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露德堂

鎖定
重慶市璧山區正興場鎮的金堂湖旁,矗立着一座飽經風雨的百年哥特式古建築,這就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天主教古教堂———露德堂。露德堂為法國哥特式建築,古樸典雅,由經堂、主教樓、鐘樓、修道院、教學樓、迴廊、前後花園組成,集美學、聲學、光學、建築學廣沙等精華於一體,是川東最大的天主教堂,全國罕見,是重慶璧山金堂湖旅遊風景名勝區的重要觀賞點。
露德堂源於法語Notre-Dame de Lourdes。修建人是巴黎外方傳教會的傳教士François FLEURY (1869-1919)。
中文名
露德堂
地理位置
重慶市璧山區正興鎮
景點級別
AA級
門票價格
免費
佔地面積
12340 m²
著名景點
露德堂,金堂湖

露德堂暗藏多處玄機

寬大的露德堂主教堂約600平方米,石柱、石牆建造,中間是一個開朗的藍色弧形穹頂,兩邊是兩個較小的弧形穹頂,由兩排10根大石柱支撐。主教堂是神父和天主教信徒共同祈禱唸經的場所,堂內設備十分講究,上方設有祭台3個,有耶穌、瑪利亞、若瑟3尊塑像,兩旁牆壁是耶穌受難的14幅畫像。
主教堂弧形穹頂有聚音效果,無論在教堂的哪個角落説話,其他地方都能清晰聽見。教堂裏的桌椅和人都有光線照射留下的陰影,而這10根石柱卻沒有一點陰影。鐘樓的鐘聲方圓10餘里都可聽見,教堂的音效及採光設計讓人驚歎 [1] 
相傳,法國傳教士曾在教堂內偷鑽礦藏探井48口,後雖經掩蓋,但仍有兩口水井可見。解放後,我國的地質部門根據這一線索,在正興及周邊的丹鳳地區發現豐富的天然氣資源,使得璧山成為我市最早用上天然氣的地方之一。

露德堂百年變遷

露德堂為法國哥特式建築教堂 露德堂為法國哥特式建築教堂
一百多年來,露德堂飽經歷史滄桑。
1948年,法籍神父將教堂田產賣掉,換成黃金逃走;1953年,璧山縣政府將露德堂改為糧倉;1958年,正興中學用此教堂教學;1984年,由於露德堂天主教活動的影響,經市政府批准獲准開放,正興中學遷出,露德堂歸還璧山天主教愛國會;1989年,因露德堂建築的古雅,被確定為璧山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露德堂由市天主教愛國會管理,璧山天主教愛國會使用,有教友4000多名,美國、法國等1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人士紛紛來露德堂參觀或進行宗教活動。
由於維修經費不足,露德堂建築出現風化,部分樓房出現垮塌。露德堂已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並啓動了排危及維修工作。

露德堂小貼士

露德堂除了宗教活動(復活節和聖誕節都有活動)以外,現還有不少年輕人選擇在這舉行婚禮。婚慶時會請唱詩班唱詩、神父賜福,別有一種浪漫情致。婚禮租金為1200元,其他請唱詩班、請神父的費用另算。
進露德堂教堂參觀需購門票:3元/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