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關公戰秦瓊

(張傑堯創作、侯寶林改編的相聲作品)

鎖定
《關公戰秦瓊》,也叫《唐漢爭》,是一段對口相聲作品。主流説法是20世紀30年代由相聲演員張傑堯所編。20世紀60年代,侯寶林在張傑堯演出本的基礎上加以改編而成 [4] 
《關公戰秦瓊》由二人表演,一個捧哏,一個逗哏,是一段對口相聲,作品的表演形式以學和唱為主。
《關公戰秦瓊》主要講述了當年山東省主席韓復榘為父慶壽,壽公愚昧無知,在堂會上點戲,讓漢朝山西名將關羽和唐朝山東好漢秦瓊比試高低。演員在台上即興發揮,哭笑不得,難以為繼,鬧出了笑話的故事 [11] 
(概述圖參考資料 [12] 
作品名稱
關公戰秦瓊
作品別名
唐漢爭
作    者
張傑堯、侯寶林 [4] 
創作年代
20世紀30年代 [4] 
作品類型
對口相聲

關公戰秦瓊作品簡史

作品起源
《關公戰秦瓊》的原創者,主流説法是據《中國相聲史》記載,早在20世紀30年代即已問世。它是由張傑堯根據一則同名笑話創作並於北京表演的。笑話的內容大意如下:
河南一鄉村土財主八旬壽辰,約請京戲班演出,其愚昧無知胡亂點戲,竟點唱《關公戰秦瓊》,把漢唐兩將扯在一起,演員無奈,臨場編詞,難以為繼,鬧出笑話。
1961年,侯寶林所在的中央廣播説唱團挖掘整理傳統相聲,為了擴大節目來源,特意邀請定居於西安的張傑堯來京,由侯寶林捧哏,錄製了《關公戰秦瓊》等段子的音帶。為了進一步提高該節目的思想性和藝術性,侯寶林在張傑堯演出本的基礎上加以改編,並於1962年正式演出。此後在侯氏相聲選集的不同版本中均註明該作品“根據張傑堯口述本修改” [4] 

關公戰秦瓊作品文本

張傑堯述,侯寶林、郭啓儒演出本
您看今天呢,這個觀眾啊,在哪兒演出都是這樣。
是嗎?
秩序良好!
哎。
您不像我小時候,那戲園子裏頭,那麼亂。那真受不了。
過去那戲園子啊?
哎,大戲園子還好點兒,什麼“吉祥”、“長安”哪還好一點兒。你要到天橋那個小戲園子兒,嗬!亂極啦!
是亂。
哎,首先説門口兒,這賣票的,就這嚷勁兒就受不了。
哎?他幹嗎嚷啊?賣票就在售票室裏頭賣呀?
小戲園子兒,不登報,沒廣告,就指着門口兒那兒擱個人兒嚷。
噢!
你聽他嚷那個詞兒——“看戲吧!看戲吧!又擦胭脂又抹粉兒,有男角、有坤角、有文戲、有武戲呀,又翻跟頭,又開打,真刀真槍玩了命啦!”
玩兒命啊!
“兩毛一位,兩毛一位。”
好嘛!
花兩毛錢,看玩兒命的。
真是!你説這叫什麼玩藝兒哪。
就説是啊。這是戲園子外邊兒,就這麼亂!
那麼裏邊兒好一點兒啦?
更亂啦!
裏邊兒怎麼更亂啦?
戲園子裏邊兒有打架的。
戲園子裏頭有打架的?
你愛聽這個演員,他愛聽那個演員,因為叫好,倆人打起來了。
嗐,就因為這個在戲園子裏頭打架?
有時候,樓上跟樓下還能打起來呢。
這可真奇怪啦!樓上樓下誰挨不着誰,怎麼會打起來?
他那陣兒的樓啊,它沒有護樓板,都是一棵一棵的欄杆兒。什麼東西都往下掉。
噢!
你掉個戲單兒啊,掉個手絹兒不要緊哪,掉個茶壺給那位開啦!
那還不打起來呀?
就説是啊。裏邊兒有什麼帶座兒的、找人的、沏茶灌水兒的、賣餑餑點心、瓜果梨桃的,還有賣報的、賣戲單兒的。最討厭就那扔手巾板兒的。
哦,有手巾板兒。
其實夏天人出汗,擦擦毛巾是好事兒。
對。
就他這來回扔啊,弄得你眼花繚亂。
哎,影響人家看戲呀!
就説是嘛!十幾條毛巾,擱在一起,拿開水一澆,把它擰乾啦,上邊兒灑點花露水兒。這個角兒一個人,那個角兒一個人。
啊,怎麼樣?
這麼老遠扔,往起扔!扔得很高啊。那玩兒也是技術。
還技術呢?
哎,你別看扔那麼高,上邊什麼東西都碰不着。扔的這主兒這個姿勢。
怎麼扔!
“日——!”
扔過去啦。
接的那主滿不在乎,“——嘣兒!”
就這麼準。
哎,準!有時候,樓上樓下離得近了也扔。
噢,也扔。
離得近了,還來花樣哪。
什麼花樣啊?
扔的這主來個“張飛騙馬”!“日!”上去啦!
接的那主呢?
來個“蘇秦背劍”——“嘣兒!”
你瞧!
有時候弄散啦,還來個“天女散花”。
嘿!什麼花招全都有啊。
你再聽這賣東西、找人的——“裏邊瞧座!”“跟我來您吶,這兒四位!”、“給這兒續水呀!”、“有人拿張票!”、“這兒添個碗兒”、“薄涼糖瓜籽兒煙捲兒哎”、“麪包點心!”、“看報來看報來!當天的戲單兒!”、“哎喲,嗬!二嬸兒!我在這兒哪!”
這份兒亂吶。
坐下就好好聽戲吧!
啊。
坐下聊天兒。
還聊?
台上你唱你的,開場戲沒人聽。這聊上啦!“喲,二嬸兒,你怎麼這晚才來?”“可不是嘛!家裏有點事,要不然我早就來啦!你看今兒這天兒倒是不錯,響晴白日的!喲!這挺好天兒怎麼?怎麼下雨啦?”
怎麼,下起來啦?
“嗨!樓上你們那孩子撒尿啦!”
嚄!行啦!這就快打起來啦!
您説受得了受不了?
是嘛,太亂啦!
就這樣的戲,有的時候花兩毛錢買的票,看不成啦!
啊,怎麼?
戲回啦!
回戲!
哎!
因為什麼回戲呀?
台上戳個大牌子,寫着“今日堂會”。
噢,有堂會。
“堂會”就是上人家去唱去。
是啊。
那陣兒有錢有勢力的人吶,家裏辦喜壽事,把藝人找到他們家去唱。
對。
這叫“堂會戲”。
不錯。
他就為了擺譜兒,為了鋪張,不是真懂藝術。所以堂會戲呀,比戲園子裏還亂。
哦,比戲園子還亂?
什麼笑話兒都出。
是啊?
哎。有一次我在山東濟南府,在韓復榘家裏頭,看了一次堂會戲。
就是那個大軍閥呀?
對,給他爸爸辦生日。
噢,那兒是堂會戲。
那天戲可不錯。
啊,都什麼戲呀?
頭一齣兒是《百壽圖》。
啊,拜壽的戲。
二一齣兒是《御碑亭》——“大團圓”。
吉祥啊。
三齣兒是“紅淨戲”。
什麼戲呀?
《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
這戲可好啊。
是啊。
文武帶打。
唱、念、做、打哪樣都好!
那是啊。
韓復榘他爸爸在頭一排,弄個大沙發在那兒一坐。台下不斷喝彩。
那是唱的好嘛!
可是這“壽星老”不願意聽。
怎麼?
聽着聽着站起來了,“別唱啦!”
喲嗬?
“你們這是嘛戲呀?”
聽了半天不懂啊?
“都上後邊去!”
給轟下去啦?
“把你們那管事兒的叫來!”演員不知道怎麼回事兒啊,跑下台去啦!
下去吧。
管事的來啦。“呵!老太爺,您有什麼吩咐?”“你們唱的這是嘛戲呀?”
“千里走單騎呀!”
這是紅淨戲呀!
對。
“那紅臉兒的是誰呀?”
聽了半天,不知道這是誰。
“那是關公!”
哎,關羽關雲長。
“關公?是哪兒的人?”
山西的人呢。
“山西人為嘛到我們山東來殺人?”
啊?你這都什麼呀?
“有我們的命令嗎?啊?”
你這什麼亂七八糟的?
“為嘛不唱我們山東的英雄?”
關雲長也是英雄啊。
“我們這兒有好漢秦瓊秦叔寶!為嘛不唱?”
哦,愛聽秦瓊戲。
“老太爺!不知道您喜歡聽什麼戲。那好啊,請您點戲吧!”
對。
“我問問你,是關公的本事大?是那個秦瓊的本事大?”
那誰知道啊?
“那……他們倆人沒比過。”
是啊。
“今天讓他們比比!”
啊?比比?
“來個關公戰秦瓊!”
這可真新鮮啦!
那怎麼唱?
你怎麼唱啊?
哪兒有這麼一出啊?
不是一個朝代的事。
管事的也不敢説呀,“你不懂戲!”人説:“嘿!那什麼,老太爺!您點個別的戲吧!這個戲,我們不會。”
是啊。
“嘛?我點你的戲,你們不會呀?那全別唱啦!我不給錢哪!你們也全別走啦!在這裏餓你們三天不管飯吃!”
這叫什麼行為呀?
“看你們會不會!”
嗬!
管事的害怕啦!“那……什麼,老太爺您別生氣,我到後邊去問問他們。”
問誰去呀?
問演員哪,“諸位老闆吶,咱們這戲唱砸啦!那……壽星老不願意啦!不願意聽這個戲。”演員一想哪,反正也惹不起他。
那是啊。
“聽什麼戲?他説什麼咱們唱什麼?”
對。
“您看點了一出,那個‘關公戰秦瓊’!”
那麼誰會吧?
“你吃多啦!撐糊塗啦?哪有這麼齣戲呀?關公是漢朝的,秦瓊是唐朝的!”
對呀!
“差着好幾百年,那能擱到一塊兒嗎?”“他説:“不會也得唱,要不唱全別唱,也不讓走,餓三天不管飯吃!”“餓三天?他餓一年這……這也不會呀!”“咱們來這麼些人,這回真要餓死幾個?咱們怎麼辦呢?”演員一想啊,
怎麼樣?
他不是不懂戲嗎?他不點這出嗎?那就給他唱!
哦,就唱這出啊?
關公還是原來的關公。“我還來這關公。”
關公!那麼秦瓊呢?
“誰來秦瓊?”誰敢來呀?
誰來?
沒這麼齣戲呀!得上去現編詞兒啊。
説的是啊。
“老生扮!誰來?哎,那個劉備!把你那套脱了,扮個秦瓊!”
趕緊換這個:清箭衣、戴羅帽。
幹嗎呀?
秦瓊啊。
哪個秦瓊啊?
《賣馬》呀!
照着《賣馬》那麼辦?
啊!
那哪兒行啊?
不行?
“賣馬”是秦瓊最倒黴的時候啊。
那麼,怎麼個扮相啊?
扮元帥!
噢,大元帥。
哎,照着瓦崗寨那時候扮。
噢。
“你扮個元帥。扎硬靠,雪蟒!戴帥字盔。”
嗐。
“趕緊給他扮!”這大夥兒給他扮戲。這老生着急:“不行,我……沒詞兒啊?”
説的是哪。
“沒詞兒上台現編!”
啊?現編詞兒。
“不是,你給我出點兒主意呀!我現在一點兒主意啦!”“你呀,先來個坐大帳點將!”
哦?
“我來個小過場,咱們倆一碰面就開打,你把我打跑了不就完了嗎?”
這……真是,就這麼唱啊?
告訴場內,打吧!打鼓的。(學打鑼鼓,學出場動作)
秦瓊出場。
演員心裏想啊,這叫什麼玩藝兒呢?
抖袖!哎,正冠、捋髯!瞧這個作派。
(學動作,走的特別慢)
快點兒走啊?
不成啊!他想詞兒哪。
對呀,沒詞兒。
“將士英豪,兒郎虎豹,軍威浩,地動山搖,要把狼煙掃。嗆且且……”
“點絳”是完啦!
下邊兒詞兒還沒有吶。
對了,還沒詞兒哪。還有坐場詩呢。
坐場詩也現編的,它不像話。
怎麼編的?
“大將生來膽氣豪,腰橫秋水雁翎刀。”
好嘛,明朝的詞兒!
“我本唐朝一名將,不知何事打漢朝!”
好!咚嗒嗒鏘來一來鏘!
“本帥”!
噠嗆!
“姓秦名瓊字叔寶!”
嗆台。
“混世魔王駕前為臣,官拜天下督招討兵馬大元帥之職,奉了魔王諭旨,帶領一哨人馬,大戰漢將關羽!”
這都新鮮!
“眾將官!”
有!
“起兵前往!”
嘟……
“噠嘟喱切……”這場戲下去啦!
他下了。
關公上來啦。
關公上。
一手拿着刀,一手託着靠牌子,打扮是扎巾軟靠。
對呀!
水底魚上。(學鑼鼓)“俺!”
噠嗆!
“關雲長!”
嘟嗆台!
“不知為了何事?秦瓊犯我邊界,軍士們!”
有!
“迎敵!”
走……
“咕嚕”一加堂鼓,秦瓊上來啦。倆人一碰面兒,秦瓊擺開了雙鐧,關雲長一橫大刀,誰瞧誰都彆扭!
是彆扭!他不是一個朝代的人。
從來沒見過面兒。
是嘛。
“來將通名!”“唐將秦瓊!你是何人?”“漢將關羽!”“為何前來打仗?”這一問他,壞啦!
怎麼?
他本來心裏就火着哪,“唉!”
怎麼意思?
他生氣呀。
生氣兒啦!
這一下兒壞啦!戲台上有個規矩,這樣是叫板起唱。
啊。
打鼓的一聽,哦?還有唱呢?(學打鑼鼓“鈕絲”)拉胡琴兒的一聽,“噢,還有我的事兒哪。”
這份兒亂哪。
胡琴兒響啦!非唱不可呀。
那就得唱吧!
現編詞兒吧!
是啊。
這麼唱的。
怎麼唱的?
(唱西皮散板)“我在唐朝你在漢,咱倆打仗為哪般?”
對。
“聽了!”
哐來哐來七來呔哐!
(唱)“叫你打來你就打!你要不打啊?”一指那老頭兒——“他不管飯!”
嗐!
(以上參考資料 [8] 

關公戰秦瓊作品版本

時間
逗哏(甲)
捧哏(乙)
1961年7月
張傑堯
侯寶林
1962年11月28日
侯寶林
郭啓儒
1982年
侯寶林
郭全寶
(以上參考資料 [9-10]  [13] 

關公戰秦瓊藝術特色

《關公戰秦瓊》這個相聲極具諷刺性 [6]  ,它通過簡練諧趣的演述創造出特有的幽默意境和喜劇情節,舊時代貧苦藝人在權貴之家的“堂會戲”上所受的責難和應變能力,這就把大地主的專橫拔肩、頤指氣使又粗暴無知的言行暴露無遺 [7] 
這段相聲“包袱”設計的技巧在於時空錯位,把相隔幾百年的兩個歷史人物放在同一個時空,讓他們相遇併產生故事,這樣喜劇效果就出來了。其台詞語言幽默生動,通俗明快,簡潔乾淨,不拖泥帶水,口語色彩濃厚,在平淡中顯神奇。如“快點兒走啊!”“不成啊!他想詞兒哪。”“打鼓的一聽,哦?還有唱呢?拉胡琴兒的一聽,‘噢,還有我的事兒哪。’”“‘叫你打來你就打!你要不打’一指那老頭兒——“他不管飯!”等等,都是如此。因為相聲屬於説唱藝術,出於演員之口,入於觀眾之耳,主要訴諸於人的聽覺,很少藉助其他輔助手段,所以它對語言的要求第一就是口語化。這一點在節選的這一部分台詞中表現得非常明顯 [6] 

關公戰秦瓊作品影響

因為關公和秦瓊兩人相隔幾百年,不可能相遇打仗,於是“關公戰秦瓊”這句話,後來就用於諷刺那些不懂裝懂、不從客觀事實出發瞎指揮的人,也用來諷刺那些完全沒有歷史知識、瞎編亂造的人,並形成了“關公戰秦瓊——埃不上”的歇後語 [6] 

關公戰秦瓊作品爭議

《關公戰秦瓊》的原創者,在主流説法以外,還有以下幾種説法:

關公戰秦瓊説法一

《關公戰秦瓊》的段子並非空穴來風,實是受一個地方戲《關公戰秦瓊》(又名《唐漢鬥》)啓發而成。這齣戲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流行於韓復榘一度管轄的魯西北一帶,常由河北椰子劇團上演。
這齣戲主要敍説一位書生自幼與一位小姐訂婚,但書生家道中落後,小姐之父起意退婚。小姐遂與書生相約於關帝廟互訴心曲,並將飾珮贈予書生。兩人分手後,廟裏的關帝、周倉大為不滿,認為兩人鑽污聖廟,關羽遂派周倉去捉拿書生,但行至書生家門時,卻遇到門神秦瓊、尉遲恭阻擋。周倉於是請來關羽,引起“關公戰秦瓊”,直到驚動玉皇大帝出面調解,最後書生高中衣錦還鄉,形成洞房花燭大團圓的結局。
據説最早説《關公戰秦瓊》這段相聲的是天津曲藝家小蘑菇,而並非侯寶林。那時相聲裏的主人公是張宗昌,但是否小蘑菇創作,已不可考。據侯寶林的老搭檔郭全寶談:侯寶林20世紀50年代初對此相聲段子加以改編,將張宗昌換成韓復榘,是與當時“批判”梁漱溟有關。因當時有“韓復榘用槍桿子殺人,梁漱溟用筆桿子殺人”的流行語,故易張為韓以加強戲劇性效果 [3] 

關公戰秦瓊説法二

2019年由北京曲藝家協會主編出版的《北京相聲史話》則對主流説法進行了校正。書裏提到張傑堯在困難時期,曾被王世臣和北京曲藝團的眾位相聲同行熱情招待了一個月。張傑堯受感動便將自己獨有的《關公戰秦瓊》《焦贊打嚴嵩》《羅成戲貂蟬》和《河南戲》分別教給了王世臣、羅榮壽趙振鐸
在他和譚伯儒示範演出時,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曲藝編輯王決觀摩學習並動員侯寶林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説唱團名義請張傑堯傳藝,後來該團以每段800塊錢的價格買了張傑堯的這四段活 [1] 

關公戰秦瓊説法三

1999年7月1日,《文化報》發表了一篇署名謝學秦的文章,標題是“相聲藝術的傳承者——薛永年”,文中透露,《關公戰秦瓊》是張傑堯和韓子康共同創作的。薛永年則在其《從大清朝走來 記相聲大家韓子康》一書中具體説明:《關公戰秦瓊》是受到一個老笑話的啓發,再根據走江湖中藝人們生活所面臨的艱苦和尷尬創作出的。原笑話是:豫省洛陽城西四十里,某富翁八旬壽辰,由上海約京戲兩班,演員共六百餘名,每日兩餐需白米數石。迎壽之期開戲名曰(亮箱)跳加官畢,演《大賜福》。翁見名角色行當一新,翁喜。次演《雙投唐》,翁不見京戲大怒,喚班主至,令速換一出,再不合意,當下逐客令。班主恐另出再不滿意,隨請翁自選之。翁令速演《關公戰秦瓊》。班主恐翁怒,速至後台商之,某紅淨扮演關公,某武生之秦瓊。各帶四下手(即龍套),臨上場時叮囑打鼓佬開“緊急風”(即鑼鼓)上,四下手跑過場,紅淨走過場同下,武生率下手如之。班主恐翁怒,急將二人推出場外,淨哼,生哈。打鼓佬嘲之曰:“你瞧哼哈二將。”隨打唱。生,淨無法。淨唱:“你在唐朝我在漢!”生接唱:“咱倆打仗為哪般?”淨唱:“教你打來你就打!”生唱:“我要不打誰管飯?!”
在書中,薛永年説創作經過是韓子康告訴謝學秦,謝學秦又向薛永年透露的。薛永年在2011年2月11日赴南京採訪張永熙談及此事時,也得到了張永熙的確認。並説張傑堯把《關公戰秦瓊》的作者説成自己一人,是“韓子康先生與張傑堯先生老死不相往來的原因之一吧。 [5] 

關公戰秦瓊説法四

1956年,北影廠拍李少春杜近芳主演的京劇戲曲藝術片《野豬林》。停機之日,首都許多影劇界人士前往祝賀。酷愛京劇藝術的謝添當場表示要和導演崔嵬湊趣扮戲,各扮不同朝代人物,攝像留念。因李少春曾演過以秦瓊 為主角的京劇《響馬傳》,就由謝添來演秦瓊;袁世海看崔嵬身材偉岸、儀態肅穆,便主張他扮演關公。兩人隨即上妝,擺開對陣架勢,拍下了《關公戰秦瓊》劇照。後來這劇照被謝添好友侯寶林見到,極感興趣,不久便據此創作了相聲《關公戰秦瓊》 [2] 
參考資料
  • 1.    相聲史話:記錄塵封往事  .中國作家網[引用日期2022-08-27]
  • 2.    覃光明選編.集腋成裘 知識快餐 第2冊 歷史篇 地理篇 文教體育篇: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08:第263-264頁
  • 3.    周簡段著;馮大彪編.神州軼聞錄 大戲台:新星出版社,2017.07:第351-353頁
  • 4.    黃德和. 《關公戰秦瓊》的由來[C]中國演員. 2015.(1).53.
  • 5.    薛永年著.從大清朝走來 記相聲大家韓子康:文化藝術出版社,2012.12:第173-176頁
  • 6.    肖緒才,周加勝主編;盧春紅,畢耕,舒曉輝副主編;盧春紅,畢耕,朱麗編委.大學語文實用教程: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2.07:第317頁
  • 7.    李鄉狀主編.相聲藝術與欣賞:吉林音像出版社,2006.01:第107頁
  • 8.    楊國鈞主編.相聲名作與欣賞:花山文藝出版社,2000.10:第226-238頁
  • 9.    中國曲藝志全國編輯委員會,《中國曲藝志·陝西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曲藝志 陝西卷:中國ISBN中心出版社,2009.12:第693-694頁
  • 10.    王決,汪景壽,(日)藤田香著.中國相聲史:百花文藝出版社,2012.01:第238頁
  • 11.    舒惠芳編.中國民間年畫諸神文化叢書 門神文化:中國物資出版社,2012.02:第68頁
  • 12.    相聲 《關公戰秦瓊》侯寶林 郭啓儒  .央視網[引用日期2022-08-28]
  • 13.    遠文如主編;趙建輝副主編;孫偉,黃慧勤,温沛金,李克明,嶽樹木,程水星,周鳳軍,李寅編輯.遵化文史資料大全 中:河北省遵化市委員會,2013.01:第321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