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阿拉拉特小麥

鎖定
小麥屬的四倍體種之一,學名Triticum araraticum Jakubz.。染色體數2n=4x=28,染色體組型為AAGG。易斷穗。穗子較窄,小穗基部具較多茸毛,籽粒更長。冬性,莖節無毛,莖節有毛。分佈在前蘇聯(亞美尼亞阿塞拜疆)、伊拉克土耳其伊朗等國海拔300-1500m地區,常和野生一粒小麥及山羊草混生。已知有10個變種。
中文學名
阿拉拉特小麥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禾本目
禾本科

阿拉拉特小麥形態特徵

小麥屬的四倍體種之一,學名Triticum araraticum Jakubz.。染色體數2n=4x=28,染色體組型為AAGG。易斷穗。穗子較窄,小穗基部具較多茸毛,籽粒更長。冬性,莖節無毛,莖節有毛。已知有10個變種。
株高30-120cm,上覆蠟質。分櫱與葉片數多,葉片和葉鞘具剛毛。穗莖上部為髓所填充。穗長5-10cm,具12-18個小穗,護穎有毛。穗軸自然斷落,折斷方式為上節位。小穗基部及穗軸兩側有茸毛,具粗糙長芒,芒長12-15cm。每小穗有2-3朵花,結實2粒,籽粒帶皮(稃),難脱粒。籽粒紅色、有稜、硬質,冠毛多,蛋白質含量高。冬性,春化階段和光照階段均長,晚熟。抗旱性強,對白粉病免疫,感染鏽病。
阿拉拉特小麥 [1]  與一般小麥不同,它的麥穗難與小麥難脱落,一般不會有人吃。

阿拉拉特小麥生長環境

阿拉拉特小麥
阿拉拉特小麥(5張)
海拔300-1500m地區,常和野生一粒小麥及山羊草混生。

阿拉拉特小麥分佈範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