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開國大典

(李普創作的記敍文(課文))

鎖定
《開國大典》是原新華社副社長李普創作的一篇記敍文。這篇文章記敍了開國大典的盛況。文章先寫開國大典前,天安門廣場的情況,交代了舉行大典的時間、地點、參與人員和人數,然後寫廣場的佈置和羣眾隊伍的場面;接着作者按毛主席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五星紅旗升起、宣讀公告的順序介紹了開國大典的全過程;接着作者寫了閲兵式的盛況;最後作者寫了羣眾遊行的盛況和大典結束後的情況。全文段落之間過度自然,層次清楚,結構嚴謹,中心突出。
《開國大典》一文在中國多個版本的小學語文課本中出現。
(概述圖來源 [1] 
作品名稱
開國大典
作    者
李普
創作年代
現代
作品出處
《托起嶄新的希望(閲讀卷)》
文學體裁
記敍文

開國大典作品原文

開國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舉行典禮。參加開國大典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委員,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代表,有工人、農民、學校師生、機關工作人員、城防部隊、總數達三十萬人。觀禮台上還有外賓。
會場在天安門廣場。廣場呈丁字形。丁字形一橫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並排架着五座白石橋;再北面是城牆,城牆中央高高聳起天安門的城樓。丁字形的一豎向南直伸到中華門。在一橫一豎的交點的南面,場中挺立着一根電動旗杆。
主席台設在天安門城樓上。城樓檐下,八盞大紅宮燈分掛兩邊。靠着城樓左右兩邊的石欄,八面紅旗迎風招展。
丁字形的廣場彙集了從四面八方來的羣眾隊伍。早上六點鐘起,就有羣眾的隊伍入場了。人們有的擎着紅旗,有的提着紅燈。進入會場後,按照規定的地點排列。工人隊伍中,有從老遠的長辛店、豐台、通縣來的鐵路工人,他們清早到了北京車站,一下火車就直奔會場。郊區的農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牀,步行四五十里路趕來的。到了正午,天安門廣場已經成了人的海洋,紅旗翻動,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點整,會場上爆發出一陣排山倒海的掌聲,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出現在主席台上,跟羣眾見面了。三十萬人的目光一齊投向主席台。
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林伯渠宣佈典禮開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員就位。樂隊奏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正是這戰鬥的聲音,曾經鼓舞中國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而奮鬥。接着,毛澤東主席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使全場三十萬人一齊歡呼起來。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經過無線電的廣播,傳到長城內外,傳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
接着,升國旗。毛主席親自按動連通電動旗杆的電鈕,新中國的國旗——五星紅旗徐徐上升,三十萬人一齊脱帽肅立,一齊抬起頭,瞻仰這鮮紅的國旗。五星紅旗升起來了,表明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升旗的時候,禮炮響起來。每一響都是54門大炮齊發,一共28響。起初是全場肅靜,只聽見炮聲,只聽見國旗和許多旗幟飄拂的聲音,到後來,每一聲炮響後,全場就響起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接着,毛主席在羣眾一陣又一陣的掌聲中宣讀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強有力的語調向全世界發出新中國的聲音。他讀到“選舉了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這一句的時候,廣場上的人們熱愛領袖的心情融成一陣熱烈的歡呼。觀禮台上同時響起一陣掌聲。
毛主席宣讀公告完畢,閲兵式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朱德總司令任檢閲司令員,聶榮臻將軍任閲兵總指揮,朱總司令和聶將軍同乘汽車,先檢閲部隊,然後朱總司令回到主席台,宣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的命令。受檢閲的部隊就由聶將軍率領,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的樂曲聲中,由東往西,緩緩進場。
開頭是海軍兩個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個顏色的藍制服。接着是步兵一個師,以連為單位,列成方陣,齊步行進。接着是炮兵一個師、野炮、山炮、榴彈炮、火箭炮,各式各樣的炮,都排成了一字形的橫列前進。接着是一個戰車師,各種裝甲車和坦克車兩輛或三輛一排,整整齊齊地前進;戰士們挺着胸膛站在戰車上,像鋼鐵巨人一樣。接着是一個騎兵師,“紅馬連”一色紅馬、“白馬連”一色白馬,五馬並行,馬腿的動作完全一致。以上這些部隊,全部以相等的距離和相同的速度經過主席台前。當戰車部隊經過的時候,人民空軍的飛機也一隊隊排成人字形,飛過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羣眾看見了,都把頭上的帽子、手裏的報紙和別的東西拋上天去,歡呼聲蓋過了飛機的隆隆聲。
兩個半鐘頭的檢閲,廣場上不斷地歡呼,不斷地鼓掌,一個高潮接着一個高潮。羣眾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啞了,把手掌都拍麻了,還覺得不能夠表達自己心裏的歡喜和激動。
閲兵式完畢,已經是傍晚的時候。天安門廣場上的燈籠火把全都點起來,一萬支禮花陸續射入天空。天上五顏六色的火花結成彩,地上千千萬萬的燈火一片紅。羣眾遊行一在這時候開始。遊行隊伍分東西兩個方向出發,他們擎着燈,舞着火把,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中央人民政府萬歲!”他們一隊一隊按照次序走,走過正對天安門的白石橋前,一舉起燈籠火把,高聲歡呼“毛主席萬歲!”“毛主席萬歲!”毛主席在城樓上主席台前邊,向前探着身子,不斷地向羣眾揮手,不斷地高呼“人民萬歲!”“同志們萬歲!”
晚上九點半,遊行隊伍才完全走出會場。兩股“紅流”分頭向東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滿了整個北京城。 [2] 

開國大典創作背景

1949年,新華社特派記者李普和同事李千峯一起參加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和開國大典的報道。10月1日,天安門廣場上聚集了30萬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典禮即將舉行。李普見證了中國歷史上最為重要的時刻,並創作了這篇記敍文。李普説:“新聞記者的幸運在於,他們的崗位使他們能夠接觸歷史發展的許多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重大場景,在歷史發展的最近處觀察和記錄歷史的進程。” [3] 

開國大典作品賞析

開國大典主題思想

這篇文章通過寫開國大典的盛況,揭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表達了一種當家作主的喜悦感和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4] 

開國大典藝術特色

這篇文章按照開國大典進行的順序記敍了新中國成立時億萬民眾激動自豪的感人場面,表達了中國人民對新中國的誕生無比自豪、激動的心情,展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們特別是毛澤東的領袖風采。細細品味,作者是在圍繞“大”做文章。
一、事件之“大”
文中所寫的“開國大典”與一般的典禮不同,它是一次盛大的典禮,是次為慶祝新中國成立而舉行的盛大的典禮。在這一刻,新中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這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偉大時刻。因為1949年,人民解放戰爭業已取得基本的勝利,全國大多數人民業已獲得解放。在此基礎之上,由全國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人民解放軍、各地區、各民族國外華僑及其他愛國民主分子的代表們所組成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屆全體會議業已召開,會議代表全國人民的意志,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選舉了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為副主席,陳希等為委員,組成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並決定北京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
二、場面之“大”
文章描寫了大會開始前會場上的情況,典禮上毛澤東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國旗,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閲兵式的盛況,羣眾遊行六個場面,有詳有略,但都蔚為壯觀。
“參加開國大典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委員,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代表,有工人、農民、學校師生、機關工作人員、城防部隊、總數達三十萬人。觀禮台上還有外賓。”句子列舉了參加會議的不同人員和人數,突出了參加慶典的人數之多、人員範圍之廣,宏大的場面預示着這是一個已經覺醒騰飛的大國,正向世人展示着他朝氣蓬勃的面貌。
“下午三點整,會場上爆發出一陣排山倒海的掌聲,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出現在主席台上,跟羣眾見面了。三十萬人的目光一齊投向主席台。”“排山倒海”“一齊”從聲音上,從羣眾對領袖的反應中寫出了場面之大,宏大的場面洋溢出人民對領袖的愛戴和對新中國的無限熱愛。
“接着,升國旗。毛主席親自按動連通電動旗杆的電鈕,新中國的國旗——五星紅旗徐徐上升,三十萬人一齊脱帽肅立,一齊抬起頭,瞻仰這鮮紅的國旗。五星紅旗升起來了,表明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三十萬人沒有誰指揮,沒有人發出號令,卻都不約而同“一齊脱帽肅立,一齊抬起頭”,這樣的場面令人精神振奮,意氣風發,鬥志昂揚。人民激動、自豪的感情溢於言表。
“開頭是海軍兩個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個顏色的藍制服。接着是步兵一個師,以連為單位,列成方陣,齊步行進。接着是炮兵一個師、野炮、山炮、榴彈炮、火箭炮,各式各樣的炮,都排成了一字形的橫列前進。接着是一個戰車師,各種裝甲車和坦克車兩輛或三輛一排,整整齊齊地前進;戰士們挺着胸膛站在戰車上,像鋼鐵巨人一樣。接着是一個騎兵師,“紅馬連”一色紅馬、“白馬連”一色白馬,五馬並行,馬腿的動作完全一致。以上這些部隊,全部以相等的距離和相同的速度經過主席台前。當戰車部隊經過的時候,人民空軍的飛機也一隊隊排成人字形,飛過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羣眾看見了,都把頭上的帽子、手裏的報紙和別的東西拋上天去,歡呼聲蓋過了飛機的隆隆聲。”這一段堪稱場面描寫的經典,點面結合,相互映襯。按照“兵”出場的順序,先“點”後“面”,雄偉壯觀,是新中國向世界的宣言,是一次國力的大展示。列強蹂躪下的中國,終於有了自己的政權,有了自己的主權,有了自己的軍隊。新中國也有飛機,有槍炮,是一個強大的國家,再也不允許任何列強侵犯。
一個個宏大的場面,一次次的震懾人心,精彩的描寫讓我們感受到:一頭覺醒的雄獅正在大踏步迎着朝陽走來。
三、熱情之“大”
文中多處描寫了羣眾對於開國大典的反應,如寫參加典禮,“早上六點鐘起,就有羣眾的隊伍入場了。”“到了正午,天安門廣場已經成了人的海洋,紅旗翻動,像海上的波浪。”要知道,典禮是在下午三點進行,可有羣眾隊伍早上六點就入場了,正午,廣場上已成了人的海洋,可見人們對於新中國成立的無比渴望。如觀看閲兵式,“兩個半鐘頭的檢閲,廣場上不斷地歡呼,不斷地鼓掌,一個高潮接着一個高潮。羣眾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啞了,把手掌都拍麻了,還覺得不能夠表達自己心裏的歡喜和激動。”兩個半鐘頭,歡呼,鼓掌與“還覺得不能夠表達”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了人民羣眾因為有了自己強大的軍隊而無比興奮、激動、自豪,因為我們的軍隊是如此威風凜凜,紀律是如此的嚴明。有強大的軍隊,人民的國家有了鋼鐵長城,人民的幸福有了可靠的保障。
這裏情感的充分表達離不開作者行文中突出表示時間的詞語以及運用比喻、誇張的手法,這些起到了關鍵的作用。看似白描,實則巧妙。
四、意義之“大”
文中大量的敍述中夾着議論,如:“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使全場三十萬人一齊歡呼起來。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經過無線電的廣播,傳到長城內外,傳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他用強有力的語調向全世界發出新中國的聲音。”去掉這些議論的文字再讀讀,就會發現文章遜色不少,這些議論的句子畫龍點睛,指出了典禮每個環節的深刻意義。 [5] 

開國大典名家點評

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鄭洛:本課生動地描寫了開國大典隆重熱烈的盛況,反映了全國人民熱愛黨、熱愛新中國的熾熱的思想感情。全文妙語如珠、佳句迭出,為我們推敲遣詞造句提供了極好的材料。(《範文鑑賞集 (下集)》) [6] 
湖北省教育學會小學語文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作芳:《開國大典》一文中有這樣一句:“這莊嚴的宣告……使全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反覆兩次出現,從中可以讀出什麼?“傳到長城內外,傳到大江南北”這個整齊的句式,在表達上有什麼作用?“全場三十萬人一齊歡呼起來”、“全中國人民的心一起歡躍起來”,從“歡呼”與“歡躍”這兩個不同的詞語中又讀出了什麼?作者是通過語言文字來表達情感的,讀者則是通過語言文字來觸摸作者心境、心緒、心態的。我們在解讀文本時,對這樣的語言形式豈能放過。我們要仔細品味句子表達上的妙處,體會文中的情韻,從中開掘作品藴藏的思想內涵。這種開掘是有根的,這個根就紮在語言的表達上。(《有效語文教學實踐與反思》) [7] 
全國説課研究會副會長趙景瑞:課文按開國大典的進行順序,分大典前、大典時、大典後這三部分內容敍述,而“大典時”又分為典禮——閲兵式——羣眾遊行,而“典禮”這部分內容又分為領袖出現、宣告新中國成立、升旗、宣讀政府公告。與之相對應的是羣眾參加開國大典的喜悦心情,作者在敍述的過程中加入了對羣眾反映的描寫,不僅使文章更主動,而且能表達人們的心情,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小學語文説課百例》) [8] 

開國大典後世影響

《開國大典》被選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語文·六年級·上》第7課 [12]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語文·五年級·上》第14課 [9] 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語文·五年級·上》第18課 [10] 語文出版社出版的《語文S版·六年級·上冊》第6課 [11]  等課文中。

開國大典作者簡介

李普(1918年8月~2010年11月8日),出生於湖南湘鄉(今屬漣源);抗戰爆發後投入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長沙縣嵩北區委書記、《新華日報》記者、新華社鄂豫皖野戰分社社長、中原總分社採訪部主任等;解放戰爭期間,跟隨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任新華社總社採訪部副主任、特派記者、記者組副組長,中宣部宣傳處副處長、中南局辦公廳副主任,政策研究室主任、廣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1973年回新華社工作,歷任北京分社社長,核心小組成員、黨組成員、副社長。代表作品有《開國大典》、《我們的民主傳統》、《開國前後的信息》等。 [3] 
參考資料
  • 1.    張香婷本冊主編.同步精講精練·教材解析·語文·五年級上·人教國標: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2009.04:240
  • 2.    課程教材研究所,小學語文課程教材研究中心編著.語文·五年級·上: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06:139
  • 3.    蘇立主編.新聞採訪學: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5.01:142-144
  • 4.    陳永梅主編.創新一點通·人教實驗版·五年級·上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07:229
  • 5.    陳金銘主編.小學語文教材全程經典解讀·五年級·人教版:福建閩教圖書有限公司,2016.05:99-102
  • 6.    鄭洛主編.範文鑑賞集 (下集):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03月:417
  • 7.    李作芳著.有效語文教學實踐與反思: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09:34
  • 8.    趙景瑞主編.小學語文説課百例:中國林業出版社,2000.06:210-211
  • 9.    郭振有,陶月華主編.語文·五年級·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79
  • 10.    山東教育出版社編.語文·五年級·上:山東教育出版社,2013.06:65
  • 11.    語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十二省小語教材編寫委員會.語文S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出版社,2005年:57
  • 12.    教育部組織編寫.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 六年級上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2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