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巴赫曼·戈巴迪

鎖定
巴赫曼·戈巴迪(Bahman Ghobadi),1969年2月1日出生於伊朗庫德族地區巴內,伊朗導演、編劇、製作人、演員,畢業於伊朗廣播大學電影導演藝術專業。
1999年,擔任劇情電影《隨風而逝》的助理導演 [1]  ;同年,執導紀錄片《霧中生活》,該片獲得法國“克雷蒙-菲洪”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2]  。2000年,執導個人首部長片《醉馬時刻》,該片獲得第53屆夏納電影節金攝影機獎 [3]  、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2]  ;同年,主演劇情電影《黑板》 [4]  。2004年,執導劇情電影《會飛的烏龜 [5]  ,該片獲得第52屆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最高榮譽金貝殼獎 [6]  。2006年,執導喜劇電影《半月交響曲 [7]  。2009年,自編自導劇情電影《無人知曉的波斯貓 [8]  ,該片獲得第6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評審團特別獎 [9]  。2014年,與多位導演聯合執導劇情電影《與神對話》,該片入圍第71屆威尼斯電影節展映單元 [10]  。2015年,執導紀錄片《無棲之地》,該片獲得第32屆聖丹斯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世界電影單元-紀錄片。2016年,執導劇情電影《60 Seconds of Us》。
中文名
巴赫曼·戈巴迪
外文名
Bahman Ghobadi
國    籍
伊朗
民    族
庫爾德族
出生地
庫德族地區巴內
出生日期
1969年2月1日
星    座
水瓶座
畢業院校
伊朗廣播大學電影導演藝術專業
職    業
導演、編劇、製片、演員
代表作品
霧中生活
醉馬時刻
黑板
會飛的烏龜
無人知曉的波斯貓 展開
主要成就
第5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攝影機獎
第52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貝殼獎
第32屆聖丹斯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世界電影單元-紀錄片

巴赫曼·戈巴迪早年經歷

巴赫曼·戈巴迪生長於伊朗西部的庫爾德族地區,童年和青少年期在十分困苦的環境中長大,見證了兩伊戰爭的殘酷歷史 [2]  。高中畢業後他開始跟隨一羣業餘電影工作者拍短片 [2]  。之後,在伊朗廣播大學攻讀電影導演藝術專業。從大學畢業後在一家電影製片廠工作。後來,戈巴迪開始拍攝8毫米的短片。

巴赫曼·戈巴迪演藝經歷

巴赫曼·戈巴迪
巴赫曼·戈巴迪(2張)
1999年,擔任劇情電影《隨風而逝》的助理導演,該片由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執導 [1]  ;同年,執導紀錄片《霧中生活》,該片講述了一羣往來兩伊邊界走私賺錢的庫爾德族青年的故事,獲得法國“克雷蒙-菲洪”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2] 
2000年,執導個人首部長片《醉馬時刻》,該片獲得第53屆夏納電影節金攝影機獎 [3]  、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2]  ;同年,主演由莎米拉·瑪克瑪爾巴夫執導的劇情電影《黑板》,在片中飾演四處尋找學生只為混口飯吃的流浪教師庫爾德 [4] 
2002年,自編自導劇情電影《栗色伊拉克 [4]  ,該片入圍第15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獲得第5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弗朗索瓦·加萊獎。2003年,執導紀錄片《大夫鼓》;同年,執導紀錄片《戰爭結束了?》。
導演作品海報
導演作品海報(5張)
2004年,執導由Soran Ebrahim、Avaz Latif合作主演的劇情電影《會飛的烏龜》,該片講述了一個庫爾德村莊為了確定美軍結束伊拉克戰爭而努力尋找一個衞星電視天線的故事 [5]  ,獲得第5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水晶熊獎-特別提及-青少電影:最佳長片獎、第52屆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最高榮譽金貝殼獎 [6] 
2006年,執導由格什菲·法拉哈尼主演的喜劇電影《半月交響曲》,該片講述了年邁的庫爾音樂家為赴音樂之約踏上艱辛的旅程 [7]  。2007年,擔任第1屆首爾數碼電影節導演組評委 [11] 
2009年,自編自導劇情電影《無人知曉的波斯貓》,該片講述了庫爾德人區的一支樂隊故事 [8]  ,獲得第6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評審團特別獎 [9]  。2012年,執導由莫妮卡·貝魯奇伊爾瑪茲·艾多甘、貝爾奇姆·比爾金聯袂主演的劇情電影《犀牛季節 [12]  ,並擔任該片的美術執導,他憑藉該片獲得第7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美術指導獎。
2014年,與多位導演聯合執導劇情電影《與神對話》,該片入圍第71屆威尼斯電影節展映單元 [10]  。2015年,執導紀錄片《無棲之地》,該片獲得第32屆聖丹斯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世界電影單元-紀錄片。2016年,執導劇情電影《60 Seconds of Us》。

巴赫曼·戈巴迪個人生活

1980年,巴赫曼·戈巴迪的父母離異 [2] 

巴赫曼·戈巴迪主要作品

巴赫曼·戈巴迪編劇作品

時間
名稱
類型
2016年
《60 Seconds of Us》。
電影
2015年
《無棲之地》
電影
2009年
《無人知曉的波斯貓》
電影
2006年
《半月交響曲》
電影
2004年
《烏龜也會飛》
電影
2003年
《戰爭結束了?》
紀錄片
2003年
《大夫鼓》
紀錄片
2002年
《栗色伊拉克》
電影
2000年
《醉馬時刻》
電影

巴赫曼·戈巴迪導演作品

時間
名稱
類型
2016年
《60 Seconds of Us》。
電影
2015年
《無棲之地》
電影
2014年
《與神對話》
電影
2012年
《犀牛季節》
電影
2009年
《無人知曉的波斯貓》
電影
2006年
《半月交響曲》
電影
2004年
《烏龜也會飛》
電影
2003年
《戰爭結束了?》
紀錄片
2003年
《大夫鼓》
紀錄片
2002年
《栗色伊拉克》
電影
2000年
《醉馬時刻》
電影
1999年
《霧中生活》
紀錄片

巴赫曼·戈巴迪製作作品

時間
名稱
類型
2012年
《犀牛季節》
電影
2009年
《無人知曉的波斯貓》
電影
2006年
《半月交響曲》
電影
2004年
《烏龜也會飛》
電影
2002年
《栗色伊拉克》
電影
2000年
《醉馬時刻》
電影

巴赫曼·戈巴迪藝術指導

時間
名稱
類型
2012年
《犀牛季節》
電影
2004年
《烏龜也會飛》
電影

巴赫曼·戈巴迪美術指導

時間
名稱
類型
2012年
《犀牛季節》
電影
2006年
《半月交響曲》
電影
2000年
《醉馬時刻》
電影

巴赫曼·戈巴迪助理導演

時間
名稱
導演
類型
1999年
《隨風而逝》
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電影

巴赫曼·戈巴迪參演電影

    • 黑板2000

      飾演
      Reeboir
      導演
      莎米拉·瑪克瑪爾巴夫
      主演
      Said Mohamadi, Behnaz Jafari
    • 隨風而逝1999

      導演
      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主演
      Behzad Dourani

巴赫曼·戈巴迪獲獎記錄

戛納國際電影節
  • 2009    第6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一種關注-評審團特別獎[9]     無人懂得波斯貓    (獲獎)    
  • 2009    第6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一種關注大獎    無人懂得波斯貓    (提名)    
  • 2002    第5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弗朗索瓦·加萊獎    栗色伊拉克    (獲獎)    
  • 2000    第5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平行單元-費比西獎[2]     醉馬時刻    (獲獎)    
  • 2000    第5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攝影機獎[3]     醉馬時刻    (獲獎)    
柏林國際電影節
  • 2005    第5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水晶熊獎-特別提及-青少電影:最佳長片獎    烏龜也會飛    (獲獎)    
  • 2005    第5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和平電影獎    烏龜也會飛    (獲獎)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東京國際電影節
  • 2002    第15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東京電影節大獎    栗色伊拉克    (提名)    
亞洲電影大獎
  • 2013    第7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美術指導獎    犀牛季節    (獲獎)    
聖丹斯國際電影節
  • 2016    第32屆聖丹斯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世界電影單元-紀錄片    無棲之地    (提名)    
威尼斯電影節
  • 2014    第71屆威尼斯電影節展映單元[12]     與神對話    (提名)    
其它獎項
  • 1999    法國“克雷蒙-菲洪”影展評審團特別獎[2]     霧中生活    (獲獎)    
影視類

巴赫曼·戈巴迪人物評價

在伊朗影片中,不同於阿巴斯的日常詩意,更有別於簡單純真温情滿布的兒童電影,導演巴赫曼·戈巴迪的所有影片都是為庫爾德民族高歌的人生悲喜劇。而戈巴迪自己拍攝的影片中的人物,往往就是現實生活中的角色。他的影片正就是表現這些非職業演員(庫爾德人)“在生活”的狀態。地雷和邊界,是在戈巴迪所有片子裏都反覆出現的事物,它們既是象徵,又是現實。邊境和地雷意味着死亡與傷害,又意味着生存與希望。這個頗具諷刺意味的雙重身份,使得它們成為一種殘酷而怪異的政治存在 [4]  (南風窗評)
巴赫曼·戈巴迪的電影往往有着複雜的政治和歷史背景,而他所關注的卻往往是社會現實下的人的生存狀態。這讓他的電影充溢真實可信的感人筆觸。他真正深入庫爾德族人的信仰、生活和靈魂,描寫了一個民族的精神,無奈與苦難。這也是他的電影一直沒有偏離的主題和精神的源泉。他的電影風格有着伊朗電影的共性:沒有那種眼花繚亂的與時俱進的變化,代之以紀錄片式的寫實手法、非專業演員的即興表演、真實生活的節奏、現實主義的主題。同時,又處處滲透着超現實主義的迷幻色彩,充滿哲理意向的情節點綴全片,平淡乏味的鋪陳中似乎難見藝術創作的痕跡,但其實對整部影片的控制極為精準而獨到 [2]  (《藝苑》評)
巴赫曼·戈巴迪 巴赫曼·戈巴迪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