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雙忠廟

(河南商丘張巡、許遠廟)

鎖定
雙忠廟,始建於唐代,位於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商丘古城南湖畔。是河南睢陽(今河南商丘)奉祀唐代至德二年(757年)為平息安祿山叛軍而壯烈犧牲的張巡許遠兩位忠臣之處。
中文名
雙忠廟
地理位置
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張巡墓

雙忠廟祭祀人物

商丘睢陽區張巡墓 商丘睢陽區張巡墓
張巡(709-757)與許遠同齡,唐鄧州南陽人(今河南)。開元進士,安史之亂時,以真源令起兵守雍丘(今河南杞縣)抵抗安祿山叛軍。至德二年(757)移守睢陽,與太守許遠共同指揮作戰。以六千八百人抵抗敵將尹子奇指揮的十餘萬叛軍的反覆進攻。本可棄城逃生,但認為睢陽是江淮要塞,故誓死捍衞。在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情況下,依靠人民堅守數月不屈。糧盡,遂食馬。馬盡,羅雀掘鼠。雀鼠既盡,巡出愛妾(霍氏情願獻身而自刎),殺以食士,許也殺其奴婢童僕,煮成肉湯給士卒充飢。睢陽失守後,與許遠被俘,罵賊而遭殺害。誕辰是農曆九月十八日。 [1] 
許遠(709—757),唐杭州鹽官人(今浙江海寧西南)字令威。安祿山叛亂時,被玄宗任為睢陽太守。至德二年(757)遭安祿山部將尹子奇圍攻,他與真源令張巡,協力守睢陽。在安慶諸兵敗時被殺。誕辰是農曆七月二十五日。

雙忠廟由豫傳粵

據清順治十八年(1661)吳穎纂修的《潮州府志》中,《軍校鍾英》,《重建東山靈威廟碑》(明潮陽人林大春撰)記載,潮之有雙忠廟,是由鍾英傳來的。
宋熙寧年間(1068-1077)潮陽人軍校鍾英,受遣入貢京師,道過睢陽,到雙忠廟禱拜。是夜,忽夢見神告訴他:殿後有遺像、銅錕閉於匱中,歸回時,要將其帶到潮汕,祀於潮陽東山。鍾英醒後,感到驚異。當到了京都,完成了入貢之事,歸途至雙忠廟時,即到夢裏神所指之處的寢殿中尋看,果然得到了十二尊銅像和二支銅錕。他虔誠裝運至潮陽,置放於東山的東嶽廟左。不久,鍾英“立化”去世。(1945年《潮州志》載有墓於潮陽白牛巖)自此,數見祠上空有玄旗雙出,東嶽廟左旁寺僧,驚怪不安,就移避之,以寺立廟奉祀。事聞朝廷,遂敕封為二公王爵,張巡為“忠盡福濟昭聖靈佑王”,許遠為“善利威濟衞聖孚應王”,賜廟額“靈威”,追封鍾英為“嘉佑侯”,並專祠於靈威廟內東偏。潮州之有雙忠廟,就此開始。
南宋祥興元年(1278)十月,文天祥為抗元屯兵潮陽東山時,到靈威廟拜雙忠聖王。他捧酒祭禱曰:“若有靈,當以乘馬獻。”果然,杯忽自傾其半,馬立斃於廟門外。他便就近葬之,後人便在廟前馬冢處立文馬碣碑紀念。
參考資料
  • 1.    《新唐書 張巡傳》:張巡,南陽人。兄曉,開元中監察御史。兄弟皆以文行知名。巡聰悟有才幹,舉進士,三以書判拔萃入等。天寶中,調授清河令。有能名,重義尚氣節,人以危窘告者,必傾財以恤之。 祿山之亂,巡為真源令。説譙郡太守,令完城,募市人,為拒賊之勢。時吳王祗為靈昌太守,奉詔糾率河南諸郡,練兵以拒逆黨,濟南太守李隨副之。巡與單父尉賈賁各召募豪傑,同為義舉。 時雍丘令令狐潮欲以其城降賊,民吏百餘人不從命,潮皆反接,僕之於地,將斬之。會賊來攻城,潮遽出鬥,而反接者自解其縛,閉城門拒潮召賁。賁與巡引眾入雍丘,殺潮妻子,嬰城守備。吳王祗承製授賁監察御史。數日,賊來攻城,賁出鬥而死,巡乃合賁之眾城守。令狐潮引賊將李廷望攻圍累月,賊傷夷大半。 祿山乃於雍丘北置杞州,築城壘以絕餉路,自是內外隔絕。又相持累月,賊鋒轉熾,城中益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