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閉門造車

(漢語成語)

鎖定
閉門造車(拼音:bì mén zào chē)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南唐《祖堂集·五冠山瑞雲寺和尚》。 [1-2] 
閉門造車原指由於按照同一規格,雖然關起門來造車,但用起來必然與道路的車轍相合。現代漢語中多用於比喻不管客觀情況如何,只憑主觀願望辦事。連動式結構,含貶義;作謂語、定語、狀語。多用於批評、勸告。 [7-8] 
中文名
閉門造車
拼    音
bì mén zàochē
近義詞
拒諫飾非獨斷專行
反義詞
集思廣益羣策羣力
出    處
祖堂集·五冠山瑞雲寺和尚》
注音字母
ㄅㄧˋ ㄇㄣˊ ㄗㄠˋ ㄔㄜ
語法借結構
連動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定語、狀語

閉門造車成語出處

南唐《祖堂集·五冠山瑞雲寺和尚》:“若要修行普賢行者,先窮真理,隨緣行行,即今行與古蹟相應,如似閉門造車,出門合轍耳。” [1]  [2]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閉門造車”。 [1]  [2] 

閉門造車成語故事

《祖堂集》是現存最早的一部禪宗史。卷首有泉州招慶寺淨修禪師文僚所作的序文,序寫在南唐保大十年(公元952年),據序文,《祖堂集》是招慶寺靜、筠二禪德所編集。 [3] 
在《祖堂集》中記載,有弟子問從襲禪師:“閉門造車,出門合轍;如何是閉門造車?”禪師當即就質問:“造車你倒不問,卻怎麼生出這麼個轍來?”禪師一語雙關,看弟子能不能領悟,破了他心裏關聯的物相,但是弟子卻不明白,禪師既不能截斷,只好再進一步啓發:“巧匠施工,不露斤斧。” [4]  [5] 
原來早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便下達了“書同文,車同軌”的詔令,要求天下使用統一的文字,並且要求天下所有車輛之間的軌距相同。所以,古語云:“閉門造車,出門合轍”意思是,把門關起來造車,把材料逐件造好後,只要件件合乎規矩,再拿到門外去合攏起來,使用時也能和路上的車轍完全相同。 [4]  [5] 

閉門造車成語寓意

“閉門造車”有正反兩方面的意義:在正的方面,就是説天下的事情,差不多是相同的,只要樣子沒有變,懂得規矩,自然不會發生錯誤,到處可以行得通;所以儘管關着門造車,拿到外面去應用,仍然是適合車轍的。反的方面,就是説天下的事理沒有窮盡,而且各地的情形不同,習慣互異,自己關着門一個人做,儘管做得怎樣好,拿出去,未必適合人們的需要。 [6] 
現代漢語中人們用這個成語,大多數是用反面的意義,比喻不依據實際情況,單憑主觀想象辦事。指不切合實際,一味主觀地杜撰瞎造的意思,好比關起門來在家裏製造車子,而完全不考慮門外的實際情況和實際需要,結果就不合規格,不能適用。古語所謂的“閉門造車”是稱讚“出門合轍”的巧妙,而現代漢語中所謂的“閉門造車”,卻是譏諷“出門不能合轍”的脱離實際。 [6] 

閉門造車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閉門造車”原指由於按照同一規格,雖然關起門來造車,但用起來必然與道路的車轍相合。現代漢語中多用於比喻不管客觀情況如何,只憑主觀願望辦事。連動式結構,含貶義;作謂語、定語、狀語。多用於批評、勸告。 [7]  [8] 
運用示例
宋·朱熹《中庸·或問》卷三:“古語所謂閉門造車,出門合轍,蓋言其法之同。” [7] 
宋·陳亮《謝陳同知啓》:“伏念某少覽古書,恐遂流於無用;晚更世故,始漸見於難通。豈求田問舍之是專,亦閉門造車之可驗。” [1] 
明·王世懋《徐儀父詩集序》:“顧心獨好詩,日夜苦吟,以自快其藴而已,閉門造車,寧當有意擊轂狹斜道哉!” [7] 
朱自清《中國文評流別述略》:“因為借用外國名字,苦於不貼切,自定名字,又嫌閉門造車,,怕不合式。” [1] 
王火《戰爭和人》(三)卷五:“胡編亂造,難道就算好記者?如果坐家裏也可以閉門造車,我就不必到桂林去這一趟了!” [7] 
參考資料
  • 1.    王濤等編著. 中國成語大辭典 新一版·辭海版[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7.03:54
  • 2.    朱瑞玟編著,成語探源辭典,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12:196
  • 3.    劉堅編著. 近代漢語讀本[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9.01:65
  • 4.    史壯寧作. 歷史的橫切面 另類角度看中國史[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2022.05:115-116
  • 5.    劉雪楓,鄭瑞俠主編. 中華成語典故辭典[M]. 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 1995.12:45
  • 6.    紫都,劉超編著. 一生必讀的400個人生寓言[M]. 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 2005.05:97
  • 7.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 新華成語大詞典[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3.01:75
  • 8.    閉門造車的解釋|閉門造車的意思|漢典“閉門造車”詞語的解釋  .漢典[引用日期202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