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俊

(東漢雲台二十八將之一)

鎖定
陳俊(?~47年),字子昭,南陽郡西鄂縣(今河南省南召縣)人。東漢中興名將,雲台二十八將之一。
初隨太常將軍劉嘉,後來投奔大司馬劉秀,參加了剿滅河北農民軍、平定關東劉永、董憲、張步等割據勢力的作戰。劉秀即位,歷任強弩將軍、泰山太守、琅琊太守,封新處侯。建武十三年,定封祝阿侯。建武十四年,為奉朝請。建武二十三年),去世。
中文名
陳俊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逝世日期
47年
職    業
將領
主要成就
東漢開國功臣,大破張步
出生地
南陽郡西鄂縣
封    爵
祝阿侯
地    位
雲台二十八將之十九

陳俊人物生平

陳俊投奔劉秀

年輕時候,在南陽郡擔任小吏。公元23年,更始帝劉玄稱帝,陳俊的南陽同鄉、大漢宗室劉嘉被任命為太常將軍,劉嘉委任陳俊為他的長史。公元23年(更始元年)十月,更始帝劉玄派遣劉秀北上鎮慰河北諸州郡。劉秀到河北後四處招納人才,劉嘉就寫了一封信,將手下的陳俊、賈復推薦給劉秀。陳俊到了劉秀軍中被任命為安集掾。 [1] 

陳俊平定河北

新野李湖文化苑陳俊浮雕 新野李湖文化苑陳俊浮雕
當時,河北活躍着數十支農民軍,成為劉秀佔據河北的主要障礙。公元24年(更始二年)秋,陳俊隨劉秀率軍進攻活動於清陽(今河北清河東南)等地的數十萬銅馬農民軍,銅馬農民軍敗退,兩軍再戰於蒲陽(今河北完縣),銅馬農民軍大敗而降。在這次戰役中,陳俊屢立戰功,蒲陽大戰之後,陳俊被劉秀拜為強弩將軍。 [2-3] 
擊破銅馬農民軍之後,陳俊隨劉秀北上,繼續追剿向北逃竄的尤來、五幡、大槍農民軍,農民軍一路向北敗退,幸好原本活躍在青州的五校農民軍趕來增援。四部農民軍會師之後人數再度膨脹到四十萬以上。 [3] 
恢復了元氣的農民軍,在安次縣(今河北廊坊市安次區)與漢軍展開大戰。在這場戰役中,陳俊所部的對手是五校農民軍。在戰鬥中,陳俊下馬,手接短兵,所到之處敵軍必破,率軍追奔二十餘里,斬殺了五校農民軍的大帥,才肯率軍回營。劉秀望而嘆道:“如果漢軍將領作戰的時候,都像陳俊這樣勇猛,還有什麼可以擔憂的事情!” [4] 
安次一戰,在陳俊、馬武等漢軍將領的猛烈攻擊之下,農民軍再次敗退,五校農民軍向北退入漁陽郡,他們所到之處虜掠劫搶,收集糧草以備軍需。見到這種情況,陳俊向劉秀獻計,他説:“我軍應派輕騎兵穿插到賊軍的前面去,讓各地的百姓各自堅守壁壘,斷絕賊軍的糧食補給,這樣就可以不戰而殲滅敵人了。” [5] 
劉秀聽了以後,深以為然,他馬上派遣陳俊率領輕騎兵穿插到農民軍的前面去。見到百姓保守壁壘堅固完好的,就令其固守;放散在外的,就掠取過來。這樣一來,農民軍除了遺存在野外的一點糧食以外,再也搶不到任何東西吃,軍心大亂,被迫繼續北逃。 [6] 
此戰之後,劉秀留下吳漢、陳俊等人繼續追剿農民軍,自己回師南下,臨走時他對陳俊説:“賊虜已不足為懼,使這些賊虜陷入困境的,是將軍的策略。” [7] 
劉秀回薊之後,陳俊與耿弇、吳漢、景丹、蓋延、朱祐、邳彤耿純劉植岑彭祭遵王霸堅鐔馬武十三將軍繼續追擊農民軍殘部,在潞東、平谷,連續重創敵軍,斬首一萬三千餘級,最後一直追到右北平郡的無終縣(今天津薊縣)、土垠縣(今河北豐潤縣)、俊靡(今河北遵化市),將農民軍殘部消滅得乾乾淨淨。 [8] 
公元25年(建武元年)六月,劉秀稱帝,封陳俊為列侯。 [9] 
劉秀即位之後,派遣建威大將軍耿弇、驃騎大將軍景丹、強弩將軍陳俊去清剿厭新農民軍,兩軍在敖倉開戰,厭新軍戰敗投降。 [10] 
公元26年(建武二年)春天,陳俊率軍去清剿匡縣農民軍,將其盤踞的四個縣全部攻下,隨後轉擊頓丘,所部三城不戰而降,陳俊連立戰功,劉秀十分高興,改封陳俊為新處侯。當年秋天,劉秀還下詔給統領全軍的大司馬吳漢拜陳俊為強弩大將軍。連受嘉獎的陳俊一鼓作氣,又先後剿滅了流竄於河內郡的金門農民軍、白馬農民軍。 [11] 
公元26年(建武二年)秋天,陳俊與景丹、吳漢、建威大將軍耿弇、建義大將軍朱祐、執金吾賈復、偏將軍馮異、左曹王常、騎都尉臧宮等擊破五校農民軍殘部於羛陽,光投降的就有五萬多人。 [12] 

陳俊征戰關東

平定關東之戰示意圖 平定關東之戰示意圖
劉秀平定河北之後,開始了統一天下的征戰,首先他要消滅的是在他的東面的劉永、張步、董憲等關東割據勢力。陳俊參加了平定關東的一系列戰役。 [13] 
公元27年(建武三年)春,劉秀命令吳漢率領杜茂、陳俊等南下攻打梁王劉永,將其大將蘇茂圍困在廣樂(今河南虞城北)。劉永部將周建率兵來救,兩軍接戰,漢軍大破敵軍,蘇茂、周建棄城突圍出走。吳漢留杜茂、陳俊守廣樂,自率大軍與蓋延將劉永圍困在睢陽(今河南商丘市)。不久,城中食盡,劉永被部將所殺。 [14] 
公元28年(建武四年),陳俊、王梁隨吳漢清剿臨平的五校農民軍殘部,一直追到東郡箕山。隨後分兵,陳俊單獨率軍轉攻汝陽及項縣,接着又攻拔了南武陽。 [15-16] 
平定劉永之後,劉秀將目光轉向了太山郡(即泰山郡),當時太山郡(即泰山郡)境內有很多擁兵自重的地方勢力,他們多數都依附於割據濟南郡的張步,劉秀想要發兵佔據太山郡(即泰山郡),大司馬吳漢對劉秀説:“只有陳俊才能平定此郡。”於是劉秀拜陳俊為太山太守,代理大將軍事。張步聽説之後,派遣其部將去攻打陳俊,雙方大戰於嬴下,陳俊大破其軍,一直追到濟南郡的邊境,光是印綬就繳獲了九十多顆,隨後陳俊又率軍攻下郡內諸縣,平定了太山郡(即泰山郡)。 [17] 
公元29年(建武五年),劉秀下令建威大將軍耿弇率領太山太守陳俊、騎都尉歆去討伐張步。耿弇、劉歆、陳俊率兵東進,從橋陽橋渡河。過河之後,漢軍連破敵軍,直逼張步的老窩劇縣(今山東昌樂縣西)。劇縣城高兵多,易守難攻,陳俊就對耿弇説:“劇縣的賊兵強盛,我們可以暫時閉營休養士卒,以等待皇帝到來。”耿弇沒有同意,而是繼續猛攻,最終張步投降。 [18-19] 

陳俊鎮守東海

漢朝郡國示意圖 漢朝郡國示意圖
平定張步之後,劉秀調任陳俊為琅琊郡太守,領將軍事一如過去。這時琅琊郡還沒有平定,但齊地的人素來聽過陳俊的威名,所以陳俊一到,盜賊就都解散了。 [20] 
公元29年(建武5年)6月,光武帝劉秀親征討伐割據東海郡的董憲。董憲、龐萌一起逃到朐縣。
公元30年(建武6年),朐縣城中的糧食吃沒了,董憲、龐萌秘密率軍離開朐縣,計劃奪取贛楡縣(屬東海郡),琅邪太守陳俊察知率軍迎擊,董憲、龐萌大敗而逃,二人在逃亡途中都被殺了。隨後陳俊又乘勢進軍剿滅了朐縣的山寇孫陽,琅琊郡從此平定。 [21-22] 
公元32年(建武八年)夏,張步攜妻子逃奔臨淮,與弟張弘、張蘭商議招集他的舊部,乘船入海,陳俊得知後追擊並斬殺了張步。劉秀讚美其功,詔令陳俊得以專征青、徐兩州。 [23-24] 

陳俊請伐隴蜀

經過多年征戰,劉秀基本統一了中國,只有西南還沒有平定,陳俊幾次上書自請,願意率軍去平定割據西南的隗囂公孫述。劉秀因為需要他鎮守關東而沒有同意,劉秀在給陳俊的詔書中説:“東州剛剛平定,是大將軍的功勞。東州近海擾亂,是盜賊藏身之地,朝廷以此地為重憂,請暫且勉力鎮撫。” [25] 
公元37年(建武十三年),劉秀增加陳俊的食邑,定封陳俊為祝阿侯。 [26] 
公元38年(建武十四年),劉秀徵召陳俊回京奉朝請 [27] 
公元47年(建武二十三年),陳俊去世。 [28] 

陳俊歷史評價

劉秀:“戰將盡如是,豈有憂哉!” [29] 
范曄《後漢書》:“俊撫貧弱,表有義,檢制軍吏,不得與郡縣相干,百姓歌之。” [29] 
贊曰:“宮、俊休休,是亦鷹揚。” [29] 
徐鈞:“拒戰交兵勇有餘,旁人驚歎更誰如。肅清海岱勳名立,不負劉嘉一薦書。” [30] 
談遷:“耿純、陳俊料敵如神,每出而成克捷之勳,非中興良佐乎?” [31] 

陳俊後世地位

漢明帝永平年間,明帝追憶當年隨其父皇打下東漢江山的功臣宿將,命繪二十八位功臣的畫像於洛陽南宮的雲台,陳俊名列第十九位。 [32] 

陳俊家族後裔

兒子:陳浮,襲爵祝阿侯,後徙封為薪春侯。 [33] 
孫子:陳專諸,陳浮之子,襲爵薪春侯。 [33] 
曾孫:陳篤,陳專諸之子,襲爵薪春侯。 [33] 

陳俊相關史籍

連環畫《反南陽》中的陳俊 連環畫《反南陽》中的陳俊
《後漢書》、《東觀漢記》有傳。
《太平御覽》、《資治通鑑》均有事蹟記載。
《後漢書·卷十八·吳蓋陳臧列傳第八》 [34] 

陳俊文學形象

連環畫《反南陽》中陳俊刀劈韓滔 連環畫《反南陽》中陳俊刀劈韓滔
在《東漢演義》等通俗小説及民間流傳的評書、評話等民間曲藝之中,陳俊,字天生,是二十八星宿之中的畢月烏
陳俊手使一條鑌鐵棍,智勇雙全。劉秀在白水村起兵之後,進攻胡陽城,守將韓滔拼命防守軍久攻不下,這時陳俊出場,他投軍到劉秀營中,獻上妙計,一方面讓漢軍輪流攻城,使韓滔疲憊不堪,一方面他混入城中,假裝投靠韓滔,趁韓滔睏乏入睡之時,殺了韓滔,獻了胡陽,從此隨劉秀征戰四方,平定天下,被封為棘陽侯。
參考資料
  • 1.    《後漢書·卷十八·吳蓋陳臧列傳第八》:陳俊字子昭,西陽西鄂人也。少為郡吏,更始立,以宗室劉嘉為太常將軍,俊為長史。光武徇河北,嘉遣書薦俊,光武以為安集掾。
  • 2.    《後漢書·卷十八·吳蓋陳臧列傳第八》:從擊銅馬於清陽,進至蒲陽,拜強弩將軍。
  • 3.    劉秀統一河北之戰  .軍事網[引用日期2013-12-06]
  • 4.    《後漢書·卷十八·吳蓋陳臧列傳第八》與五校戰於安次,俊下馬,手接短兵,所向必破,追奔二十餘里,斬其渠帥而還。光武望而嘆曰:"戰將盡如是,豈有憂哉!"
  • 5.    《後漢書·卷十八·吳蓋陳臧列傳第八》五校引退入漁陽,所過虜掠。俊言於光武曰:“宜令輕騎出賊前, 使百姓各自堅壁,以絕其食,可不戰而殄也。”
  • 6.    《後漢書·卷十八·吳蓋陳臧列傳第八》光武然之,遣俊將輕騎馳出賊前。 視人保壁堅完者,敕令固守;放散在野者,因掠取之。賊至無所得,遂散敗。
  • 7.    《後漢書·卷十八·吳蓋陳臧列傳第八》及 軍還,光武謂俊曰:“困此虜者,將軍策也。”
  • 8.    《後漢書·卷十九 ·列傳第九》光武還薊,復遣弇與吳漢﹑景丹﹑蓋延﹑朱佑﹑邳彤﹑耿純﹑劉植﹑岑彭﹑祭遵﹑堅鐔﹑王霸﹑陳俊﹑馬武十三將軍,追賊至潞東,及平谷,再戰,斬首萬三千餘級,遂窮追於右北平無終﹑土垠之閒,至俊靡而還。
  • 9.    《後漢書·卷十八·吳蓋陳臧列傳第八》及即位,封俊為列侯。
  • 10.    《後漢書·耿弇傳》:光武即位,拜弇為建威大將軍。與驃騎大將軍景丹、強弩將軍陳俊攻厭新賊於敖倉,皆破降之。
  • 11.    《後漢書·卷十八·吳蓋陳臧列傳第八》建武二年春,攻匡賊,下四縣,更封新處侯。引擊頓丘,降三城。其秋,大 司馬吳漢承製拜俊為強弩大將軍,別擊金門、白馬賊於河內,皆破之。
  • 12.    《後漢書·景丹傳》秋,與 吳漢、建威大將軍耿弇、建義大將軍朱祐、執金吾賈復、偏將軍馮異、強弩將軍 陳俊、左曹王常、騎都尉臧宮等從擊破五校於羛陽,降其眾五萬人。
  • 13.    東漢統一關東之戰  .軍事網[引用日期2013-12-06]
  • 14.    《後漢書·吳漢傳》又率驃騎大將軍杜茂、強弩將軍陳俊等,圍蘇茂於廣樂。茂、建突走。漢留杜茂、陳俊等守廣樂,自將兵助蓋延圍劉永於睢陽。永既死,二城皆降。
  • 15.    《後漢書·吳漢傳》:明年,又率陳俊及前將軍王梁,擊破五校賊於臨平,追至東郡箕山,大破之。
  • 16.    《後漢書·卷十八·吳蓋陳臧列傳第八》四年,轉 徇汝陽及項,又拔南武陽。
  • 17.    《後漢書·卷十八·吳蓋陳臧列傳第八》是時,太山豪傑多擁眾與張步連兵,吳漢言於帝曰: “非陳俊莫能定此郡。”於是拜俊太山太守,行大將軍事。張步聞之,遣其將擊 俊,戰於嬴下,俊大破之,追至濟南,收得印綬九十餘,稍攻下諸縣,遂定太山。
  • 18.    《後漢書·耿弇傳》:弇悉收集降卒,結部曲,置將吏,率騎都尉劉歆、太山太守陳俊引兵而東,從朝陽橋濟河以度。
  • 19.    《後漢書·耿弇傳》陳俊謂弇曰:“劇虜兵盛,可且閉營休士,以須上來。”
  • 20.    《後漢書·卷十八·吳蓋陳臧列傳第八》時,琅邪未平,乃徙俊為琅邪太守,領將軍如故。齊地素聞俊名,入界,盜 賊皆解散。
  • 21.    《後漢書·董憲傳》吳漢進圍朐。明年,城中谷盡,憲、萌潛出,襲取贛榆,琅邪太守陳俊攻之, 憲、萌走澤中。
  • 22.    《後漢書·卷十八·吳蓋陳臧列傳第八》俊將兵擊董憲於贛榆,進破朐賊孫陽,平之。
  • 23.    《後漢書·張步傳》八年夏,步將妻子逃奔臨淮,與弟弘、藍欲招其故眾,乘船入海,琅邪太守 陳俊追擊斬之。
  • 24.    《後漢書·卷十八·吳蓋陳臧列傳第八》八年,張步畔,還琅邪, 俊追討,斬之。帝美其功,詔俊得專征青、徐。
  • 25.    《後漢書·卷十八·吳蓋陳臧列傳第八》數上書自請,願奮擊隴、蜀。詔報曰:“東州新平, 大將軍之功也。負海猾夏,盜賊之處,國家以為重憂,且勉鎮撫之。”
  • 26.    《後漢書·卷十八·吳蓋陳臧列傳第八》十三年,增邑,定封祝阿侯。
  • 27.    《後漢書·卷十八·吳蓋陳臧列傳第八》明年,徵奉朝請。
  • 28.    《後漢書·卷十八·吳蓋陳臧列傳第八》二十三年卒。
  • 29.    後漢書  .孔子網[引用日期2013-12-06]
  • 30.    徐鈞詩歌集  .中國古曲網[引用日期2015-05-29]
  • 31.    棗林雜俎  .古籍在線閲讀網[引用日期2013-12-06]
  • 32.    《資治通鑑卷四十四》帝思中興功臣,乃圖畫二十八將於南宮雲台,以鄧禹為首,次馬成、吳漢、王梁、賈復、陳俊、耿弇、杜茂、寇恂、傅俊、岑彭、堅釒覃、馮異、王霸、朱祜、任光、祭遵、李忠、景丹、萬修、蓋延、邳肜、銚期、劉植、耿純、臧宮、馬武、劉隆
  • 33.    《後漢書·卷十八·吳蓋陳臧列傳第八》子浮嗣,徙封薪春侯。浮卒,子專諸嗣。專諸卒,子篤嗣。
  • 34.    《後漢書·卷十八·吳蓋陳臧列傳第八》  .詩詞名句網[引用日期2017-01-1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