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

鎖定
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是文化和旅遊部於2019年12月批准設立的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漳州市廈門市 [1-3]  泉州市、漳州市、廈門市是閩南文化的發祥地、核心區和典型代表,是世界閩南人的原鄉祖地和精神家園。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範圍與三市行政區重疊,對該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與之相關的物質文化遺產自然遺產進行整體性保護。 [4] 
中文名
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
保護區級別
國家級
地理位置
福建省泉州市、漳州市、廈門市
批覆時間
2019年12月 [2] 
保護對象
閩南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自然遺產)
保護方式
整體性保護
保護依據
《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

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簡介

閩南文化,形成於五代末至宋初、鼎盛在北宋末年至南宋。明清到民國初年,閩南文化向南洋和台灣以及周邊地區播遷的同時,在諸多方面有許多創造和發展,具有守成與開放的兼容性品質,形成了愛家愛鄉與民族認同、崇尚傳統與吸收創新、安土重遷與海外移民、開拓拼搏與冒險犯難、重名尚義與務實逐利等文化性格。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對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核心的、具有突出特色和價值的閩南文化進行整體性保護,也保護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密切相關、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重要載體的有形物質文化遺產,同時保護文化遺產生存、傳承的特定自然和文化環境。 [5] 

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歷史沿革

2007年6月,原文化部批准設立第一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3] 
2019年12月,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入選首批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3] 

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歷史背景

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對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核心的、具有突出特色和價值的閩南文化進行整體性保護,是適應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流變性和整體性特徵而採取的一種科學保護措施。隨着全球化、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的迅猛發展,閩南文化與中華文化一樣,其生存及其賴以生存的環境受到嚴重威脅。從這一點上來講,保護閩南文化生態的意義深遠,為閩南文化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刻不容緩。建設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將推動生態文明與社會和諧發展,提高人們文化自覺意識,增強民族凝聚力,維護中華文化多元一體格局發展和繁榮。 [6] 

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保護內容

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以保護區域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美術、傳統舞蹈、傳統戲曲、曲藝、雜技與競技、傳統手工技藝、傳統醫藥、民俗等為核心,也保護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密切相關、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重要載體的有形物質文化遺產,同時保護文化遺產生存、傳承的特定自然和文化環境。 [6] 

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保護情況

根據福建省制定的《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保護區分近期(2011—2015)、中期(2016—2020)、遠期(2021—2025)三個階段實施。
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立以來,福建省勇於創新,搭建文化生態保護的工作平台,加大非遺傳承、展示的基礎設施建設,深化非遺調查,加強非遺資料的記錄、保存,開展非遺數字化保護,搭建一批非遺文化活動和對台港澳、對外文化交流平台,加強社會宣傳和非遺進社區進校園活動,同時加大非遺保護和閩南文化生態保護的理論研究。
截至2021年11月,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已全部建立非遺代表性項目和代表性傳承人評審、認定和管理機制,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名冊的項目5項;國家級項目60項、傳承人80位;省級項目200項、傳承人295位;市級項目375項、傳承人889位。全面摸清家底,共普查非遺線索18.5209萬條,調查項目3.2841萬個,彙編資料268冊。
加強示範點(片)建設,推進整體保護。目前,木偶戲後繼人才培養計劃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保護優秀實踐名冊》,南音、梨園戲、高甲戲、歌仔戲(薌劇)、剪紙、漆線雕等項目參與度廣、傳承規模大,民間社團活躍;泉州鯉城古街區、漳州南靖雲水謠、漳州古街區、廈門觀音山—五緣灣、廈門鼓浪嶼、廈門集美學村、晉江五店市傳統街區等示範片保護與城鄉規劃、旅遊規劃有機融合,有效地推進了歷史文化古城保護和文化生態保護。
突出保護利用,強化設施建設。近年來,實驗區內相繼建成並投入使用中國閩台緣博物館、廈門文化藝術中心、漳州古城非遺綜合陳列館等一大批重大文化遺產保護基礎設施和文化公園。《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確定的建立泉州、漳州、廈門市3個綜合性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以及部分市、縣(區)的綜合性展示館,建設閩南傳統音樂、閩南傳統建築營造技藝、閩南剪紙3個專題展示館等重點文化設施建設項目已基本完成。三市正在繼續加強重大文化遺產保護設施建設,已列入建設規劃並在建的項目有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泉州市歌舞劇院,廈門閩南戲曲藝術中心等項目。
在加強設施建設的同時,閩南三市採取民辦公助等方式,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非遺保護,建設非遺傳習所、非遺展示館。截至2021年11月,實驗區內已建設458個非遺傳習所(中心),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300個傳習所的任務已提前並超額完成。
按照《總體規劃》要求,福建省建立省級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專項經費,從2015年開始,每年投入經費2000萬元。此外,省級財政還建立公益性演出補貼、公共文化服務單位免費開放等專項經費,其中每年下撥經費1950萬元用於非遺地方劇種公益性演出,促進非遺院團更好地服務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據不完全統計,自2010年以來,中央、省級共投入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專項經費近1.7億元,閩南三市也相繼設立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專項經費。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