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隨風而逝
- 外文名
-
The Wind Will Carry Us
Bad ma ra khahad bord - 其他譯名
-
風兒將帶着我們飄
風再起時
風帶着我來 - 類 型
- 劇情
- 製片地區
- 伊朗、法國
- 發行公司
- MK2 Diffusion、Madman Entertainment Pty. Ltd.、Mongrel Media
- 導 演
- 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 編 劇
- 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 主 演
-
Noghre Asadi
Behzad Dourani
Roushan Karam Elmi - 片 長
- 118 分鐘
- 上映時間
- 1999年10月1日
- 對白語言
- 波斯語
- 色 彩
- 彩色
隨風而逝劇情簡介
編輯
官方劇照(7張)
隨風而逝演職員表
編輯隨風而逝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
巴扎 | Behzad Dourani |
- | 巴赫曼·戈巴迪 |
- | Noghre Asadi |
- | Roushan Karam Elmi |
- | Shahpour Ghobadi |
- | Reihan Heidari |
- | Masood Mansouri |
巴扎的同事 | Ali Reza Naderi |
- | Frangis Rahsepar |
- | Masoameh Salimi |
小學生髮仔 | Farzad Sohrabi |
- | Lida Soltani |
隨風而逝職員表
製作人 | 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Marin Karmitz |
原著 | 巴莫德·阿迪 |
導演 | 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
副導演(助理) | Nasrin Askari 、巴赫曼·戈巴迪 |
編劇 | 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
攝影 | Mahmoud Kalari |
配樂 | 裴曼·雅茨達尼安 |
剪輯 | 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
隨風而逝角色介紹
編輯-
-
巴扎
-
冒充製作工程師的廣播記者,被派去伊朗小鎮作報道,試圖記錄一些與哀悼相關的風俗儀式。他始終在默默等待老者死亡降臨的時刻,但到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死亡時,他頓悟原來死亡來得如此毫無徵兆。
-
-
-
小學生髮仔
-
笑容羞澀、眼神清澈,善良,總是惦記着考試的小男孩。他正是工程師將要訪問、記錄的長者的孫子,也是工程師的嚮導。他是工程師獲取長者健康狀況信息的主要來源。
-
-
-
馬斯提·哈旦演員 -
-
瀕死老太太的兒子,他要麼在街上從容的曬太陽,要麼在老太太門外靜靜地坐着,靜靜地等待老太太的死去,他不期待什麼,只是在生活。
-
-
-
塔都拉特演員 -
-
咖啡館的女服務員,淳樸,善良,對突然來到村莊的客人感到好奇,隨意自然地幫客人保管遺漏下來的相機。也會和男人據理力爭:男人和女人誰更辛苦。
-
隨風而逝獲獎記錄
編輯時間 | 屆次 | 獎項 | 類型 | 獲獎對象 | 結果 |
---|---|---|---|---|---|
1999年 | 第56屆 | 威尼斯電影節 | 評審團特別大獎 | 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 獲獎 |
費比西獎-國際競賽單元 | 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 獲獎 | |||
電影未來獎-最佳電影 | 《隨風而逝》 | 獲獎 | |||
金獅獎 | 《隨風而逝》 | 提名 |
隨風而逝製作發行
編輯製作公司
公司名 | 國家/地區 |
---|---|
1. MK2 Productions | 法國 |
發行公司
公司名 | 國家/地區 |
---|---|
1. MK2 Diffusion | 法國 |
2. Madman Entertainment Pty. Ltd. | 澳大利亞 |
3. Mongrel Media | 加拿大 |
4. New Yorker Films | 美國 |
5. Primer Plano Film Group S.A. | 阿根廷 |
6. Slovenska Kinoteka | 斯洛文尼亞 |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
意大利 | 1999年10月1日、1999年9月6日 |
芬蘭 | 2007年6月16日 |
加拿大 | 1999年9月12日 |
法國 | 1999年11月24日 |
比利時 | 1999年12月1日 |
日本 | 1999年12月4日、1999年12月11日 |
西班牙 | 2000年1月5日 |
德國 | 2000年3月30日 |
阿根廷 | 2000年4月9日、2001年9月6日 |
瑞士 | 2000年4月13日 |
新加坡 | 2000年4月15日 |
中國香港 | 2000年4月23日、2000年11月2日 |
捷克 | 2000年7月 |
美國 | 2000年7月28日、2000年9月15日 |
荷蘭 | 2000年8月3日 |
英國 | 2000年9月22日 |
印度尼西亞 | 2000年11月10日 |
匈牙利 | 2001年4月5日 |
波蘭 | 2001年4月6日 |
韓國 | 2002年11月22日 |
瑞典 | 2005年8月6日 |
希臘 | 2004年11月21日 |
隨風而逝影片評價
編輯這部樸素的、幾乎沒有故事的電影滿足不了所有人的口味,一些觀眾可能會挑剔緩慢的節奏,但不妨礙它是一部精彩的詩意電影。該片巧妙地描繪了伊朗小鎮的鄉村風俗,以一種近乎紀實的風格,捕捉到了導演對生、死和農村傳統主義的關注。除了主角之外其他演員看起來都是非專業人士,這一點加上在伊朗偏遠地區某處一個樸素美麗的村莊進行的現場拍攝以及淡化敍事的拍攝方式,使影片具有紀錄片般的真實性。相比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的另一部作品,該片中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的鏡頭掌控力變得流暢許多,一貫以來的長鏡頭更加舒緩、更加悠長,畫面中的人物和背景渾然天成
[5]
。(austinchronicle評)
- 參考資料
-
- 1. 隨風而逝 —— 劇情 .時光網
- 2. 隨風而逝—— 影片演職員表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3-02-14]
- 3. 隨風而逝 —— 影片獲獎記錄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3-02-14]
- 4. 隨風而逝 —— 影片製作與發行 .時光網[引用日期2023-02-14]
- 5. The Wind Will Carry Us - Movie Review - The Austin Chronicle .austinchronicle.com[引用日期202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