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銓

(南京大學教授、文化學者)

鎖定
四川富順人。又名大銓,別名陳正心,筆名T、濤西等。出身於知識分子兼商人家庭。1916年夏入富順縣立高小學習,1919年8月到成都入省立第一中學,1921年7月畢業,8月到北京入清華大學留美預備班。 [1]  [4] 
新中國成立後,陳銓斷續在同濟大學任教,兼復旦大學教授。1952年任南京大學外文系德語教授,兼德國文學研究室主任。編寫過德語戲劇教材,翻譯《冬佔》等劇本。1957年錯劃為右派,1961年右派摘帽子,1969年病逝。 [2-3] 
中文名
陳銓
籍    貫
四川富順
出生日期
1903年11月25日
逝世日期
1969年1月31日
代表作品
天問

陳銓簡歷

1934年初回國,同年出版成名作長篇小説《革命前的一幕》。小説一北伐革命為背景,通過一個愛情故事表現出兩種不同的人生觀,結構均稱,筆法輕鬆自如,有大家風範。此後9年間先後在武漢大學北京清華大學、長沙臨時大學、昆明西南聯合大學教英文或德文。1942年8月去重慶,1943年2月起任國民黨中央政治學校英文教授。1940至1942年與林同濟等人創辦《戰國策》《戰國》等刊物,宣揚“戰國重演”、“尚力政治”等法西斯主義思想,形成戰國策派。他的話劇《野玫瑰》表現國民黨特務生活,影響最大。過去認為它美化了國民黨特務,因此加以否定。有人提出不同看法。
1946年8月到上海,執教於同濟大學。1952年至病逝一直在南京大學外文系任教。解放後關於他的研究較少,其著述缺乏整理,多有散失。
陳銓在北京清華學校求學即開始文學創作,發表小説《革命的前一幕》和以家鄉趙化鎮為背景的長篇小説《天問》。後成為“戰國策派”的代表人物。
民國23年,陳銓受聘於武漢大學任文學教授,次年到清華大學任教。抗戰中,執教於西南聯大,著作有《野玫瑰》《黃鶴樓》《狂飈》等。民國29年在重慶中央政治大學任教,寫成《金指環》《無情女》《藍蝴蝶》等文學作品。抗戰勝利後,受聘為上海同濟大學文學院外文系主任。
解放後,陳銓繼續在同濟大學任教,兼復旦大學教授。1952年任南京大學外文系德語教授。1957年陳銓被錯劃為右派,1961年摘右派帽子,1969年病逝。

陳銓[著作書目]

天問(上下卷,長篇小説)1928,新月
革命前的一幕(長篇小説)1934,良友
死灰(長篇小説)1935,天津大公報出版部
彷徨中的冷靜(長篇小説)1935,商務
中德文學研究(理論)1936,商務
文學批評的新動向(理論)1943,正中
藍蚨蝶(戲劇)1943,商務
從叔本華到尼采(理論)1944,在創出版社
婚後(獨幕劇集)1945,商務
黃鶴樓(戲劇)1945,商務
野玫瑰(戲劇)1946,商務
再見冷荇(長篇小説)1947,上海大東書局
歸鴻(長篇小説)1947,上海大東書局
戲劇與人生(理論)1947,上海大東書局
狂飆(長篇小説)1949,上海大東書局
金指環(戲劇)(出版時間、出版機構不詳)
衣櫥(戲劇)(出版時間、出版機構不詳)

陳銓[翻譯書目]

兩人在邊境(長篇小説)德國弗裏德利希/沃爾夫著,1955,上海,自由出版社
語言的藝術作品——文藝學引論(理論)瑞士凱塞爾/W著,1984,譯文
(董炳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