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零(拼音:líng)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 [1]  。“零”的古字作“”,始見於商代甲骨文 [2]  。“霝”的甲骨文是雨字頭下有三個方塊,代表雨點。零的本義是零星的雨,由本義引申為雨、霜、露等降落。又由降落引申為落涕、淚,如:感激涕零。又由雨、霜、露等降落引申為凋落、凋零等。由本義又引申為零碎不整的。“零”又有數字義,指數的空位。“零”的數詞義是近代產生的,古代漢語並沒有這個含義。
中文名
拼    音
líng,lián
部    首
五    筆
FWYC [3] 
倉    頡
MBOII [3] 
鄭    碼
FVOW [3] 
筆    順
橫、點、橫鈎、豎、點、點、點、點、撇、捺、點、橫撇、點
字    級
一級(編號2885)
平水韻
下平九青(líng),下平一先(lián)
注音字母
ㄌㄧㄥˊ,ㄌㄧㄢˊ
筆畫數
8+5(部首+部首外)
造字法
形聲字
結    構
合體字,上下結構
異體字
霝、霗、𡈍、𤅫(其餘見擴展圖冊)
統一碼
基本區-96F6 [3] 
四角碼
1030₂ [3]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 字形演變流程圖 [2]
“零”是形聲字,其中“”作形旁,表示下雨;“”作聲旁,表示音讀,是不示義的聲符。本義是零零星星的、徐徐而下的小雨。部分學者認為甲骨文“零”字本作“霝”。“霝”在“六書”中屬會意字,甲骨文作圖1、圖2,上部為“雨”,像天上下雨的樣子,下面還有具體而微的點綴數量不等的小雨點和幾個方塊形,方塊形可能代表大的雨點。後來因為借用為零碎、零落、零數等意義,而轉註為從雨、令聲的“零”字,以保留下雨本義,篆文因此寫成“零”。 [2] 
由下雨的意思引申,“零”又表示落下。古語有“涕零”一詞,涕是眼淚,涕零就是掉眼淚。古詩有“泣涕零如雨”(《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的句子,意思也就是淚如雨下。
草木凋落也叫零,這是從降落的義項引申來的。草木的花葉凋謝零落叫“凋零”,也叫“零落”,如陸游的《詠梅》詞句“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14] 
用漢字“零”來表示數字“0”概念是較晚的事,大約到19世紀才有明確記載。清代華蘅芳《學算筆談》:“名位之數,既俱可用自一至九之各數記之,則其空位當以零字記之,或作一圈以代零字亦可。”後來“零”逐漸成為現代漢語表空位數的統一方式。 [4] 
因為“零”是數的空位,因此又被用來表示沒有、或等於零的。漢語音節中沒有聲母的音節叫做零聲母。温度計上有“零度”,時間上有“零點”,都指的是起點,相當於沒有的意思。 [14]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líng
名詞
〈文言〉徐徐而下的雨;細雨。
rain
説文解字·雨部》:“零,徐雨也。”

〈文言〉指眼淚。

顏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灑零玉墀,雨泗丹掖。”

不夠一定單位的零碎數量;不足整數的尾數。


零頭;零數;掛零
動詞
〈文言〉泛指雨雪霜露等的降落及涕淚的掉落。
fall;drop
《詩經·鄘風·定之方中》:“靈雨既零。”
《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涕零
(草木花葉)枯萎而落下。
wither
屈原《遠遊》:“微霜降而下淪兮,悼芳草之先零。”
束晰《補亡詩·由庚》:“木以秋零,草以春抽。”
零落;凋零
〈文言〉比喻人的死亡或暮年。
die
後漢書·馮衍傳下》:“顧鴻門而歔欷兮,哀吾孤之早零。”

形容詞
細碎的;小數目的(與“整”相對)。
odd
魏源《聖武記》卷十:“上責額勒登保困於南山零匪。”
零用;零售;化整為零
數詞
表示沒有數量。
zero;nil
魯迅《無聲的中國》:“所有的聲音,都是過去的,都就是隻等於零的。”
零角;零基礎
數的空位,在數碼中多做“〇”。
nought
毛澤東《紀念孫中山先生》:“再過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
二零五號;一百零八人;一九八零年
放在兩個數量中間,表示單位較高的量之下附有較低的量。

《儒林外史》第三一回:“(酒)而今埋在地下足足有九年零七月了。”

某些量度的計算起點。


零點
lián
名詞
漢代羌族的一支。



以上參考資料: [5-7]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十一】【雨部】郎丁切(línɡ)
餘雨也。從雨令聲。
【註釋】①餘雨:當依段玉裁《説文解字注》“餘”作“徐”。一説,餘雨是零零星星的雨。王筠《説文解字句讀》:“竊以今語謂餘日零,或沿古語,故不改。”存參。 [8] 

説文解字注

徐雨也。
注:徐各本作餘。今依《玉篇》《廣韻》及《太平御覽》所引纂要訂。謂徐徐而下之雨。《小雅》:興雲祁祁。傳曰:祁祁,徐也。箋雲:古者陰陽和,風雨時,其來祁祁然而不曓疾。引申之義為零星、為凋零。
從雨。令聲。
注:郎丁切。古音在十二部。讀如鄰。 [9] 

廣韻

落賢切,平先來 ‖令聲真2部(lián)
零《漢書》雲:“先零,西羌也。”本力丁切。
郎丁切,平青來 ‖令聲耕部(línɡ)
零,落也。《説文》曰:“徐雨也。”又姓,出《姓苑》。
郎定切,去徑來 ‖令聲耕部(lìnɡ)
零,零落。郎定切。又魯丁切。三。 [10] 

康熙字典

【戌集中】【雨部】 零;康熙筆畫:13;部外筆畫:5
古文:𡈍
《唐韻》《集韻》《韻會》並郎丁切,音靈。《説文》:餘雨也。從雨令聲。
又《玉篇》:徐雨也。
又《廣韻》:落也。《詩·鄘風》:靈雨旣零。傳:零,落也。又《字彙》:畸零,凡數之零餘也。
又《後漢·高句驪傳》:好祠鬼神,社稷零星。注:風俗通曰:辰之神為零星。
又水名。《前漢·匈奴傳》:零吾水上。
又《前漢·司馬相如傳》:通零關道。注:徐廣曰:越嶲有零關縣。
又《前漢·地理志》:武陵郡零陽,零陵郡零陵。
又《韻會》:丁零,亦地名。通作靈令。
又姓。《正字通》:明成化舉人零混。
又與苓通。《莊子·徐無鬼》:豕零也。注:進學解所謂豨苓也。
又《廣韻》落賢切。《集韻》《韻會》《正韻》靈年切,竝音蓮。《廣韻》:先零,西羌也。《前漢·趙充國傳》:先零豪言,願時渡湟水北。注:零,音憐。
又《廣韻》《集韻》竝郞定切,音令。《廣韻》:零落。《集韻》或作𩆖。亦作𩆼。 [11]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注》書影 《説文解字注》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3]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規範提示】“雨”頭的第二筆豎改點,第三筆㇆(橫折鈎)改㇖(橫鈎)
【寫法】“雨”扁“令”大。“雨”中間豎短,在豎中線。“令”撇、捺從橫中線起筆,罩住“”;兩點上小下大,都在豎中線。 [12]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l
ieŋ
王力系統
l
ieŋ
董同龢系統
l
ieŋ
周法高系統
l
李方桂系統
l
ing
西漢



東漢





ieng


ieng
宋北魏前期

庚耕清青

ieŋ
北魏後期北齊

庚耕清青

ieŋ
齊梁陳北周隋

庚耕清青

ieŋ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l
ieŋ
擬音/王力系統

l
ieŋ
擬音/董同龢系統

l
ieŋ
擬音/周法高系統

l
iɛŋ
擬音/李方桂系統

l
ieng

參考資料: [13] 

韻書集成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下平一先

開口呼
次濁
落賢切
liɛn
平聲
下平十五青

開口呼
次濁
郎丁切/魯丁切/力丁切
lieŋ
去聲
四十六徑

開口呼
次濁
郎定切
lieŋ
集韻
平聲
下平一先

開口呼
次濁
靈年切
lɛn
平聲
下平十五青

開口呼
次濁
郎丁切
lɛŋ
去聲
四十六徑

開口呼
次濁
郎定切
lɛŋ
禮部韻略


平聲





靈年切



平聲





盧經切

增韻


平聲





靈年切



平聲





盧經切

中原音韻

陽平
庚青

齊齒呼

次濁

liəŋ
中州音韻


平聲
庚青





離丁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十一先


次濁
靈年切
lien

平聲
十八庚


次濁
離呈切
liəŋ

去聲
十八敬


次濁
力正切
liəŋ

參考資料: [13] 

方音集匯

注意:發音用國際音標標註,僅作參考,可能與當地實際發音存在差異
方言類別
方言點
發音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liŋ
35
陽平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liŋ
42
陽平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liŋ
24
陽平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nin/lin
213
陽平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nin/lin
21
陽平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lin
55
陽平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liŋ
34
陽平

晉語
太原
liŋ
11
平聲

吳語
蘇州
lin
24
陽平

吳語
温州
leŋ
31
陽平
未註明異讀原因
吳語
温州
leŋ
44
陰平
湘語
長沙
lin
13
陽平

湘語
雙峯
liɛn
13
陽平
文讀
湘語
雙峯
liɒŋ
13
陽平
白讀
贛語
南昌
lin
45
陰去
文讀
贛語
南昌
liaŋ
45
陰去
白讀
客家話
梅縣
laŋ
11
陽平

粵語
廣州
lɪŋ
21
陽平
文讀
粵語
廣州
lɛŋ
21
陽平
白讀
粵語
陽江
lɪŋ
43
陽平

閩語(閩南語)
廈門
lɪŋ
24
陽平
文讀
閩語(閩南語)
廈門
lan
24
陽平
白讀
閩語(閩南語)
潮州
leŋ
55
陽平
文讀
閩語(閩南語)
潮州
laŋ
55
陽平
白讀
閩語(閩東語)
福州
liŋ
52
陽平

閩語(閩北語)
建甌
laiŋ
22
陰去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 [13]  、《漢語方音字彙》 [15]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7-21]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1024
  • 3.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28]
  • 4.    劉書芬著.漢字中國中國印象 漢字與數目[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5.07:228
  • 5.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826
  • 6.    羅竹風 主編.漢語大詞典 第11卷 [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684
  • 7.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7[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4326
  • 8.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620
  • 9.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説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0:2288
  • 10.    餘乃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07:134;196;432
  • 1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1362
  • 12.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212
  • 13.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0-03-15]
  • 14.    丁義誠等主編.常用字音·形·義·用 第3分冊[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98.01:454-455
  • 15.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35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