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阜(拼音:fù)是漢語二級通用字 [1]  ,此字初文始見於商代甲骨文 [2]  。阜的古字形像階梯或像階梯那樣有起伏的山,後來演變為“山丘”之意。阜也用來表示面積很大的、又高又平的土地,由此引申為厚、大、多之意。由多的意思引申,又特指物質的財富。
阜是漢字部首之一。阜用在字的左半邊變為阝(俗稱“左耳旁”)。用阜作意符的字多與土山、丘陵、登降、高下有關,如:陸、陵、陟;有的與建築物有關,如:陛、除、階。
中文名
拼    音
部    首
五    筆
WNNF(86);TNFJ(98)
倉    頡
HRJ [3] 
鄭    碼
MYED [3] 
筆    順
撇、豎、橫折、橫、橫折、橫、橫、豎
字    級
二級(編號:3968) [1] 
平水韻
上聲二十五有 [4] 
造字法
象形字
結    構
獨體字,上下結構
異體字
峊、𠼛、𨸏、𠻰、𡸠
統一碼
CJK統一漢字-961C
四角碼
2740₇
注音字母
ㄈㄨˋ
筆畫數
8+0(部首+部首外)

文字溯源

字形演變流程圖 字形演變流程圖
象形字。許慎説文解字》説“阜”的字形像一座土山的形狀。至於如何像一座土山,段玉裁註解:“象可拾級而上。”意思是為了上下山坡的方便,把山坡的路修成有階級的形狀,所以用以代表山。不過甲骨文的“阜”字,從字形上看字的階級看起來都在同一條直線上,與山坡的階級是在一個斜面上的不一樣。
考古學家曾發現,在原始人所居住洞穴的入口有便於出入而挖的踏腳淺坑,到了幹欄式建築時,上下則需要木梯。大多數現代學者認為,“阜”字本義即為這些用於出入的階梯。到了許慎的時代,“阜”確實已變成“山丘”之意,這也應是由上下的階梯引申而來。
“阜”發展到篆書,已把階級由實體化變為輪廓化、線條化了,頂部線條也變為右彎橫了;發展到隸書時,第三個階級變為一橫,於是在這基礎上隸變為楷書的“阜”。 [5-6]  [17]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文言〉土山,也泛指山。
mound;
mountain
《詩經·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岡如陵。”
左思《蜀都賦》:“山阜相屬,含溪懷谷。”
阜陵;阜丘
〈文言〉指眾人,百姓。
people
國語·晉語六》:“考訊其阜以出,則怨靖。”

(Fù)姓氏用字。



形容詞
〈文言〉高。
high;tall
素問·五常政大論》:“土曰敦阜。”
虞集《賦衞節婦王夫人》:“泛泛淇右,有堂孔阜。”
阜陸
〈文言〉旺盛。
exuberant
《詩經·鄭風·大叔于田》:“叔在藪,火烈具阜。”

〈文言〉強健;肥壯。

《詩經·小雅·吉日》:“田車既好,四牡孔阜。”

〈文言〉豐厚,富有。
rich;wealthy
《詩經·小雅·頍弁》:“爾酒既旨,爾餚既阜。”
張衡《東京賦》:“內阜川禽,外豐葭菼。”
阜實;物阜民豐;民殷財阜
〈文言〉敦厚;淳厚。

北史·周紀上論》:“德刑並用,勳賢兼敍,遠安邇悦,俗阜人和。”

〈文言〉安定;安寧。

《墨子·尚賢下》:“而天下和,庶民阜,是以近者安之,遠者歸之。”
劉勰《文心雕龍·時序》:“有虞繼作,政阜民暇。”

動詞
〈文言〉使之豐厚、富有。

《國語·周語上》:“行善而備敗,所以阜其財用、衣食者也。”

〈文言〉使之淳厚。

白居易《去盜賊策》:“成康阜其俗,禮讓興行。”

〈文言〉繁衍生息。

《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阜人民,以蕃鳥獸。”

〈文言〉看重;重視。

王符《潛夫論·班祿》:“使皆阜於養生而競於廉恥也。”

〈文言〉使之安寧。

《舊五代史·周書·王樸傳》:“恭儉節用以豐其財,徭役以時以阜其民。”

[7-9]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十四】【𨸏部】房九切(fù)
大陸,山無石者。象形。凡𨸏之屬皆從𨸏。
𠼛,古文。 [10] 

説文解字注

“大陸也”注:也字今補。《釋地》《毛傳》皆曰:大陸曰阜。李巡曰:高平曰陸,謂土地豐正名為陸。陸土地獨高大名曰阜,阜冣大名為陵。引申之為凡厚、凡大、凡多之稱。《秦風》傳曰:阜,大也。《鄭風》傳曰:阜,盛也。《國語》注曰:阜,厚也。皆由土山高厚演之。
“山無石者,象形”注:山下曰:有石而高。象形。此言無石,以別於有石者也。《詩》曰:如山如阜。山與𨸏同而異也。《釋名》曰:土山曰阜。象形者,象土山高大而上平,可層絫而上。首象其高,下象其三成也。房九切。三部。
“𠼛,古文”注:上象絫高,下象可拾級而上。 [11] 

廣韻

房久切,上有竝 ‖阜聲幽1部(fù)
阜,陵阜。《釋名》曰:“土山曰阜。阜,厚也,言髙厚也。”《廣雅》曰:“無石曰阜。” [12] 

康熙字典

【戌集中】【阜部】 阜;部外筆畫:0
古文:𠻰
唐韻》《集韻》房九切。《韻會》扶缶切。《正韻》房缶切,並音䘀。《爾雅·釋地》:大陸曰阜。《説文》:山無石者。《釋名》:土山曰阜,言高厚也。《詩·小雅》:如山如阜。
又大也。《書·周官》:阜成兆民。注:大成兆民之性命。
又《玉篇》:肥也。《詩·秦風》:駟驖孔阜。疏:馬甚肥大也。
又盛也。《詩·鄭風》:火烈具阜。傳:阜,盛也。
又多也。《詩·小雅》:爾餚既阜。傳:阜,猶多也。
又長也。《魯語》:助生阜也。
又山名。《左傳·文十六年》:楚大飢,戎伐其西南,至於阜山。
又地名。《禮·明堂位》:封周公於曲阜。
又《左傳·文十五年》:置諸堂阜。
又阜城,屬渤海郡,阜陵,屬九江郡。並見《前漢·地理志》。
又阜螽,蟲名。《詩·召南》:趯趯阜螽。傳:阜螽,蠜也。
又《韻會》:佛寺曰香界,亦曰香阜。
又葉敷救切,音覆。梁鴻詩:惟季春兮華阜,麥含英兮方秀。哀茂時兮逾邁,愍芳香兮日臭。《陳第詩古音考》:阜字,可上可去。
又葉房詭切。劉邵《趙都賦》:羣后紛其既醉,遠人仡以宴喜。悦皇風之舄奕,羨我邦之殷阜。
又葉符遇切,音附。裴秀《大蜡》詩:告成伊何,年豐物阜。禮禋孝祀,介茲萬祜。◎按《唐韻正》,四十四有之半,古與篠、小、巧、皓四韻通為一韻。《詩·鄭風》:叔于田,乘乘鴇,兩服齊首,兩驂如手,叔在藪,火烈具阜。《小雅》:田車既好,四牡孔阜,東有甫草,駕言行狩。又:吉日維戊,既伯既禱,田車既好,四牡孔阜,《易林》:倬然遠咎,闢害高阜,田獲三狐,巨貝為寶。桓驎《七説》:超絕壑,逾懸阜。馳猛禽,射勁鳥。王粲《瑪瑙勒賦》:總眾材而課美,信莫臧於瑪瑙,被文采之華飾,雜朱綠於蒼阜。左思《魏都賦》:矞雲翔龍,澤馬於阜,山圖其石,川形其寶。《韻會小補》:於紙韻遇韻俱雲叶音,非。
《説文》:本作𨸏。《集韻》:同峊。 [13]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3]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筆順】①ノ(撇)②丨(豎)③㇕(橫折)④一(橫)⑤㇕(橫折)⑥一(橫)⑦一(橫)⑧丨(豎)

書法欣賞

[14-15]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先秦
王力系統
b
ǐu
先秦
董同龢系統
jŏɡ
先秦
周法高系統
b
jəw
先秦
李方桂系統
b
jəgwx
西漢



東漢





jou


jou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尤侯幽

jou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尤侯幽

jou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尤侯幽

jou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i̯ə̯u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b
ǐəu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ju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b
iəu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b
jə̆u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bvʰ
ǐou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6] 

韻書集成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上聲
四十四有

開口呼
三等
全濁
房久切
bʰju
集韻
上聲
四十四有

開口呼
三等
全濁
扶缶切
bviəu
中原音韻

去聲
魚模

合口呼

全清

fu
中州音韻


去聲
魚模





葉夫去聲

洪武正韻

上聲
十九有


全濁
房缶切
viou
分韻撮要

陽去
第五修叟秀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6]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7-13]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1255
  • 3.      .漢典[引用日期2014-05-23]
  • 4.    平水韻 二十五有  .搜韻[引用日期2019-07-13]
  • 5.    許進雄著.文字小講[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02:361-362
  • 6.    陳政 著.字源談趣 800個常用漢字之由來[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07:455
  • 7.    羅竹風 主編.漢語大詞典 第11卷 [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908-909
  • 8.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7[M]. :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4425-4426
  • 9.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408
  • 10.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2086
  • 11.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説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0:2921
  • 12.    餘乃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07:322
  • 13.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1334
  • 14.    各體書法  .漢典[引用日期2019-07-14]
  • 15.    田其湜編.六體書法大字典[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07:2193
  • 16.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19-07-13]
  • 17.    宰予.漢字中的“耳朵旁”——是阜是邑,亦地亦人[J].博物,2019,(第3期).:57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