頃(38340.45畝),佔9.55%;位於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938.28公頃(14074.20畝),佔3.50%;位於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36.40公頃(546.00畝),佔0.14%;位於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261.51公頃(3922.65畝),佔0.98%。
(二)園地11177.36公頃(167660.40畝)
其中,果園10684.05公頃(160260.75畝),佔95.59%;其他園地493.31公頃(7399.65畝),佔4.41%。園地主要分佈在法門鎮、天度鎮和絳帳鎮,佔全縣園地的58.59%。
(三)林地19691.91公頃(295378.65畝)
其中,喬木林地11884.75公頃(178271.25畝),佔60.36%;竹林地0.02公頃(0.30畝),佔0.0001%;灌木林地1458.01公頃(21870.15畝),佔7.40%;其他林地6349.13公頃(95236.95畝),佔32.24%。林地主要分佈於天度鎮和法門鎮,佔全縣林地的69.30%.
(四)草地546.91公頃(8203.65畝)
其中,天然牧草地2.94公頃(44.10畝),佔0.54%;其他草地543.97公頃(8159.55畝),佔99.46%。草地主要分佈在天度鎮、法門鎮和絳帳鎮,佔全縣草地的86.92%。
(五)濕地398.58公頃(5978.70畝)
濕地是“三調”新增的一級地類,扶風縣濕地只含一個二級類。其中,內陸灘塗398.58公頃(5978.70畝),佔100%。主要分佈在絳帳鎮,佔全縣濕地的99.98%。
(六)城鎮村及工礦用地8449.75公頃(126746.25畝)
其中,建制鎮1753.02公頃(26295.30畝),佔20.75%;村莊6146.23公頃(92193.45畝),佔72.73%;採礦用地155.96公頃(2339.40畝),佔1.85%;風景名勝及特殊用地394.54公頃(5918.10畝),佔4.67%。
(七)交通運輸用地1962.69公頃(29440.35畝)
其中,鐵路用地67.17公頃(1007.55畝),佔3.42%;公路用地760.76公頃(11411.40畝),佔38.76%;農村道路1134.41公頃(17016.15畝),佔57.80%;管道運輸用地0.35公頃(5.25畝),佔0.02%。
(八)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1027.70公頃(15415.50畝)
其中,河流水面350.00公頃(5250.00畝),佔34.06%;水庫水面228.30公頃(3424.50畝),佔22.22%;坑塘水面108.88公頃(1633.20畝),佔10.59%;溝渠188.52公頃(2827.80畝),佔18.34%;水工建築用地152.00公頃(2280.00畝),佔14.79%。絳帳鎮、法門鎮和城關街道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面積較大,佔全縣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的77.23%。 [36] 

扶風縣植物資源

果樹:以蘋果為主,品種以秦冠為主,還有多種雜果如桃、梨、杏、葡萄柿子山楂等。乾果以核桃為主,是“隔年核桃”的原生地。
林木:有針葉用材樹6種;闊葉用材樹48種;灌木18種;刺槐和油松在山區大面積成林;水杉在渭河南岸灘地有成片栽植;農田林網以楊樹為主,泡桐次之;村莊院落多栽楊、桐和椿、榆、楸、槐等4個鄉土品種。
草類:以多年生的木本科和菊科植物為主。草本植物以白草、黃營最多,分佈最廣,覆蓋度一般達60—95%。伴生植物有蒿類、黃芹、胡枝子、獨花山、牛旁、地榆、柴胡、披針苔、胡兒稍、荊稍子等。優良牧草有野豌豆、莎草、雞眼草、白草、黃白草、枝針巖(羊鬍子)等。藥用植物還有柴胡、黃芹、防風、地榆、榛艽、蒼朮、黨蔘、茵陳等。 [8] 

扶風縣動物資源

扶風縣野生動物獸類主要有:、豺、野兔、豹、野豬、獾、狍、黃鼠狼、蝙蝠。
鳥類:有100餘種:大白鷺小白鷺黑鸛大雁、小雁、紅雁、白鵝、天鵝、鵠、黃鴉、綠頭鴨、赤膀鴨、青燕子、小燕、金雞、雉雞、鵪鶉、鴛鴦、野鴿、山斑鳩、火斑鳩、紅翹鳳頭鵑、大杜鵑、中杜鵑、小杜鵑、紅角鶚、長耳鶚、啄木鳥、小沙百靈、鳳頭百靈、小云雀、家燕、金腰燕、黃鸝、黑卷尾、松鴉、灰喜鸛、喜鵲、紅嘴蘭鵲、麻雀、大嘴鳥鴉、小嘴鳥鴉、畫眉、大山雀、黃腰山雀、紅頭山雀、燕雀、朱雀、雕等。
藥用動物:有壁虎、土元、蠍子、知了、蛇、蛙、蚯蚓、蜈蚣等。
昆蟲:100餘種。益蟲59種,其中捕食性36種,以瓢蟲科最多,寄生性17種,其它6種。害蟲45種,以蚜蟲、粘蟲、棉紅鈴蟲、玉米螟、地老虎、蠐螬、金針蟲為主,危害農作物最烈。
魚類:有鯰魚鮭魚等野生魚類。 [9] 

扶風縣礦產資源

扶風縣礦產資源多為建材原料,北部山區下古生代地層盛產灰巖,儲量約15億立方米,碳酸鈣含量50%以上,現正大量開採。按品質分作水泥、白灰、七〇砂、大理石原料,年開採量3—5萬立方米,除滿足本縣需要外,還供應外地。大理石儲量320萬立方米,按顏色、花紋、組成、結構分,有26個品種,計有漢白玉、墨玉、玫瑰紅、鴨蛋青、提花黑等。中部黃土台塬盛產製磚粘土。南部渭河灘地有大量的沙、礫石,年開採0—15萬立方米以上。 [10] 

扶風縣人口

截至2022年末,扶風縣户籍人口42.8萬人。 [35] 

扶風縣經濟

扶風縣綜述

2022年,扶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9.06億元,比上年增長5.3%。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28.78億元,比上年增長5.3%;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94.06億元,比上年增長5.6%;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66.22億元,比上年增長4.9%。截至2022年末,扶風縣三次產業結構為15.2∶49.8∶35。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1978元。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104.81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5.43%。 [35] 
固定資產投資
2022年,扶風縣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及跨地區項目投資)比上年增長10.2%。民間投資比上年增長11.1%。固定資產投資按產業分,第一產業完成投資比上年下降24.5%;第二產業完成投資比上年增長40.8%;第三產業完成投資比上年下降0.1%。 [35] 
財税收支
2022年,扶風縣財政總收入39319萬元,比上年短收14888萬元,比上年下降27.5%。2022年,扶風縣地方財政收入24475萬元,比上年減少 7298萬元,比上年下降23%。分項完成情況:税收收入完成15635萬元,短收3364萬元,下降17.7%。非税收入完成 8840萬元,短收3934萬元,下降 30.8%。耕地佔用税收入2583萬元。
2022年,扶風縣財政支出264080萬元,比上年增加17872萬元,同比增長7.3%。主要支出項目: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2122萬元,教育支出67417萬元,農林水事務支出48403萬元,公共安全支出7766萬元,社會保障支出39850萬元,衞生健康支出22834萬元。 [35] 
人民生活
2022年,扶風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85元,比上年增長6.8%。
2022年,扶風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762元,同比增長4.3%。其中,工資性收入22054元,同比增長6.8%;經營淨收入7570元,同比下降7.3%;財產淨收入1194元,同比下降27.3%;轉移淨收入6944元,同比增長21%。
2022年,扶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91元,同比增長7.4%。其中,工資性收入7168元,同比增長12.8%;經營淨收入3551元,同比下降8.8%;財產淨收入320元,同比下降51.9%;轉移淨收入5352元,同比增長22.9%。 [35] 

扶風縣第一產業

2022年,扶風縣農林牧漁及農林牧漁服務業完成總產值(現價)49.74億元,比上年增長5.5%。其中,農業產值38.09億元,比上年增長4.5%;畜牧業產值7.88億元,比上年增長6.8%。 [35] 
農業
2022年,扶風縣糧食作物播種面積68.58萬畝,同比增長0.84%。其中,夏糧播種面積39.7萬畝,同比下降0.72%;秋糧播種面積28.88萬畝,同比增長3.07%。 [35] 
林業
2022年,扶風縣造林6000畝。 [35] 
畜牧業
2022年全縣主要畜產品產量及增速 2022年全縣主要畜產品產量及增速
漁業
2022年,扶風縣水產品產量1415噸。 [35] 

扶風縣第二產業

工業
2022年,扶風縣全部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4%,佔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38.3%。其中,全縣104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企業)工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9.4%;實現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七大支柱產業中,紡織服裝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6.1%;傢俱製造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1%;汽車零部件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食品製造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7%;新材料及裝備製造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1%;環保建材業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5.0%;醫藥製造業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0.5%。 [35] 
建築業
2022年,扶風縣資質內建築業共15户。2022年,扶風縣建築業增加值21.73億元,同比增長1.5%(按現價計算)。 [35] 

扶風縣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22年,扶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8.54億元,比上年增長15.5%。按消費區域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66.11億元,同比增長30.3%;農村消費品零售額2.43億元,同比下降11.8%。從限額以上商品零售類值看,其中糧油、食品類增長47%,石油及製品類增長56.2%,煙酒類增長36.7%,化妝品類下降5.3%,金銀珠寶類增長17.9%,日用品類下降6.4%,中西藥品類增長36%。2022年,扶風縣實現電商交易額20.6億元,增長43.3%。其中農副產品線上銷售額5.1億元。 [35] 
招商引資
2022年,扶風縣實施招商引資項目117個,實現到位資金189.3億元,其中,省際到位資金164.25億元。 [35] 
房地產業
2022年,扶風縣房地產開發企業投資比上年下降56.5%。房屋施工面積下降0.7%。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18.9%。 [35] 
郵電通信
2022年,扶風縣郵電業務總收入11691萬元,比上年增長12.3%。其中郵政業務收入5463萬元;電信業務收入6228萬元。截至2022年末,扶風縣固定及移動用户總數30.6萬户,其中固定電話用户3萬户、移動電話用户27.6萬户。互聯網接入用户14.43萬户。 [35] 
旅遊業
2022年,扶風縣接待國內外遊客1562.84萬人次,同比下降13.74%,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04.52億元,同比下降17.38%。 [35] 
金融業
截至2022年末,扶風縣金融機構存款餘額247.3億元,比年初增加27.3億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211.8億元,比年初增加28.1億元。截至2022年末,扶風縣各項貸款餘額100.6億元,比年初增加6.5億元。 [35] 

扶風縣交通運輸

2022年,扶風縣絳帳火車站停靠“綠巨人”動集動車組開通運行,麟法高速、眉太高速、太白環線公路改建、七星大道、侯浪路等重大交通項目順利推進。2022年,扶風縣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實現增加值3.65億元,比上年增長1.9%。 [35] 
公路
扶風縣位於西安寶雞黃金分割點,三條國省道可直達西安、寶雞,連霍高速穿境而過。 [11] 
鐵路
隴海鐵路、西寶高鐵過境。 [11] 

扶風縣社會事業

扶風縣科技事業

2022年,扶風縣共獲授權專利161件。其中發明專利3件,實用新型專利118件,外觀設計專利40件。年末有效發明專利量26件。
截至2022年末,扶風縣擁有各類科技創新平台6個。建成省級眾創空間2户,省市級星創天地1户,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户。新增高新技術企業7户,科技型中小企業22户。 [35] 

扶風縣教育事業

截至2022年末,扶風縣共有普通中學16所(含私立高中1所),小學42所,普通中學專任教師1273人,小學專任教師1323人。2022年,扶風縣普通中學在校學生14080人,小學在校學生18312人。全縣共有學前教育機構54所。普惠性幼兒園佔比100%。 [35] 

扶風縣文化事業

截至2022年末,扶風縣有影劇院1個,城鄉文化站(館)9個,公共圖書館1個,在各鎮街建成圖書館分館11個,基層服務點69個,閲讀推廣服務點13個。縣圖書館共接待讀者3.6萬人次,流通圖書 4.07萬冊次。開展各類紅色影片流動放映300場,農村公益電影 1992場。 [35] 

扶風縣衞生事業

截至2022年末,扶風縣醫療衞生健康機構235個。其中,醫院9個(含民營),鄉鎮衞生院12個,疾病控制機構和衞生監督機構各1個,婦幼保健機構1個,村衞生室170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1個。醫療衞生人員總數3911人,衞生技術人員3312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015人,註冊護士1155人。全縣醫療衞生機構牀位2088張。其中,醫院1437張(含婦幼保健機構98張),衞生院651張。全縣兒童12種免疫規劃疫苗報告接種率99.92%,乙肝疫苗首針及時接種率99.64%。甲類傳染病無發病,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率77.51/10萬,報告死亡2例,死亡率0.44/10萬。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率71.99/10萬,無死亡病例報告。 [35] 

扶風縣社會保障

2022年,扶風縣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1381人,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9133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98940人。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9926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23983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21059人。對810户2946名風險監測對象精準施策,農機“五代”服務模式、扶貧項目資產管理“4533”工作機制受到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肯定。 [35] 

扶風縣環境保護

2022年,扶風縣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76天,佔2022年,扶風縣監測天數的75.6%。空氣質量綜合指數達到3.98%。PM2.5年均濃度34毫克/立方米,轄區水環境質量穩定,渭河寶雞市出境斷面、小韋河杏林斷面、縣城集中式飲用水源地、農村萬人千噸飲用水源地水質均穩定達標。 [35] 

扶風縣歷史文化

扶風縣是西周文化發祥地、佛教古剎法門寺所在地,素有“周禮之鄉”“青銅器之鄉”和“佛骨聖地”的美譽,是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周原遺址所在地,該遺址被列為20世紀中國百項考古新發現之一,出土的大克鼎、大盂鼎、毛公鼎被譽為海內三寶、國之重器。
1987年舉世僅存的佛指舍利從法門寺地宮出土,被譽為繼秦兵馬俑之後的世界第九大文化奇蹟。
2009年5月,法門寺文化景區開放,被譽為“千載佛家聖地、萬世人文經典”。
2014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表重要演講時特別提到法門寺琉璃器,並盛讚了其中所藴含的人文精神。扶風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周文化、漢唐文化、佛文化在這裏交相輝映,東漢時期“班馬耿竇”四大名門望族(史學家班彪、班固,伏波將軍馬援,耿家列侯耿弇,竇家安豐侯竇融、大將軍竇滔)功卓國家。 [1] 

扶風縣風景名勝

扶風縣中觀山

中觀山頂峯高峻,青石疊出,山腰有清代建造的寺院淨光寺,規模宏大,富麗堂皇,曾有不少高人方士、佛教名流隱居修行。淨光寺左側,有一清鳳洞,洞口一尺有餘,其深莫測,風聲如雷。洞旁有一山泉,俗名風泉,相傳為“三宵”用瓦罐從東海提來,每遇乾旱當地人在此祈雨,留下了許多美妙離奇的故事傳説。

扶風縣法門寺

法門寺位於縣城北法門鎮,相傳始建於東漢,素有“關中塔廟始祖”之稱,寺內有13層8稜寶塔1座,高48米,1981年倒塌,1986年在清理塔基時,發現了已有1700年曆史的“地下寶庫”,內有釋迦牟尼的真身指骨舍利和大批珍貴文物。這一重大發現立即引起多方重視,不僅修復原塔,並擴建成法門寺博物館。2013法門寺已成為陝西西線旅遊龍頭和世界聞名的佛教聖地。還有隋文帝泰陵、東漢班固墓、扶風城隍廟、唐代楊珣碑、楊珣墓、東漢馬援墓以及姜塬遺址、王家台遺址等6處遺址。

扶風縣馬援墓

馬援墓 馬援墓
馬援墓距陝西省扶風縣城約3.5千米的伏波村旁,有一座圓錐形夯土堆,高約10米,直徑約10米,這便是東漢初年的將領馬援墓塋。墓前立有清代所刻“漢伏波將軍墓”碑石一通。馬援(前14年——公元49年),字文淵,東漢初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東北)人。新莽末為新城大尹(漢中太守),後歸附割據隴西的隗囂,不久跟從劉秀,參加討伐隗囂的征戰。建武十七年(41年)任伏波將軍,受封新息侯。大明寺位於陝西省扶風縣段家鎮,前身為福廕寺,始建於隋大業元年(605年)。

扶風縣大明寺

大明寺 大明寺
相傳,隋煬帝楊廣為紀念其父隋文帝的功業,保佑江山永固、福廕子孫萬代,與太陵旁邊創建了此寺。由於福廕寺的創建有皇帝支持,所以當時規模宏大、氣勢不凡。“安史之亂”後佛熱逐漸衰弱,福廕寺和其他佛教道場一樣,也隨之香火日少,武宗滅佛,福廕寺也在劫難逃,殿宇佛像全部被毀。明洪武、清乾隆和道光年間,福廕寺曾三次重修和補修,再次興盛,較以前規模更大,僧人更多,計有土地一百八十餘畝,極一時之盛,清末民初,戰亂四起,盜匪氾濫,福廕寺多處殿宇被毀,僅存三間大殿、六間廂房和鐘鼓二樓,有數僧看門而已。1949年後,寺院尚有僧人住持,有土地二十餘畝,殿堂、佛像、鍾、鼓齊備,但不幸毀於“文革”。1987年由淨天法師倡導,在原福廕寺舊址上恢復重建,1989年7月大雄寶殿落成,改寺名為“大明寺”,取大放光明之意,成為政府批准的合法佛教道場,位於扶風下段家鎮西部,段家鎮與午井鎮交界之處。

扶風縣周原遺址

陝西扶風縣法門寺 陝西扶風縣法門寺
周原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法門寺西北三千米處,是《詩經》所言“周原朊朊,堇荼如飴”之地。周原考古發現被列為21世紀中國百項考古新發現之一,自西漢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周原發現第一件青銅器以來,累計出土青銅器數以萬計,其中晚清“四大國寶”中的毛公鼎大盂鼎就出土於此,周原被譽為中國“青銅器之鄉”。規劃在建的周文化旅遊園區,將再現三千年前周文化風貌,周原將成為陝西省“周、秦、漢、唐”歷史文化旅遊景區中“周文化”的重要部分。周原遺址位於陝西省關中平原的西部,東到武功,西至寶雞,橫跨扶風、岐山兩縣的大部分。這一地區北倚岐山,南臨渭水,形如高阜,海拔900米。根據史書的記載,這裏是周人的發祥地和滅商前的都城遺址。公元前12世紀末至前11世紀初,周人的首領古公亶父率領族人遷至此地,開始營建城郭,作為都邑之用。公元前11世紀後半葉,周文王遷都豐都後,周原仍是周人的重要政治中心。西周末年,由於西戎入侵的破壞,遂成廢墟,廢棄不用。

扶風縣法門寺合十舍利塔

法門寺合十舍利塔”由台灣著名建築設計大師李祖原策劃設計,呈雙手合十狀,塔高一百四十八米,相當於五十層樓高,中間有安放佛指舍利的寶塔型建築,舍利塔前面有一條長達一千五百米的“佛光大道”,兩旁用花崗石雕刻巨大的佛像。舍利塔總投資超過五十億人民幣。法門寺合十舍利塔屬於佛教建築,功能及設施完善。總建築面積為76690平方米,其中地上為60225平方米,地下約為16465平方米。工程總高147米,寬54米(裙房底盤寬253米),合十雙手的特殊造型,其恢宏的氣勢不僅傳承佛教建築的特色,更以現代化的技術融合古今中外建築之精華。

扶風縣風味小吃

豆花泡饃 豆花泡饃
豆花泡饃
豆花泡饃是陝西省西府寶雞扶風地區漢族風味名小吃,其饃採用獨特工藝加味料烙成,厚過寸,鍋形,敲之有聲,俗稱“鍋盔”,對火候、口感要求嚴格,色金黃,外脆內韌,嚼之勁道麥香醇厚,用快刀削成薄片,形似金葉;豆花用品質上乘的黃豆土法做成,鮮嫩爽滑,煮而不散。豆花泡饃在寶雞一帶非常流行。
功夫鍋盔
功夫鍋盔 功夫鍋盔
扶風功夫鍋盔的製作可追溯到商周時期。相傳周文王伐紂時鍋盔就被用做兵士的軍糧,在西府周原一帶,還有一個鍋盔品種叫“文王鍋盔”。鍋盔,到了秦代更是被髮揚光大、普及推廣。秦人制作的鍋盔,個兒大、餅厚、瓷實。當時秦軍行軍時士兵配發的墩餅,一個都有五六斤重,一個餅的直徑大約在50—60釐米左右,厚度也都在15釐米左右。而且士兵的攜帶方式也很獨特,兩個墩餅為一組,在每個墩餅上鑽兩個眼兒,用牛皮繩繫好,前胸、後胸各搭一個,這一特殊的攜帶方式在突遇作戰時,墩餅竟成了單兵護具,起到了盔甲的作用。更難得的是,敵軍射過來的箭,紮在墩餅上,被秦軍士兵拔出來後,又可用來射殺敵軍。而後士兵們便把墩餅喚做“鍋盔”,即用鍋烙出來的硬麪盔甲。“鍋盔”也由此而名聲大振。秦人出門,家中必烙鍋盔,讓出門人帶上,這習俗一直延續。據説,三國時期,著名的諸葛亮草船借箭之計,其靈感就來源於秦軍的鍋盔吃箭。秦軍能力克羣雄統一六國,除了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原因外,“鍋盔”作為戰士的主要乾糧,也有着突出貢獻。
扶風功夫鍋盔一個都有40餘斤重,金黃顏色格外誘人。鍋盔的保質期比較長,適合長時間存放和攜帶,這和鍋盔的用料及製作方法密不可分。扶風功夫鍋盔的製作方式非常講究,要用上好的小麥麪粉,用水攪拌,和成麪糰,待發酵後用擀麪杖擀成大圓餅,置於平底大鐵鏊中,烙制過程中,要用麥草文火烘燒八小時而成,可見費了不少功夫。鍋盔即使在炎熱的夏季,放上10天半個月也不會起黴變質,適合長距離作戰食用,完全可以和軍隊所使用的壓縮乾糧媲美。
一口香 一口香
一口香
一口香即扶風臊子面,顧名思義就是一碗麪就一口,一筷子挑起來就吃了,扶風的一口香在岐山燥子面的基礎上精工細做,只吃一口,就讓大家流連忘返,一般年輕小夥要吃好幾十碗。來法門寺玩,若沒吃一口香,等於沒來過扶風。
扶風地處關中西部的渭河平原與喬山南麓的渭北塬上,土質肥活,氣候温潤,自古盛產小麥、玉米、油菜,素有“麥、米、菜籽油之鄉”之美譽。在扶風的麪食中,最具特色的是臊子面與鹿糕饃了。臊子面是用小麥上等麪粉擀成面頁,再用菜刀犁成細條,入鍋煮熟後,撈入用豬肉臊子、鹽、醋、五香調料及黃花菜等佐料做成的香湯而成,它有“薄、勁、光、煎、稀、汪、酸、辣、香”九大特點。所謂“薄、勁、光”,是指達到薄如紙、細如線、下到鍋裏連花轉,挑上筷子不能斷,吃到嘴裏咬不爛。所謂“煎、汪、稀”,是指臊子面的湯要用火燒得滾燙,而且每碗撈的麪條少而湯多,湯內的臊子又多油又大。所謂“酸、辣、香”,是指湯的味道,要用好醋調得酸一些,油辣子要多,而且味道極香。臊子面是扶風人過年、過節、家有重大事時款待親友的主要佳餚。
麥飯 麥飯
麥飯
麥飯是陝西特色的一種小吃,是用各種菜蔬和以乾麪粉,蒸而食之。大抵以野菜為最好。最有名的是用洋槐花和苜蓿做的。在沒有槐花和野菜的季節,最常用芹菜葉做。麥飯亦菜亦飯,蔬菜、花朵皆可入食。五月槐花盛開,可做槐花麥飯;榆錢豐盛的時候,做一盤榆錢麥飯也是非常的香甜滴。到了夏季,茄子,土豆,香芹……好多蔬菜都可以用來做這個簡單而又噴噴香的鄉土小吃。
扶風麪皮
扶風麪皮 扶風麪皮
扶風縣位於關中腹地,地處“八百里秦川”核心區,土層深厚,氣候温和,年降水量六百毫米上下,無霜期二百天左右,日照時間較長,很適宜小麥生長。成熟後的小麥,拿上幾粒用牙咬開,滿嘴麥香,可以看到呈半透明玻璃狀的角質胚乳,細膩緊密,光潔如玉。
這樣的小麥品質優良,麪粉麪筋含量較多,蛋白質和氨基酸豐富,適宜製作各種麪食。每年六月新麥裝進包後,人們磨新面,炸油餅、蒸饅頭、烙鍋盔,看丈母孃。面對炎熱的天氣,家家户户開始製作麪皮。
扶風麪皮又叫御面、涼皮,據説是古代皇家貢品,從唐代的“冷淘面”演變而來。扶風麪皮做法各具特色,口味也不盡相同,按製作方法分為蒸麪皮、擀麪皮和烙麪皮。平常做的主要是蒸麪皮,蒸麪皮又分兩種,即“直蒸”和“洗面”。 [12] 

扶風縣榮譽稱號

2007年12月05日,扶風縣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國家文物局授予的2007年全國文物工作先進縣稱號。 [13] 
2007年12月,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中國旅遊強縣”。 [13] 
2008年05月,被陝西省命名為“省級平安縣”。 [13] 
2008年,被命名為“全國食品工業強縣”、“全國農產品加工創業基地”。 [13] 
賢山寺 賢山寺
2009年08月08日,被2009世界文化旅遊論壇授予“中國著名文化旅遊縣”稱號。 [14-15] 
2009年9月,被公安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等六部局命名為“全國平安暢通縣”。 [16-17] 
2010年01月,被陝西省委、省政府授予扶風縣“全省文明縣城”榮譽稱號。 [18] 
2010年02月,扶風縣被陝西省委、省政府授予“陝西省綠化模範縣”榮譽稱號。 [18] 
2010年08月,扶風縣獲“中國優秀文化旅遊縣”稱號 [18-19]  ,獲評為“中國優秀休閒度假旅遊縣”。 [20] 
2010年10月,扶風縣獲“中國金融生態縣”稱號。 [21-22] 
2010年12月,扶風縣被國家農業部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 [23] 
2011年01月,扶風縣被命名為“國家衞生縣城”。 [24-25] 
2011年06月,扶風縣被命名為“全國科普示範縣”。 [26] 
2012年,被授予“省級農民工回鄉創業示範縣”稱號。 [27-28] 
2019年,獲2019中國縣域旅遊競爭力百強縣,法門文化景區榮獲“最美中國旅遊目的地景區”稱號。 [2] 
2019年, [37]  獲“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稱號。 [38] 
2019年,周原國際考古研究基地工程榮獲“國家優質工程獎”。 [2] 
2020年11月,入選“2020中國縣域旅遊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 [29] 
2020年12月,被命名為“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縣 [30] 
2021年,入選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名單。 [31] 
2021年12月22日,被認定為全國第六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 [33] 
2022年3月,被命名為陝西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 [3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