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江三部曲

(1979年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長江三部曲》為當代著名作家鄢國培所創作的系列長篇小説,分為《漩流》、《巴山月》、《滄海浮雲》三部,從1978年3月開始創作,於1986年完成。主要內容為長江兩岸人民自1925—1949年生活鬥爭變遷史,描繪了民族資本家朱佳富、陸祖福、高倫、黃玉庵等在各派政治、經濟勢力的漩流中角逐抗爭、生存發展的經歷;小説以磅礴的氣勢、細膩的筆觸,描繪出了三峽、川東重慶地區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廣闊且有濃郁地方色彩和生活氣息的社會畫卷;另有根據小説改編的長篇連環畫作品,繪者汪國新、鄭桂蘭,其被譽為是繼《山鄉鉅變》、《鐵道游擊隊》之後一部以線描為表現形式的佳作。
中文名
長江三部曲
作    者
鄢國培
出版時間
1979—1986年
出版社
長江文藝出版社
類    別
小説
裝    幀
平裝

長江三部曲創作背景

鄢國培先生利用業餘時間,每天寫幾千字,到1978年10月份,寫出了50餘萬字的《長江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漩流》。
《漩流》以30年代中期(1934年—1936年)涪陵輪船公司和民成公司之間的矛盾鬥爭為主線,以共產黨的地下組織在川江船員和沿岸城鎮民眾中所開展的鬥爭生活為副線,真實地展示出30年代中期川東地區社會生活的一幅廣闊畫面,熱情歌頌了黨領導下的川江船員和民眾英勇鬥爭的風貌。
這部作品生動反映了長江的航運史,在1979年由湖北文藝出版社出版後,轟動文壇,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
《長江三部曲》之一《漩流》封面 《長江三部曲》之一《漩流》封面
隨後,鄢國培先生又歷時5年時間,艱苦創作,於1983年完成第二部《巴山月》(上、下),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第三部《滄海浮雲》(上、下)也於1986年4月由中國文聯出版公司出版。《長江三部曲》總計有190餘萬字,藝術地再現了半殖民、半封建地舊中國的歷史場景,是千里川江的風俗畫卷。
《長江三部曲》具體表現了長江兩岸人民從1935年至1949年生活鬥爭變遷史,描繪了民族資本家朱佳富、陸祖福、高倫、黃玉庵等人,在各派政治、經濟勢力的漩流中角逐抗爭,求生存、求發展的曲折經歷,同時歌頌了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發揮的歷史作用。
通過這部小説,雄辯地説明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舊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帝國主義和封建買辦的雙重壓迫,要想取得成功發展,是不可能的。

長江三部曲作者簡介

《長江三部曲》之二《巴山月》封面 《長江三部曲》之二《巴山月》封面
鄢國培(1934.3.5—1995.12.12),重慶銅梁人,1954年畢業於重慶第六中學;1955年1月,到長航宜昌港務局造船廠當學徒工,隨後在駁輪上當電工、代機工。
《長江三部曲》作者鄢國培先生 《長江三部曲》作者鄢國培先生
歷任長江航運管理局工人、湖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湖北省第八屆人大代表,湖北省文聯第五、六屆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湖北分會副主席,湖北省作家協會主席。
1955年開始發表處女作短篇小説《鳳尾溪邊》,1956年出版了第一本小説集《老鷹巖探礦》;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説《長江三部曲》(《漩流》、《巴山月》、《滄海浮雲》)、《冉大爺歷險記》,中篇小説《美醜奇幻曲》、《荒漠的神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