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霍山賦

鎖定
霍山賦,繫辭賦文學作品。其代表作為:唐代皮日休的《霍山賦》、當代項學著的《霍山賦》。
霍山賦,展現霍山秀麗的自然風光,神韻的人文風光,厚重的歷史積澱以及迅速的社會發展的賦作。
中文名
霍山賦
作    者
唐代·皮日休
作    者
當代·項學著
作品類型
辭賦
文筆特點
景色描述清新、對仗排比工整

霍山賦古代·《霍山賦》

唐代·皮日休——霍山賦
臣日休以文為命士,所至州縣山川,未嘗不求其風謠以頌其文。幸上發輶軒,使得采以聞。六年,至壽之駢邑、曰霍山。山,故嶽也。邑贅於址。至之二日,離邑一舍,望乎嶽,將頌之文也。及見之,則目乎憨。手乎嚲,心乎竦,神乎瞀。始欲狂其文,寫其狀,如丹青之不差也。頌其風,文其謠,如金石之永播也。既而其精怯然搏敵,躁然械囚,紛然芬絲,恍然墮空,浩然涉溟,幽然久疢。則知才智之劣,如耄而加疾,將杖而奔者。籲戲,霍山之靈哉,霍山之靈哉!將閼於神而愚之耶,抑有所達而託之耶。其辰既峽,其精忽渝。怯然而勝,躁然而散,紛然而靜,恍然而安,浩然而濟,幽然而愈。如壯而能決將陣而能敵者。於是狂其文,寫其狀。
辭曰:太始之氣,有清有濁。結濁為山,峻清為嶽。其山厥臣,其嶽維君。淮南之鎮,日霍為尊,嶽之大,與地角壯,與天勍勢。荊豫華嵩,青沂兗岱,如垤而秀,如塊而鋭。嶽之高,千仞萬仞,蒼蒼茫茫,日月相避其光,望之數百里外為天棟樑。嶽之尊,端然御極,竦然正位,靜然而聽,凝然而視。其體當君,如君之毅其屬者屬。如駢其拇,如枝其指。若畢其儀,若肅其位。嶽之氣,其秀為春,其清若秋,其翠如雲,雲不能麗。其色如煙,煙不能鮮。若雨收氣爽,丹青滿天。嶽之靈,其神不朕,其報如響。若雨用淫,嶽能廓之。若歲用旱,嶽能澤之。嶽之德,生之,育之,煦之,和之。開花染卉,悽悽迷迷,藻繢數百里。嶽之形,有云鶩之,其勃如怒;有泉烈烈,其來如決。叱豐隆,奔列缺,轟然霹靂,天地俱裂。嶽之異狀,其勢如危,或不可支,若不可維。或仰而呀,有如吮空;或俯而拔,有如攫地。其曉而東,有如貫日。其暮而西,有如孕月。有水而脈,有石而骨,有洞而腹,有崿而節。或鋭而勵,或斷而截,或回而馳,或低而折。其經之,怪之,祥之,詭之,千種萬類,繄不可得而詳記。因神狂不能自主,殆而夢寐一人,絳衣朱冕,怪貌魁形,曰:“餘祝融之相也。夫霍山,君之故治也,爾賦之,誠形矣,勝矣,怪矣,典矣。然義有未備,帝俾餘位。夫古有五嶽,霍居其一,所以五嶽相邇者,唐虞之帝,五載一巡狩,一載而遍。上以覲候,下以存民。侯有治者陟,不治者黜,民有冤者平,窮者濟。咱唐虞以降,皆燔柴於霍,我帝用饗其禮。至周旦冊而命我,與諸嶽星列中國。自漢以後,乃易我號而歸於衡。故祝融遷都,命餘守霍。今聖天子越唐邁虞,而廢巡罷狩。餘之封內,有可陟可黜可平可濟者,是聖天子無由知之。爾能以文,求執事之達者,易衡之號以歸於我。請天子復唐虞陟黜之義。故爾之將賦,餘閉遏爾懷而不爾文。帝曰,有衡既遠,有狩必勞。惟霍之邇,斯號可復。賦者有能,言胡不俾。帝命餘錫爾文,爾無忘也。臣曰,請惟神命。既覺而書,嗚呼異哉。

霍山賦簡介

皮日休,字襲美,一字逸少,生於公元834至839年間,卒於公元902年以後。曾居住在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學家、散文家,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今湖北天門人(《北夢瑣言》),漢族。鹹通八年(867)進士及第,在唐時歷任蘇州軍事判官(《吳越備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後參加黃巢起義,或言“陷巢賊中”(《唐才子傳》),任翰林學士,起義失敗後不知所蹤。

霍山賦當代·《霍山賦》

當代·項學著——霍山賦
霍山賦書法作品 霍山賦書法作品
六州故鎮,八皖名區[1];錯峯序水,懷谷含溪。枕荊楚而控吳越,襟長淮而帶淠史。扼守大別山,雄視長三角。炎黃開化,皋陶衍脈[2];春秋置潛,有隋稱霍[3]。漢武南巡,“迎駕”“復覽”傳佳話[4];王妃西走,“黑石”“晾甲”續美傳[5]。太白經遊羨隱逸[6],公垂賦詩明禁律[7]。逸少揮毫乎淠皋,雅賦雋永[8];猶龍吟嘯于衡麓,美韻鏗鏘[9]。晉有何充匡社稷[10],更稱杜夷蜚文壇[11]。坤然悲歌抒閨怨[12],美清妙筆譽雲南[13]。痛撻洋人,正金義揚骨氣[14];捐軀革命,傳賢血醒農工[15]。播西鎮之星火,一炬燭天[16];馳劉鄧之鐵騎,千里躍進[17]。西山學社尋真理,列寧小學育精英[18]。青山處處留勝蹟,史乘綿綿列畫屏。先達新秀,展俊彥之丰采;熱土老區,騰龍馬之精神!
地處亞熱,勢走崗丘;七山二水,一分平疇[19]。至若春氣萌動,草木滋榮,阡陌敷陰,山雀交鳴。古木搖其繁蔭,幽蘭溢其清芬。嘉禾鬱茂乎沃壤,春潮駿奔於溪谷。步翠崖以盤桓,臨清流而忘俗。若乃大火流[20],涼風厲,阜清溪淨,水落林肅,榛慄罅發,茅絮飄忽,黍稷蔽野,金黃盈目。寒露凝而嚴霜結,驕荷敗而金桂馥。丹滴蓊蓊之楓林,霞飛離離之朱實。山河之嬌盡顯,明分四季;水土之利遍生,豐登五穀。
而或晴空一碧,風煙俱淨,極目南嶽,延佇佛閣,頌屈老之聯璧,賞於公之題額[21]。天池澈而風洞靜[22],玉竹喧而野芳妍。淠水東流,素練飄拂帆檣遠;山城北厝,明星閃耀衡嶽新。西望銅鑼[23],逸興縈懷;江北黃山,名震四海。雀屏畫軸迤邐開,奇峯異石排闥來;美禽總伴珍獸舞,落英常共野雲飛。古松展臂,盡抒美意;温泉湧浪,喜迓佳賓。龍井峽谷,瀑簾飛懸耀日月[24];野櫻根畔,錦雉振羽隱林藪。時回春早,線泉冽冽沙洲暖;序涉夏炎,瀑蘿依依彩鰷閒。佔天地之機關,隘口森森六萬寨[25];鐘山川之靈秀,温情脈脈睡美人[26]。白馬尖乃最高峯,與多雲並聳,原始山林存完好[27];金雞山為名茶地,由“三黃”馳名,人間佳茗數一流[28]。平湖展鏡,靜影流嵐織秀錦;拱壩排空,飛虹潑玉散彩綺。名聞遐邇佛子嶺,利在千秋白蓮崖[29]。翠瀉巒岡,竹海碧波連天湧;煙罥畦壠,桑田綠靄接地生。石斛靈丹絕華域,茶油珍品譽八方。蕨菜香菇黑木耳,靈芝百合明天麻,葛粉金針小蝦米,泡椒筍衣苦丁茶。風物大觀,星羅林列;土特名優,海藴山積!
新紀肇,政體通,山澤沐其清化,天人樂其和諧。工業領軍,擎騰飛之大纛[30];生態示範,亮造化之靚妝[31]。美釀香醇,迎駕崛起[32];羽絨輕暖,一隆興旺[33]。世林光源名中外[34],應流鑄件涉重洋[35]。源牌繅絲,龍華竹器,華海鰻業,御石陶瓷。園區羣雄競風流,縣域經濟稱“現象”[36]。水利興修,淨陂明堰任縱橫;商住開發,繡闥雕甍何風光。新村流光溢彩,街市金碧輝煌。卓爾琳琅茶市,曒然玲瓏山莊[37]。商資輻輳民殷實,車輛流水路寬暢。燦燦珠嵌鄂豫皖,赫赫功冠淠史杭。更兼西鎮鑼鼓,“小搗”清腔[38],天池書畫,南嶽華章[39]。《大別山人》,塑山民之俊傑[40];《茶山新歌》,沁廬劇之馨香[41]。聖廟巍巍,寶塔凜凜;秀啓人文,澤被山鄉[42]。“八張名片”脩名立[43],“三大特色”令聲揚[44]。“三文”廣場,弘興邦之大義[45];“四縣”戰略,領富民之小康[46]!
壯哉,斯地!幸哉,斯時!承鴻命於盛世,國臻大治;奉劬勞於偉業,民步康莊。汗揮紅壤,田疇又展豐收景;藻奮藍圖,畫卷頻開錦繡廊。紅軍故里笙歌奏,江淮形勝福澤長。繼先烈之遺志兮,開來者之胸膽;舞潛蛟於深壑兮,騰金鳳於幽澗。冥冥孜孜兮,兢兢業業;峨峨矗矗兮,熠熠煌煌! (二零零八年八月)

霍山賦相關注釋

【注】
[1]六州:六安。霍山於宋時廢縣設鎮,稱故埠鎮,屬六安州。此處“故鎮”意為舊鎮。八皖:安徽省的別稱。清雍正十三年(1735)以後,安徽省由原管轄的七個府、三個直隸州,增至八個府(即安慶、徽州、寧國、池州、太平、廬州、鳳陽、潁州)和五個直隸州(即滁州、和州、廣德、六安、泗州),於是,人們便把擁有八個府的安徽省稱為“八皖”。
霍山賦 霍山賦
[2]開化:開疆化民。據清光緒年間《霍山縣誌》引用《洞天記》記載:“黃帝畫野分州,以南嶽衡山最遠,以潛霍副之。”皋陶:堯舜時的刑官(司法官),其後代被封於六(六安),皋陶墓在現在六安市,故六安又稱“皋城”。
[3]霍山於春秋時設為潛邑,漢代設潛縣,隋代始稱霍山縣。“霍”即大山宮小山之意。
[4]史傳漢武帝元封5年(前106),武帝南巡至霍山,霍山軍民打掃街道,張燈結綵,出城西兩公里處恭迎聖駕,故名此處為“迎駕廠”。武帝登上南嶽山封山祭嶽,封南嶽山(當時叫“天柱山”)為“副衡”;又登上城東的另一座山頭,回顧副衡,故名此山為“復覽山”。
[5]王妃:指西漢衡山王劉賜(衡山國即在霍山)之嫂、淮南王劉安之妃蘇氏。傳説漢武帝探知淮南王與衡山王“謀反”,便派兵剿滅。蘇妃西逃至淠河東岸,見河水濁浪滾滾,無法渡過,正惶急之中,忽有一塊巨石浮起,變成一隻巨龜,渡王妃西逃,因名此處為“黑石渡”。劉賜殘軍逃至佛子嶺腳下的梁家灘,在淠河裏洗洗身上的血污泥垢,將鎧甲在河灘上晾曬,因名此處為“晾甲灘”,後訛為“梁家灘”。
[6]傳説唐詩仙李白曾來霍山遊歷。據《郭沫若文集·李白年譜》記載:“唐玄宗天寶七年(748),李白48歲時,西遊霍山,至廬江郡晤郡守吳王李祗,旋返金陵。”李白本人也有詩《題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其序曰:“白久在廬霍元公,近遊嵩山,故交深情,出處無間……本意當冀長住不返,欲便舉家就之。”其詩有“偃蹇陟廬霍”之句。
[7] 李紳,字公垂,潤州無錫人。穆宗時,為翰林學士,後為滁、壽二州刺史,其《憫農詩》二首膾炙人口。其在任時,霍山多虎,當地人常設陷阱獵之,李紳作《廢虎阱》詩禁之
[8]晚唐詩人皮日休,字逸少。皮日休當年科舉落第,曾至霍山遊覽,並寫下《霍山賦》。
[9]明代文學家馮夢龍,字猶龍。馮夢龍曾登臨南嶽山,寫下《登嶽》詩。
[10]何充(292——346),字次道,東晉廬江灊(霍山)人。美容英姿,善能文章。成帝時任宰相。穆帝二歲即位,因年幼,何充與大臣庾冰共輔幼主。“強力有器局,臨朝正色,以社稷為己任。凡所選用提拔,皆以功臣為先,不以私恩樹親戚,談者以此重之。”(見《晉書·何充傳》)
[11]杜夷(258——323)字行齊,晉代廬江灊(霍山)人。“少而恬泊,操尚貞素”,博覽經籍百家之書,算曆圖緯靡不畢究。寓居汝潁之間,十載足不出門。年四十餘,始還鄉里,閉門授徒,生徒千人。惠帝時三察孝廉,州命別駕;永嘉初,公車徵拜博士;太傅、東海王越闢,並不就。史稱“履道彌高,清操絕俗,思學融通,才經王務”。所著《幽求子》二十篇行世。
[12]坤然:清代霍山著名女詩人朱坤然,因夫君早亡,刻苦守節,寡居淒涼,寫下著名的五言古詩《寡鵠吟》。
[13]美清:當代雲南著名作家楊美清,霍山石河人。
[14]清末(1905),霍山西鄉鄉民張正金激於義憤,痛打法國神甫,被反動當局拘捕。逃出後,聚眾建義,波及鄂豫皖三省,史稱“霍山教案”,為全國八大著名教案之一。後於安慶被害,其故事廣為流傳,霍山有《三劫案》小唱本。
[15]傳賢:舒傳賢,霍山東鄉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先驅者之一,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創始人之一。曾任中共安徽省臨時委員會工委書記、第一屆中共霍山縣委書記、六霍暴動總指揮。
[16]西鎮之星火:指1929年發生在霍山西鎮的農民武裝暴動,為“六霍暴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後於1930年成立了安徽省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西鎮”為霍山西部山區的統稱。
[17]馳劉鄧之鐵騎:指1947年6月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
[18]西山學社、列寧小學:皆系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霍山的先進革命組織。
[19] 霍山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稱。
[20]大火:心星。《詩經·豳風·七月》:“七月流火。”心星下流,是秋季到了。
[21]屈老:原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屈武,南嶽山佛寺正殿內的長聯為其撰寫。於公:屈老之岳父、原國民黨元老於佑任,“小南嶽”的題額為其所書。
[22]天池:南嶽山頂有天池,7米見方,常年不溢不涸,為霍山古八景之首。風洞:南嶽山南側的大小石洞。
[23]銅鑼:霍山西部著名省級自然風景區銅鑼寨,素稱“江北小黃山”。
[24]龍井峽谷:位於霍山南部、白馬尖北麓的龍井河大峽谷,以幽深秀美著稱。
[25]六萬寨:位於縣城西20公里處,山勢險要,是扼守皖鄂通道的隘口。南宋末年,愛國將領曹平章在霍山縣城被元軍攻克後命城裏6萬軍民撤至山上安營紮寨,抵抗元軍,故名六萬寨。
[26]睡美人:位於縣城西北部20公里處,為諸佛庵鎮境內獅子山及支脈組成。自東南方眺望,此山恰似一美女靜卧,秀髮飄逸,令人歎為觀止。
[27]白馬尖:位於霍山境內,為大別山主峯,海拔1774米,與多雲尖等十幾座山峯並峙。
[28]金雞山:位於大化坪鎮,是霍山黃芽茶最著名的產地。三黃:黃山、黃梅戲、黃芽茶,合稱“安徽三黃”。
[29]位於霍山的佛子嶺水庫號稱“遠東第一壩”,為霍山著名省級風景名勝區。白蓮巖水庫為霍山縣庫容量最大的新建水庫。
[30]工業領軍:霍山工業領軍全市。
[31]生態示範:霍山縣近年被評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
[32]迎駕:安徽迎駕集團,系安徽省大型骨幹企業,以白酒為龍頭產品,下轄19個較大規模的公司,坐落於霍山縣佛子嶺水庫風景區。
[33]一隆:安徽一隆羽絨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產加工羽絨及系列家紡產品為主導的外商投資企業,坐落於霍山經濟開發區。
[34]世林:安徽世林集團,其核心企業是安徽世林照明股份有限公司,屬民營股份制外向型企業,下轄6個子公司,總部坐落於霍山經濟開發區。
[35]應流:安徽應流集團,是集鑄件、鍛件生產、加工、銷售、研發為一體的大型民營企業,為中國鑄造協會常務理事單位和英國CTI鑄造協會理事會成員單位,其鑄件產品遠銷世界各地,主要生產基地位於霍山縣城關。
[36]霍山縣域經濟繁榮,工業領軍全市,被稱為“霍山現象”。
[37]琳琅茶市:指位於霍山縣城“綠色商城”內的“中國茶市”,為皖西最大的茶市。玲瓏山莊:指迎駕山莊、南嶽山莊等星級賓館。
[38]小搗:又稱“搗七戲”,為皖西廬劇的俗名。
[39]天池書畫:指霍山天池書畫社。南嶽華章:指霍山小南嶽文學社。二者均為皖西成立較早的著名文藝團體,成果頗豐。
[40]《大別山人》:為改革開放初期以描寫霍山人勇於開拓創新的、由霍山作家主創的電視連續劇,曾在安徽及中央電視台播放。
[41]《茶山新歌》:為霍山劇作家創作的、反映霍山茶農新生活的現代廬劇,曾在省級調演中獲過大獎,為霍山現代廬劇的代表作。
[42]聖廟:指霍山文廟,明代建築,為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文廟。寶塔:指位於縣城東南方的文峯塔,清代所建。
[43] 八張名片:指霍山縣近年先後被評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全國綠色小康縣”“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縣”“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縣”“國家衞生縣城”“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浙商投資最佳城市”等。
[44]三大特色:指霍山縣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各項事業齊頭並進,被國內經濟學界稱為“霍山現象”;由荷蘭王國無償援助的近1億元人民幣的中荷扶貧項目,成功實施了參與式扶貧思路,被國際扶貧組織稱為“霍山模式”;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創造性地實施了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致富能手培養成村組幹部的“三個培養”工程,被上級組織部門稱為“霍山經驗”。
[45]“三文”廣場:指位於縣城裏的文峯、文廟、文化三座休閒廣場。
[46]“四縣”戰略:指霍山縣新近確立的“工業富縣、開放興縣、生態立縣、文明育縣”戰略。

霍山賦作者簡介

項學著 項學著
項學著,霍山縣人,中共黨員,中學特級教師。1974年高中畢業後留校代課,高考制度恢復後首屆六安師範畢業生,1980年分配至霍山中學任教至今。1982年至1984年考入安徽教育學院中文系進修,本科畢業。2002年被選派參加全國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歷任霍山中學語文教研組長、教務主任等。現為校刊主編、《佛子嶺文藝》副主編、霍山文聯秘書長、六安市教育系統高評委委員兼專家組成員。享受縣政府特殊津貼。 在教學教研的同時,項學著老師勤於鑽研,喜愛文學創作,多年來筆耕不輟,發表了數十萬字的教科研論文,參與編著語文讀物五種。所著《中學生對聯入門》(12萬字)於2007年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校刊《衡麓晨鐘》在全省多次獲得大獎,並於2008年榮獲第三屆全國中小學校內報刊評選“最佳校刊”特等獎,個人榮獲“最佳編輯”一等獎。共創作對聯數百副,兩次榮獲全省徵聯大賽二等獎,並獲霍山縣首屆徵聯大賽一等獎。創作散文十幾篇,其中《難忘山中的那座墳塋》榮獲《廣東教育》雜誌社舉辦的“一生難忘的故事”全國徵文三等獎。創作七律五律等數十首、長篇抒情詩四首及《霍山中學校歌》等歌詞近十首。為《文廟廣場記》主筆。2008年新創《霍山賦》,以千字篇幅、駢體形式,較全面地概括了霍山縣的歷史沿革、地理位置、生態環境、山水風貌、土特名優、工業經濟、風俗文化等等,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讚揚,《皖西日報》、網絡等多家媒體分別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