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雞屎藤餅

鎖定
雞屎藤餅,又稱烏芹藤餅。中國傳統節日食俗,味道清香可口。是新會,特別是,一定是沙堆梅灣村地區清明節必備的過節小吃
雞屎藤餅不可貌相的美味。清初屈大均《廣東新語草語·藤》載:“有皆治藤,蔓延牆壁野樹間,長丈餘,葉似泥藤,中暑者以根葉作粉食之,虛損者雜豬胃煮服。”
中文名
雞屎藤餅
口    味
清香可口
主要食材
雞屎藤葉
又    稱
烏芹藤餅

雞屎藤餅產地

雞屎藤 [1]  餅,又稱烏芹藤餅。據全國中草藥資料,雞屎藤還有牛皮凍、狗屁藤 [2]  、臭藤等別名,產於雲南、貴州、四川、廣西、廣東、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蘇、浙江等地。
野外分佈
作為南方鄉村裏最常見、最粗生的一種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雞屎藤常攀援於其他植物或岩石上,喜歡温暖濕潤的環境,在河溪邊、山路旁、荒郊野外,以及灌木叢林中都很容易找到。

雞屎藤餅名字由來

每次提到雞屎藤餅,人們都會好奇地問"雞屎"都可以吃?會不會像臭豆腐那麼臭?”
其實正好相反其清香不“臭”,雞屎藤葉被揉碎後會有股如雞屎的臭味,《綱目拾遺》雲:“搓其葉嗅之,有臭氣,未知其正名何物,人因其臭,故名臭藤。”它也因此而得名,但久聞有一股沁人肺腑的清香。也許這名稱有點不雅,後來有人將其寫成“雞矢藤”。

雞屎藤餅藥用功效

除了味美,雞屎藤還能治病,農家人還會用它來辟邪擋災。
雞屎藤餅 雞屎藤餅
清初屈大均《廣東新語草語·藤》載:“有皆治藤,蔓延牆壁野樹間,長丈餘,葉似泥藤,中暑者以根葉作粉食之,虛損者雜豬胃煮服。”
此外,雞屎藤入中草藥,還具有祛風利濕、消食化積、止咳、止痛、解毒、去濕、補血等功能。廣東潮汕地區的人在久咳不愈、夜晚咳嗽厲害時,雞屎藤熬湯更是必不可少的法寶

雞屎藤餅雞屎藤餅的做法

1、五邑地區部分家庭主要是把雞屎藤葉用水洗乾淨。
2、用石磨(可改用其他工具)把葉片磨成細碎狀。
3、曬乾再與泡好的糯米同磨成濕粉。
4、然後把粉、紅糖(或者冰糖)、水等調成麪糰。
5、煮至熟,加入糯米乾粉。
6、再用傳統餅格壓制成魚、福字等寓意吉祥美滿的不同形狀的餅。
7、製成後,再用蒸籠猛火蒸10分鐘後即可出爐。
據説其有散霧毒、清熱氣、去滯等功效。廣東眾多地區都有不同方法制作,大同小異,一般只在清明節前後製作並充當早餐,副餐。
雞屎藤餅 雞屎藤餅
雞屎藤餅 雞屎藤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