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薄鰍

鎖定
長薄鰍(學名:Leptobotia elongata)是鰍科、薄鰍屬魚類,俗稱花斑鰍、花魚。背側灰黃色,腹部黃白色;背側及腹鰭後的下側間有數列長形的褐斑塊;各鰭灰白色,間有2—3列褐斑條;奇鰭基部黃褐色。體長而側扁;頭尖;眼細小,側上位;眼間頭背橫向圓隆,縱向稍傾斜;眼下刺不分叉;吻長小於眼後頭長;口近下位,口裂呈“八”字形;唇肥厚,上唇呈皮片狀向上翻卷,下唇在頜部中間隔斷;觸鬚3對;鰓孔較大;背鰭起點距吻端大於距尾基的距離;胸鰭遠離腹鰭;臀鰭起點距腹鰭起點較距尾基稍近;尾鰭深分叉;體鱗細小;側線完全。 [3] 
長薄鰍在中國分佈於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棲息於水體底層。喜生活在水質清新、微流水的環境中。怕光,喜洞穴生活。以底棲生活的小魚、小蝦和水生昆蟲為食,馴食後,也能攝食陸生蚯蚓和配合飼料。繁殖期在每年5—7月。產卵場位於水流湍急處,產漂流性卵。卵粒呈圓形。 [2]  [4] 
長薄鰍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由於人為地過度捕撈和生態環境破壞等原因,在長江中游已很難捕到,在上游也正面臨生存環境破壞和資源急速下降的威脅。 [5]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為中國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僅限野外種羣); [6]  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列為易危(VU)物種。 [7] 
中文名
長薄鰍
拉丁學名
Leptobotia elongata
別    名
花魚、花斑鰍、花泥鰍、紅沙鰍鑽、火軍、花鰍
外文名
Elongate loach
同義學名
Botia citrauratea Nichols, 1925;Botia elongata Bleeker, 1870;Cobitis variegata Dabry de Thiersant, 1872
國際瀕危等級
易危(VU)
中國動物保護等級
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硬骨魚綱
鯉形目
鰍科
薄鰍屬
長薄鰍
亞    種
0 [12] 
命名者及年代
(Bleeker, 1870)

長薄鰍物種學史

Li等測序了長薄鰍全線粒體基因組序列,發現在系統進化中,長薄鰍與松花江薄鰍(Leptobotia mantschurica)同屬薄鰍屬,薄鰍屬和沙鰍屬Chromobotia)構成姐妹羣。Leptobotia和Chromobotia為一枝,組成沙鰍亞科Botiinae)AcantopsisCobitisPangioNiwaellaKoreocobitisMisgurnus屬為一枝,組成鰍亞科(Cobitinae)。兩枝共同構成長薄鰍的進化樹。 [9] 

長薄鰍形態特徵

長薄鰍
長薄鰍(5張)
體長,一般個體長30~45釐米、重0.5~1.5千克。側扁,尾柄高而粗壯。頭側扁而尖,頭長大於體高。吻圓鈍而短,口較大,亞下位,口裂呈馬蹄形。上下唇肥厚;唇褶與頜分離,頤下無鈕狀突起。須3對,吻須2對,口角須1對。眼很小,眼下緣有1根光滑的硬刺,末端超過眼後緣。眼下刺不分叉,長度大於眼徑。鼻孔靠近眼前緣,前鼻孔呈管狀,後鼻孔較大,前後鼻孔之間有1分離的皮褶。鰓孔較小,鰓膜在胸鰭基部前緣與峽部側上方連接。背鰭和臀鰭均短小,沒有硬刺;背鰭位於體的後半部;胸、腹鰭短,胸鰭基部具有1個長形的皮褶;尾鰭深叉狀。鱗極細小。 [9]  [14] 
側線完全。頭部背面具有不規則的深褐色花紋,頭部側面及鰓蓋部位為黃褐色,身體淺灰褐色。較小個體有6~7條很寬的深褐色橫紋,大個體則呈不規則的斑紋。腹部為淡黃褐色。背鰭基部及靠邊緣的地方,有兩列深褐色的斑紋,背鰭帶有黃褐色澤。胸鰭及腹鰭呈橙黃色,並有褐色斑點。臀鰭有2列褐色的斑紋;尾鰭淺黃褐色,有3~4條褐色條紋。 [9]  [14] 
長薄鰍 長薄鰍

長薄鰍棲息環境

長薄鰍為廣温性魚類,喜鑽泥,生活在水流較緩、溶氧含量高的河流底部,喜棲於江河中上游江段,江邊水流較緩處的石礫縫間,常集羣在水底砂礫間或岩石縫隙中活動。體色可以隨周圍環境微變,水温0~33℃下均可生存,最佳生長温度為23~28℃。 [9] 

長薄鰍生活習性

長薄鰍活動特點

長薄鰍有較強的耐飢餓能力,無需停食越冬,冬季亦可在室外淺水中生存。魚類的晝夜間耗氧率變化規律反映了魚類的活動週期,鄒桂偉等應用測定流水中溶氧量的方法測定了長薄鰍的耗氧率,發現長薄鰍的耗氧率具有晝夜節律性且受温度影響。喜陰暗,有溯水上游的習性。 [9] 
丁少波等對大渡河下游典型魚類的游泳能力進行了測試,發現在研究的6種魚類(胭脂魚、長薄鰍、長鰭吻鮈異鰾鰍鮀唇魚骨四川白甲魚)中,長薄鰍的游泳能力位居前列。 [9] 

長薄鰍食性特點

長薄鰍是偏動物食性的雜食性魚,主要攝食魚類、蝦類、鈎蝦類、浮游生物、水生昆蟲幼蟲、底棲無脊椎動物。陳康貴等研究了長薄鰍的消化系統結構,發現長薄鰍擁有功能強大的胃。因其食性原因,長薄鰍的消化道較短。 [9] 
野生長薄鰍的生長較為緩慢,主要是長江上游底棲動物分佈並不均勻,鰕鯱魚等餌料生物遊速快,長薄鰍的捕食效率不高。幼齡長薄鰍個體小,難以正常捕食和生長。人工養殖下,長薄鰍生長速度相對較快。梁銀栓等研究發現長薄鰍有着與同科泥鰍相似的年齡特徵,細密的鱗片深入皮內,通過每年鱗片上產生的新輻射溝可鑑定其年齡。 [9] 

長薄鰍適應能力

長薄鰍眼小畏光,對光線的變化非常敏感。有較強的耐飢餓能力,無需停食越冬,冬季亦可在室外淺水中生存。熱耐受能力較差,水温超過33℃即可致死。 [9] 
長薄鰍 長薄鰍

長薄鰍分佈範圍

長薄鰍是中國特有的種類,曾在中國分佈較廣,遍佈長江中上游幹流及其支流,還在雲南的元江中也有捕獲。幹流中宜賓重慶段的長薄鰍產量最高,支流中嘉陵江和雅礱江產量較高。但此後由於遷徙路徑的中斷、過度捕撈和其他威脅,該物種已經從其以前的一些地區消失。 [7]  [9] 
長薄鰍分佈圖 長薄鰍分佈圖

長薄鰍繁殖方式

長薄鰍繁殖時間

長薄鰍
長薄鰍(3張)
長薄鰍適宜的繁殖水温為22~25℃,一般在春夏之交(5~6月)選擇急流砂礫多河段分批次產漂流性卵。圓球形卵子有着豐富無油球卵黃,卵粒青灰,在漲水季節順高速水流漂流孵化。卵間周隙在卵出產後形成,使受精卵在急流中迅速分散,降低了被淤埋及被其他魚類捕食的風險。長薄鰍雌性個體一般較大,性成熟於2~3齡。繁殖季節時,雌雄魚外觀區別明顯,雌魚較雄魚粗壯,腹部膨大顯出卵巢輪廓,生殖孔紅腫明顯;雄魚生殖孔泛紅,有明顯追星。 [9] 

長薄鰍性腺發育

王志堅等研究了長薄鰍的性腺發育和生殖細胞的發生,認為長薄鰍的精巢發育根據細胞大小及核仁量等因素,可分為6個時期,最終發育為成對小葉型精巢;精子尾部具“9+3”式微管結構,屬非頂體型,有側鰭。張耀光等認為側鰭結構有利於提高受精率。其卵巢有1個,發育過程根據形態及成熟係數等因素可分為5個時期,最大成熟係數可達20.22%。卵黃小板有4種類型。卵黃顆粒出現於液泡後,融合增大後可形成板狀和球狀卵黃,翎電鰻(Apteronotus albifrons)、虹鱒Oncorhynchus mykiss)等的卵黃髮育過程與此相同。因長薄鰍精子無頂體,其卵母細胞上有受精孔結構。 [9] 

長薄鰍胚胎及發育

長薄鰍受精卵 長薄鰍受精卵
長薄鰍的卵徑(1.50~1.66毫米)大於中華沙鰍和泥鰍(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等多數鰍科魚類,卵徑較大的卵子通常有更長的內源性營養期,可以有效提高仔魚的存活率。受精卵吸水後的卵周隙(1.24毫米)也較大,大的卵周隙可以提供給胚胎較為穩定的發育內環境,保證其正常發育。 [9] 
長薄鰍絕對懷卵量為6160~47239粒,平均絕對懷卵量為27511粒;相對生殖力為每克體重26.6~48.8粒,平均為37.7粒。採用LRH-A2和腦垂體混合使用能有效促使長薄鰍的排卵,催產率可達75~81.8%,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別高達82~83%和87~89%。 [13] 
長薄鰍有着獨特的脱膜方式,胚體在脱膜前期完全伸直,向前衝擊破膜而出。據張運海等報道,在24℃水温條件下,長薄鰍仔魚的平均出膜時間為31.0小時。黃江文等研究發現,在19.6~20.5℃水温條件下,仔魚84小時後才能完全出膜。長薄鰍胚胎髮育的適宜水温為23~24℃。 [9] 
長薄鰍仔魚鱗片和腹鰭同步發育,鱗片覆蓋臀鰭處時鰭條發育完成。發育過程歷時17天,胸鰭最早形成於幼魚開口攝食時,此時尾鰭只出現部分鰭條,背、腹、臀鰭剛出現鰭基,最後完成尾鰭分叉。 [9] 

長薄鰍保護現狀

長薄鰍種羣現狀

該物種在歷史上數量豐富,具有重要的商業價值,但此後種羣數量顯著減少,自然種羣數量尚不清楚(Wang 1998,Liang et al.2004)。據瞭解,由於一系列影響,野生種羣急劇減少。據懷疑,該物種在過去三代中的種羣數量下降了30%以上。 [7] 
至2000年前長薄鰍的產量每年還有10多噸,2000年以後產量為2~3噸。2008年長薄鰍在雅礱江漁獲量少於300千克;2009年長江各支流長薄鰍資源為2008年的1/2~1/3,衰退十分明顯。 [11] 
長薄鰍 長薄鰍

長薄鰍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為中國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僅限野外種羣); [1] 
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列為易危(VU); [8] 
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魚類》,列為易危(VU);
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聯合中國科學院編制的《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評估為VU(易危),專家評估後認為應對其進行三級急切保護; [9]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列為易危(VU)物種。 [7] 

長薄鰍致危因素

長薄鰍在長江中上游干支流的漁獲物組成中曾佔有一定比例,是產地的重要經濟魚類之一。但是,因江河魚類資源量總體下降,作為其食物的小雜魚類明顯減少,對長薄鰍的生長有一定影響,過度捕撈不僅減少了該物種的數量,而且導致其食物供應量大幅減少;其次,江河中上流水土流失,水文條件的改變又使其索餌和產卵場所受到破壞;再加上過度捕撈等綜合因素,使長薄鰍的天然資源鋭減,種羣數量明顯下降。此外,土壤侵蝕、水壩建設和水污染等,該物種的產卵環境和棲息地也受到了極大影響。 [7]  [15] 
中國長江流域面臨漁業生態環境惡化問題,流域內地表水體污染日益嚴重,流域內污水處理率偏低,大部分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進入長江;長薄鰍的生長繁殖對水質的要求很高,水質的逐年下降,致使長薄鰍魚類種羣減少、患病率增大,對長薄鰍的生存空間也構成了嚴重威脅。 [11] 

長薄鰍保護措施

為了對水電影響江段野生魚類資源進行補償,中國多個水電站採取人工增殖放流的方式對流域漁業資源進行修復。2017年分別在中國四川省樂山的安谷水電站魚類增殖放流站和四川攀枝花的觀音巖水電站魚類增殖放流站進行長薄鰍的人工繁殖,並取得成功。 [10] 
放流活動現場 放流活動現場
在“長江十年禁漁計劃”開展後,長薄鰍種羣可能迎來一波高速增長期。長江實施禁漁的第一個3年,長江漁業資源得到進一步恢復,產量有較大幅度增長,2006年比2002年同期漁獲物中長薄鰍數量百分比增長3.03%。 [9]  [11] 
2023年9月23日,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秋季增殖放流活動在四川省宜賓市長江公園和白鶴灘庫區海子溝碼頭同步舉行。超過85萬尾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放流長江,為長江珍稀魚類野外種羣重建和自然資源恢復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此次增殖放流活動由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宜賓市人民政府和中國三峽集團聯合開展,共有9種長江珍稀特有魚類迴歸長江,包括長薄鰍。 [16] 

長薄鰍主要價值

長薄鰍(非野外種羣)兼有食用和觀賞雙重價值,其肉質鮮嫩,富含多種營養物質,還曾在世界觀賞魚大賽中斬獲金獎,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消費缺口大,具有較大的市場潛力。長薄鰍的人工繁育和養殖等研究有效促進了該魚種養殖的集約化和規模化程度,推動了其商品化的進程。 [9] 

長薄鰍培育技術

長薄鰍仔魚在浮游生活階段主要為白天攝食,進入底棲生活階段後改為夜間攝食。其體長特定生長率為(0.06±0.02)~(0.60±0.16)%/天,體質量特定生長率(0.18±0.06)~(1.98±0.18)%/天。 [9] 
陳先均等對長薄鰍開口餌料進行研究,結果顯示,前期投餵滷蟲和光合細菌的仔魚成活率最高,達96%;後期投餵枝角類和光合細菌的仔魚生長速度最快。仔魚期之後,刀額新對蝦和飼料的混合飼料組合更利於長薄鰍的進食生長。陳春娜等研究了長薄鰍仔稚魚在不同投餵頻率和時間下的生長機理,結果發現,長薄鰍仔魚在4~14日齡時的最適投餵頻率為4次/天,15日之後,最適投餵時間為20:00。黃穎穎等總結了長薄鰍苗種培育的主要條件和方法:
  • 培育池選擇面積40~60平方米的水泥池,保持微流水狀態,在培育池底部設置供魚苗躲藏的遮擋物,提前培育浮游生物至池中輪蟲的平均密度達到5ind/毫升後下池。 [9] 
  • 魚苗出膜4天即可下池。下池前需徹底清池,確保無害蟲和野雜魚。選擇在傍晚日落恆温後,沿池壁輕緩放苗。 [9] 
  • 下池密度為80~120尾/立方米,魚食以輪蟲為主,輔以豐年蟲、蛋黃等,10天后,魚苗下池長到約2.5釐米後,可投餵水蚯蚓。 [9] 
  • 每隔1月潑灑一次消毒劑,保持養殖池水質清潔,移養池塘水的透明度應較原棲息水域高,最適範圍為(30±5.0)釐米。 [9] 
  • 長薄鰍對水温和溶氧量有要求,池塘中生長適温為20~30℃,溶氧要求稍高,為(5.5±2.1)毫克/升。 [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