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青蓮崗文化遺址

鎖定
青蓮崗文化遺址位於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城東北35公里的宋集鄉青蓮村,向北4公里臨古淮河(又稱廢黃河)。從1951年被發現至1958年南京博物院進行過四次調查和一次發掘。因在青蓮崗發現而得名。它是淮河下游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出土器物有石器、陶器、炭化後的秈稻粒及漁獵用具等。還發現有紅燒土建築殘跡,距今約在6000至7000年。兩個陶製的井圈,距今約有兩千多年 [1] 
遺址的發現,給研究中國遠古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資料,是我國新石器時代文化研究中的一項意義重大的收穫,它把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原始文化,同中原黃河流域的諸原始文化,有機地聯繫了起來,在地域上連成了一片,形成了我國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完整體系,為我國原始社會史、古代文化史、藝術史的研究,提供了有價值的科學資料。遺址現建有文保所和小型文物陳列室。
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青蓮崗文化遺址
地理位置
淮安區宋集鄉青蓮村
發現時間
1951年
所屬地區
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
時    代
新石器時代
級別批次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國務院
批准文號
國發(2013)13號
編    號
7-0139-1-139

青蓮崗文化遺址文物遺存

青蓮崗文化遺址
青蓮崗文化遺址(5張)
該遺址分佈範圍很廣,西起嚴碼村,東至土城三棵松,約4平方公里。中心地帶原來地勢較高,又名東崗,面積70000平方米,後因歷年挖黑土積肥,高墩變成黑土塘。1958年發掘時,在其南部和西北部開了四個探方,探明地面向下2米為洪水沖積的黃褐色淤土,再向下有2米左右的文化層。出土石器有穿孔石斧、石錛、石鑿、礪石等。出土陶器種類不多,製作較為粗糙,常見器形有紅 陶缽、鼎、釜、雙鼻小口罐,還有一定數量的深腹圜底罐、碗、支座、帶流壺以及角狀把陶器。內壁繪彩陶器比較發達,主要有水波紋和網紋,以及弧線紋和八卦紋,線條簡練流暢,與其他新石器時代彩陶相比,風格迥然有別。
遺址發現兩處紅燒土堆積。每處厚約l米,面積5至10平方米。另有一處發現大塊紅燒土上留有蘆葦杆粗細的凹槽,這是居住建築殘跡,可以看出當時居住址的牆壁是用植物杆塗泥,經烤乾後使用,質地堅硬,表面平整。

青蓮崗文化遺址歷史沿革

青蓮崗文化遺址 青蓮崗文化遺址
青蓮崗文化遺址,在沭陽萬北、灌雲大伊山、阜寧梨園、連雲港二澗村、邳縣大墩子均有發現,它是淮河下游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社會發展處於母系氏族社會時期。 [3] 
阜寧梨園遺址高清大圖
阜寧梨園遺址高清大圖(12張)
青蓮崗遺址,1982年2月被省政府調整公佈為第一、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青蓮崗文化遺址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文物。 淮安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遠在五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在這裏辛勤勞動,繁衍生息,並形成了江淮流域最早的原始文化——青蓮崗文化。它是新石器時代的一個分支,屬於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過渡的階段,它分佈極廣,因“首先發現於江蘇淮安青蓮崗而得名。據測定,青蓮崗文化遺址距今約5360年”(郭沫若《中國史稿》)。
“青蓮崗,一名東崗,在北崗東里許,地名土城,崗巔松三株,遠近識之,數百年物也”(《續纂山陽縣誌》卷十四),它位於淮安區城區東北,“廢黃河”以南二里許的宋集鄉青蓮村,距楚州(今淮安區)城區70餘里。青蓮崗是因為“早年在崗上有一座青蓮寺,寺旁有水名夕霞汪,以盛長蓮花著稱”(《考古學報》1955第九冊),因而以寺得名為“青蓮崗”。崗上有一個村莊,即青蓮村,村子南邊有一塊地方,土色灰黑,縱橫面積約2000平方米,黑土就是新石器時代遺址的文化層,是有機物焚化或腐化後的堆積,其中包含着極為豐富的文化遺物。由於當地羣眾多年在此取黑土肥田,久而久之,這裏就變成一個大水塘了,因此大家把這塊地方稱為黑土塘。
青蓮崗的地理環境具備了原始氏族部落的生存條件,它原來就是一條崗脈,與西邊的缽池山相連,向東綿延到附近的土城子、高莊、章家橋、茭陵一帶,北面是淮河故道(即廢黃河,因1194年宋光宗時黃河決口,改變河道,奪淮入海,故今稱之為廢黃河),青蓮崗文化氏族部落同其他文化氏族部落一樣,他們選擇了這個“臨近水源的崗阜安排住地”(郭沫若《中國史稿》)。
青蓮崗文化遺址,雖然解放以前早經當地羣眾發現,但國民黨政府沒有重視,直到解放後,當時的華東文物工作隊配合治淮工程,在1951年底、1952年初、1953年冬先後作了四次調查清理,發現了距今五千餘年的新石器遺址和許多漢代墓葬,説明了青蓮崗一帶包含有兩種不同時代的文化層。1958年2月南京博物院再次組織了一個十三人的工作隊,配合當地羣眾積肥,又一次進行了調查和清理,進一步證實了青蓮崗為新石器時代人類遺址。從青蓮崗文化遺址發掘的遺物,表明了我們的祖先“吸收了其他地區不同文化的優點,創造了自己獨特的文化。他們過着定居生活”(《考古學報)1955第九冊),早就辛勤勞動、繁衍、生息在淮安大地上。

青蓮崗文化遺址獨特面貌

青蓮崗文化遺址的出土遺物説明,我們的祖先有了相當進步的手工製造技術,能夠製造精美的石器(生產工具),並用這些石器來勞動生產。這些石器都是用堅硬的花崗岩石和石英岩石製成的,有精緻的砍伐用的扁平帶孔石斧、石鑿、石錛,翻土用的石犁,收割用的石鐮,加工穀物用的石盤等石器工具,反映出原始方式的農業生產在青蓮崗文化氏族部落整個經濟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
在青蓮崗的發掘物中還發現了炭化後的秈稻粒,説明當時這一帶“雨量充足,氣候温潤,生活在這裏的青蓮崗文化氏族部落開墾了草木叢生的沼澤地帶成為水田,普遍栽種水稻。”“水稻的栽種,從此也給人們提供了一種新的主要生活資料,也為後來發展這種作物奠定了基礎。”(郭沫若《中國史稿》)。
從遺址中集中放置的豬的下頜骨、牛牙牀、鹿角和骨刺魚鏢以及陶網墜,説明了“漁獵和採集經濟,並沒有因為農業、牧業的發展而被排擠掉,它作為人們謀取生活的一種補充手段,這時仍繼續進行並有着不同程度的發展”(郭沫若《中國史稿》)。遺址中蘆蓆上的“人”字形圖案,與今天農村一些農民仍在使用的蘆柴席的圖案几乎沒有什麼兩樣,説明當時青蓮崗人類的編織技術和審美觀念已經相當高明。從青蓮崗遺址清理發掘和採集到大量的陶器、陶片,説明了這時期的製陶業已相當發達,技術上已能使用輪制,但手製的方法仍然保留着,製陶工具有陶杵、帶有紡織紋的陶印模。這時期的人類喜在陶器上加裝飾,泥質陶多采取表皮上施彩的方法,簡單的是在陶器上普遍塗一層紅色,使顏色鮮豔;較複雜的是在陶器內壁彩繪圖案,分紅、褐、紫等數種。砂質陶多采用刻劃紋、壓印紋、附加堆紋的裝飾方法裝飾在陶器的肩部,並也用動物的形象來裝飾陶器的耳部;在泥條上切壓成繩索紋的裝飾方法也很流行。當時人類用來作為日常生活用具的陶製容器有:盌、缽、帶柄陶杯、盤、鼎、帶咀陶壺、高足陶豆、甑、平底盆、扁柄勺、平底扁足器、圈足器、蓋盌兩用器等。陶器中還有陶製紡輪,説明了當時的人類已經掌握了使用紡輪來紡織的技術。陶珠和陶管的出土,説明了當時人類已很喜愛裝飾,具備了一定的審美觀點。
青蓮崗文化時期人類已經過定居的生活,他們居住的房屋主要為長方形或園形的地面建築。人們死後埋葬在氏族公共墓地,一般沒有明顯的墓穴,行單人葬,晚期出現少數成年男女合葬,並流行以陶器、生產工具和裝飾品隨葬的習俗。
這些特徵,構成了青蓮崗文化的獨特面貌。
在青蓮崗地區還有大量的漢墓羣,已出土的文物有印有粗繩紋和編織紋的灰陶罐、帶釉陶壺、漆耳杯、青瓷碗、銅洗、銅勺、邊飾垂帳紋飾的四乳銅鏡、呂斝、銅矛、銅劍、銅刀、鑲有銅彘的鐵劍、鐵刀,漢代“五銖”、王莽“大泉五十”、“大布黃千”三種錢幣。
青蓮崗文化的分佈範圍頗廣,不僅遍及江蘇各地,而且在安徽的泊崗、浙江杭州老和山、河南的信陽、湖北的黃崗、山東的中部、南部、上海市郊區都有類似的文化層發現,面積達20萬平方公里左右,僅江蘇境內就有80處這種文化的遺址。青蓮崗文化在淮安、宿遷地區已發現九處,其中楚州區境內有青蓮崗、顏家碼頭、茭陵、西韓莊四處,另外在漣水、淮陰、宿豫、泗陽、泗洪等地也均有發現。
青蓮崗文化遺址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江蘇省已撥專款在青蓮村籌建了文物管理所,建有文物陳列室,收集陳列和保管當地的出土文物,對遺址地區進行管理和保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