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蕭伊

(中國四川籍藝術家)

鎖定
陳蕭伊,女,1992年出生於中國四川,於 2014 年獲得倫敦藝術大學純藝術攝影碩士學位,工作生活於成都。其代表作有《Koan》系列、《隱匿時》系列、《他鄉異客》系列、《爭執》系列、《橫斷漣漪紀》系列等。 [1] 
中文名
陳蕭伊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四川
出生日期
1992年
畢業院校
倫敦傳媒學院
國際寶石學院
利茲貝克特大學
職    業
藝術家
代表作品
《Koan》系列
《隱匿時》系列
《他鄉異客》系列
《爭執》系列
《橫斷漣漪紀》系列
藝術風格
當代藝術

陳蕭伊藝術風格

陳蕭伊的作品基於攝影,並不侷限在具體的媒介當中,通過生產圖像的方式,關注於生命體的微妙感知,並不斷挑戰既定的邏輯、感知與想象來探討存在本身的問題。
她將創作定義為面對「存在本身」的一種度量,以「反定義」的圖像生產去還原現代技術所遮蔽的時間意識,其作品嚐試從二維平面到三維圖像的轉換,通過還原因加速度而被「淹沒」的感官,來顯現出「臨界」的微妙轉換狀態,使我們在與之有過共同經驗的事物裏感受間歇,並還原事物之間的「曖昧」。

陳蕭伊藝術履歷

陳蕭伊個人展覽

藝術家個人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區域
2022年
橫斷漣漪紀:我在説從深海聽來的幾個詞,千高原藝術空間 [2] 
成都,中國
2020年
爭執,成都當代影像館
2019年
他鄉異客:當我獨自盛開時,世界還在沉睡,千高原藝術空間,巴塞爾LISTE藝術博覽會
巴塞爾,瑞士
2018年
他鄉異客:當我獨自盛開時,世界還在沉睡,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
北京,中國
他鄉異客:當我獨自盛開時,世界還在沉睡,Crochetan劇院
蒙泰,瑞士
2017年
One Giant Leap,Matèria畫廊
羅馬,意大利
Never!,1000+項目,千高原藝術空間
成都,中國
Art Project by Matèria畫廊,倫敦藝術博覽會
倫敦,英國
2016年
The Inadequacy of Language,Matèria畫廊
羅馬,意大利

陳蕭伊羣體展覽

藝術家羣體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區域
2022年
未名河,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 志屋ZiWU
北京,上海,中國
2021年
人造風景_亞洲酒店計劃,特別項目:地球上最快樂的地方 明信片計劃,時代美術館
成都,中國
四重奏——當代藝術復調敍事,千高原藝術空間
虛實之間的平行宇宙,設計共和
上海,中國
2020年
Artissima線上展覽,Artissima Art Fair 2020
都靈,意大利
Asia Now巴黎亞洲藝術博覽會,線上展廳
線上
Body and Stone - Available Spaces,LA NUU攝影節
魯維,西班牙
2019年
宏大的事,非常廟藝文空間、千高原藝術空間
台北,中國
相機人的明暗室,麓湖A4美術館
成都,中國
Artissima Telephone - Artissima,OGR空間
都靈,意大利
青策計劃2019:末路斜陽——“聲名狼藉者”及其不可解的存在方式,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SA)
上海,中國
中國當代藝術年鑑展2018,民生現代美術館
北京,中國
繪之手,唐妮詩畫廊
上海,中國
2018年
Emerging Talents攝影節,MATTATOIO當代藝術博物館
羅馬,意大利
連州國際攝影年展:時間之風,連州攝影博物館
連州,中國
Extravaganza,沃韋影像雙年展
沃韋,瑞士
中國當代攝影四十年1976-2018,深圳OCAT
深圳,中國
十方:三影堂攝影獎十週年特展,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
北京,廈門,中國
嵌入自然,雅典攝影節:主單元,Benaki博物館
雅典,希臘
2017年
迴路——2000年以來的西南影像實驗,麓湖A4美術館
成都,中國
中國當代攝影40年(1976-2017):三影堂十週年特展,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
北京,中國
2016年
綿延的觀念空間——狀態與方法,成都藍頂美術館
成都,中國
中國當代攝影書,丹麥奧胡斯攝影書周,奧胡斯建築學院圖書館
奧胡斯,丹麥
2015年
中國攝影新勢力——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新瀉縣,日本
第三屆中國攝影年度排行榜,麗水攝影節,麗水攝影博物館
麗水,中國
中國攝影:二十世紀以來,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
北京,中國
離相:2015年第七屆三影堂攝影獎作品展,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
千高原——人民公園計劃,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節
廈門,中國
On Landscape #2,Matèria畫廊
羅馬,意大利
攝影書展,雅典國際攝影節,Benaki 博物館
雅典,希臘
亞洲攝影書展,卡塞爾攝影書節
卡塞爾,德國
Off Print倫敦,泰特現代博物館 (Turbine Hall)
倫敦,英國

陳蕭伊獲獎經歷

藝術家獲獎經歷
年份
獎項
2020年
提名 FOAM Paul Huf 2020獎項
2019年
提名 The 2020 Sovereign 藝術傑出獎
提名 華宇青年獎
2017年
入選 福布斯 “30 UNDER 30" 亞洲榜單——藝術類
提名 FOAM Paul Huf 2017獎項
2016年
第十屆AAC藝術中國年度青年藝術家獎
2015年
入選 第三屆中國攝影年度排行榜
獲獎 三影堂攝影獎大獎
入選 雅典攝影節攝影書展
入圍 BIPA巴塞羅納國際攝影獎
2014年
獲獎 英國Photofusion Prize/LCC 2014

陳蕭伊公共收藏

藝術家公共收藏
收藏機構
地點
麓湖A4美術館
成都,中國
北京,中國
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
麗水,中國

陳蕭伊主要作品

藝術家主要作品
作品名稱
作品圖
作品信息
松
照相凹版術,薩默賽特紙 300g,75.6cm×56.5cm,2014年,Ed.5+1AP
冰屑之二
冰屑之二 冰屑之二
照相凹版術,薩默賽特紙 300g,32.5cm×49.5cm,2014年,Ed.5+ 1AP
籽
照相凹版術,薩默賽特紙 300g,77cm×55.5cm,2014年,Ed.5+1AP
Snowy
Snowy Snowy
藝術微噴,哈內姆勒攝影純棉紙308g, 27cm × 41.5cm, 2015年, Ed. 5 +1AP
Way Out
Way Out Way Out
藝術微噴,哈內姆勒攝影純棉紙308g, 27cm × 41.5cm, 2015年, Ed. 5 +1AP
Never measure the measure
Never measure the measure Never measure the measure
無刻度温度計,鋁合金框,100cm×48cm,2017年
Every Moment
Every Moment Every Moment
(現場圖)
錄像,雙屏,單色,11分11秒,2018年,Ed.5+AP
Foam, Form – Phase II:do
Foam, Form – Phase II:do Foam, Form – Phase II:do
UV印刷曲面鋁板,120cm×80cm,2019年,Ed. 3 + 1AP
俯瞰者#1
藝術微噴, 168cm×100cm, 2021年
當特提斯海向西退卻,留下殘響
當特提斯海向西退卻,留下殘響 當特提斯海向西退卻,留下殘響
(視頻截圖)
4K影像,24分52秒,聲音:白水,2022年

陳蕭伊人物評價

吳棟(影像藝術撰稿人、評論家):
摘自吳棟《房間裏的盲人 評倫敦傳媒學院攝影羣展》
陳蕭伊的作品,在我看來,它的工藝感要比圖像本身更加惹眼,它們富有禪意,但又影響了思考空間。
從某 種程度上來説,這也是因為她作品的問題屬於一些人類的“終極問題”,一些柏拉圖、康德、海德格爾們歷經 一生所探索的東西。
王薇(藝術家、策展人):
摘自王薇《陳蕭伊 攝影作為隱喻的媒介》
陳蕭伊的攝影作品總會帶給觀者-種抽離現實的體驗。
無論具象的景觀,抑或抽象的形態,在她的鏡頭下均成為了傳達某種隱喻的媒介,並通過激發一種溢出式的想象 ,將觀者的感知與思緒引入畫面背後的世界,這關乎某種與自然、生命相關的思考。
從這個意義而言,作品本身成 為-種連接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的通道,從而將觀看視角引向一個不可見的現實之中。
芮蘭馨(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博士後)
陳蕭伊執迷的並非審美意義上的虛空,而是找尋物質所能夠產生的縱深維度,這種執迷或許來自於對“尋常”的懷疑。“尋常”往往被觀看和闡釋建立起來,這也許可以解釋,流水總隱喻着逝去,而燃燒象徵着慾望,物質總被當做敍事的符號,那麼如果物質僅僅作為自身而存在時,是否就不再能被人們識別,但它們以怎樣的存在而顯明自身,是陳蕭伊在圖像上做出的迴應。
——摘自芮蘭馨《燃燼——陳蕭伊「爭執」展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