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桂林

(廣西壯族自治區轄地級市)

鎖定
桂林,簡稱“桂”,古稱桂州、靜江、始安,廣西壯族自治區轄地級市、Ⅱ型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 [52]  ,是世界著名風景遊覽城市、萬年智慧聖地、全國重要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中國老工業基地,是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對外開放國際旅遊城市、全國旅遊創新發展先行區和國際旅遊綜合交通樞紐,截至2019年,全市下轄6區10縣、代管1個縣級市、總面積2.78萬平方千米, [44]  建成區面積162平方千米。 [1-3]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桂林市常住人口為493.11萬人。 [43]  [63]  [67] 
桂林地處中國華南,湘桂走廊南端,是中央軍委桂林聯勤保障中心駐地、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中國旅遊業態風向標,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亞太旅遊協會旅遊趨勢與展望國際論壇永久舉辦地,是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區與東盟自由貿易區戰略交匯的重要節點城市,國家衞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 [22] 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示範城市 [60]  ,是以新型工業為主的國際旅遊勝地。 [4-5] 
桂林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秦始皇統一嶺南後屬桂林郡。1201年,著名詩人王正功賦詩“桂林山水甲天下”。甑皮巖文化是史前中國多元一體進程的文化源流之一,甑皮巖發現的陶雛器填補世界陶器起源空白,是中國製陶技術重要的起源地之一。桂林是廣西重要高校集聚區,擁有廣西師範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桂林理工大學桂林醫學院、陸軍特種作戰學院等16所高校。
2022年,桂林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35.75億元。 [53] 
中文名
桂林
外文名
Guilin
別    名
八桂
桂州
靜江
始安
行政區劃代碼
450300
行政區類別
地級市
所屬地區
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
地理位置
中國華南廣西區東北部
面    積
27800 km²
下轄地區
6市轄區、8、2自治縣、代管1縣級市
政府駐地
桂林市臨桂區西城中路69號
電話區號
0773
郵政編碼
5410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494.59 萬(2021年常住人口) [43]  [64] 
著名景點
灕江靈渠象鼻山東西巷靖江王城會仙濕地
機    場
桂林兩江國際機場
火車站
桂林站桂林北站桂林西站、五通站、永福南站、興安北站、全州南站、陽朔站、恭城站等
車牌代碼
桂C、桂H
地區生產總值
2435.75 億元(2022年) [53]  [68] 
人均生產總值
46767元 [65] 
高等學府
廣西師範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桂林理工大學、桂林醫學院等 [66] 
現任領導
周家斌(市委書記)
李楚(市委副書記、市長)
港    口
桂林港

桂林歷史沿革

  • 地名來源與文化源流
考諸典籍,“桂林”之名最早見於戰國時期的《山海經》,其《海內南經》有“桂林八樹,在番隅東”的記載。“桂林”之名,始於秦代,桂林郡因當地盛產玉桂而成名。 [32] 
桂林國際旅遊勝地
桂林國際旅遊勝地(17張)
桂林是具有萬年曆史的人類智慧聖地,甑皮巖文化是史前中國多元一體進程的文化源流之一,代表了距今12000—7000年間古人類在亞熱帶和熱帶地區的一種最佳適應方式,承載了中國與東南亞地區史前文化交流發展的重要歷史信息。
廣西自古屬於中國漢地十八省之一,桂林是原廣西省省會,自廣西建省800年以來為廣西政治、文化、經濟、軍事中心,桂林在民國新桂系統治時期是全國模範省的省會,抗戰時期作為我國抗戰文化中心,被譽為文化城。 [31]  [33-34] 
  • 夏商時期
夏商周時期,這裏是“百越人”的居住地。
春秋戰國時期,嶺南稱百越之地,桂林屬百越的一部分。
  • 秦漢時期
公元前214年,秦王朝征服百越,在嶺南設置桂林郡南海郡象郡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開鑿靈渠,溝通二水後,桂林便成為“南連海域,北達中原”的重鎮。秦始皇統一嶺南後,桂林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地位越來越突顯。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軍50萬,南下統一百越,在興安開鑿了可與長城並稱的靈渠。
桂林風景
桂林風景(9張)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今桂林設始安縣,隸屬荊州零陵郡東漢改屬始安侯國三國先屬蜀,後歸甘露元年(265年),置始安郡始安縣,郡縣治所都在今之桂林。南朝改為桂州
  • 隋唐時期
隋唐時屬嶺南桂州總管府武德四年(621年),李靖修城於獨秀峯南。
貞觀八年(634年),改名臨桂縣,屬桂州始安郡。光化三年(900年),屬靜江節度。唐初地方設州、縣。嶺南45州分屬廣州、桂州、容州邕州、安南5個都督府(又稱嶺南五管)。655年以後,5府皆隸於廣州,長官稱為五府(管)經略使,由廣州刺史兼任。
光化三年(900年)始,屬靜江使度。 [30] 
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山水甲天下
五代十國先後屬南漢的桂州。
從南朝開始,桂林逐漸成為嶺南西部的政治中心。 [32-33] 
  • 宋元時期
時,前屬廣南西路桂州,後屬靜江府。宋代地方行政制度分路、州(府、軍)、縣三級。
桂林灕江
桂林灕江(12張)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桂州成為廣南西路的省會。
宋高宗紹興三(1133)年,因高宗即位前受封“靜江軍節度使”,將桂州視為潛邸,桂州升為靜江府。
時,元世祖至元十三(1276)年,元軍攻佔靜江府。十五年,升靜江府為靜江路,併為廣西兩江道治所,故桂林在南宋、元時期又稱為“靜江”。
  • 明清時期
明朝朱元璋的侄孫朱守謙被封為靖江王,藩國桂林。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修建府第,洪武五年,明朝政府改靜江府為桂林府,布政使司、府、縣三級地方政權的治所仍置於桂林
明王朝在桂林城區修建了靖江王府,後築靖江王城。靖江王襲14代,歷270餘年。靖江王城雖歷經戰火,城內建築只剩殘基石欄,但用大青石築成的城牆保存完好,為全國唯一保存完好的古代藩王城址。
清世祖順治六(1649)年,清軍攻佔桂林府,仍置廣西布政司於此,後廣西巡撫同駐。清代沿明舊制,桂林仍是廣西全省的政治、文化中心。清代在原靖江王城內建起的廣西貢院,鑄造了廣西古代教育史上的輝煌,至今王城的城門上仍鑲嵌着“三元及第”、“狀元及第”、“榜眼及第”等牌匾。 [32] 
  • 民國時期
民國時屬廣西省,民國曆史上長期為廣西省會。
民國元年(1912)1月21日,省會從桂林遷往南寧。4月19日,駐桂林議員成立臨時省議會。形成“桂林議會”和“南寧議會”。8月28日,廣西省會由桂林遷設南寧,獲得北京臨時政府內務部的批准。
民國21年(1932),以新桂係為首的李宗仁、白崇禧主政廣西,出於抗戰的準備和安全的考慮,計劃將省府遷回桂林。
民國25年(1936年),10月1日廣西省政府和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總部遷回桂林;同時省會從南寧遷回到桂林;桂林成為新桂系軍閥統治的省城,省立廣西大學從遷至桂林雁山西林公園;桂林公安局改為省會公安局;11月廣西省銀行總行遷桂林營業。 [34] 
民國27年,抗日戰爭爆發,武漢、廣州相繼淪陷,工廠內遷,桂林人口驟增。抗戰時期桂林是僅次於重慶的大後方重鎮,桂林成為華南地區軍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西南抗日重鎮,桂林成為國民黨統治區進步報刊的中心,時稱“文化城”。 [34] 
1914年改名桂林縣。1944年11月至1945年7月28日,為日寇佔領,光復後仍為廣西省轄市。
  • 新中國
1949年11月22日桂林解放,為廣西省轄市
桂林象鼻山
桂林象鼻山(5張)
1958年改稱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轄桂林轄桂城區和郊區。
1981年7月、1983年10月陽朔縣、臨桂縣分別劃歸桂林市管轄。城區和郊區。
1996年12月26日經國務院批准,桂林實施部分區劃調整,將郊區更名為雁山區
1998年9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區合併,組建新的桂林市。

桂林行政區劃

桂林區劃沿革

1981年7月、1983年10月陽朔縣臨桂縣分別劃歸桂林市管轄。
1990年2月3日,撤銷恭城縣,設立恭城瑤族自治縣
桂林陽朔
桂林陽朔(12張)
1995年起資源縣為自治縣待遇縣。
1996年12月26日經國務院批准,桂林實施部分區劃調整,將郊區更名為雁山區
1998年9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區合併,組建新的桂林市。
2013年《國務院關於同意廣西壯族自治區調整桂林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同意撤銷臨桂縣,設立桂林市臨桂區;同意桂林市人民政府駐地由現址象山區五美路16號,搬遷至臨桂區西城中路69號。
2018年8月17日,根據民政部的相關批覆要求,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發出《關於撤銷荔浦縣設立縣級荔浦市的通知》,撤銷荔浦縣,設立縣級荔浦市,以原荔浦縣的行政區域為荔浦市的行政區域,荔浦人民政府駐荔城鎮濱江6號。 [7]  荔浦市由自治區直轄,桂林市代管。

桂林區劃詳情

據2022年2月桂林市官網,桂林市轄秀峯、疊彩、象山、七星、雁山、臨桂6個區,陽朔、靈川、全州、興安、永福、灌陽、龍勝、資源、平樂、恭城10個縣(自治縣)及荔浦市。區縣下轄13個街道,88個鎮、46個鄉其中有15個民族鄉,240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654個村民委員會。市政府駐桂林市臨桂區西城中路69號。 [56] 
桂林市行政區劃
郵政編碼
行政區
面積(平方千米)
541000
54
541000
52
541000
88
541000
83
541000
288
541199
2202
541900
1428
541200
2287
541500
4021
541300
2344
541800
2806
541600
1837
541700
2538
541400
1954
542400
1919
546600
1759
542500
2149

桂林地理環境

桂林位置境域

桂林市位於南嶺山系西南部,地處湘桂走廊南端,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地處東經109°36'50″—111°29'30″,北緯24°15'23″—26°23'30″,境域南北長236千米、東西寬189千米。北部及東北部與湖南省交界,東南部與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接壤,南部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及來賓市毗鄰,西部及西南部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相接,總面積2.78萬平方千米,佔廣西壯族自治區總面積的11.74%。 [44] 

桂林地形地貌

桂林風景
桂林風景(25張)
桂林市位於南嶺山系西南部、桂林—陽朔岩溶盆地北端中部,處在“湘桂夾道”中。地形為西部、北部及東南部高,中部較低。以中山或低中山地形為主,山峯海拔多在1000米,越城嶺主峯貓兒山海拔2141.5米,稱華南第一峯。平樂縣海拔低至97米。山峯與盆地間的相對高差為600~1600米,坡度20°~45°。市區東西兩側為低山丘陵地形,海拔標高300~600米,相對高差200~300米;南北兩端為低緩的丘陵。崗壟丘地形,海拔標高160~200米,相對高差10~20米,中部為典型的岩溶地貌,峯奇水美,呈現為岩溶峯林及地勢開闊平坦的孤峯平原和河谷階地,地面海拔標高150~160米,峯頂標高200~300米。

桂林氣候

桂林陽朔西街
桂林陽朔西街(6張)
桂林地處低緯,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氣候温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光照充足,熱量豐富,夏長冬短,四季分明且雨熱基本同季,氣候條件十分優越,唐代詩人杜甫以“五嶺皆炎熱,宜人獨桂林”讚譽桂林的氣候。桂林三冬少雪,四季常花,(1981—2010年)年平均氣温接近19.1攝氏度。7、8兩月最熱,平均氣温為28攝氏度左右,1、2兩月最冷,平均氣温為9攝氏度左右,最低氣温偶爾降到0攝氏度以下,年平均降水日數166天,連續降水最長日數30天,年平均降雨量1887.6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6%。全年風向以偏北風為主,平均風速為2.2~2.7米/秒,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447.1小時,平均氣壓為995.1百帕。

桂林水文

桂林文旅小鎮
桂林文旅小鎮(4張)
桂林市處於西江支流的桂江流域,集雨面積19288平方千米。桂江上游的灕江和湘江有運河(靈渠)溝通。境內灕江流域面積12565平方千米,幹流長295.27千米,實測多年平均徑流量為128.95億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408.9立方米/秒。桂江下游馬江站,多年平均徑流量為175億立方米;汛期流量為145.2億立方米,佔年徑流量的81%;平均含沙量為0.13千克/立方米,侵蝕模數為129噸/平方千米。灕江自北向南蜿蜒流淌,其主要支流有桃花江小東江南溪河、良豐河(相思江)、寧遠河。長江水系的支流分佈在市東北部的資源縣,在區內流域面積8283平方千米,佔廣西總面積的3.5%。在流域面積內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30條,總徑流量為93.1億立方米,佔全區總徑流量的5%,徑流深1124毫米;主要河流有湘江資水,流入湖南的洞庭湖,歸流長江

桂林自然資源

桂林動物資源

桂林一院兩館
桂林一院兩館(4張)
桂林市境內野生動物繁多,陸棲脊椎野生動物約545種,其中兩棲類36種,爬行類58種,鳥類375種,獸類76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動物69種,包括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金雕、蟒蛇、豹、雲豹林麝7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桂林植物資源

桂林市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70.91%。各縣森林覆蓋率達55.3%~78.8%,龍勝縣是廣西第一個綠化達標縣。全市建有森林旅遊景區50多個,主要分佈在龍勝、資源兩縣和花坪、貓兒山、千家洞、海洋山自然保護區和10多個國有林場中。
桂林市有高等植物1000多種,包括銀杉銀杏等名貴樹種;自然植被以馬尾松為主,市區以桂花樹為主,桂花是桂林市的市花。林業主產杉木和毛竹,桂林市森林面積121.56萬公頃,森林儲蓄量3774.42萬立方米,每年可提供木材40餘萬立方米、毛竹1600多萬根。

桂林礦產資源

桂林市已發現可利用礦產48種,其中查明有一定資源儲量並開發利用的礦產40種。在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中有17種位居全區前列。其中,滑石礦質量居世界前列,探明資源儲量居全國前列;鉛鋅、鈮鉭、花崗岩、石灰岩、大理岩、重晶石、礦泉水等資源前景較好;滑石、大理岩、花崗岩、石灰岩、螢石、礦泉水及雞血石等具有較大開發潛力。

桂林人口

桂林陽朔
桂林陽朔(3張)
2019年末,桂林市户籍總人口54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06.62萬人;常住人口511.2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60.20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0.90%。常住人口出生率12.37‰,死亡率6.51‰,自然增長率5.86‰。 [54] 
桂林有壯族、瑤族、回族、苗族等十幾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達73.47萬。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桂林市常住人口為4931137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4747963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83174人,增長3.86%,年平均增長率為0.38%。 [43] 

桂林政治

桂林現任領導

現任黨政領導(截至2022年6月)
職務
姓名
市委書記
市委副書記、市長
李楚 [41-42]  [45] 
市委常委
韓學文 [61] 
副市長
莫一格
秘書長
李一飛
參考資料來源 [62] 

桂林對外交流

友好城市
國家
城市
結好日期
1979.10.1
1986.3.3
奧蘭多市
1986.5.14
1997.10.29
2010.8.29
2013.10.23
2006.8.30
莫爾黑德市
2011.12.29
老阿訥西市
2013.2.1
黑維茲市
2015.10.30

桂林經濟

桂林綜述

桂林桂北民居
桂林桂北民居(5張)
2019年,桂林市生產總值(GDP)2105.5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6.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6.0%;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7.2%;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6.5%。三次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23.1%、22.6%和54.3%,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0.8%、24.9%和54.2%。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1294元,比上年增長5.9%。
2019年,桂林市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3.4%;商品零售價格上漲3.2%。年末城鎮新增就業人數4.4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66%。城鎮失業再就業人數1.40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75萬人。
2019年,桂林市組織財政收入258.79億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2.79億元,税收收入181.32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96.03億元。全年新登記市場主體5.21萬户,年末市場主體總數達31.61萬户,同比增長10.0%。
2020年,桂林市地區生產總值2130.41億元。
2022年,桂林市生產總值達2435.75億元,同比增長2.5%。第一產業增加值620.12億元,同比增長6.0%;第二產業增加值527.63億元,同比增長3.2%;第三產業增加值1288.00億元,同比增長0.6%。 [69] 

桂林第一產業

桂林陽朔西街
桂林陽朔西街(5張)
2019年,桂林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1%。其中,種植業產值增長9.1%;林業產值增長6.1%;畜牧業產值下降5.9%;漁業產值增長5.0%,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值增長10.6%。
2019年末,桂林市農田有效灌溉面積21.49萬公頃,比上年增長0.7%。年末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542.43萬千瓦,增長2.8%。農用化肥使用量(按實物量計)68.48萬噸,下降1.8%;農用塑料薄膜使用量0.29萬噸,增長1.5%;農藥使用量(按實物量計)0.78萬噸,增長0.8%。
2019年,桂林市農作物總播種面積69.09萬公頃,比上年下降1.1%。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3.0萬公頃,下降2.1%;經濟作物播種面積7.13萬公頃,增長3.0%。全年糧食總產量169.00萬噸,下降4.0%。水果總產量678.29萬噸,增長20.4%;蔬菜產量499.60萬噸,增長2.9%。
2019年,桂林市肉類總產量50.54萬噸,比上年下降9.1%;生豬出欄342.50萬頭,下降22.4%;家禽出欄1.36億羽,增長15.2%;水產品產量10.08萬噸,增長5.1%。

桂林第二產業

桂林龍勝梯田
桂林龍勝梯田(4張)
2019年,桂林市全部工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1.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2.0%。全部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4%。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長16.7%,集體企業增長14.0%,股份制企業增長5.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30.6%;分門類看,採礦業增長6.2%,製造業增長4.3%,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9.2%;從產業結構看,高技術行業增長4.0%,高耗能行業增長2.5%。
2019年,桂林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0.3%,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21.7%,汽車製造業增長44.0%,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增長10.3%,橡膠和塑料製品業增長42.4%,專用設備製造業增長17.2%,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0.0%,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1.1%,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7.0%,非金屬礦採選業增長5.1%。
2019年,桂林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比上年增長6.3%,其中國有控股企業增長11.7%,集體企業增長30.5%,非公企業增長5.8%。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增長0.5%;規模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6.37%。
2019年,桂林市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0%。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實現總產值增長19.2%。

桂林第三產業

桂林 桂林
2019年,桂林市房地產開發房屋施工面積2845.16萬平方米,增長15.8%。其中,年內新開工面積934.96萬平方米,增長53.9%。房屋竣工面積87.95萬平方米,下降16.6%;其中住宅67.05萬平方米,下降8.2%。商品房銷售面積701.77萬平方米,增長17.9%;其中住宅651.90萬平方米,增長19.2%。商品房銷售額450.80億元,增長22.3%;其中住宅409.91億元,增長28.5%。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103.82萬平方米,下降2.3%;其中住宅57.10萬平方米,下降17.2%。
2019年,桂林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95.20億元,比上年增長10.0%。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總額901.33億元,增長9.8%;鄉村消費品零售總額193.87億元,增長11.1%。
2019年,桂林市限額以上批發業銷售額357.37億元,增長10.0%;限額以上零售業銷售額196.39億元,增長6.8%;限額以上住宿業營業額21.27億元,同比增長1.8%;限額以上餐飲業營業額12.10億元,同比增長15.8%。
2019年,桂林市在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增長4.1%,煙酒類增長2.4%,化妝品類增長11.5%,金銀珠寶類增長11.4%,書報雜誌類增長14.2%,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2.7%,中西藥品類增長25.5%,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20.3%,傢俱類增長15.7%,煤炭及製品類下降12.3%,機電產品及設備類增長57.2%,汽車類增長1.4%。
2019年,桂林市外貿進出口總額70.58億元,比上年下降2.6%。其中,出口62.30億元,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進口8.28億元,下降18.6%。
2019年,桂林市內資區外到位資金832.67億元,全市實施內資項目522個,新籤內資項目233個,總投資額761.58億元;實際利用外資6272萬美元。

桂林社會事業

桂林科學技術

2019年,桂林市登記科技成果206項,同比增長67.5%;獲科技進步獎39項,同比增長39.3%。年內簽訂技術登記合同124件,合同成交額5825.36萬元,技術交易額5360.17萬元。受理專利申請5149項,專利授權2541項,其中發明542項。

桂林教育事業

桂林地處桂北,中原文化較早經此傳入廣西。遠自唐代,獨秀峯下已建有桂州學(後稱府學)。唐宋至清,由於府學、書院、縣學、社學、義學不斷增多,讀書和參加科舉考試的人數隨之日益增多,人才輩出。桂林籍文科中式進士277名,武科進士22名,制舉18名,文科舉人2012人,武舉人268人。其中,唐昭宗乾寧二年(895)乙卯科趙觀文狀元及第,是廣西曆史上的第一個狀元;清雍正元年(1723)癸卯科陳宏謀進士及第,後官至東閣大學士兼工部尚書,成為舉朝孚有眾望的名臣;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庚辰科陳繼昌鄉、會、殿試連中三元,傳為美談;道光二十一年(1841)辛丑科龍啓瑞、光緒十五年(1889)己丑科張建勳、十八年壬辰科劉福姚,均獲殿試第一甲第一名狀元。歷代科舉考試,廣西只有9名狀元,桂林佔5名。清末,廢科舉,桂林辦有體用學堂、優級師範學堂、廣西法政學堂。光緒年間,康有為先後兩次來桂林講學,開設廣仁學堂,宣傳維新變法,提倡新學,風氣為之開通。民國期間,先後在桂林建立廣西公立法政專門學校、廣西省立第二師範學校、廣西省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桂山中學、廣西省立師範專科學校、廣西省立桂林高級中學校、廣西大學、桂林師範學院等一批名校。抗日戰爭期間,沿海和華北一些學校相繼遷桂,大批文化教育界知名人士薈集桂林,學校教育空前發展,大專院校達9所之多,公私立中小學校達100餘所。 [36] 
2019年,桂林市有普通中學214所,專任教師1.76萬人,當年招生9.37萬人,在校生26.37萬人,畢業生7.67萬人;其中,普通高中58所,專任教師5694人,當年招生3.01萬人,在校生8.50萬人,畢業生2.56萬人。有普通小學537所,專任教師2.35萬人,當年招生7.33萬人,在校生39.93萬人,畢業生6.32萬人。全市小學入學率103.95%,全市小學畢業升初中比例100%,高中三年毛入學率92.3%。有幼兒園1050所,專任教師8695人,在園幼兒18.14萬人。有社會辦學校72所,在校學生5.60萬人。有特殊教育學校10所,在校學生1159人,專任教師195人。全年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3500人。
千年文脈-靖江王府 千年文脈-靖江王府
桂林市主要中學
陽朔中學


普通高等學校
學校名稱
主管部門
辦學層次
類別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
副軍級
軍事
教育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
本-碩-博
公辦
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工業和信息化部
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 [8] 
本-碩-博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
本-碩-博
本-碩
本科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自治區旅遊發展委員會
廣西藝術學院桂林校區
文化部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
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
民辦
南寧理工學院桂林校區
專科
公辦
民辦
桂林市人民政府

成人
桂林市人民政府

成人
參考資料: [38] 
職業學校
-

桂林文化事業

2019年,桂林市共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9個,國內演出1230場次,文藝組團出訪4次。各類電影放映單位35個,全年放映電影24.75萬場次。公共圖書館14個,藏書497.77萬冊。文化館及藝術館18個。博物館27個,接待觀眾469.90萬人次。年末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8.32%,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9.06%。
國家一級圖書館: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圖書館 [9] 

桂林醫療衞生

2019年,桂林市共有各類衞生醫療機構4632所。其中,醫院73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3所,衞生監督所18所,鄉鎮衞生院142所,社區衞生服務中心43所,村衞生室2935所。衞生機構牀位2.46萬張,其中,醫院1.79萬張。全市衞生技術人員3.54萬人,執業醫師(含執業助理醫師)1.26萬人,註冊護士(師)1.56萬人。
桂林市主要醫院
序號
醫院名稱
等級
1
三級甲等
2
三級甲等
3
三級甲等
4
三級甲等
5
三級甲等
5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溪山醫院(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二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6
三級甲等
7
三級甲等
8
桂林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
-
9
桂林醫學院第三直屬附院(桂林旅遊綜合醫院)
-
10
二級甲等
11
三級乙等
12
二級乙等
參考資料 [39-40] 

桂林體育事業

2019年,桂林市全市體育場館41個,全年向上級輸送各類運動員76人。在各類大賽中獲國際比賽8枚獎牌,其中5枚金牌,2枚銀牌,1枚銅牌;獲全國比賽77枚獎牌,其中19枚金牌,22枚銀牌,36枚銅牌。

桂林社會保障

桂林會仙濕地
桂林會仙濕地(5張)
2019年,桂林市參加居民基本養老保險206.98萬人,參加職工養老保險100.39萬人;參加居民基本醫療保險429.95萬人,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77.41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45.14萬人;工傷保險人數52.79萬人;參加生育保險49.77萬人。
2019年,桂林市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數21.31萬人,比上年增長18.4%,其中,城鎮居民2.40萬人,農村居民18.90萬人。全市有社會福利院8個,牀位數1372張,年末收養各類人員548人。
2020年2月12日,被民政部和財政部共同確定為第五批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 [10] 

桂林環境保護

中國國賓洞蘆笛巖
中國國賓洞蘆笛巖(4張)
2019年,桂林市水資源總量351億立方米,全年全市用水總量38.17億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4%。其中,生活用水4.63億立方米,增長3.6%,工業用水3.36億立方米,下降6.4%,農業用水29.81億立方米,下降1.7%。污水處理廠16個,污水集中日處理能力59.60萬立方米,污水處理率97.14%。生活垃圾處理廠11個,全年處理生活垃圾95.15萬噸,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
截至2017年底,桂林市已建立12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42.7萬公頃,佔全市國土面積的15.36%,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處(貓兒山、花坪、千家洞、銀竹老山資源冷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7處(海洋山、青獅潭、銀殿山、壽城、架橋嶺、建新、五福寶頂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集中在龍勝、興安、資源、靈川、恭城、臨桂、灌陽、陽朔、全州、永福、荔浦11個縣。自然保護區類型主要以森林生態系統類型為主,其面積佔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的98.86%,野生動物類型佔1.13%,地質遺蹟類型面積25.04公頃,總體形成了佈局合理、類型較為齊全、功能相對完備的自然保護區網絡。
2021年3月,中俄外長會談在桂林舉行;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桂林象山公園考察調研:一定要呵護好桂林山水,努力打造世界級旅遊城市、宜居城市。 [27-28]  [35] 

桂林交通運輸

桂林概述

2019年,桂林市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2%。年末公路總里程14580千米,增長4.0%。其中,高速公路里程691千米,增長9.9%。

桂林公路

桂林市四通八達的公路直通廣西各地和臨近省份,全市擁有國道321、國道322、國道323、國道357、國道241等5條普通國道1126千米,其中國道321桂林至陽朔段已改造成高等級公路,桂柳高速公路南接柳州、南寧、北海,北達湖南;桂梧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大大縮短了桂林至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區的距離,構築起桂北地區及湘貴川東進粵港澳最便捷的公路通道;興安至桂林高速和灌陽至鳳凰高速分別於2013年和2015年開通運營,資源至興安高速和桂林至三江高速公路於2017年開通運營;2019年7月30日,從柳州市鹿寨縣到桂林市陽朔縣的陽鹿高速公路開通運營 [46]  ;2020年12月8日,廣西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簡稱荔玉高速)正式建成通車 [47] 
截至2017年底,桂林市公路總里程13596千米,公路密度49.14千米/百平方千米。其中二級以上公路2174千米,市、縣(區)交通運輸局管養里程11006千米。全市134個鄉鎮100%通了瀝青(水泥)路;1654個建制村100%通了公路,年內新增151個建制村通水泥路,通瀝青(水泥)路的建制村達1644個,全市建制村通暢率提升9.2個百分點,達到99.4%。完成村屯連通公路413.5千米。
截至2017年底,桂林市客運站92個,總建築面積107776平米,一級站3個,二級站13個,三級站15個,四級站16個,五級站28個,等外站14個;擁有營運車輛39170輛,其中:營運客車7613輛、營運貨車31557條。
桂林公路
國道
321國道
322國道
323國道
357國道
-
-
-
高速公路
泉南高速公路
機場高速公路
廈蓉高速公路
灌鳳高速公路
興桂高速公路
桂梧高速公路


桂林鐵路

桂林鐵路

線路
始發站
途經站(桂林境內)
高速鐵路
懷桂高鐵(規劃)
龍勝站、資源站
普速鐵路
桂百鐵路
-
桂林北綜合客運樞紐
桂林北綜合客運樞紐(3張)
隨着2013年底湘桂鐵路擴能改造工程竣工通車以及2014年底貴廣高鐵的開通運營,桂林邁入高鐵時代,成為廣西鐵路交通的“新貴”,貴州四川雲南都將以桂林為一個重要“節點”通往珠三角地區,成為連接湘、桂、黔、粵四省區乃至西南中南華南地區的交通樞紐,已開通直達南寧、長沙、武漢、鄭州、石家莊、上海、貴陽、廣州、杭州等省會城市和首都北京的動車,日均發送乘客3萬人左右。
桂林與廣州貴陽長沙南寧4個省會城市形成兩小時經濟圈,輻射中南、西南、粵港澳和東盟,成為大西南區域性的重要交通樞紐。湘桂高鐵與東西向的貴廣高鐵兩條“大動脈”在桂林境內十字交會,形成“一箇中心”(以桂林為中心)、聯通“兩泛”(泛珠三角經濟區泛北部灣經濟區)“三南”(中南、華南、西南)、兩到三小時到達“四省會(首府)”(廣州、長沙、貴陽、南寧)的高鐵交通經濟圈,並融入中國-東盟自貿區。

桂林航空

桂林兩江國際機場
桂林兩江國際機場(12張)
桂林兩江國際機場位於桂林市西南臨桂區的兩江鎮,面積4.06平方千米,飛行區等級為4F,跑道長3200米,現有航站樓面積50305平方米 [11]  。2018年9月將建設完成桂林機場T2航站樓及站坪配套設施擴建工程項目,T2航站樓建築面積為10萬平方米,站坪面積為40萬平方米,配套新建31個機位(建成後機位總數達48個),滿足旅客吞吐量年12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9.5萬噸、飛機起降量10.12萬架次。桂林機場是國家重要的旅遊機場。2017年,桂林機場旅客吞吐量786.2萬人次。2018年,桂林機場飛行航線96條,通航城市75個,夏秋換季後桂林機場新增及恢復至雅加達、安慶、呼和浩特、襄陽、洛陽、長治、臨汾、包頭、五台山、上海虹橋的航班。桂林機場國際及地區航線8條,飛行城市為雅加達、新加坡、吉隆坡、仁川、曼谷,以及香港、台北。

桂林雲軌

【主詞條:桂林軌道交通
桂林雲軌1號線已於2017年8月28日正式開工。
2017年7月27日,桂林市中心城區至兩江機場旅遊專線試驗線選線方案公佈。該項目位於桂林市中心城區至兩江機場,途徑臨桂新區。規劃桂林市中心城區至兩江機場旅遊專線試驗線走向為火車南站—聯達廣場—臨桂大圓盤—山水公園—會展中心—兩江機場,並在上述節點設站,在臨桂區的部分線路走向為金水路口—臨桂大圓盤—人民路—新龍路—公園北路—會展中心。
軌道交通
建設中

桂林航運

桂林城建
桂林城建(9張)
桂林市主要航運江河有灕江、桂江、湘江、洛清江、資江、尋江、百壽河等7條,航道里程共541千米,其中通航里程175千米。灕江、桂江是桂林市重要的通航河流,轄區通航175千米,經梧州流入珠江通外海。
截至2017年底,桂林市共有港口碼頭188個,其中:旅遊碼頭15個,貨運碼頭3個,便民碼頭170個;營運船舶384艘,其中:客船264艘(旅遊船舶207艘),貨船84艘。

桂林地方文化

桂林綜述

桂林是一個多民族聚集地區,漢、壯、苗、瑤、侗、回、京、彝、水、滿等多個民族和諧相處,多民族融合的地域民族文化構成了桂林城市文化一個重要特徵。淳樸的民風、獨特的地域文化,諸如農耕、遊牧、節慶、服飾、飲食起居、婚喪、建築、語言文字、宗教信仰等。

桂林智慧聖地

桂林人文地圖 桂林人文地圖
桂林是具有萬年曆史的人類智慧聖地,是世界上具有三處萬年古陶遺址(甑皮巖、大巖、廟巖)的城市,也是中國發現洞穴遺址最豐富、最集中的城市之一,甑皮巖發現的“陶雛器”填補世界陶器起源空白點。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等考古學術機構譽桂林為“萬年智慧聖地”。
2017年6月22日,“中國桂林·萬年智慧聖地”揭牌 2017年6月22日,“中國桂林·萬年智慧聖地”揭牌
2016年9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考古專業機構認為:桂林甑皮巖先民是具有高智商的智慧人,雙料混煉技術是萬年前人類的發明,桂林是萬年人類智慧聖地。2017年6月22日至2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桂林舉行“中國南方史前考古暨桂林父子巖遺址發掘學術研討會”,專家們一致同意將桂林命名為“萬年智慧聖地”。2017年6月2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桂林舉行了“萬年智慧聖地”揭牌儀式。桂林甑皮巖文化是史前中國多元一體進程的文化源流之一,代表了距今12000—7000年間古人類在亞熱帶和熱帶地區的一種最佳適應方式,承載了中國與東南亞地區史前文化交流發展的重要歷史信息。
甑皮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桂林市向世界展現中華民族“萬年智慧”的歷史文化名片。
桂林市轄區共發現史前遺址169處,是中國發現史前文化遺址點最豐富、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大巖、螺螄巖、新巖、象鼻巖、父子巖、塔山等遺址考古發掘取得重要成果,建構了桂林史前文化基本序列,填補桂林史前文化多項空白,彰顯了萬年來桂林先民開發桂林山水勝地的智慧,建立了嶺南嶺北史前文化交流融合的新座標,為研究桂林融入“多元一體”中華文明進程提供了最新的考古證據。

桂林文化特色

語言:西南官話-桂柳話-桂林話、桂林方言、少數桂北壯語等。
廣西大鼓:講究架子功,表演瀟灑利落,剛柔有致。
桂劇:桂林地方戲,廣西代表性劇種之一。
廣西文場:由唱腔曲牌與器樂曲牌組成。
儺戲:又名神劇。是在儺舞(俗稱跳神)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桂林民歌:與勞動相聯繫的笛篙歌(漁歌)、山歌等;與民族相聯繫的龍船歌、賀郎歌、伴郎歌。
彩調劇:俗稱調子、彩調、彩燈、哪嗬嗨等,屬燈戲系統。
桂林雜技:主要節目有《鑽地圈》、《水流星》、《獅舞》、《雙頂技》、《倒立晃圈》。
零零落:雜曲類曲種。廣西壯族自治區代表性曲藝形式之一。
桂林漁鼓:鼓曲類道情分類曲種。又名廣西漁鼓。是廣西代表性民間説唱藝術形式之一。
桂林彈詞:鼓曲類彈詞分類曲種。又名“廣西説唱”、“廣西説書”。
河燈歌節:每年的七月半(農曆7月12日至14日)是資源縣河燈歌節定期舉辦時間,資源各族人民雲集縣城,資江兩岸三天三夜,歌聲繚繞,整個縣城籠入了歌海之中,十四日夜晚可領略“萬盞河燈漂資江”的人間奇觀。
興安葡萄節米粉節:每年8月的中下旬,興安人民會載歌載舞歡聚一堂,慶祝屬於興安縣人自己的節日。節日期間,最為熱鬧的街道就屬秦皇路了。
桂林山水畫:是指以桂林秀美山水為主要表現對象的畫。
桂林 桂林

桂林民俗風情

桂林 桂林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旅遊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處湘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之間,桂林文化總體來説更接近長江流域文化。桂林不僅山水風光、人文景觀令人神往,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也令人迷戀。桂林方言屬北方方言中西南官話桂柳片,口音與湖北、四川、貴州等地相似。桂林的建築風格也與長江流域相似,只可惜由於上個世紀國內戰亂,加上日本鬼子轟炸桂林,老式桂林傳統建築幾乎全毀。
桂林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壯、回、苗、瑤、侗等28個少數民族佔桂林市總人口的8.5‰左右。桂林市聚居的壯、苗、瑤、侗等少數民族,保持着古樸、奇特、多彩的民俗風情,如壯族的三月三歌節,瑤族盤王節、達努節,苗族蘆笙節、拉鼓節,侗族花炮節、冬節對中外旅遊者具有極大吸引力。十多個少數民族,他們雖共同生活在華夏民族的文化氣氛中,卻都保持着自身的風俗,包括服飾,食物,節日,宗教信仰,甚至語言文字。
壯族
桂林民族習俗
壯族
以壯錦為標誌,喜好唱歌。古有歌仙劉三姐,今有姑娘木葉歌,節慶有三月三歌節。壯族歌圩,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有着許多動人的傳説。其中比較流行的是“賽歌擇婿”的故事。傳説在以前,有位壯族老歌手的閨女長的十分美麗,又很會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選一位歌才出眾的青年為婿。各地青年歌手紛紛趕來,賽歌求婚,從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賽歌集會。
苗族
刺繡蠟染,工藝獨特,蘆笙踩堂,歡度良宵。苗族的舊年和漢族的春節相似,農曆十二月下旬,家家舂糯米,買年貨,出嫁的女子也隨同丈夫回孃家,到正月初七才能回夫家。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祖先崇拜,每年二月初二和六月初六都做粽子祭奠。自然崇拜也佔有重要地位。
回族
回族人都重視給子女受教育,包括伊斯蘭教育和漢文化教育回族皆圍寺而居,這是由於回族因信仰伊斯蘭教所決定的。因此清真寺自然地成為回民社會的活動中心,既所宗教活動中心,也是議論大事、聯絡感情的中心。
瑤族
住高山區,大桶藥浴,淋漓痛快,驅風去病,實屬民間一絕。節慶有打旗公節(農曆5月14日),粽子祭祖,祈禱豐年。龍勝境內的瑤族分為盤瑤、花瑤和紅瑤。盤瑤因崇拜“盤瓠”而得名,又名過山瑤;花瑤因其婦女服飾花色花紋多而得名;紅瑤婦女服裝分飾衫、花衣、便衣三種,從紅瑤婦女的頭飾就可區分少女、未婚婦女、已婚婦女。
侗族
高超的建築藝術,以風雨橋、鼓樓為代表。一杯攔路酒,醉人心扉。一曲攔路歌,情真意切。龍勝的侗族擅長建築,宏偉壯觀、凌厲飛揚的鼓樓和風雨橋,是侗鄉重要的標識。全杉木結構,鑿榫穿枋,架挑對接,吊腳懸空,不用一釘一鉚,體現出一種樸素。侗族風情“月也”和攔路歌“月也”,侗語,意為集體出訪做客。侗族傳統交際聯誼活動。時在農曆正月和八月。攔路歌,侗族迎客送客時唱的歌,多用於“月也”場合。

桂林特色美食

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廣西地區歷史悠久的特色傳統名小吃。其做工考究,先將上好的早秈米磨成漿,裝袋濾幹,揣成粉團煮熟後壓榨成圓根或片狀即成。圓的稱米粉,片狀的稱切粉,通稱米粉,其特點是潔白、細嫩、軟滑、爽口。其吃法多樣。製作最最講究滷水的製作,其工藝各家有異,大致以豬、牛骨羅漢果和各式佐料熬煮而成,香味濃郁。滷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米粉的風味也不同。大致有生菜粉、牛腩粉、三鮮粉、原湯粉、滷菜粉、酸辣粉、馬肉米粉、擔子米粉等。
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
荔浦扣肉
荔浦扣肉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地方名菜。此菜色澤金黃,芋片肉片鬆軟爽口,油而不膩,濃香四溢。具有清熱祛火、滋潤膚色功能。桂林特色名菜,以正宗桂林荔浦芋、帶皮五花肉、桂林腐乳為主要材料,烹飪蒸菜為主,鹹甜口味。傳統宴席名菜,採用正宗桂林荔浦芋、帶皮五花肉桂林腐乳和各式佐料。將帶皮五花肉和切塊荔浦芋分過油炸黃,然後將五花肉塊皮朝下,與芋塊相間排放碗中蒸熟,翻扣入另一盤中即成。
荔浦扣肉 荔浦扣肉
陽朔啤酒魚
陽朔啤酒魚”,是陽朔有名的地方特色菜,魚肉鮮辣可口,無一絲魚本身的腥味,啤酒和魚肉的香味可以讓人胃口大開。陽朔的啤酒魚是選用陽朔灕江裏鮮活的大鯉魚,先用桂北山區出產的生茶油烹炸,然後放入桂林產的上等啤酒紅燜而成,具有獨特的香酥鮮嫩風味。2002年5月陽朔啤酒魚以外香內嫩,皮黃汁濃,入口唇齒留香在“奇山杯全國迷宗菜交流比賽研討會”上一舉奪得金獎。由此,陽朔啤酒魚堂堂正正地“遊”進了京城。
陽朔啤酒魚 陽朔啤酒魚
桂林靈川狗肉
靈川狗肉有“天下第一美味”之譽。狗肉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有滋陰補腎,祛寒健胃等大補之功,以秋初至春末食之最佳。靈川狗肉烹調工藝獨特,從選狗、殺狗、切狗烹調到品嚐皆有講究,食後餘香滿口,通體舒泰,令人百吃不厭,回味無窮。
靈川狗肉 靈川狗肉
桂林田螺釀
桂林的田螺非常特別。首先是大,最大的差不多有乒乓球大小了;其次是它的味道,完全不像螺肉本身的味道。裏面的肉並不全是螺肉,而是先把螺肉掏出來,混合豬肉、香菜及其它調味品一起剁碎,再填入螺的空殼裏混合湯汁一起燒製。
桂林田螺釀 桂林田螺釀
恭城油茶
恭城人每天早餐都要“打油茶”,有的家庭甚至三餐離不開油茶。油茶不説煮而稱“打”,是各地的統一稱法,而各地的油茶卻各有其不同的風味。油茶的統—製作方法是以老葉紅茶為主料,用油炒至微焦而香,放入食鹽加水煮沸,多數加生薑同煮,味濃而澀,澀中帶辣。恭城一帶還再加磨醉的花生粉,使味道多了醇厚少了澀,並因煮的時間恰到好處,使恭城油茶被舉為各地油茶之冠,享譽桂北和廣西各地。喝油茶不分季節,一年四季、一天早晚都喝。客人到來則不分早晚,隨時煮好奉客,而且更為豐盛。恭城被評為中國長壽之鄉,長壽的秘訣跟油茶也有莫大的關係
恭城油茶 恭城油茶
全州醋血鴨
全州血鴨是桂林全州的一個地方特色美食,採用盛夏上市的子鴨為原料,殺鴨留血、注入酸醋,以嫩姜或苦瓜為配料,將鴨肉先武、再文火燜熟,在出鍋前倒入醋血。成品上桌,清香沁人心脾、美味讓人難忘。俗話説湘南永州之血鴨,桂北全州之醋血鴨。醋血鴨這道菜看着驚人,吃起來卻沒什麼血腥氣,倒是醋香撲鼻,而且鴨肉綿軟入味,酸辣鮮香,開胃可口。
全州醋血鴨 全州醋血鴨
臨桂兩江松花糖
松花糖發源自位於桂林市臨桂區兩江鎮民國代總統李宗仁故居中的私人廚房,由李宗仁家中的一名廚師發明。近百年傳承創新,風味愈加誘人,甜而不膩,入口酥化不粘牙,流行於桂北地區。松花糖去古已遠,名稱的由來,一説是由於松花糖粒粒金黃色如松花;二説源自於松花糖“酥脆清甜,入口即化”,是“酥化糖”的訛誤;也有説因其作為桂林市臨桂區兩江鎮的傳統年貨,寓意着“輕鬆花錢”的新年願望。
全州禾花魚
全州禾花魚為長時期稻田放養馴化選育品種,因食水稻落花而得名,最遠可追溯至漢代。唐昭寧年間,劉恂在《嶺表錄異》中有詳細文字記載。乾隆時成朝廷貢品,譽滿京城。禾花魚年產兩次,以重約1兩至2兩,長約2至3寸為宜。有青蒸、水煮、紅燜、油炸、煎、火烤、煙燻等十餘種吃法。 [37] 
全州禾花魚 全州禾花魚
特色產品
灕江的“清水石
桂林柚果
桂林白果
桂林腐竹
陽朔金橘
陽朔金橘
全州湘山酒
恭城月柿
平樂沙田柚
灌陽紅薯酒
灌陽紅薯粉
桂林玉石
陽朔畫扇
-
-
-
-
桂林 桂林
灕江四寶
灕江四寶,聲名遠播,即:灕江長壽魚、灕江泉水蝦、灕江菊花蟹、灕江岩石螺,這是灕江的特色小吃。
桂林三寶桂林三寶是指桂林享譽海內外的三種製品,即辣椒醬豆腐乳三花酒
“桂林四寶”,在“桂林三寶”的基礎上加西瓜霜

桂林風景名勝

桂林綜述

2012年11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批覆《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發展規劃綱要》,標誌着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
桂林市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曆史的文化名城。從遠古以來,歷代都在這裏留下了燦爛的文化遺產。其中以甄皮巖為代表的史前文化,以宋代、明代古城池格局為代表的古代城市建設文化,以靈渠、相思棣為代表的古代水利科技文化,以名山勝蹟、歷代摩岩石刻為代表的山水文化,以靖江王城、王陵墓羣為代表的明代藩王文化,以近、現代革命遺蹟、歷史紀念地為代表的近現代文化是桂林歷史文化的精髓。市區範圍內有文物古蹟共552處,被列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117處,其中國家級5處、自治區級23處、市(縣)級89處。其中,甑皮巖洞穴遺址,與古運河、都江堰齊名的中國古代三大著名水利工程的興安靈渠,中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靖江王府和靖江王墓羣,中國四大孔廟之一的恭城文廟,集歷代摩岩石刻之大成的桂海碑林,歷史悠久、具有“楚南第一名剎”的全州湘山寺,近代的八路軍辦事處、李宗仁故居等文物古蹟。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桂林共有A級景區60家,其中5A級景區4家,分別是桂林灕江景區桂林樂滿地休閒世界、桂林獨秀峯—王城景區、桂林兩江四湖·象山景區,4A級景區25家,3A級景區31家。
桂林城地處灕江河谷沖積平原。唐代築桂州府(桂林)城,因借灕江與陽江(今稱桃花江)交匯之處築成城廓,東西以灕江與陽江河道構成了城防水系,北借疊彩山、寶積山等山構築陸上城防,拱衞夾城、子城,客觀上形成了山水環抱的城市格局。宋代依山傍水鑿池築城,興建街市,形成了現有的城市內湖水系(宋護城河)和核心區用地格局。明代以疊彩山、象鼻山為城市軸線,以獨秀峯為核心,建靖江王城,城景交融的城市形態基本形成。桂林城市道路與城區中的各座山之間往往都有對景關係,形成的道路線形曲折而有致;沿江湖道路與水道皆成順應關係,使得臨水的街區亦變化有趣。山光、水色與田園、城郭巧妙融匯,空間格局與結構形態獨具特色,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形成了桂林“山—水—城”和諧的城市形態。

桂林著名景點


簡介
圖片
桂林灕江風景區
灕江位於華南廣西壯族自治區東部,屬珠江水系。灕江發源於“華南第一峯”桂北越城嶺灕江見聞貓兒山,貓兒山是個林豐木秀,空氣清新,生態環境極佳的地方。灕江上游主流稱六峒河;南流至興安縣司門前附近,東納黃柏江,西受川江,合流稱溶江;由溶江鎮匯靈渠水,流經靈川、桂林、陽朔,至平樂,匯入西江,全長437千米。從桂林到陽朔約83千米的水程,稱灕江。
桂林灕江 桂林灕江
桂林象山景區
象鼻山原名漓山,位於廣西區桂林市內桃花江與灕江匯流處,山因酷似一隻站在江邊伸鼻豪飲灕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被人們稱為桂林山水的象徵。象山以神奇著稱。其神奇,首先是形神畢似,其次是在鼻腿之間造就一輪臨水明月,構成“象山水月”奇景。因此,象鼻山是桂林的城徽山,是桂林旅遊的標誌山,它坐落在桂林市中心的灕江與桃花江匯流處,形似一頭巨象,象鼻和象腿之間是面積約一百五十平米的圓洞,江水穿洞而過,如明月浮水。
桂林象鼻山 桂林象鼻山
桂林王城景區
靖江王城坐落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灕江西岸,是明朝藩王靖江王朱守謙的藩王府,始建於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洪武二十五(公元1392年)年建成,靖江王城外圍有國內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城牆。由於靖江王城地處桂林市城市中心地區,因而有“閲盡王城知桂林”之説。
桂林王城 桂林王城
桂林兩江四湖景區
指由灕江、桃花江兩條江與杉湖榕湖桂湖木龍湖四個湖泊構成的桂林市環城水系。江湖煙波淼淼,岸畔綠柳依依,山光水色莫不令人感慨萬千。入夜燈火璀璨,更是美不勝收,妙不可言。徒步其間,可觀賞各式精美大小橋28座、精典景觀計100處。兩江四湖環城水系是桂林城區的靈魂。綢緞似的江,翡翠般的湖,給中外遊客的感受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得天獨厚的優勢,使得兩江四湖成為桂林城區的主打名片: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國家AAAA級景區、廣西十佳景區。
桂林兩江四湖 桂林兩江四湖
中國國賓洞
蘆笛巖位於桂林市西北郊,距市中心5千米,是一個以遊覽巖洞為主、觀賞山水田園風光為輔的風景名勝區。蘆笛巖洞深240米,遊程500米。洞內有大量綺麗多姿、玲瓏剔透的石筍、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琳琅滿目,組成了獅嶺朝霞、紅羅寶帳、盤龍寶塔、原始森林、水晶宮、花果山等景觀,令遊客目不暇接,如同仙境,被譽為“大自然的藝術之宮”。從唐代起,歷代都有遊人蹤跡,現洞內存歷代壁畫77則。自1959年發現並開發後,如今已建有餐廳、茶室、水榭、湖池、曲橋,並設遊船,廣植花木,成為中外遊客遊覽桂林時必至的旅遊熱點。
桂林七星景區
七星景區位於桂林市區灕江東岸,灕江支流小東江畔,距市中心1.5千米。佔地面積約134.7公頃,綠化覆蓋率達84%,是桂林市面積最大、歷史最悠久、景緻最多最集中的綜合性景區。歷史文化的精深博大在七星匯聚,自然與人文的完美融合在七星展現,堪稱桂林山水與文化的縮影、桂林城市綠肺,集桂林山、水、洞、石、庭院、建築、文物之大成,是桂林山水精華景觀的縮影。
桂林七星景區 桂林七星景區
桂林東西巷
東西巷是桂林明清時代遺留下的唯一的一片歷史街巷,空間尺度宜人,是桂林古歷史風貌的觀景區,包含了正陽街東巷、江南巷、蘭井巷等桂林傳統街巷。體現了桂林的歷史文脈。
桂林會仙濕地
會仙濕地被譽為“灕江之腎”,是灕江流域最大的喀斯特地貌原生態濕地,具有保持水源、淨化水質、蓄洪抗旱、維護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的環境調節功能和生態效益。濕地內島嶼星羅棋佈,山水相得益彰,集“山、水、田、園、林、沼、運”等景觀要素於一體,以其岩溶濕地之典型、山水景觀之秀麗、歷史文化之深藴而著稱。該濕地風貌及其周邊環境不僅在廣西是獨一無二的,在全國乃至全球峯林岩溶平原風貌中也極為罕見,是極具研究價值的典型濕地。 [12] 
桂林會仙濕地 桂林會仙濕地
古桂柳運河
古桂柳運河又稱桂柳運河、桂柳古運河、相思埭,開鑿於唐代長壽元年(692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曆史,與靈渠同為廣西古代的兩大運河。古桂柳運河穿過會仙濕地,河源於桂林市臨桂區會仙鎮獅子巖,匯分水塘,東流至相思江,入灕江;西流折入鯉魚陡至永福洛清江匯柳江。千百年來,古桂柳運河曾經發揮航運和灌溉的重要作用。
桂林龍勝梯田
龍脊梯田地處海拔1916米的崇山峻嶺深處,梯田海拔最高處1180米,最低380米,垂直落差800米,面積71.6平方千米;分為金坑和大寨瑤族梯田觀景區、平安壯族梯田觀景區,主要景點十幾個。她以磅礴的氣勢、流動的線條,變幻的神韻和獨特的民俗風情而享譽中外,為天下梯田之望塵莫及,堪稱“世界之最”和“天下一絕”,是桂林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現有遊客接待牀位3000多個,為桂林黃金旅遊線路之一。
桂林大圩古鎮
大圩古鎮是廣西古代“四大圩鎮”之一。大圩古鎮始建於公元200年。古老的大圩老街順着灕江綿延2千米長,不寬的街道上鋪着青石板,石板路兩邊是保存完好的老房子。大圩古鎮在灕江東岸,父子巖東南,磨盤山北,距桂林23千米水程。史載,古鎮始建於北宋初年,中興於明清,鼎盛於民國時期,距今已有千年歷史,遠在600年前,大圩以其“大”,成為廣西四大圩鎮之最。大圩古鎮曾名長安市、蘆田市,通稱大圩。漢代已形成小居民點,北宋時已是商業繁華集鎮,明為廣西四大古鎮之一。其商業初興於宋,曾設税官;中興於明,清光緒三十一年《臨桂縣誌》稱“水陸碼頭”,抗日時期有“小桂林”之稱,趕圩人數高達1萬餘人,泊船多達二三百艘,地方商業文化積澱深厚,特色鮮明。
桂林陽朔西街
陽朔西街,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陽朔縣的一條步行街。位於陽朔古鎮中心,寬約8米,長近800米,略呈東西走向,東到濱江路,西到蟠桃路,中間與縣前街、城中路交匯。歷經1400多年,是陽朔最古老最繁華的街道,也是陽朔重要的旅遊景點之一。明城牆、碑刻、古寺、古亭、名人故居、紀念館等這些古老的建築保存皆較完整。西街,曾是孫中山先生演講的地方,藝術大師徐悲鴻也曾居於此,15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曾在此留下足跡。
桂林靈渠
靈渠,古稱秦鑿渠、零渠、陡河、興安運河、湘桂運河,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於公元前214年鑿成通航。靈渠流向由東向西,將興安縣東面的海洋河(湘江源頭,流向由南向北)和興安縣西面的大溶江(灕江源頭,流向由北向南)相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美譽。
桂林靈渠 桂林靈渠
v
桂林全州天湖
天湖位於全州縣華南第二高峯真寶頂東側,13座水庫猶如一面面透亮的明鏡,點綴在崇山峻嶺間,相互貫通,互成補充天湖柔美秀麗,具有獨特的高山氣候,夏季清涼能避暑,冬季銀裝素裹可賞雪。有大片原始森林,眾多奇花異草和野生動物。既有杭州西湖“淡妝濃抹總相宜”的湖光山色,也有洞庭湖“茫茫五百雪域”美稱,是狩獵、避暑、觀日、賞花的理想勝地,在廣西區內唯此一景。遇晴日,遙空如洗,波光粼粼,煙霞浩淼,雲水相吻,遊人如置蓬萊仙境。
桂林天湖 桂林天湖
銀子巖
銀子巖溶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貫穿十二座山峯,屬層樓式溶洞,洞內彙集了不同地質年代發育生長的鐘乳石,晶瑩剔透,潔白無瑕,宛如夜空的銀河傾斜而下,閃爍出像銀子、似鑽石的光芒,所以稱為“銀子巖”。洞內特色景點數十處,最為著名的景觀有三絕:雪山飛瀑、音樂石屏、瑤池仙境;三寶:佛祖論經、混元珍珠傘、獨柱擎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裏被展示得淋漓盡致,故被譽為“世界溶洞奇觀”。
桂林樂滿地主題樂園
樂滿地在2007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同時通過了ISO9001及ISO14001兩項國際權威機構的質量標準體系認證,被評為“2002年度中國旅遊報中國旅遊知名品牌”以及“全國十佳主題樂園”;2005年主題樂園獲得“廣西十佳旅遊景區”的稱號。
桂林十景
印象劉三姐
樂滿地
桂林八大世界級旅遊精品
陽朔山水休閒景區
資源八角寨丹霞景區
興安靈渠景區
貓兒山養生度假區

桂林著名人物

桂林城市榮譽

榮譽稱號
全國雙擁模範城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先進城市
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城市
國家衞生城市
全國社會治安綜治優秀市
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國家信息消費試點城市 [13] 
全國青年文明號模範城市 [1] 
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城市 [1] 
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
全國人民防空先進城市
全國無障礙建設先進城市 [14] 
全國健康旅遊示範基地
2018暢遊中國100城
全國綠色模範城市 [15] 
全國創業先進城市
萬年智慧聖地
全國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 [16] 
2019年中國地級市百強第39名 [17] 
中國城市綠色競爭力排名第35 [18] 
“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19”第126 [19] 
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地區 [20] 
上榜“2020中國旅遊城市排行榜”排名第19名
2020年全國雙擁模範城市 [21] 
2020年11月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 [22] 
2020年“第八輪自治區文明城市”。 [23] 
第一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 [24] 
無償獻血先進省(市)獎 [25] 
2020年-2021年度,獲得中國十大心儀之城 [29] 
中國地級市百強品牌城市
2019—2020年度建設平安廣西活動先進市 [48] 
文化和旅遊市場信用經濟發展試點地區 [49] 
2021年,入選“中國康養旅遊城市百強榜單 [50] 
2021年獲首批“千兆城市”稱號 [51] 
2021年,獲“國家衞生城市”榮譽。 [55] 
2022年2月,擬被命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食品安全示範城”。 [57] 
2022年4月,入選“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 [58] 
2022年6月,入選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名單。 [59] 
2022年5月,入選第二批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範城市名單。 [60] 


以上僅列出部分具有代表性稱號(不列出“十佳”、“最佳”等排名類型稱號),更多請查看資料 [2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