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陸大京

鎖定
陸大京,植物病理學家,真菌學家。中國橡膠和熱帶作物病害研究的開拓者。早年積極開展油桐枯萎病和煙草青枯病的防治研究工作。後期對橡膠苗根腐病,白粉病,油棕果腐爛病,胡椒瘟病等病害防治研究,並取得重要成果。
中文名
陸大京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07年3月29日
畢業院校
清華學堂
畢業院校
明尼蘇達大學
職    業
植物病理學家,真菌學家
主要成就
橡膠和熱帶作物病害研究的開拓者
出生地
北京
代表作品
《橡膠樹病害》

陸大京人物簡歷

陸大京 陸大京
1907年3月29日 生於北京
1927年 清華學堂畢業。
1929年 在美國康奈爾大學農學院畢業獲學士學位。
1930年 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農學院畢業,獲碩士學位。
1933年 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畢業,獲哲學博士學位。
1933—1934年 任私立嶺南大學農學院助教。
1934—1937年 任浙江大學農學院副教授、教授。
1938—1943年 任廣西農事試驗場一級技正兼廣西大學農學院院長、教授。
1943—1945年 任廣西善後救濟分署農業顧問。
1945—1949年 任廣西省農墾管理處處長。
1950—1953年 任廣東省糖業公司農業工程師兼嶺南大學農學院教授
1953—1978年 華南熱帶作物研究院植保系副主任。
1978年 至今任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陸大京生平概況

陸大京,原名京生,字君房。1907年3月29日生於北京。1919年夏,考入清華學堂。1927年畢業赴美進康奈爾大學農學院,經好友鄧叔羣指導,選修了植物病理學和真菌分類學,並選讀了高等植物分類學、森林學、樹木分類學、昆蟲學、養雞學、養魚學、農具學等多門課程,其目的是學成後能更好地為自己國家服務。
北京市 北京市
1929年,陸大京在康奈爾大學農學院畢業,獲學士學位,同年轉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在該校他只選讀了甘蔗病害概論和高等植物分類學,其餘大部分時間都在該州的一個小鎮(Crowley)收集水稻病害資料和標本。因為這裏設有全美唯一的水稻研究所,材料十分豐富。經過一年的研究,他把美國水稻最嚴重的幾種病菌分離出來,並以此完成了碩士論文。由於他成績優異,獲得“斐陶斐”獎。
1930年又轉入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植物病理系進修博士學位。明尼蘇達州位於美國中北部,氣候與中國哈爾濱相似,作物生長季節短,從未種過水稻。陸大京以探索的精神,爭取利用短暫的夏季試種一茬水稻,若試種成功,在生產上具有重要價值。為此,他徵得導師斯坦克曼(Stakman)教授同意,要了一塊地,親自耕耘,親自管理,定時對不同品種生長情況及出現的各種病害情況進行記載,最後獲得了成功。這是在美國北方僅有的一塊水稻田,引起了美國有關部門的興趣。在此基礎上,陸大京也成功地完成了博士論文《一些水稻病害的生理研究》。1933年通過了博士論文答辯。並獲Sig-ma-Xi榮譽會員稱號。導師斯坦克曼教授祝賀説“恭喜你,陸,你是我校年齡最小的博士之一。”
1933年底陸大京回國,應聘於嶺南大學任助教。他除教授普通植物病理學課程外,還協助學校採集教學用標本,有時還堅持做一點研究工作。曾用英文發表了《用改良的方法來清除水稻種子的病菌》論文,這是他在國內發表的第一篇論文。
1934年,陸大京轉到浙江大學農學院任教。由於當時使用教材都是英文版本,為了適應大多數學生英語不熟練的特點,他只好重新編寫講義,並同助手到野外採集標本,以充實授課內容。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陸大京集結了農學院的幾名教授南遷到廣西桂林,受到廣西大學校長馬君武的照顧和收留。同行者有程世撫柳支英周明牂黃瑞綸等,他們均被安排在柳州沙塘廣西農事試驗場。在此期間,他們藉助廣西大學的試驗條件從事了一些科研工作。陸大京有項突出的工作即柳州上空真菌孢子採集試驗。關於高空真菌孢子調查在當時世界上很少有人研究過。在這一研究中他發現了從未見過的檸檬形黃色的真菌孢子。1945年抗戰勝利後,陸大京轉入廣西善後救濟分署任顧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陸大京調廣西農墾處工作,1950年應嶺南大學邀請回廣州,在廣東省糖業公司當農業工程師兼嶺南大學教授。1953年春天,中央農墾總局在湛江成立,陸大京被調到華南熱帶作物研究所,專門叢事熱帶作物研究。1978年調回廣州,主持廣東省微生物所的工作。 [1] 
陸大京曾任全國科學技術委員會藥械組組員;廣東微生物學會理事長;中國植物病理學會顧問;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學術組成員;國際交流工作委員會委員等職。
中國對橡膠等熱帶作物病害進行系統研究,是隨着華南墾殖業的發展而開始的。當陸大京調入華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時,海南島剛種下的橡膠苗正發生着根腐病,威脅着造好的橡膠林。陸大京與同事們一起,立即深入橡膠苗病區進行調查研究,找出膠苗根腐病的病原,提出防治措施,有效地阻止了膠苗根腐病的蔓延。為了借鑑國外防治橡膠樹根病的技術經驗,陸大京廣泛閲讀和專門翻譯了大量外文資料,寫出了《世界橡膠根病的歷史極其發展情況》等綜述性文獻,供廣大橡膠植保科技人員學習參考。
1963年,陸大京根據各農場橡膠根病的發生有逐年加重的趨勢,又進行了專題研究。此外,陸大京還參加過橡膠白粉病、麻點病等的防治研究,根據自己多年來對橡膠樹各種病害的調查研究,以及借鑑國外的文獻,陸大京寫出了《橡膠樹病害》綜述性長篇文獻。
陸大京畢業獻身於中國的植保事業,在植保病理學、真菌學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在橡膠等熱帶作物病害研究方面做出了開創性工作,並取得了重要性科研成果。 [1] 

陸大京病害防治

陸大京枯萎病防治

1939年在沙塘期間,陸大京開展了油桐樹枯萎病和煙草青枯病的研究。為了取得第一手材料,他不顧勞累踏遍廣西北部山區的植桐地帶,深入調查,發現油桐樹枯萎病只侵害“三年桐”,而“4年桐”對此病有抗病能力。這就為枯萎病防治提供了根據。此外,他還做了煙草青枯病的抗病研究。經過三年的工作,從80多種煙草品種中選出“阿波”品種對青枯病具有抗性。但由於日寇入侵柳州,這些研究材料都在撤離中散失。

陸大京膠苗根腐病

陸大京還是中國熱帶作物病害的早期研究者。1953年中央農墾總局成立,他就參加了中國橡膠樹宜林地面積的調查,歷經4個多月,爬山涉水千里,終於完成了任務。在進行橡膠試種的時候,陸大京就開始了從事橡膠病的研究。1953年海南島宜林區剛種下的橡膠苗發生了根腐病,威脅着造好的膠林,他帶了兩名助手深入病區,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查研究,終於找出膠苗根腐病的病因,並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方法,才沒有造成大的損失。
根腐病 根腐病
60年代,白粉病嚴重影響橡膠樹的發展。每年春季發生、流行時,造成膠園大片落葉,嚴重時影響產膠量。陸大京經過幾年的調查研究,摸清了發病規律,並提出在病害初發期及時噴藥,可以控制病源擴散的防治方法。橡膠樹的根腐病,種類繁多,其中較嚴重的有紅根病、褐根病、紫根病等,其防治方法也很棘手,陸大京通過多年觀察研究,掌握了只要早期發現,及時處理即可防治。另外對樹苗葉片麻點病也找到防治方法。

陸大京油棕果腐病

1963年陸大京開始調查研究油棕果的腐爛病,經過兩年多的時間,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其“海南油棕果腐病原鑑定及其發病規律的調查研究”論文,1984年獲國家科技成果獎。

陸大京資料編導

1964年陸大京參加了中國科學院關於編寫《中國動植物誌》的討論會,並承擔了《中國疫黴菌志》的編寫工作。會後他就着手收集整理海南島的菌種資源。但經他多年辛苦分離出來的各種病害的純種和資料竟在“文革”中全部被毀。1972年恢復工作後,他毫不氣餒地繼續進行菌種的收集和分離,並堅持疫黴菌志的編寫工作。經過一年多的頑強拼搏,他蒐集了200多篇資料,綜述了世界各國疫黴菌的種類和發病的情況;後來因心臟病發作,工作才停頓下來。但1978年身體稍微恢復後,他又着手把已收集到的資料寫成綜述,發表於《真菌研究》刊物上,為後人完成疫黴菌志打下了良好基礎。

陸大京所獲榮譽

陸大京一生獻身於祖國的植保事業,受到人民的尊敬。1984年榮獲陳雲同志簽發的“科技教育和行政工作50年”榮譽獎狀;1987年接受中國熱帶作物學會頒發的“從事熱帶作物科研30年”榮譽證書;1988年被廣東省科協評為優異成績的積極分子。

陸大京主要論著

疫黴菌 疫黴菌
1 陸大京.砒酸鈣能治人蔘葉疫病(英文).美國植物病理學報摘要,1929.
2 陸大京.用改良的方法來清除水稻種子的病菌(英文).嶺南大學英文科學報,1934.
3 陸大京.柳州上空真菌孢子的採集鑑定(英文).廣西農事試驗場科學研究報,1939(2).
4 陸大京.“三年桐”立枯病的調查研究(英文).廣西農事試驗場科學研究報,1939(2).
5 陸大京.海南油棕果腐病的研究.植物保護學報,1964,3:217—223.
6 陸大京.疫黴菌綜述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研究,1987,2:42—62.
7 陸大京.用滅活原生質體融合進行高温香菇育種(1.融合產物的選出及鑑定).真菌學報,1987,6(3)184—192.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