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曉強

(蘭州大學文學院教授)

鎖定
陳曉強,男,漢族,1974年生 ,甘肅通渭縣人。漢語言文字學專業博士,蘭州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中文名
陳曉強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74年
畢業院校
北京師範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專業方向
漢語言文字學
任職院校
蘭州大學

陳曉強人物經歷

1993年隴西師範畢業,保送至西北師範大學中文系學習。
1997年西北師範大學畢業,分配至甘肅教育學院工作。
2000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師從朱小健教授攻讀漢語言文字學專業碩士學位。
2003年獲得碩士學位後,於甘肅聯合大學工作。
2005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師從王寧教授攻讀漢語言文字學專業博士學位。
2008年獲得博士學位後,於蘭州大學文學院工作。
2010年聘為副教授。

陳曉強主講課程

《古代漢語》《訓詁學》《文字學》《<説文解字>導讀》 [1] 

陳曉強研究方向

從事漢語言文字學的教學與研究,側重訓詁學、詞源學、文字學。

陳曉強主要貢獻

在《方言》《民俗典籍文字研究》《古漢語研究》《西北民族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50餘篇。出版著作《敦煌契約文書語言研究》《隴西方言詞語研究》《左傳品讀》《國語校訂》等。主持國家語委語言文字優秀項目後期資助“形聲字聲符示源功能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形聲字聲符示源功能叢考”、甘肅社科項目“敦煌社邑文書語言研究”等。
教學、科研評價
1.甘肅省精品課程《古代漢語》主講老師,2010年
2.蘭州大學文學院第二屆青年教師講課比賽第一名,2014年
3.“學生是老師最好的老師”——記文學院青年教師陳曉強,《蘭州大學報》2015年第3期
4.蘭州大學第四屆“學生最喜歡的十大老師”提名獎,2015年
5.甘肅社科成果三等獎(敦煌契約文書語言研究),2015年
6.蘭州大學本科畢業論文優秀指導老師,2016年
7.專訪文學院陳曉強副教授,蘭州大學翠英在線,2017.3.9
代表著作
1.敦煌契約文書語言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
2.隴西方言詞語研究,甘肅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一作者)
3.左傳品讀,蘭州大學出版社,2017年。
4.《國學經典品讀》系列叢書,蘭州大學出版社,2017年。(副主編)
5.《〈國語選注〉校訂》,商務印書館,2017年。
科研項目
主持項目
1.形聲字聲符示源功能叢考,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09年
2.敦煌契約文書語言文字研究,蘭州大學交叉學科青年創新研究基金項目,2009年
3.隴西方言語詞研究,蘭州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2010年
4.形聲字聲符示源功能研究,蘭州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2013年
5.敦煌社邑文書語言研究,甘肅省哲學社會科學項目,2014年
6.《大學語文》慕課建設,蘭州大學項目,2015年
7.《大學語文》慕課建設與慕課教學互動機制研究,蘭州大學項目,2017年
8.形聲字聲符示源功能研究,國家語委語言文字優秀項目後期資助,2017年
參與項目
1.參與撰寫《漢語學習與應用·教師用書》,語文出版社,2007年。
2.參與整理、校勘《章太炎説文解字授課筆記》,中華書局,2008年。
3.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子項目《語言學名詞術語·訓詁學術語》,2006年。
4.參與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重大攻關項目《中華大字符集創建工程》,2007年。
5.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漢語辭書理論史研究》,2008年。
發表論文
(一)碩博論文
1.《説文同文》研究,北京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
2.漢語詞源與漢字形體的關係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年
(二)期刊論文
1.論《論語》中“仁”的多層統一,《甘肅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1期
2.通過對黃侃三個古韻表中“歌”部情況的比較分析看黃侃古音思想,《西北師大學報》2003年5期
3.《論語》“學而”章辨義,《甘肅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2期
4.淺論王力先生對《文始》的評價,《台州學院學報》2005年4期
5.《〈論語〉“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解》,《甘肅聯合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
6.“約定俗成”與“音近義通”説思辯,第五屆《先秦兩漢學術兩岸研究生論文集》(台灣),2006年
7.《論語》語法札記三則,《甘肅聯合大學學報》2006年6期
8.《説文同文》彙編本勘正,《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三輯,2006年
9.漢語詞源研究中的漢字觀.勵耘學刊(語言卷),第五輯,2007年
10.王寧教授談博士生培養,《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通訊》2007年1期
11.論漢字中的一形多本義現象,《殷都學刊》2007年3期
12.《説文》“亦聲”字研究,《甘肅聯合大學學報》2007年5期
13.從黃侃古音表的變化中看黃侃古音思想,《成都大學學報》2007年6期
14.章黃學派《説文》系聯法淺述,《宋永培先生紀念文集》,中國文聯出版社,2008年
15.《詩經·君子偕老》解,《甘肅聯合大學學報》2008年5期
16.論漢語同源詞的聲符互通現象,《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五輯,2008年
17.“形借”現象淺論,《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第2期
18.《論語》中的“敏”字解,《古漢語研究》2009年第3期
19.論聲符的互換,《甘肅聯合大學學報》2009年第6期
20.論《文始》的“變易”觀,《勵耘學刊》(語言卷),2009年第2輯
21.陸宗達、王寧先生漢語詞源學思想述學,《甘肅社會科學》2010年第5期
22.詞源意象與漢字形象論析,《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九輯,2011年
23.敦煌契約文書詞語考釋四則,《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11年第1期
24.敦煌契約文書詞語考釋九則,《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第4期
25.大愛無色,《燭光》,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26.敦煌契約文書詞語考釋十三則,《甘肅聯合大學學報》2012年第6期
27.沈兼士“右文説”之考察與推闡,《中國文字學報》第四輯,2012年
28.敦煌契約文書所見織物研究,《西北民族研究》2013年第2期
29.《敦煌契約文書輯校》勘正,《甘肅聯合大學學報》2013年第6期
30.説“臣”,《第三屆漢字與漢字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書局,2013年
31.“黃帝”命名源於玉璜説考辨,《先秦文學與文化(第三輯)》,上海遠東出版社,2013年
32.敦煌契約文書詞語例釋,《古漢語研究的新探索》,語文出版社,2013年
33.敦煌社邑文書中的“色物”考,《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年第1期
34.甘肅隴西方言古語詞例釋,《方言》2014年第2期
35.俄藏敦煌文獻Дx.1409契約殘卷考釋,《蘭州文理學院學報》2014年第6期
36.甘肅隴西方言古語詞考釋十則,《西北語言與文化》(第二輯),華東師大出版社,2014年
37.陽光總在風雨後,《寸草春暉》,2014年
38.論漢字的“象”,《古漢語研究》2015年第2期
39.敦煌社邑文書中語素“破”參構詞考釋,《蘭州文理學院學報》2015年第4期
40.敦煌社邑文書中的“營(榮)葬”用物考,《西夏研究》2015年第4期
41.神奇的星星:説“歲”,《華夏文明導報》2016年1月28日
42.種子的力量:説“春”,《華夏文明導報》2016年2月6日
43.隴西方言詞語例釋,《華夏文明導報》2016年3月3日
44.隴西方言詞語例,《華夏文明導報》2016年5月12日
45.説説“隴西話”,《華夏文明導報》2016年5月19日
46.甘肅隴西方言詞語考釋十七則,《蘭州文理學院學報》2016第5期
47.孔子的理想與現實,“章黃國學”微信平台,2016年10月8日
48.黃侃拜師章太炎,《華夏文明導報》2017年7月6日
49.論黃侃手批《説文解字》未用“同”批錄及未錄的《文始》“變易”——以《文始》“歌泰寒”類的考察為基點,《勵耘語言學刊》2017年第2輯(總第27輯)
50.論敦煌文獻中的“墼”,《敦煌研究》2017年第6期。 [1] 
51.溯本清源、通幽洞微——讀《慶陽方言詞典》,《河西學院學報》2017年第1期 [1] 
參考資料
  • 1.    陳曉強  .蘭州大學文學院.2018-09-12[引用日期201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