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隔岸觀火

(漢語成語)

鎖定
隔岸觀火(拼音:gé àn guān huǒ)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五代·乾康《投謁齊已》。 [1] 
隔岸觀火指站在對岸觀望火災;用來比喻對別人的急難不加救助,而採取看熱鬧的態度。 [3]  在句中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4] 
中文名
隔岸觀火
拼    音
gé àn guān huǒ
近義詞
冷眼旁觀見死不救
反義詞
見義勇為
出    處
《投謁齊已》
注音字母
ㄍㄜˊ ㄢˋ ㄍㄨㄢ ㄏㄨㄛˇ
語法結構
偏正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賓語、定語

隔岸觀火成語出處

五代·乾康《投謁齊已》:“隔岸紅塵忙似火,當軒青嶂冷如冰。”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隔岸觀火” [1] 

隔岸觀火成語故事

戰國後期,秦將武安君白起在長平一戰,全殲趙軍四十萬,趙國國內一片恐慌。白起乘勝連下韓國十七城,直逼趙國國都邯鄲,趙國指日可破。趙國情勢危急。平原君的門客蘇代向趙王獻計,願意冒險赴秦,以救燃眉。趙王與羣臣商議,決定依計而行。 [2] 
蘇代帶着厚禮到咸陽拜見應侯範睢,對範睢説:“武安君這次長平一戰,威風凜凜,如今又直逼邯鄲,他可是秦國統一天下的頭號功臣。我可為您擔心呀!您如今的地位在他之上,恐怕將來您不得不位居其下了。這個人不好相處啊。” [2] 
蘇代巧舌如簧,説得範睢沉默不語。過了好一會兒,才問蘇代有何對策。蘇代説:“趙國已很衰弱,不在話下,何不勸秦王暫時同意議和?這樣可以剝奪武安君的兵權,您的地位就穩如泰山了。” [2] 
範睢立即面奏秦王:“秦兵勞苦日久,需要休整,不如暫時息兵,允許趙國割地求和。”秦王果然同意。結果,趙國獻出六城,兩國罷兵。白起突然被召班師,心中不快,後來知道是範睢的建議,也無可奈何。 [2] 
兩年後,秦王又發兵攻趙,白起正在生病,改派王陵率十萬大軍前往。這時趙國又起用老將廉頗,設防甚嚴,秦軍久攻不下。秦王大怒,決定讓白起掛帥出征。白起説:“趙國統帥廉頗,精通戰略,不是當年的趙括可比;再説,兩國已經議和,如今進攻,會失信於諸侯。所以,這次出兵,恐難取勝。”秦王又派範睢去動員白起,因兩人矛盾很深,白起便裝病不答應。秦王説:“除了白起,難道秦國無將了嗎?”於是又派王陵攻邯鄲,五月不下,秦王又令白起掛帥,白起偽稱病重,拒不受命。秦王怒不可遏,削去白起官職,欲將其趕出咸陽。這時範睢卻對秦王説:“白起心懷怨恨,如果讓他跑到別的國家去,肯定是秦國的禍害。”秦王一聽,急派人賜劍白起,令其自刎。可憐,為秦國立下汗馬功勞的白起,落到這個下場。 [2] 

隔岸觀火成語寓意

當白起圍邯鄲時,秦國國內本無“火”,可是蘇代點燃範睢的妒忌之火,製造秦國內亂,文武失和。趙國隔岸觀火,使自己免遭滅亡。這樣一種缺乏關懷、互助、友愛的做法實在要不得。人活在社會中,各種厄運隨時會降臨,各式逆境也會讓你深陷其中。當下活得順風順水,難免有一天也會舉步維艱。當別人家“着火”時,不要“觀火”,哪怕潑上一盆水,也會“勝造十級浮屠”。 [2] 

隔岸觀火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隔岸觀火”用來比喻對別人的急難不加救助,而採取看熱鬧的態度。 [3] 
在句中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4] 
  • 運用示例
現代·魯迅《且介亭雜文·答〈戲〉週刊編者信》:“那時我想,假如寫一篇暴露小説,指定事情是出在某處的罷,那麼,某處人恨得不共戴天,非某處人卻無異隔岸觀火,彼此都不反省。” [3] 
現代·巴金《望着總理的遺像》:“總理侃侃而談,指出苟安不能得到和平。火燒到門口,我們也無法關門建設,更不能隔岸觀火。” [5] 
參考資料
  • 1.    閆秀文編著. 中華成語探源 白金典藏版[M]. 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2014.12:453
  • 2.    文心,李廣主編. 邯鄲成語典故 故事大全集[M]. 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 2018.06:331-333
  • 3.    王濤主編. 中國成語大辭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4:368-369
  • 4.    田衝,趙羽等主編. 中華成語全功能詞典[M]. 延吉:延邊人民出版社, 1998.08:328
  • 5.    王淑英,魯月主編. 小學語文成語析釋[M]. 北京:西苑出版社, 1999.06: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