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雨中登泰山

鎖定
《雨中登泰山》是李健吾於1961年7月創作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記敍了作者攀登泰山頂峯的經過,描繪了壯麗的山水景物,表現了作者對生活獨特細膩的感受和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懷。作者經過細緻周到的觀察,準確地抓住景物最鮮明的特徵,繪聲繪色地加以細膩描寫,勾勒成一幅幅雄奇壯麗的畫面,刻畫出泰山的峻高的山勢以及流水、奇松、怪石、雲海等景物形象,使讀者產生身臨其境、如見如聞的感受。這篇遊記筆酣墨飽,情趣盎然,意境空靈,構思巧妙,富有濃郁的個性色彩。
作品名稱
雨中登泰山
作    者
李健吾
創作年代
1961年7月
出    處
《李健吾散文集》
作品體裁
散文

雨中登泰山作品原文

雨中登泰山
從火車上遙望泰山,幾十年來有好些次了,每次想起“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句話來,就覺得過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傳統一筆債似的。杜甫的願望:“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我也一樣有,惜乎來去匆匆,每次都當面錯過了。
而今確實要登泰山了,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雨來,淅淅瀝瀝,不像落在地上,倒像落在心裏。天是灰的,心是沉的。我們約好了清晨出發,人齊了,雨卻越下越大。等天晴嗎?想着這渺茫的“等”字,先是憋悶。盼到十一點半鐘,天色轉白,我不由喊了一句:“走吧!”帶動年輕人,挎起揹包,興致勃勃,朝岱宗坊出發了。
是煙是霧,我們辨認不清,只見灰濛濛一片,把老大一座高山,上上下下,裹了一個嚴實。古老的泰山越發顯得崔嵬了。我們才過岱宗坊,震天的吼聲就把我們吸引到虎山水庫的大壩前面。七股大水,從水庫的橋孔躍出,彷彿七幅閃光黃錦,直鋪下去,碰着嶙嶙的亂石,激起一片雪白水珠,脱線一般,撒在洄漩的水面。這裏叫作虯在灣:據説虯早已被呂洞賓渡上天了,可是望過去,跳擲翻騰,像又回到了故居。我們繞過虎山,站到壩橋上,一邊是平靜的湖水,迎着斜風細雨,懶洋洋只是欲步不前,一邊卻喑噁叱吒,似有千軍萬馬,躲在綺麗的黃錦底下。黃錦是方便的比喻,其實是一幅細紗,護着一幅沒有經緯的精緻圖案,透明的白紗輕輕壓着透明的米黃花紋。——也許只有織女才能織出這種瑰奇的景色。
雨大起來了,我們拐進王母廟後的七真祠。這裏供奉着七尊塑像,正面當中是呂洞賓,兩旁是他的朋友鐵枴李和何仙姑,東西兩側是他的四個弟子,所以叫作七真祠。呂洞賓和他的兩位朋友倒也還罷了,站在龕裏的兩個小童和柳樹精對面的老人,實在是少見的傳神之作。一般廟宇的塑像,往往不是平板,就是怪誕,造型偶爾美的,又不像中國人,跟不上這位老人這樣逼真、親切。無名的雕塑家對年齡和麪貌的差異有很深的認識,形象才會這樣栩栩如生。不是年輕人提醒我該走了,我還會欣賞下去的。
我們來到雨地,走上登山的正路,一連穿過三座石坊:一天門、孔子登臨處和天階。水聲落在我們後面,雄偉的紅門把山擋住。走出長門洞,豁然開朗,山又到了我們跟前。人朝上走,水朝下流,流進虎山水庫的中溪陪我們,一直陪到二天門。懸崖崚嶒,石縫滴滴噠噠,泉水和雨水混在一起,順着斜坡,流進山澗,涓涓的水聲變成訇訇的雷鳴。有時候風過雲開,在底下望見南天門,影影綽綽,聳立山頭,好像並不很遠;緊十八盤彷彿一條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峽當中;更多的時候,烏雲四合,層巒疊嶂都成了水墨山水。蹚過中溪水淺的地方,走不太遠,就是有名的經石峪,一片大水漫過一畝大小的一個大石坪,光光的石頭刻着一部《金剛經》,字有鬥來大,年月久了,大部分都讓水磨平了。回到正路,雨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住了,人走了一身汗,巴不得把雨衣脱下來,涼快涼快。説巧也巧,我們正好走進一座柏樹林,陰森森的,亮了的天又變黑了,好像黃昏提前到了人間,汗不但下去,還覺得身子發冷,無怪乎人把這裏叫作柏洞。我們抖擻精神,一氣走過壺天閣,登上黃峴嶺,發現沙石全是赤黃顏色,明白中溪的水為什麼黃了。
靠住二天門的石坊,向四下裏眺望,我又是驕傲,又是擔心。驕傲我已經走了一半的山路,擔心自己走不了另一半的山路。雲薄了,霧又上來。我們歇歇走走,走走歇歇,如今已經是下午四點多了。困難似乎並不存在,眼面前是一段平坦的下坡土路,年輕人跳跳蹦蹦,走了下去,我也像年輕了一樣,有説有笑,跟在他們後頭。
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從下坡路轉到上坡路,山勢陡峭,上升的坡度越來越大。路一直是寬整的,只有探出身子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站在深不可測的山溝邊,明明有水流,卻聽不見水聲。仰起頭來朝西望,半空掛着一條兩尺來寬的白帶子,隨風擺動,想湊近了看,隔着遼闊的山溝,走不過去。我們正在讚不絕口,發現已經來到一座石橋跟前,自己還不清楚是怎麼一回事,細雨打濕了渾身上下。原來我們遇到另一類型的飛瀑,緊貼橋後,我們不提防,幾乎和它撞個正着。水面有兩三丈寬,離地不高,發出一瀉千里的龍虎聲威,打着橋下奇形怪狀的石頭,口沫噴的老遠。從這時候起,山澗又從左側轉到右側,水聲淙淙,跟我們跟到南天門。
過了雲步橋,我們開始走上攀登泰山主峯的盤道。南天門應該近了,由於山峽迴環曲折,反而望不見了。野花野草,什麼形狀也有,什麼顏色也有,挨挨擠擠,芊芊莽莽,要把巉巖的山石裝扮起來。連我上了一點歲數的人,也學小孩子,掐了一把,直到花朵和葉子全蔫了,才帶着抱歉的心情,丟在山澗裏,隨水漂去。但是把人的心靈帶到一種崇高的境界的,卻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矯”的松樹。它們不怕山高,把根紮在懸崖絕壁的隙縫,身子扭的像盤龍柱子,在半空展開枝葉,像是和狂風烏雲爭奪天日,又像是和清風白雲遊戲。有的松樹望穿秋水,不見你來,獨自上到高處,斜着身子張望。有的松樹像一頂墨綠大傘,支開了等你。有的松樹自得其樂,顯出一副瀟灑的模樣。不管怎麼樣,它們都讓你覺得它們是泰山的天然的主人,誰少了誰,都像不應該似的。霧在對松山的山峽飄來飄去,天色眼看黑將下來。我不知道上了多少石級,一級又一級,是樂趣也是苦趣,好像從我有生命以來就在登山似的,邁前腳,拖後腳,才不過走完慢十八盤。我靠住昇仙坊,仰起頭來朝上望,緊十八盤彷彿一架長梯,搭在南天門口。我膽怯了。新砌的石級窄窄的,擱不下整腳。怪不得東漢的應劭,在《泰山封禪儀記》裏,這樣形容:“仰視天門窔遼,如從穴中視天,直上七里,賴其羊腸逶迤,名曰環道,往往有絙索可得而登也,兩從者扶挾前人相牽,後人見前人履底,前人見後人頂,如畫重累人矣,所謂磨胸捏石捫天之難也。”一位老大爺,斜着腳步,穿花一般,側着身子,趕到我們前頭。一位老大娘,挎着香袋,儘管腳小,也穩穩當當,從我們身邊過去。我像應劭説的那樣,“目視而腳不隨”,抓住鐵扶手,揪牢年輕人,走十幾步,歇一口氣,終於在下午七點鐘,上到南天門。
心還在跳,腿還在抖,人到底還是上來了。低頭望着新整然而長極了的盤道,我奇怪自己居然也能上來。我走在天街上,輕鬆愉快,像一個沒事人一樣。一排留宿的小店,沒有名號,只有標記,有的門口掛着一隻笊籬,有的窗口放着一對鸚鵡,有的是一根棒槌,有的是一條金牛,地方寬敞的擺着茶桌,地方窄小的只有炕幾,後牆緊貼着崢嶸的山石,前臉正對着萬丈的深淵。別成一格的還有那些石頭。古詩人形容泰山,説“泰山岩巖”,註解人告訴你:巖巖,積石貌。的確這樣,山頂越發給你這種感覺。有的石頭像蓮花瓣,有的像大象頭,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卧虎,有的錯落成橋,有的兀立如柱,有的側身探海,有的怒目相向。有的什麼也不像,黑忽忽的,一動不動,堵住你的去路。年月久,傳説多,登封台讓你想象帝王拜山的盛況,一個光禿禿的地方會有一塊石碣,指明是“孔子小天下處”。有的山池叫作洗頭盆,據説玉女往常在這裏洗過頭髮;有的山洞叫作白雲洞,傳説過去往外冒白雲,如今不冒白雲了,白雲在山裏依然游來游去。晴朗的天,你正在欣賞“齊魯青未了”,忽然一陣風來,“蕩胸生層雲”,轉瞬間,便像宋之問在《桂陽三日述懷》裏説起的那樣,“雲海四茫茫”。是雲嗎?頭上明明另有云在。看樣子是積雪,要不也是棉絮堆,高高低低,連續不斷,一直把天邊變成海邊。於是陽光掠過,雲海的銀濤像鍍了金,又像着了火,燒成灰燼,不知去向,露出大地的面目。兩條白線,曲曲折折,是渿河,是汶河。一個黑點子在碧綠的圖案中間移動,彷彿螞蟻,又冒一縷青煙。你正在指手畫腳,説長道短,虛象和真象一時都在霧裏消失。
我們沒有看到日出的奇景。那要在秋高氣爽的時候。不過我們也有自己的獨得之樂:我們在雨中看到的瀑布,兩天以後下山,已經不那樣壯麗了。小瀑布不見,大瀑布變小了。我們沿着西溪,翻山越嶺,穿過果香撲鼻的蘋果園,在黑龍潭附近待了老半天。不是下午要趕火車的話,我們還會待下去的。山勢和水勢在這裏別是一種格調,變化而又和諧。
山沒有水,如同人沒有眼睛,似乎少了靈性。我們敢於在雨中登泰山,看到有聲有勢的飛泉流佈,傾盆大雨的時候,恰好又在鬥母宮躲過,一路行來,有雨趣而無淋漓之苦,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興盎然。 [1] 

雨中登泰山創作背景

《雨中登泰山》寫於1961年7月,最早發表在《人民文學》1961年第11期。當時,作者與其子乘火車從北京出發,先去曲阜參觀訪問,在曲阜逗留了三天,後乘車到達泰安。登泰山是作者的夙願,他此行正是為了“還幾十年的債”。最終作者雨中登山,寫下了這篇遊記。 [2-3] 

雨中登泰山作品賞析

在古今的一些文集中,記遊泰山的詩文比比皆是。如“詩聖”杜甫望嶽》,是晴日遙望,虛寄凌頂覽小之壯志,清人姚鼐登泰山記》,是寫中登覽,實繪登峯觀日之奇景。這些詩文,可謂東嶽之大觀,使後人為之嘆止。而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卻另闢蹊徑,寫雨中登山,畫出了別於前人、新於他人的另一幅泰山風貌,確是一篇不襲舊意、別具一格的佳作。
全文共十一個自然段,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抒寫登山不得的惋惜、焦躁心情。包括第一、二兩個自然段。文章開頭,作者從回憶自己多次坐車避望泰山的經歷寫起,進而借孔子的壯舉、杜甫的宏願,抒寫自己多次過泰山而未登覽的心情,“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傳統一筆債似的”,表達了登泰山是作者多年的夙願,以及未能實現的惋惜之情。
第二自然段,寫現在要登山而又因雨受阻的焦躁心情。作者終於要登泰山了,卻“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雨來”,而且“越下越大”,一個“不像……倒像”句,一個“沉”字,恰切地道出了作者心情的沉重、煩悶,甚至要詛咒天公了。於是作者毅然決定冒雨登山,並率先踏上了遊程。
文章的第一部分雖不奇華,卻也恰到好處。作者準確地描述了登山前的複雜心情。想登而未登的惋惜,要登而遇雨的焦躁,冒雨登山的興奮,但此行能否飽覽泰山風光,尚令人擔心。這樣寫,既使文章有起伏,又頗引人入勝。
第二部分,詳寫雨中登山過程中的所見所感,包括第三至第九共七個自然段。這是文章的主體部分。隨着作者的行蹤,文章緊緊抓住“雨中登山”這一特點,將泰山的山光水色,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讀者眼前,使人領略到雨中登山的獨特樂趣,更增添了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之情。
第三自然段,寫虎山水庫。先總寫雨中的泰山:煙霧迷茫,上上下下裹了個嚴實,古老的泰山越發顯得崔嵬了。這是透過雨景寫出泰山的全貌,給人以巍峨神奇之感。接着寫虎山水庫。起筆便先聲奪人,以“震天的吼聲”,寫出驚人的水聲,再尋聲看去,橋孔中的七股大水奔騰而出,文章用了“躍出”、“直鋪”、“碰着”、“激起”、“撒”五個富有特徵性的動詞,和“閃光的黃錦”、“脱線一般”兩個生動形象的比喻,逼真地描繪出驚心動魄的水勢。更為巧妙的是,作者以其嫺熟的筆法,在如此緊湊的描寫中,突然插入一段關於“虯在灣”的“閒筆”。這個神話傳説,作者好似信手拈來,既作為一個貼切的比喻,把七股大水寫得活靈活現,氣勢磅礴,又給大自然的水景染上了神奇的色彩,使人更加神往,同時也使描寫顯得起伏跌宕,錯落有致。以上是大壩前的所聞、所見、所思,寫水聲、水勢,再轉過虎山,登上大壩,寫水態、水色。先用對句將風格迥異的景色加以對照:“一邊是平靜的湖水,迎着斜風細雨……一邊卻喑噁叱吒,似有千軍萬馬,躲在綺麗的黃錦底下。”這裏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手法,在形象鮮明的對照中,生動地寫出了誘人的水態。最後,更近前,從解釋上文的比喻入手,另設新喻:“其實是一幅細紗……壓着透明的米黃花紋。”並以織女的高超技藝來映襯景色的瑰奇,這裏也是運用比喻畫出了迷人的水色。這一段,作者運用巧妙的藝術手法,由遠及近,有聲有色地描繪了一幅幅動人的畫面,山光水色,交映成趣。
第四自然段,寫七真祠。作者因躲雨進了七真祠,欣賞起廟中的塑像來,先交代命名的由來,接着對塑像的造型美,發了一番議論,對無名雕塑家的超羣技藝作了極力的讚揚。最後以“年輕人提醒”,説明作者已達到入神的地步,從而也進一步反襯了塑像的美。
第五自然段,寫從一天門到黃峴嶺的所見。先扣題、交代行蹤:雨中穿過三座石坊。接着把寫人行與寫水情、山形結合在一起。作者在景色描繪中運用了擬人的手法,使人和山水融成一體。寫山,一個被“擋”,一個“來到”,用山對人的依戀寫人對山的眷愛。寫水,不説人離開了水,而説“水聲落在我們後面”,不説水順着中溪流,而説水像難分難解的摯友“陪我們”,而且一直“陪到二天門”,真是寫盡了山水的深情,字裏行間,洋溢着作者對祖國山水的無限情思。然後作者繼續寫水。滴泉、雨水、溪流;“涓涓水聲,變成訇訇雷鳴”。再寫山:隨着風雲的變化而變幻莫測,一會兒“風過雲開”,仰望南天門,影影綽綽,緊十八盤彷彿一條灰白大蟒;一會兒“烏雲四合”,層巒疊嶂成了一軸“水墨山水”畫。這是作者從虛處着筆,把雨中的山色寫得變幻多姿,妙趣橫生。寫經石峪,只寥寥數語便將它的位置、面積、所刻經名以及字跡,交代得清清楚楚。最後略寫“回到正路”,興致勃勃地穿過“柏洞”,精神抖撒地走過壺天閣,登上黃峴嶺。
第六自然段,寫作者在二天門向下眺望時的感慨和繼續行進中的愉悦心情。
第七自然段,寫飛瀑。這是隻有雨中登山才能看到的奇景。在交代山路變化後,先寫遠在半空中的飛瀑。仰頭西望,這條飛瀑好像“一條兩尺來寬的白帶子,隨風擺動”。可謂神奇壯觀,但卻隔着遼闊的山溝過不去,只能望空興嘆了。後寫雲步橋的飛瀑。在讚歎中,不料“細雨打濕了渾身上下”,引出另一種類型的飛瀑,它近在眼前,“緊貼橋後,我們不提防,幾乎和它撞個正着”。一個“貼”字,一個“撞”字,極為傳神地描畫了瀑布飛流的情態。接着寫飛瀑的形——“水面有兩三丈寬”;勢——“發出一瀉千里的龍虎聲威”。最後順筆交代山澗的變化,水聲淙淙,一直“跟到南天門”。看來作者是把“水”作為伴隨遊人行蹤,貫穿全文的線索的。同時寫出了山有意,人有情,情景交融,雨趣更濃。
第八自然段,寫作者沿着十八盤,攀登南天門的情景。先承上交代行蹤,並虛寫了一筆:南天門近而不見,顯示了山路的險峻多變。從作者對野花野草的喜愛之情,引出對松樹的描寫。先點出它可以“把人的心靈帶到一種崇高的境界”,再對松樹作具體的描繪。在作者筆下,泰山主峯的松樹,千姿百態。“有的身子扭得像盤龍柱子,在半空展開枝葉”;有的望穿秋水,斜身張望,有的“像一頂墨綠大傘,支開了等你”;有的自得其樂,瀟灑自如……由於作者成功地運用了比喻、擬人的手法,因而不僅描繪了松樹的婀娜多姿的風貌,而且勾畫了它栩栩如生的神態,彷彿“讓你覺得它們是泰山的天然的主人”,絕然缺少不得。然後着力寫緊十八盤的險峻難走;先設喻,“彷彿一架長梯,搭在南天門口”,足見其陡峭,再寫石級的狹窄,進而聯想到東漢應劭關於盤道艱險的描述。正當作者膽怯彷徨之際,忽然有兩位老人走過:一個“斜着腳步,穿花一般……趕到我們前頭”,何等輕鬆;一個“儘管腳小,也穩穩當當,從我們身邊過去”,令人欽敬。這是作者登山以來,除同伴外,第一次寫行人。正是老人爬山的勁頭和精神鼓舞了作者,使他決心“抓住鐵扶手,揪牢年輕人”,終於登上了南天門。登山之難,不言而喻,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第九自然段,寫走在天街上所見,着重寫山石和雲海。先承上擴寫感受,並饒有風趣地介紹留宿小店。進而寫那些別具一格的石頭先從“泰山岩巖”這句古詩談起,接着用了一系列比喻,對岩石作了具體的描繪,使靜止的岩石,一個個都活生生的了。再略寫幾個傳説。登封台、洗頭盆、白雲洞。然後着力寫雲海:先引用杜甫、宋之問的詩句;後用積雪、棉絮、銀濤為喻,使虛雲和真雲融為一體;作者猶如一個出色的畫家,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一幅雲海茫茫的奇景。最後,寫雲開日出後,山下如畫的景物,及其瞬息即變的神奇。
第三部分,略寫下山的情景,點出雨中登山的“獨特之樂”,收束全篇。第十自然段,先寫此行“沒有看到日出的奇景”,似乎是憾事,但接着點出自己有獨得之樂:雨中看飛瀑。然後略寫了下山的情景,結束了遊程。最後一段,先設喻説明山中有水的重要,再次強調“敢於在雨中登泰山,看到有聲有勢的飛泉流佈”,領略到泰山的獨特風光,“有雨趣而無淋漓之苦”,因而“意興盎然”,這是雨中游泰山的最大收穫。看到結尾,可以立刻悟出開頭因雨受阻的焦躁,甚至恨雨怨天的描寫,原來是後文飽覽雨中風光,進而喜雨的襯筆。正由於經過這種先抑後揚的巧妙安排,才使人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藝術享受,並感到文章的首尾呼應,一氣貫通。
作為一篇遊記散文,此文不僅成功地體現了這類文體的一般特點,並且具有自己獨特的表現技巧。
結構精巧。遊記散文的結構藝術,最重要的就是“線”與“點”的有機結合,使文章既有條理清晰的線索,又有絢麗多彩的景物。作者在文中,便將記遊的“線”和寫景的“點”自然精巧地結合在一起。先看記遊的“線”。岱宗坊——虎山水庫——七真祠——三座石坊——經石峪——雲步橋——十八盤——南天門——天街。再看寫景的“點”。虎山水庫的洪波、雲步橋的飛瀑、陪到二天門和跟到南天門的溪流、雨後的青松、雲海等等,都寫得神奇多姿,情趣盎然。作者精心選擇這些景色點,因是雨中登山,又認為水是山的眼睛,因而在諸景中,寫水景最多,而且寫得最好、最具特色、最有新意。尤見匠心的是,作者不僅描繪了雨水,溪水、澗流、滴泉、飛瀑、山池、水庫以及浮雲迷霧等神奇畫面,而且在“人朝上走,水朝下流”的意識的支配下,讓這些有聲、無聲,液態、氣態等變化無窮的水,或明或暗地伴隨着行人的整個遊程。反映在文章結構上,水又成了貫穿全文的重要線索,這也正是文章結構精巧之所在。
狀物準確。遊記主要是寫景,而狀物使景更迷人。因此作者在文中,用生花的妙筆,既描繪了祖國名山的綺麗風光,又寫了泰山上的“松”、“石”。作者抓住“松、石”的特徵,出色地運用了大量的比喻、擬人、擬物的修辭方法,將青松、山石寫得姿態萬千,躍然紙上。
語言優美。遊記散文以描繪山水景物、名勝古蹟的狀貌為主要內容,因此運用語言力求準確、鮮明、生動。作者在寫景狀物中,選擇色彩鮮明的詞語,生動地再現了雨中的泰山美,更增添了文章的藝術魅力。
文章貴在有新意。此文新就新在突出了“雨趣”。山有情趣,水有情趣,松有情趣,石有情趣,雲有情趣,人更有情趣,而且一切皆賴於雨中登泰山的“雨趣”。因此,文章才成為“輕鬆、愉快和優美”的藝術佳品。 [4] 

雨中登泰山名家點評

作家、語言學家秦似《文筆精華:名家筆下的景》:寫泰山的人簡直太多了!李健吾卻別出心裁,寫雨中的泰山,把煙雨迷濛的泰山寫活了。虯在灣的七股大水,活靈活現;虎山兩邊靜與動的對比,令人神往。 [5] 
原佛山大學教授周達生《〈雨中登泰山〉語言探討》:《雨中登泰山》以揮灑細膩的筆觸,富有特色的語言,引導讀者飽覽了泰山雨中秀色,分享了作者的“雨趣”、“苦趣”、“樂趣”。江山登臨之美,泉石賞玩之勝,令人賞心悦目,蕩氣迴腸。在這美妙的藝術享受之中,通過準確、鮮明、生動的語言,我們感受到作者登山不止,奮發向上的激情,以及作者對租國大好河山的無比熱愛。 [6] 
紹興文理學院教授吳國羣《水勢·山勢·雨趣——〈雨中登泰山〉中的三幅水景》:古來寫泰山之作甚多,而《雨中登泰山》獨以“雨中”登臨的“雨趣”為線,從“山”和“水”的關係着筆,由水勢寫出山勢,寫出泰山的“靈性”來。角度新,構思新,寫法也新。確是遊記中之佳作。 [7] 
重慶師範大學教授董運庭《山色空濛雨亦奇——〈雨中登泰山〉的描寫藝術》:歷來寫泰山遊記,大抵寫登山觀日出的多。李健吾《雨中登泰山》卻獨闢蹊經,別具一格,不寫觀日出而寫“雨趣”,寫雨中登泰山的“獨得之樂”。這篇遊記筆酣墨飽,情趣盎然,意境空靈,構思巧妙,寫出了雨中泰山的奇觀,表現了作者對生活獨特細膩的感受和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懷,富有濃郁的個性色彩。 [8] 

雨中登泰山作者簡介

李健吾(1906—1982),作家、戲劇家、文藝評論家、翻譯家,山西運城人。自幼隨母漂泊異鄉,10歲起在北京求學。1925年考入清華大學,1931年赴法國留學研究福樓拜等現實主義作家和作品,1933年回國,在中華教育基金會編輯委員會任職。1935年任暨南大學教授。抗日戰爭期間在上海從事進步戲劇運動。1954年起任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還曾擔任全國文聯委員、中國外國文學學會理事、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法國文學研究會名譽會長等職。其散文集主要有《希伯先生》《意大利遊簡》《切夢刀》等。 [9] 
參考資料
  • 1.    黃才華.中外著名散文100篇.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64-168
  • 2.    黃智鵬.你一生應誦讀的50篇美文經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142
  • 3.    周正逵.高中語文實驗課本 現代文選讀(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9
  • 4.    朱本軒.一幅煙雨迷濛的山水畫卷——《雨中登泰山》分析[J].山東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03):85-88.
  • 5.    秦似.文筆精華:名家筆下的景.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2:104-105
  • 6.    周達生.《雨中登泰山》語言探討[J].佛山師專學報,1984(02):8-14.
  • 7.    吳國羣.水勢·山勢·雨趣——《雨中登泰山》中的三幅水景[J].語文教學通訊,1982(07):32-33.
  • 8.    董運庭.山色空濛雨亦奇——《雨中登泰山》的描寫藝術[J].四川教育,1984(09):44-45.
  • 9.    程帆.現代散文鑑賞辭典(學生版).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