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青島大學自動化工程學院

鎖定
自動化工程學院現有5個系(電氣工程系、控制工程系、電子信息工程系、電子科學與技術系、通信工程系)、1個校級實驗教學中心(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4個校級研究所(青島大學複雜性科學研究所、青島大學自動化研究所、青島大學電磁冶金設備研究所、青島大學信號與信息處理研究所)、3個重點實驗室(山東省工業控制技術重點實驗室、山東省高等學校電力電子工程重點實驗室、山東省高等學校電能變換與先進控制重點實驗室)。
2015年更名為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2018年更名為自動化學院 [1] 
中文名
青島大學自動化工程學院
校    訓
明德,博學,守正,出奇
類    別
公立大學
類    型
理工
現任校長
夏東偉
主要院系
電氣工程系、控制工程系、電子信息工程系、電子科學與技術系、通信工程系
教    授
22個
博    導
9個

青島大學自動化工程學院歷史沿革

自動化學院前身是1979年設置的原山東紡織工學院工業電氣自動化專業。1991年成立自動化系。1993年四校合併組建新的青島大學,1997年組建電氣及自動化工程學院,2002年更名為自動化工程學院,2015年更名為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2018年更名為自動化學院。 [1] 

青島大學自動化工程學院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教職工110人,其中專任教師98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泰山學者1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山東省教學名師2人,山東省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首席專家1人,博導9人,教授22人,副高職稱44人,博士44人(9人在讀)。有全國模範教師1人,山東省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1人,青島市勞動模範2人,省級教學團隊2個(電工電子系列課程教學團隊、自動化專業教學團隊)。學院外聘院士2人、長江學者1人、兼職教授和客座教授8人。在校本科生2300餘人,博士、碩士研究生近300人。

青島大學自動化工程學院教學特色

學院擁有“系統科學”博士後流動站,“系統理論”博士學位授權點,“控制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等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系統理論”、“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系統工程”、“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導航、制導與控制”、“電機與電器”、“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高電壓與絕緣技術”、“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電工理論與新技術”、“信號與信息處理”等12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電氣工程”、“控制工程”2個領域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有“系統理論”、“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等2個山東省省級重點學科,“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校級重點學科,“系統理論”學科設有泰山學者崗位;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等5個本科專業,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自動化)、1個山東省特色專業(自動化)和3個校級品牌專業(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
學院已經形成了基礎、專業和研究的三級實驗平台體系。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是中央與地方共建的基礎實驗中心(省級示範中心),為理工科提供了先進的電類基礎課程實驗教學與工程訓練平台;專業教學實驗中心裝備精良,為各專業學生提供了專業技能訓練平台;“電力電子工程”山東省重點實驗室以其優異的成績獲得“十五”期間強化建設,為科研提供了優越的條件與環境。
學院擁有中國自動化學會授權的“自動化系統工程師認證(ASEA)培訓中心”,並十分注重與國內外著名企業的聯合,與海爾集團、北京亞控、歐姆龍、羅克韋爾、西門子、美國微芯公司等國內外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並共建多個聯合實驗室,為培養高素質人才打好基礎。
以中科院院士張嗣瀛教授為首的學術隊伍承擔了國家自然基金項目、省自然基金項目、國家科委、省科技廳、省教育廳、市科技廳等科研項目20餘項,發表科研論文600餘篇;承擔省級、校級教學改革項目30餘項,發表教學研究論文50餘篇;曾榮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全國高校優秀教材、省級教學研究成果獎等10餘項。

青島大學自動化工程學院辦學規模

學院在校本科生達到2100餘名,碩士、博士研究生100餘名。學院為學生施展創新才能培養提供了廣闊的舞台。多次榮獲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二等獎、山東省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數學建模競賽獲國家二等獎以及挑戰盃賽均獲得好成績。應屆本科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和考研錄取率連續多年在全校名列前茅。

青島大學自動化工程學院開設專業

(基本修業年限 四年)
本專業培養能夠從事與電氣工程有關的系統運行、自動控制、電力電子技術、信息處理、試驗分析、研製開發、經濟管理以及電子與計算機技術應用等領域工作的寬口徑“複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有:電路理論系列課程、電子技術系列課程、計算機技術系列課程(語言、軟件基礎、硬件基礎、單片機等)、信號與系統、控制理論、電機學、電力電子技術、電力系統分析、電氣控制技術、檢測與轉換技術等。
本專業具有“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碩士學位授權點。
自動化專業
(基本修業年限:四年)
本專業培養具備電工技術、電子技術、控制理論、自動檢測與儀表、信息處理、計算機技術與應用、系統工程、網絡技術等較寬領域的工程技術基礎和一定的專業知識,能在運動控制、工業過程控制、電力電子技術、檢測與自動化儀表、電子與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管理與決策等領域從事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運行、科技開發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有:電路理論系列課程、電子技術系列課程、計算機技術系列課程 (語言、軟件基礎、硬件基礎、單片機等)、信號與系統分析、自動控制理論、現代控制理論、系統工程、電機與電力拖動基礎、電力電子技術、運動控制、過程檢測及儀表、過程控制、計算機控制技術等。
本專業具有“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系統理論”碩士學位授權點、“系統理論”博士學位授權點。
電子信息工程
(基本修業年限:四年)
本專業培養具備電子技術和信息系統的基礎知識,能從事各類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製造、應用和開發的高等工程技術人才。主要學習信號的獲取與處理、電子設備與信息系統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受到電子與信息工程實踐的基本訓練,具有設計、開發、應用和集成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基本能力。
主要課程有:電路理論系列課程、電子技術系列課程、計算機技術系列課程(語言、軟件基礎、硬件基礎、單片機等)、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電磁場理論、通信原理、計算機通信、DSP應用技術、智能儀器與測控系統等。
本專業具有“信號與信息處理”碩士學位授權點。
通信工程專業
(基本修業年限:四年)
本專業培養具備通信技術、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等方面的知識,能在通信領域中從事研究設計、製造、運營及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國防工業中從事開發、應用的高等工程技術人才。學習通信系統和通信網方面的基本理論、組成原理和設計方法,受到通信工程實踐的基本訓練,具備從事現代通信系統和網絡的設計、開發、調測和工程應用的基本能力。
主要課程有:電路理論系列課程、電子技術系列課程、計算機技術系列課程(語言、軟件基礎、硬件基礎、單片機等)、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電磁場理論、通信原理、計算機通信、移動通信、程控交換等。
本專業具有“信號與信息處理”碩士學位授權點。
説明:以上各專業按電氣信息類招生,學科基礎階段依據同一平台組織教學,高年級根據社會需求、個人志願和學習成績再分專業。(從2013年起,專業不再以電氣信息類招生,改為各專業招生)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基本修業年限:四年)
本專業是具備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雙主幹學科方向的專業,培養具有堅實的數理基礎,系統掌握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知識,熟悉計算機應用,能在電子信息科學、計算機科學、通信或其他相鄰領域中從事科研、教學、工程技術與生產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有:高等數學、普通物理、大學英語、電路分析、模擬電子線路、高頻電子線路、數字邏輯電路、高級語言程序設計、信號與系統、電視原理、信號檢測與處理、微機系統與接口、操作系統、算法與數據結構、數據庫、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網絡系統、數字信號處理、通信原理、電子電路CAD/EDA等。
本專業具有“信號與信息處理”碩士學位授權點

青島大學自動化工程學院學生工作

自動化工程學院學生會是在院黨委領導和院團委指導幫助下的全院學生的羣眾性組織,是全院學生利益的忠實代表,是學院聯繫廣大同學的橋樑和樞紐。
自動化工程學院學生會成立於1995年,在院團委的親切指導下,緊扣時代旋律,圍繞學院中心工作,始終貫徹“從同學中來,到同學中去,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的宗旨,以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為先導,以提高廣大同學的綜合素質為目標,以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為載體,以廣大同學的要求為工作重點,積極開拓,在多方面都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工作特色與工作思路,努力創建“學習型、服務型、節約型、創新型”學生會。經過十六年來的不斷髮展壯大,迄今我院學生會已下設秘書處、辦公室、生活自律部、學術中心、科技創新協會、宣傳部、新聞中心、網絡中心、文藝部、體育部、青年志願者協會、社會實踐部、校友事業部共十三個職能部門。
自動化工程學院學生會網站:

青島大學自動化工程學院所獲榮譽

學院承擔和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4項,國家“863”計劃2項,教育部項目3項,國防預研子項目2項,省自然科學基金23項,廳局級項目6項,橫向項目80餘項。在《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Automatica》等國內外期刊上發表論文600餘篇(SCI、EI收錄300餘篇),出版著作、編著10餘部。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第二完成單位),教育部高校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第二完成單位),省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6項,青島市科技進步獎2項,青島市青年科技獎2項。
學院獲批國家級質量工程教研項目5項(電工電子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電子信息與電氣類專業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自動化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電工電子技術》國家級精品課程、《計算機控制技術》國家級精品課程),省部級教研項目6項。完成了各級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70餘項。獲得國家級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全國高校優秀教材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省級優秀教材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省級實驗技術成果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發表教學研究論文60餘篇,編著、主編教材32部,獲批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立項教材1部、國家級“十一五”規劃教材4部、國家級“十二五”規劃教材2部。現有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省級精品課程3門。 建立了“基礎、專業、研究”三級實驗平台體系。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是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中央與地方共建的基礎實驗中心,為理工科學生提供了先進的電類基礎課程實驗教學與工程訓練平台;學院獲批的7箇中央與地方共建基礎與特色優勢學科專業實驗室以及各專業實驗室,為學院各專業學生提供了專業技能訓練平台;3個省重點實驗室和4個校級研究所,為師生提供了優越的科研與創新條件。學院與西門子公司、羅克韋爾公司、歐姆龍公司、美國微芯公司、美國Altera公司、北京亞控(組態王)、美國TI公司等國內外著名企業共建了多個聯合實驗室,為培養高素質人才打下了良好基礎。 構建了“五位一體”的學生科技創新體系,創新人才培養成績顯著。畢業生受到社會的認可和普遍讚譽。學生獲全國電子設計大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全國計算機仿真大獎賽一等獎1項,全國數學建模大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中國機器人水球冠軍賽冠軍,全國大學生機械設計大賽獲一等獎,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山東省電子設計大賽一等獎10項、二等獎9項,山東省計算機技能大賽金獎、銅獎各一項、山東省“挑戰杯”創業大賽一等獎一項、三等獎兩項、課外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一項,全國英語競賽三等獎多次,獲實用新型專利15項。學生的就業率和考研錄取率位居全校前列,許多學生考取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大、復旦大學、哈工大、中科院等全國重點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學院擁有“自動化系統工程師認證(ASEA)培訓中心”、“PLC系統工程師認證培訓中心”、“嵌入式系統工程師認證培訓中心”、“電子設計工程師認證培訓中心”,有掛靠在學院的青島清大科技培訓學校和青島市國家職業技能鑑定六所,為青島市地方經濟建設和工程教育培訓做出了貢獻,受到社會的好評。學院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巾幗文明崗”、山東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山東省教學管理先進集體、山東省師德先進集體、青島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稱號。
學院強化辦學特色,壯大辦學實力,快速提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水平,全面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學院。

青島大學自動化工程學院院士介紹

人物圖片 人物圖片
張嗣瀛院士,系統科學專家,1925年6月生。1948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機械系,1957年9月至1959年7月在前蘇聯莫斯科大學數學力學系學習。現任青島大學複雜性科學研究所所長,系統科學學科負責人,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學部院士。
張嗣瀛院士是我國50年代派赴蘇聯培養起來的專家。在自動控制領域取得一系列重要的系統性理論成果,解決過軍事武器研製中重大工程控制問題。在IEEE Trans. on AC,Automatica,Int. J. of Systems Science等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發表論文200餘篇,出版專著2部《微分對策》(科學出版社,1987),《現代控制理論》(冶金工業出版社,1994)。“微分對策及定性極值原理的研究”,獲1987年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非合作對策理論及應用研究”,獲1992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複雜控制系統對稱性及相似性結構的研究”,獲1995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參加“紅箭-73”反坦克導彈的研製,解決了因控制指令交叉耦合而不能中靶的關鍵問題,在國家靶場正式活動坦克打靶中十發九中,導彈已正式裝備部隊。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做出重大貢獻的先進工作者”獎、1993年冶金部“在冶金軍工創業和發展中做出突出貢獻”獎。1990年獲國家教委、國家科委“全國高校先進科技工作者”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張嗣瀛院士主要從事“複雜系統與複雜性科學”等交叉學科方面的研究,並任《控制與決策》和《複雜系統與複雜性科學》學報主編。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