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飛

(中國山西籍藝術家)

鎖定
陳飛,1983年生於中國山西洪洞。2005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現工作生活於北京,青年藝術家之一。
2020年6月4日,陳飛以2019年度公開拍賣市場作品總成交額434萬元人民幣名列《2020胡潤中國藝術榜》第77位。 [1] 
中文名
陳飛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山西洪洞
出生日期
1983年
畢業院校
北京電影學院
職    業
青年藝術家
代表作品
《送同志們留念》
《青春-男》
《夜遊神》
《工廠的春天》
主要成就
2012關注未來藝術英才“英才獎”

陳飛個人簡介

陳飛影視作品

2009
電影《倔強的蘿蔔》擔任主美術
2006
電影《門》擔任分鏡頭畫面設計
專題片《彩雲之南大通道》擔任主美術
中央10 台《探索 ·發現》之《秘境追蹤2》片頭擔任主美術
2005
電影《聚會》擔任主美術
電影《金碧輝煌》擔任主美術
電影《隨風而去》擔任副美術
電視劇《特殊焦點》 擔任主美術

陳飛作品評價

陳飛作品
陳飛作品(14張)
畢業於電影學院的陳飛,在網絡上看到他的照片,一個文鄒鄒的絕對靠譜的文藝青年,但在看到他作品時候你就會有一股清新的感覺。
陳飛的作品都是是用簡約的線條勾勒出的。這種技法常見於時裝設計師的畫設計手稿草圖,而陳飛運用線條的準確性、概括性以及觀念的表現都把握的十分出色,其中也有脱胎於中國畫中的工筆畫。陳飛的作品有着細膩的造型,尤其比如對大面積的森林,花草的刻畫和着色,細膩中傳遞着中國人對客觀自然表現的哲學理念。在人物表情上的刻畫,陳飛的用筆依舊可以看出傳統工筆中對“傳神寫照”的美學追求,並且在創作中把這種語言形態帶入當代繪畫的創作範疇併成功的轉換為自己的風格化語言。
對透過畫面來進行人物內心的挖掘,這是陳飛作品中最吸引人的部分。他對個體性格的心理活動排序映現出了人作為高級動物的最初級的思想狀態,雖然看來在背景襯托下這些人物顯得有很多難以言述似乎像是秘密的故事,但是這是陳飛為畫面需要而有意安排的,在因為漂亮而作的泛矯情化的美麗鋪陳,也恰好把人物的狀態通過情景營造推到一個充滿矛盾的戲劇性衝突。荒誕和滑稽的高潮點這是我們從陳飛的作品中看到的,那些看起來毫無敍事感甚至愚鈍木訥的圖畫形式呈現在畫布上之後,使我們在觀看作品時的體驗上就會覺得相當陌生,這種陌生感也成為陳飛作品中貫穿始終的線索,同時,這條線索順其自然的呈現出陳飛作品在當代藝術界獨樹一幟的繪畫氣質。
相信看過陳飛作品的朋友,都對其畫面內容感到有趣,在感官上會覺得一些心理變態。當然在這兒所特指的不僅僅是畫面內容,而是通過畫面內容我們解讀到的更多的是關於陳飛對於時代關於人的共鳴的精神體驗。我們可以從他作品的內容上看出來,他作品裏面畫的是一些動物及人物的各種交流姿態,這些來源想於對日本的成人電視或是成人漫畫的取材。這些東西也許大多數80後的年輕人通過各種渠道應該都可以看到,而普遍人看之後除了滿足了內心的窺探欲然後再懷着滿腔愛國熱情嘲笑嘻罵一番,日後還會繼續尋找新作更新觀看。而陳飛則不然,他會把這些畫面以自己作為原型畫在畫布上,同時也向社會拋出了重磅炸彈的問題:“為什麼?”所以,陳飛的作品不僅僅只是帶着顯而易見的“80後”色彩,他還緊緊圍繞着自己個人的生活經驗,為中國年輕一代提供了一個獨有的樣本。例如他創作的一條主線是“女友”的作品,他總是不厭其煩的畫着自己和女友,而每一幅作品都會隱藏着一個全新的故事腳本。這是他在自己作品中為自己和愛人設定的角色與鋪陳場景,以及氣氛的渲染,只為在他創作他者的敍事中獲得一種主體性的自由。
陳飛的作品語言實踐帶有某種強烈的個人偏執,物化過程中所投入的巨大時間強度總是與一種概念化的寫實性訴求相關,這也使得他的作品帶有濃重的個人色彩。從早年較零散的畫作,到2010年以“告別青春”為主題,再到2011年“陌生人”系列,陳飛已形成自己的創作體系。其中昭示着陳飛繪畫主題與藝術趣味發生轉折的作品,是2008年他創作的的《夜遊神》。夜晚在長滿了各種稀奇古怪花草的叢林,空中飛舞着肉蜻蜓,主角“女友”拿着捕 蟲網高昂着站在畫面正中。黑夜、繁茂的神秘植物叢、解剖標本式的詭異神奇生物、拿着“聖器”般的勞作工具的女主角,這些元素此後不斷被陳飛改寫成不同的故事呈現在作品中。
陳飛在近期的獲獎作品《工廠的春天》中,延續了他以往敍事風格,描繪工廠主任誘導女工情景,表達壓抑生存狀態。陳飛解釋道,“早年在影視圈認清一個現實,混最好的,永遠是最會妥協的人。畫中女工就是這種狀態,不接受、不拒絕,只是曖昧。”在談到作品時,他説這是緣於他對敍事性繪畫的迷戀。像迷戀最早的繪畫,如文藝復興時期宗教繪畫,現在大家更關注萊比錫畫派,或更前衞的表現主義,而他就堅持敍事,表示總有人要堅持自己的東西。 [2] 

陳飛個人履歷

陳飛個展

2011
陌生人-陳飛,今日美術館,北京,中國
2010
BAD TASTE 壞品味,少勵畫廊,香港,中國
2009
一根筋,星空間,北京,中國
2004
陳飛個人油畫作品展,北京電影學院,北京,中國

陳飛羣展

2012
首屆新疆當代藝術雙年展,新疆國際藝術博覽中心,新疆,中國
首屆CAFAM未來展,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中國
“青年藝術家實驗季”第二回羣展,A4當代藝術中心,成都,中國
解禁之後,星空間,北京,中國
2011
一個人的劇場——80 後藝術家作品展,何香凝美術館,深圳,中國
All Cannibals?, ME 美術館,柏林,德國
2009
新作,星空間,北京,中國
“生化——虛實之間”動漫美學雙年展,今日美術館,北京,中國
Niubi Newbie KidsII,少勵畫廊,香港,中國
2009 我的夢想主題藝術展,今日美術館,北京,中國
編織一箇中國夢/ 星空間,北京
從Zero 到Hero,星空間,北京,中國
2008
NiuBi NewBie Kids,少勵畫廊,香港,中國
找自己,民生現代美術館,上海,中國
源——第一屆月亮河雕塑藝術節,月亮河美術館,北京,中國
重建——為四川地震災區籌建希望小學捐贈作品展,星空間,北京,中國
淺薄不是我的座右銘——80 後的藝術,星空間,北京,中國
2007
聚沙塔——2007 中國新鋭繪畫獎,炎黃藝術館,北京,中國
2005
下一站,卡通嗎?,深圳何香凝美術館,深圳,中國;星空間,北京,中國
未來考古學——第二屆中國藝術三年展,南京博物院,南京,中國
景觀:世紀與天堂——第二屆成都雙年展,成都世紀城,成都,中國
自我造局——中國當代繪畫展,上海證大現代藝術館,上海,中國

陳飛人物解讀

陳飛畢業於北影,他總覺得自己在繪畫上是門外漢,他説自己到現在也沒法用英文説出任何一個大師的名字來。相對於他的作品帶給人的強烈感官刺激,比如《深喉》對人體器官的精細描繪等;而生活中的陳飛卻是一個地道的宅男,喜歡和女友和寵物狗安靜地呆在家裏。在陳飛看來,只有製作精良才是好東西,當 你把鼻尖都貼到畫面上了,也甭想找出任何渣滓和瑕疵來。他試圖做到如此的無懈可擊,類似草間彌生(Yayoi Kusama)一類的偏執狂是他推崇的藝術類型。
陳飛的作品證明了他超級電影迷的身份。他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流連於錄像廳,進入北影之後他驚異地發現,教科書上提到的電影他已經全都在錄像廳預習過了。在陳飛長達6米的巨幅畫《送同志們留念》裏, 一大羣在經典影片中出現過的人物密密麻麻集體亮相,而且他們都是電影裏面的反派人物。在這個集中了將近300個壞人的party裏,你可以找到弗萊迪和傑森這對冤家,德州電鋸殺人狂依舊虎視眈眈,還有《閃靈》裏面詭異的雙胞胎姐妹,如此冷酷與恐怖的組合只有電影迷才能夠耐心地加以刻畫,也同樣會引起其它電影愛好者的共鳴。
對陳飛來説,畫畫更像是一種消磨時光的好方法。在這個過程裏,他常常跟自己較勁,想到什麼就畫什麼,不放過任何一個怪念頭。陳飛將每張畫都視作一部電影的拍攝:構思階段就像製作劇本,要畫誰就是在選演員。陳飛希望在無限繁瑣的表象下,呈現出一種簡潔易懂的觀賞性。
我的雙翅已振作欲飛,我的心卻徘徊不前
/孫鼕鼕 [3] 
在16歲的時候,陳飛離開了自己的家鄉山西洪洞縣,來到北京開始系統學習繪畫,雖然沒能考上中央美術學院附中,但他留在了北京繼續上學。對於那時的陳飛而言,待在北京到底對自己將來意味着什麼,其實並不太清楚,相比之下,他只是更加熟悉洪洞的生活。在陳飛的記憶中,洪洞是一座初見外國人就已引發難以控制的圍觀與激動的閉塞縣城,像他這樣一個學習不算出眾的少年,如果留在那裏,要麼混跡於街頭,要麼就託個關係進入當地的某個機關單位,看似不同的兩種生活實際上只是一種同質狀態的兩面,對此他的父親也有同感,好在陳飛從兒時起就一再表現出對於繪畫的興趣與能力,所以他的父親接受別人的指點,讓自己的兒子去了北京,打算為他的將來保留住一種可能性。
不過,陳飛曾經引以為豪的繪畫能力在應對中國的美術學院教學體系時變得毫無可取之處,他發現自己對於繪畫的理解還只是停留在一種自發階段,那是一種由漫畫書、電影與年畫激發出的視覺衝動。更令陳飛產生挫敗感的是,他的周圍有太多的同齡人畫的都比自己好,自己在繪畫上付諸的努力與取得的進步卻不足以進入美院深造。於是,陳飛在高考時又一次調整了自己的人生軌跡,轉而報考北京電影學院的美術系,年少輕狂的他當時憧憬的是就此踏入電影行業大幹一場,揚名立萬。
看電影原本就是陳飛在洪洞時最樂於追逐的視覺生活,他幾乎遍覽了能從縣城裏找到的所有的電影錄像帶與光碟,其中既有《古惑仔》這樣的香港電影,也包括一些上了電影學院之後才知道屬於教材片的大師作品。然而,陳飛少年時由這些影片碰撞與交織出的行業想象,卻在他如願考入北京電影學院之後,被校園裏瀰漫的矯飾與浮華所擊碎,而且電影美術也無法平復他一直以來對於繪畫本身的欲求。陳飛想到徹底告別電影行業,專心從事繪畫創作。直到2007年,陳飛藉由一次繪畫比賽的機會最終成為了一名職業畫家,在此之前,陳飛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學校個展,為生計幹過三部電影的美術以及如影相伴的心理低潮期。其實,陳飛這一段的人生軌跡,無非是每個年輕人在追逐職業理想時都可能有過的一種生存體驗。
然而,如此贅述陳飛在成為職業畫家之前的際遇,卻並不是想強調其中的勵志性元素,而是為了將陳飛在繪畫實踐方面的某種侷限性凸顯出來,正是基於這種侷限性,陳飛圍繞自身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作品價值體系。對於繪畫媒介本身而言,陳飛一旦從那種趨內的自律性探索中解脱出來,將實踐的方向由內轉外之後,外部的視覺世界不僅不再成為他繪畫實踐的一種阻礙,還被他化解為作品中助長其個人脾性的某種催化劑,並由此將自己的經歷與諸多體驗(包括他的侷限性)動員起來。
如果對陳飛的繪畫語言做一次純粹的技術解析,觀眾會發現畫布上的一切是如此的一目瞭然,勾繪的線形輪廓與平塗的色塊幾乎完成了全部的敍述。不可否認,這完全是一套無法展現微妙手感的形式語言,陳飛在手工創作每一幅作品時,絕大多數的精力都在用以營造所謂“超平”的畫面品質,同樣也不能否認,陳飛每一件作品描繪的都十分精緻,無不呈現出一種鋭化的視覺效果。然而,當“超平”與“鋭化”演變為一種類型化的審美標準時,其潮流性的一面也招致各種判斷與議論,且大多數的言論都是在消費社會的理論框架下展開的,而像陳飛這類的繪畫實踐很容易歸結為一種景觀社會的產物,其價值則是流行時尚文化邏輯之下衍生出的符號價值,對此無論是正面性的認定,還是反面性的批判,都是對中國社會複雜的精神狀態的局部性折射。
客觀地説,陳飛在正視自己的侷限之後,他的語言實踐就帶有某種強烈的個人偏執,物化過程中所投入的巨大的時間強度總是與一種概念化的寫實性訴求相關,比如那件反覆出現在畫中女主角(張蔚然)身上的毛衣以及在畫中經常出現的畫家自己的光頭形象,雖然在整體上呈現的都是一種圖式化的平面效果,但毛衣織物的紋理與頭頂的毛孔這樣的細節都會被他一絲不扣的勾畫出來,這是一種對於“精確性”的嚮往,使得陳飛作品中的人物都隱約的具有某種實在感,令人聯想到製作精良的“玩偶”。而這也是陳飛作品在視覺層面與其他語言相近的畫家最為顯著的區別之一。或許,從語言的來源看或多或少都會追溯到卡通文化的影響,只是陳飛之所以會選擇卡通式的語言,與其説是受到某種視覺文化的驅遣,還不如説是他在流行文化中覺察到一種可供使用的樸素的述願行為,參照陳飛之前所從事過的電影美術,現在的繪畫實踐在視覺上恰好停留在設計草圖與實物之間。
電影還給陳飛的繪畫帶來了些什麼?也許是從中領悟到一種讓周遭的一切變得可以接受的方式。陳飛總是不厭其煩的畫着自己和他的女朋友,雖然,每一幅作品都隱藏着一個全新的故事腳本,但工作室裏的一切卻只是在不斷的重複,幾乎每天一樣的工作流程、地點與人物,在這種機械性的週而復始中,時光卻又在線性的離去。電影在少年時給予陳飛的興奮以及對於他者的好奇,如今成為他紓解理性壓抑的一顆緩釋膠囊,他在作品中為自己和愛人設定角色、鋪陳場景、渲染氣氛,只為在他者的敍事中獲得一種主體性的自由。但有時,你也會發現陳飛在敍事中顯露的惡趣味與重口味,卻不曾像電影中那般的將觀眾的神經推向崩潰的臨界邊緣,因為在他的記憶中,電影打開的是一個瑰麗的世界,這種印象如同一個定格畫面被他封存在那段毫無功利心的歲月裏,所以,“好看”如同是對當初所做的一種挽留與紀念。
今年是2011年,洪洞小子陳飛來到北京已經12年,他現在是一名職業畫家,自己的工作室與家就安置在東四環邊上的一個住宅小區裏。作為一個80後的青年人,陳飛卻至今沒能學會上網與開車,幾乎每天只在工作室與家兩點間往返,有時偶爾會去小區附近的書店轉轉,一個被認定應該活在信息時代的年輕人,獲取信息的方式與他在那個封閉的小城時大致無二。當我們相信某個契機為自己的人生敞開某種可能性的時候,其實自己早已過着一種結構化的人生。所以,陳飛的繪畫至少是坦誠的,他用自己的侷限指認出這個虛妄的現實,就像一位德國詩人所説的,“我的雙翅已振作欲飛,我的心卻徘徊不前”。

陳飛其他信息

陳飛出版

2011
《一根筋》
《一根筋》(3張)
《陌生人》,今日美術館,北京,中國
2010
《BAD TASTE 壞品味》,少勵畫廊,香港,中國
2009
《一根筋》,星空間,北京,中國
2008
《找自己》,星空間,北京,中國

陳飛收藏

Franks-Suss 收藏,倫敦,英國
ME 美術館收藏,柏林,德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