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嗣瀛

鎖定
張嗣瀛(1925年4月5日—2019年10月4日),出生于山東章丘,自動控制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青島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1] 
1948年張嗣瀛畢業於武漢大學機械系;1949年到東北工學院當講師,歷任東北工學院教授、工程力學系主任、自動化研究所所長;195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7年至1959年在前蘇聯莫斯科大學數學力學系進修自動控制理論;1978年晉升為教授;1983年任博士生導師;1986年創辦了《控制與決策》並出任主編;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  ;1999年創立青島大學複雜性科學研究所並擔任所長;2005年創辦了《複雜系統與複雜性科學》並擔任主編;2013年設立助困勵志獎學金 [3] 
張嗣瀛長期從事運動穩定性、最優控制、微分對策等理論研究工作 [4] 
2019年10月4日10時42分,中國控制科學與系統科學領域教育和科學研究的先行者之一,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嗣瀛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青島逝世,享年95歲 [5] 
中文名
張嗣瀛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山東省章丘縣
出生日期
1925年4月5日
逝世日期
2019年10月4日
畢業院校
武漢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微分對策》《張嗣瀛院士文集
主要成就
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性    別

張嗣瀛人物生平

張嗣瀛
張嗣瀛(5張)
1925年4月5日,張嗣瀛出生于山東省章丘縣。
1937年,初中考入濟南省立第一中學,同年日本全面侵華,學校南遷在綿陽成立了國立第六中學(現四川省綿陽南山中學),第二年他隨一個做買賣的遠親叔父到達四川求學 [6]  。高中時到北京崇實中學上學。
1944年,考入位於四川樂山的武漢大學。
1948年8月,畢業於武漢大學機械系 [7] 
1949年10月,隨他的老師到東北工學院當講師,歷任東北工學院教授、工程力學系主任、自動化研究所所長。
195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7年9月,在前蘇聯莫斯科大學數學力學系進修自動控制理論(至1959年7月)。同年11月2日,毛澤東主席率中國黨政代表團赴莫斯科參加蘇聯十月革命40週年慶典活動,張嗣瀛作為留學生代表,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見 [8] 
1978年,晉升為教授。
1983年,任博士生導師。
1986年,創辦了《控制與決策》學術期刊並出任主編。同年主持了國際自動控制聯合會(IFCA)的“建模、決策與對策(MDG)國際學術會議”,並任國家組織委員會主席。
1989年,創辦了全國性的“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任會議文集主編。
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 
1999年,創立青島大學複雜性科學研究所,並擔任所長 [9] 
2005年,與戴汝為院士一起創辦了《複雜系統與複雜性科學》學術期刊並共同擔任主編。同年被聘為青島大學第一層次特聘教授 [10] 
2019年10月4日10時42分,中國控制科學與系統科學領域教育和科學研究的先行者之一,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嗣瀛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青島逝世,享年95歲 [5] 

張嗣瀛主要成就

張嗣瀛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張嗣瀛早期從事運動穩定性及最優控制的研究,其中有新型的有限時間區間穩定性。曾參加反坦克導彈的研製,解決了控制系統的關鍵問題,取得突出實效。在微分對策的研究中,提出並論證了定性微分對策的極值性質,給出了定性極大值原理,使定量、定性兩類問題都統一在極值原理的基礎上,形成新體系,並給出一系列應用。在主從對策的研究中,提出懲罰量等新概念及定量計算。提出複雜控制系統對稱性及相似性結構研究的新方向。對非線性系統、組合大系統進行了廣泛研究,得到系統的規律,即這類結構可使系統降維、分解、化簡,並得到簡化的控制規律 [2] 
  • 學術論著
根據2019年8月東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顯示,張嗣瀛先後發表論文300餘篇,出版專著1部 [11] 
  • 科研成果獎勵
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1987年
微分對策及定性極值原理的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
1987年
微分對策及定性極值原理的研究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2年
非合作對策理論及應用研究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5年
複雜控制系統對稱性及相似性結構的研究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 [1] 

《微分對策及定性極值原理研究》
國家教育委員會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微分對策及定性極值原理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

張嗣瀛人才培養

  • 講授課程
張嗣瀛為博士生講授《微分幾何方法》等兩門課 [12] 
  • 學科建設
1999年底,張嗣瀛到青島大學工作,創建了系統理論學科,並組建了複雜性科學研究所,2003年獲批系統理論二級學科博士點,2012年獲批系統科學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 [1] 
  • 指導學生
截至2015年1月,張嗣瀛先後培養了博士後5人,博士40餘人(其中25人成為教授,12人成為博士生導師),碩士50餘人 [13] 

張嗣瀛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78年
“做出重大貢獻的先進工作者”獎
全國科學大會
1989年
遼寧省勞動模範

1989年
瀋陽市特等勞動模範

1990年
全國高校先進科技工作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教育委員會和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
1993年
“在冶金軍工創業和發展中做出突出貢獻”獎
中華人民共和國冶金部
1997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 [2] 
中國科學院
1998年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中華全國總工會
1999年
遼寧省功勳教師

2012年度
青島市科學技術最高獎 [14] 

張嗣瀛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83年
《中國大百科全書〈自動控制與系統工程卷〉》編委兼控制理論分支主編
1985年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 [13] 
1986年
《控制與決策》主編 [15] 
2005年
複雜系統與複雜性科學》雜誌主編 [16] 

中國自動化學會第四屆常務理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學科評審組成員

《信息與控制》副主編

《自動化學報》等編委

張嗣瀛人物評價

張嗣瀛院士在中國控制界是人所敬仰的專家之一。半個世紀的歲月,他孜孜探索,辛勤耕耘,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的卓越成就和貢獻不僅贏得了學生、同事和同行的欽佩和讚譽,更彰顯着學術大師學高為師,行為示範的崇高品德 [1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評)
張嗣瀛院士治學嚴謹、敢於創新,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關愛青年、桃李天下;他不為利所動,不為名所累,他這一輩子都在與時間賽跑,為科技強國而殫精竭慮,為民族復興而孜孜以求 [17] (《青島日報》評)
“他樸素的風格給我以極深刻的印象。他的樸素,有學風之樸素、作風之樸素、為人之樸素和精神之樸素。他常向自己的學生説,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所謂精神應該是一個人所具有的本性品質。要不為利所動,不為權所傾,不為名所累,不為位所爭。”(中國科學院院士戴汝為在《張嗣瀛院士文集》序中評)

張嗣瀛人物影響

  • 《張嗣瀛院士文集》
2005年,張嗣瀛任教50多年的東北大學為慶祝他80華誕,出版了《張嗣瀛院士文集 [10] 
  • 張嗣瀛勵志獎學金
2013年,張嗣瀛被授予青島市科技最高獎,獲獎當天,他將5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助困勵志獎學金,資助家庭困難、學習優秀的在校研究生 [1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