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江小小科學家

鎖定
為了貫徹落實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培養青少年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獎勵優秀的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促進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蓬勃發展,鼓勵優秀的青少年脱穎而出,教育部決定與香港李嘉誠基金會合作於2000年共同組織實施“長江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
中文名
長江小小科學家
出    資
李嘉誠基金會
共同主辦
教育部與李嘉誠基金會
承    辦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承辦

長江小小科學家活動簡介

“長江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是由李嘉誠基金會出資,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李嘉誠基金會共同主辦,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承辦的專項獎勵活動,其全國組委會辦公室設在中國科協青少年工作部。該活動由李嘉誠基金會出資500萬元人民幣,獎勵近年來有優秀科技創新和科學發明成果,品學兼優的中國內地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初中、高中(包括中等師範學校、中等專業學校、職業中學、技工學校)的在校學生及其所在學校。

長江小小科學家活動宗旨

“長江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旨在培養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獎勵優秀的青少年科技愛好者,從而推動廣大青少年學習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樹立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進一步促進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蓬勃發展。當前在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加強青少年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下,開展“長江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也為廣大中學生科技愛好者提供了一個展示風采的舞台。“長江小小科學家”獎評選過程十分嚴格,李嘉誠基金會與教育部合作,共同推進。

長江小小科學家評獎規則

“長江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獎勵近年來有優秀科技創新和科學發明成果,品學兼優的中國內地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初中、高中(包括中等師範學校、中等專業學校、職業中學、技工學校)的在校學生及其所在學校。

長江小小科學家參加辦法

內地的在校中學生可向所在學校申報參加項目;各地學校向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教委(教育廳、局)申報評選後,由其向全國組委會申報。
香港的在校中學生可向所在學校申報參加項目;學校將參賽作品報到“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評選後,由其向全國組委會申報。
澳門的在校中學生可向所在學校申報參加項目;學校將參賽作品報到“澳門中華教育會”評選後,由其向全國組委會申報。

長江小小科學家參加作品條件

凡青少年個人獨立完成的科技創新和科學發明成果,均可申報參加評選。申報項目重在體現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要把通過學習、運用信息技術和電腦軟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作為重要內容。
下列獲獎項目也可參加評選:
1各類國際青少年科技競賽的獲獎項目
2全國青少年發明創造比賽和科學討論會的獲獎項目
3全國青少年生物和環境科學實踐活動的獲獎項目
4香港聯校科學展覽的獲獎項目
5香港、澳門地區在當地或跨區域的青少年科技類競賽的獲獎項目
6經省級評選後,報送參加第十屆全國青少年創新大賽的發明創造項目和科學研究項目。
評選不接受以下作品和項目:
與國家現行法律和法規有牴觸的作品作者品學操行不佳的作品集體項目(評選只接受個人項目的申報)

長江小小科學家獲獎學生

姓名:楊宗宗
項目名稱:我國首次發現小花鳥巢蘭

長江小小科學家評選工作

參加全國評選作品先由各地學校向各地教委(教育廳、局)推薦,由各地教委(教育廳、局)根據分配的名額,組織本地區的青少年優秀科技作品的遴選和申報工作。
全國評選和作品展示是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遴選的基礎上舉辦的。香港、澳門兩地的遴選申報工作委託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和澳門中華教育會組織。
全國評選和作品展示分為初評和終評兩個階段,初評時,評委會對所有上報材料進行初審,按一定比例確定終評候選人。
終評展示期間,選手將接受評委和觀眾的問辯和詢問,評委會根據選手的項目水平及答辯情況進行綜合評定,確定獲獎等級。最後由全國組委會向獲獎者頒發獲獎證書和獎金。
“長江小小科學家”獎勵對象為初中、高中、中等師範、中等專業學校、職業中學、技工學校的在校學生,及其近年來完成的優秀科技創新科學研究項目。
“長江小小科學家”設一等獎一名,獎勵學生個人5萬元人民幣,獎勵其所在學校20萬元人民幣;二等獎25名;三等獎50名;提名獎100名。
本次活動由教育部和李嘉誠基金會主辦;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承辦。獎勵活動全國組委會將聘請祖國內地和港澳著名科技專家、學者約20人組成評選委員會,負責評選工作。
“長江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計劃於今年9月的第一週,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長江學者成就獎”一同頒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