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祥道

(北宋經學家、思想家)

鎖定
陳祥道(1042—1093),福州(今屬福建)人。早年字祐之,進士及第後改字用之,為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曾官至秘書省正字、館閣校勘,是北宋著名經學家、思想家。他於經史子集幾乎無所不通,尤其精於《論語》學和禮學。他曾撰有經學著述十餘種,但遺憾的是僅有《論語詮解》10卷和《禮書》150卷傳世,其中《禮書》在中國傳統禮學史和文化史上具有了較為重要的學術地位和影響。 [1-2] 
本    名
陳祥道
祐之,改字用之
所處時代
北宋
民族族羣
出生地
福州
出生日期
1042年
逝世日期
1093年
主要作品
《禮書》

陳祥道人物生平

陳祥道於北宋慶曆二年(1042年)出生於閩清宣政裏(今閩清縣雲龍鄉)漈上村。自幼聰敏勤奮,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即高中進士。同榜進士中有王安石的兒子王雱。王雱很欣賞陳祥道的學問與人品,與他可以説是一見如故。後來陳祥道隨王雱去拜見王安石,遂成為王安石的門生。在自中唐到兩宋蓬勃興起的疑經惑傳、頗具開放性與批判性精神的解經思潮下,王安石大膽非毀、質疑前人的註解,對《詩經》《尚書》《周禮》這三種經典重新做注,纂成《三經新義》推廣於世,為其變法新政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而在經典詮釋方面,陳祥道受王安石的影響頗深,他的《禮書》和《論語詮解》對歷代註疏同樣作出了大量的批評指謫和突破,但引證精詳合理,都有較充分的理據,在學術水平上比王安石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後世評價他“禮學通博,一時少及”,認為他的學術與人品“為當世推重,不以安石之故廢之矣”。
在仕途上,陳祥道剛出仕時,因為其父陳玩在一次事件中將公差打死而備受牽連,有好幾年時間不得不賦閒在家。即便他作為王安石的門生,受到了王安石等人的賞識多次得到起用,但是北宋神宗、哲宗兩朝的權鬥激烈,王安石兩次被罷相,陳祥道也兩次都沒能倖免,因此他前半生的仕途可謂十分坎坷。
陳祥道因為精通禮學,所以他任職時間最長的就是禮官,而其初仕禮官與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翰林學士許將向朝廷的舉薦有着重要關係。
許將十分了解陳祥道對禮制的精通,因此在元祐四年進給哲宗的奏章中對其禮學成就大加褒揚,希望朝廷能任命他為禮官。哲宗採納了許將的舉薦,詔任陳祥道為太常博士,常駐太常寺。太常寺是掌管皇室宗廟祭祀及禮樂儀制的中央機構,長官為卿,副職為少卿,博士乃屬官。陳祥道進入太常寺,是其仕途與學術事業上的重要轉折點。在太常寺職位上,他接觸到更多的禮樂文獻以及各種禮器,熟悉了更多的典禮儀節,這為他的禮學著述活動提供了很大便利。
元祐五年(1090年),陳祥道將他的《禮書》增補為150卷,內相範祖禹見陳祥道向朝廷進獻的《禮書》比當時聶崇義的《三禮圖集註》內容更為豐富精詳,於是便向哲宗進言,希望朝廷把《禮書》送往學士院以及兩制或經筵審定後,再轉交到太常寺,與聶崇義的《三禮圖集註》一併參酌使用。兩制是唐宋時的一種職官制度,其一為內製,是指翰林學士受皇帝之命起草詔令的制度;其二是外製,即中書舍人與其他官員共同為中書門下擬定詔令的制度。兩者合併在一起,就稱為兩制。由於兩制在宋代朝政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陳祥道的《禮書》最終得以通過兩制頒行,其政治與學術的影響力頓時大增。
元祐六年(1091年),陳祥道自太常博士轉任秘書省正字一職,主要負責彙編國家圖書館中的書籍,並校正書籍中的脱漏和錯誤。
元祐七年(1092年)春,陳祥道向朝廷進獻他所寫的《禮圖儀注》,之後被任命為館閣校勘。同年四月二日,時任翰林侍講學士、國史院修撰的範祖禹又向皇帝舉薦陳祥道,數月後陳祥道得以補缺任太常博士之職。十二月九日,陳祥道向朝廷進獻他寫的《註解儀禮》32卷,在範祖禹的建議下,皇上下旨把這本書送到兩制審定,同時也一併把他所進獻的禮圖交到了太常寺,以供當時的禮官們在設計和安排朝廷禮儀活動時做參考。
元祐八年(1093年),太皇太后高氏去世,宋哲宗開始親政,陳祥道這時為朝廷政治與禮制建設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議。其中最負盛名的就是他向哲宗直諫“貴人賤馬”的故事。北宋以文人治國,太宗立國之初,就曾勒石為銘,要求歷代皇室尊重“白衣卿相”,即讀書人。但陳祥道卻發現,朝廷在元會(元宵節皇帝朝會羣臣)慶典中讓御馬立於百官之上,因此頗為不滿,於是在當年五月的一次朝會中,他找準時機,向哲宗皇帝進諫,鄭重請求皇上改革這一禮儀制度。見陳祥道説得有根有據、合情合理,哲宗慨然允准,並御賜緋魚袋,讓他以較低的官階享受五品官員的待遇。之後不到十天,陳祥道在京城去世,享年五十二歲。
陳祥道去世後蒙受哲宗皇帝欽賜御葬,歸葬於故鄉閩清十七都鶴爐下溪坪(今白樟鎮下爐村)後門壠,可謂享盡哀榮。他的墓葬現仍保留完好,雖然佔地不大,但視野開闊,墓道近60米,兩旁立有兩對翁仲、三對石獸,極顯尊貴。
時任縣令祝聖隨後在閩清文廟為陳祥道專門修建了鄉賢堂,以示表彰和推崇。徽宗政和年間,福州知府黃裳認為陳祥道“解經以悟學者”有功,也在福州郡學鄉賢堂內掛上陳祥道畫像,讓後人祭拜。 [1] 

陳祥道著作等身

陳祥道一生著作等身,著有《儀禮註解》32卷、《禮記講義》24卷、《周禮纂圖》20卷、《禮例詳解》10卷、《禮書》150卷、《論語全解》10卷、《莊子注》、《詩解》、《書解》等,留存今的只有《禮書》150卷和《論語全解》10卷。 [2] 

陳祥道禮學影響

在《禮書》中,陳祥道對“三禮”經傳做了系統的整理與總結,不僅全面介紹了古代上層社會的典章、制度、儀節,如“王及諸侯城郭之制”“王、諸侯、大夫和士寢廟制”“朝覲之禮”“諸侯朝天子送逆之節”,釁禮、射禮、族燕之禮、天子視學養老之禮、養孤之禮、鄉飲酒禮,還有各種士庶通用的生活禮儀如冠禮、婚禮、喪禮、祭禮,以及《儀禮》中的用樂(包括樂律和樂器)問題、服飾、車馬、儀仗、禮器和祭品等,而且還對這些禮制背後所藴含的思想和意義作了説明。
陳祥道受中唐以來疑經惑傳思想的影響,秉承了其師王安石“三經新義”的批判與創新精神,在秉持自孔孟而來的儒學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其《禮書》敢於議論、指摘鄭玄、孔穎達等前賢的傳注,甚至敢於議論《禮記》諸篇的是非,質疑批判荀子及其他儒學先賢的禮學論述。但與此同時,從《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來看,儘管他是王安石的學生,在王安石被廢之後政治上也受到不少牽連,然而由於其“論辯精博,間以繪畫”,在學問上還是頗為人所稱道的,認為他“禮學通博,一時少及”,所以他的《禮書》能夠“為當世所重,不以安石之故廢之矣”。
陳祥道在《禮書》中雖然對鄭玄、荀子等傳統經學及儒學大家的禮學思想頗多批評,但他對孔子、孟子、子思子的禮學思想不容置疑的肯定與堅持,則隱約可以看出他對儒學道統的認識與韓愈、程顥、程頤以及後來的朱熹、陸九淵等人並無實質差別。他雖然在學緣結構上與兩宋理學並非一脈,然而其思想仍屬於宋代學術中的主流儒學陣營。
而在《禮書》的撰寫方法上,陳祥道採用近似於專題論述的方式,以《儀禮》為經,以《禮記》《論語》《孟子》《荀子》《孔子家語》《史記》等中的禮學論述與漢唐經學家鄭玄、王肅、孔穎達等的註疏為緯,將經典文本與歷代註疏結合起來予以綜合撰述和介紹,相對於朱熹的《儀禮經傳通解》而言,無疑為後者開了先河,起到了先導作用,而陳祥道在《禮書》中對禮圖的運用則顯得在研究方法上比朱熹還更為完整。事實上,朱熹對陳祥道《禮書》的評價一直都比較高,不僅在其《儀禮經傳通解》中數次引用陳祥道的《禮書》,如在卷一《家禮·士冠禮》一篇的註解中曾兩次引用《禮書》卷七十七關於用牲之法的説明,又於卷九《學禮·學制》“教學之通法”一章的註解中三次引錄陳祥道《禮書》中的相關説法,而且按照《朱子語類》中的記載,朱熹的學生曾祖道(字擇之)曾説:“自《通典》後,無人理會禮。本朝但有陳祥道、陸佃略理會來。”朱熹評論時也指出:“陳祥道理會得也穩。陸農師(即陸佃)也有好處,但杜撰處多。”可見,在宋人的禮學著作中,朱熹對陳祥道的《禮書》評價較高。明代學者張溥在《禮書敍》中就將陳祥道的《禮書》與朱熹的《儀禮經傳通解》並論,認為二者可以互補,後世學者應該將兩種禮學著述合併着一起看。今人也往往認為,陳祥道的《禮書》與北宋司馬光的《書儀》、朱熹的《儀禮經傳通解》共同代表了宋代禮學的最高水平,對後世學者研究禮學的發展、瞭解上古禮制與宋代禮制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