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閩紅

鎖定
“閩紅”,福建紅茶是也,在名茶倍出的八閩大地,同樣有着尊貴身份的它,因為種種歷史原因,無奈沉寂多時,市場認知度不能與鐵觀音武夷巖茶同日可語。不過,隨着人們對紅茶文化的關注,福建紅茶再次煥發出青春,並通過異域後輩們的虔誠學習,重新展示給世人。福建是紅茶的祖籍地,省會福州更是昔日紅茶走向世界的窗口。早在十七世紀,武夷正山小種就漂洋過海,遠銷英倫,因其風味別緻,香美可口,備受英國貴族乃至皇室的喜愛。紅茶仍然是海外首選的茶飲料,全世界茶葉市場百分之八十的份額為紅茶。
中文名
閩紅
外文名
Fujian black tea
分    類
茶葉
口    味
醇和
主要食材
紅茶
別    名
福建紅茶
包    括
政和、坦洋、白琳工夫等

目錄

閩紅分類

閩紅工夫茶政和工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 等的統稱,均系福建特產。三種工夫茶產地不同、品種 不同、品質風格不同,但各自擁有自己的消費愛好者,盛興百年而不衰。

閩紅產地

閩紅工夫產于山嶺重疊、丘陵起伏、氣候温和,雨量充沛的福建省政和縣、福鼎市和福安市。 福建紅茶,簡稱閩紅工夫茶,閩紅工夫茶是政和工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的統稱。政和工夫產於閩北,以南平市的政和縣為主、松溪以及浙江的慶元地區所產的紅毛茶,亦集中政和加工。政和工夫按品種分為大茶小茶2種:大茶是用政和大白茶製成,是閩紅三大工夫茶的上品,外形條索緊結肥狀多毫,色澤烏潤,內質湯色紅濃,香所高面鮮甜,滋味濃厚,葉底肥狀尚紅。小茶是用小葉種製成,條索細緊,香似祁紅,但欠持久,湯稍淺、味醇和,葉底紅勻。主產福安、柘榮、壽寧、霞浦及屏南北部等地。坦洋工夫外形細長勻整,帶白毫、色澤烏黑有光,內質香味清鮮甜和,湯鮮豔呈金黃色,葉底紅勻光滑。其中坦洋、幫寧、周寧山區所產工夫茶、香味醇厚,條索較為肥狀,東南臨海的霞浦一帶所產工夫茶色鮮亮,條形秀麗。白琳工夫茶產於福鼎太姥山白琳、湖林一帶。一般的白琳工夫,外形條索細長彎曲,茸毫多葉,顆粒絨球狀,色澤黃黑,內質湯色淺亮,香氣鮮純有毫香,味清鮮甜和,葉底鮮紅帶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