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鎖定
“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是指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核心,對歷史文化積澱豐厚、存續狀態良好,具有重要價值和鮮明特色的文化形態進行整體性保護,並經文化和旅遊部同意設立的特定區域。 [1] 
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應堅持保護優先、整體保護、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理念,既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也保護孕育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人文環境自然環境,實現“遺產豐富、氛圍濃厚、特色鮮明、民眾受益”的目標。 [1] 
2007年,文化部(現文化和旅遊部)設立了我國首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文化和旅遊部於2019年、2023年公佈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截至2023年8月,我國共設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16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7個,涉及省份17個。 [3] 
中文名
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公佈單位
文化和旅遊部
保護內容
非物質文化遺產
保護方式
整體性保護

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基本內涵

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是根據《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的“確定10個國家級民族民間文化生態保護區”這一目標而建設。保護區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同意建立。試驗性階段的各保護區暫定為“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條件成熟時正式命名為“文化生態保護區”。 [1]  [4] 
文化生態系統是文化與自然環境、生產生活方式、經濟形式、語言環境、社會組織、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等構成的相互作用的完整體系,具有動態性、開放性、整體性的特點。加強文化生態的保護,是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4] 
文化生態保護區是指在一個特定的區域中,通過採取有效的保護措施,修復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口頭傳統和表述,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表演藝術;社會風俗、禮儀、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傳統的手工藝技能等以及與上述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和與之相關的物質文化遺產(不可移動文物、可移動文物、歷史文化街區和村鎮等)互相依存,與人們的生活生產緊密相關,並與自然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和諧共處的生態環境。劃定文化生態保護區,將民族民間文化遺產原狀地保存在其所屬的區域及環境中,使之成為“活文化”,是保護文化生態的一種有效方式。為此,國家提出設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4] 

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歷史沿革

2006年9月,《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確定10個國家級民族民間文化生態保護區。 [5] 
2007年9月,文化部公佈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開始建設我國首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6] 
2010年,文化部提出關於加強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的指導意見。 [7] 
2007年到2018年,全國共有21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先後獲批設立。由於尚處試驗性階段,因此各保護區暫定為“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8] 
2018年12月,文化和旅遊部發布《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辦法》 [1] 
2019年12月,文化和旅遊部公佈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熱貢文化生態保護區、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武陵山區(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區、海洋漁文化(象山)生態保護區、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2] 
2023年1月12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關於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議名單的公示 》,5家入選。 [9] 
2023年1月28日,文化和旅遊部公佈黔東南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區、客家文化(梅州)生態保護區、大理文化生態保護區、陝北文化生態保護區(陝西省榆林市)、晉中文化生態保護區(山西省晉中市)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10] 
2023年7月17日,文化和旅遊部公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議名單,5地入選。 [11] 
2023年7月26日,文化和旅遊部公佈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區、銅鼓文化(河池)生態保護區、迪慶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區、格薩爾文化(果洛)生態保護區、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陝西)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12] 

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保護區

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序號
名稱
地區
實驗區
獲批時間
保護區
獲批時間
1
福建省泉州市、漳州市、廈門市
2007年6月
2019年12月 [3] 
2
安徽省黃山市、績溪縣,江西省婺源縣
2008年1月
2019年12月 [3] 
3
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
2008年8月
2019年12月 [3] 
4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汶川縣、理縣,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松潘縣、黑水縣,平武縣
2008年10月
2019年12月 [3] 
5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2010年5月
2019年12月 [3] 
6
浙江省象山縣
2010年6月
2019年12月 [3] 
7
山東省濰坊市
2010年11月
2019年12月 [3] 
8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2012年12月
2023年1月28日 [3]  [10] 
9
廣東省梅州市
2010年5月
2023年1月28日 [3]  [10] 
10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2011年1月
2023年1月28日 [3]  [10] 
11
陝西省榆林市
2012年4月
2023年1月28日 [3]  [10] 
12
山西省晉中市
2010年6月
2023年1月28日 [3]  [10] 
13
江西省贛州市
2013年1月
2023年7月26日 [3]  [12] 
14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
2012年12月
2023年7月26日 [3]  [12] 
15
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
2010年11月
2023年7月26日 [3]  [12] 
16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
2014年8月
2023年7月26日 [3]  [12] 
17
陝西省寧強縣、略陽縣
2008年10月
2023年7月26日 [3]  [12] 

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實驗區

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序號
名稱
地區
獲批時間
1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晉源區、清徐縣、陽曲縣,呂梁市交城縣、文水縣、汾陽市、孝義市
2010年6月 [3] 
2
陝西省延安市
2012年4月 [3] 
3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峯土家族自治縣
2014年8月 [3] 
4
重慶市黔江區、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武隆縣
2014年8月 [3] 
5
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上杭縣、武平縣、連城縣、永定區,三明市寧化縣、清流縣、明溪縣
2017年1月 [3] 
6
河南省寶豐縣
2017年1月 [3] 
7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
2017年1月 [3] 
8
河南省洛陽市
2020年6月 [3] 
9
江西省
2020年6月 [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