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壽塬

鎖定
長壽塬 [1]  亦稱長稔塬(渭南鄉黨親切地稱之為東塬),包括:豐原鎮崇凝鎮橋南鎮 三個鄉鎮。屬關中平原中東部緊靠山脈的黃土高原,一年氣候“春温暖,夏不燥,秋涼爽,冬不寒”,這裏土層深厚,屬酸性粘質土,地下水質優,晝夜温差大。
地處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湭河岸東南方向。位於隴海鐵路以南至秦嶺山麓,為沋河、零河、赤水河中下游河水切割的黃土台塬區,海拔600-800米,相對高度150-330米,面積261.8平方公里,佔全區總面積20.9%。塬面東南高,西北低。東南方向程梯田型,坡頂相對平坦,幅員遼闊。長壽塬盛產蘋果(陝西臨渭:長壽塬牌蘋果通過“綠色食品A級產品”認證 [2]  )、獼猴桃(長壽塬獼猴桃產業帶頭人 [3]  )、櫻桃、柿子、核桃、小麥、玉米等。 有民謠曰:“華陰華州水澆田,比不上渭南長壽塬 [4]  ”,説的就是這塊土地物產豐茂的生動寫照。
中文名
長壽塬
別    名
長稔塬,東塬,豐塬
行政區類別
地域區塊
所屬地區
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
地理位置
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湭河岸東南方向
面    積
261.8 km²
下轄地區
崇凝鎮,豐原鎮,橋南鎮
電話區號
0913
氣候條件
暖温帶半濕潤半乾旱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未統計
著名景點
航天裝備博物館
秀龍山
天留山
機    場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華山支線機場
火車站
渭南站,渭南北站,渭南西站
車牌代碼
陝E
方    言
中原官話關中片(秦語)渭南方言,客家話

長壽塬由來

【關於長壽塬名字的由來】
渭南縣誌雲:邑(渭南老縣城)之南,有塬曰“豐”。這裏的豐指的就是豐原,即指東塬的代稱。崇凝塬,也叫東塬、豐塬、長稔塬、長收塬。根據古漢語意思解釋,長稔塬,稔,就是豐收的意思。因土地肥沃,雨量充沛,長年豐收,人們便將其塬稱之為長收塬。後因諧音變化,演變為至今所説的“長壽塬”。這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反映了塬上人們對健康生活的追求。

長壽塬關於鄉思

生活在長壽塬 [1]  的人們都對長壽塬有着特殊的情感。無論遠歸何處,心裏總會惦記長壽塬的一草一木。每逢佳節,總會在記憶的黃昏裏飄滿思緒,炊煙縷縷在夢裏飄搖。雞鳴狗吠、牛羊豬叫,甚至和鄰里之間的爭吵都會成為一種很温馨的回憶,如一曲輕柔的音樂,伴隨湭河淙淙的細流聲在心地流淌,一直流進我們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鄉思總會讓人詩意盎然!

長壽塬關於龍尾坡

通往長壽塬 [1]  有一條盤山公路,總共十八彎,名為龍尾坡。位於塬的北緣偏西,距渭城2.5公里,聽老一輩人説:東塬龍脈很重,盤着一條龍,南有龍耳山(今華縣境內)、龍正山(清明山),北面之坡形似龍尾,名為龍尾坡。坡長2.5公里,寬2米,經北雷村(神舟六號到神舟十號的渭南監測站便在於此),上豐原鎮到崇凝鎮,是通往長壽塬的必經之地。五十年代末,從西張村西沿坡盤旋而修渭(南)橋(南)公路,長22.2公里,寬7.5米。1973年鋪為瀝青路面,公共汽車每日往返塬上。後歷年經過修整、維護,通車沿用至今。

長壽塬關於八景

長壽塬風景怡人,田間小路曲曲折折而妙趣橫生。當田野裏麥浪翻滾時,隨夏風奔路,感受着綠色的希望。果林飄香,林色葱葱,一步一景精雕細刻。行車在長壽塬的路上,沿着綠色的蹤跡,便給人以崇高的理想、蓬勃的生機和綠色的希望。一株株沉思的大樹和一顆顆靜默的小草,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悄悄的吮吸,靜靜的汲取,在和風細雨裏,健康的成長。白居易曾寫到:“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寫的就是這片充滿生機蓬勃的景象。
剛上龍尾坡,會看到一個千年古樹(龍尾坡的千年古樹) [5]  ,至今屹立不倒。關於這個千年古樹,有一個傳説。先從傳説説起。據説,曹娥皇后洗身用過的皂角核,倒在行宮外,後來長成了一棵參天的大皂角樹。這個村莊的人在這裏修了一座花廟。故這個村便成了花廟村。這皂角特點是每叢九個,每個九寸長,每寸中有一個核。放的年代再多蟲不蛀。掰開是翠綠色的有汁液。核的肉可以吃(筆者在解放前見這個幾百年前的已經腐的樹冠老死了。上半截不見了,下半截足有十米高。身皮根外還生出鬱鬱葱葱的一叢叢旺盛的新枝解放後被砍伐不見了)。讀者若到咱長壽塬龍尾坡口還可看見一棵同齡的老皂角樹
站在龍尾坡上可縱觀渭南市夜景,滿眼望去,一片燈的海洋,光的世界,色彩爛漫,爍光閃耀,無不令人心曠神怡,浮想聯翩。呼吸着自由的空氣,讓精神的羽翼歸憩。居高臨下,一切得失榮辱都是那樣的微不足道,長壽塬就這樣的,永遠都在大度的接受人們的親近。
臨渭區的前身渭南縣曾有八景,長壽塬那時也有八景,八景是:
針線葫蘆第一景,
鳳凰點頭百鳥鳴。
張北九溝一道通,
龍泉出水如傘形。
樊莊施肥申家豐。
千古海眼在塬中。
渭湭赤河晨霧影,
傍晚常聽土牛聲。
長壽塬這八景是何時何人提出,還有待於進一步考證研究。按當時的情景和提出人的傾向,可以説給長壽塬的景緻作了比較確切的總結,也給長壽塬增添了無限的風采,使人總想一睹長壽塬美麗而又神秘的容顏。
隨着時間的推移和時代的變遷,今日再看這八景,有的仍然存在,並且有了新的內涵,有的已不復存在,成為一個永久的記憶。在老八景的基礎上,比照長壽塬當今的實際。一個新的八景呼之而出,已經展現在了人們的面前,這新八景為:
航天旅遊第一景,
天留羣山秀峻靈。
渭華起義發祥地,
皇后之鄉有名聲。
一夜東風浮甘露,
養生長壽果業豐。
渭湭赤河晨霧影,
土牛鐵龍競相鳴。

長壽塬關於歷史

漢朝到宋朝生養過三個皇后。漢光武的陰(梨花)皇后。隋文帝的獨孤(加羅)皇后,宋仁宗的曹(娥)皇后。渭南長壽塬“崇凝鎮”古稱“獨孤莊”,是隋文帝楊堅惟一的皇后獨孤加羅的孃家。
1928年5月,在中共陝東特委的領導下,經過轟轟烈烈的交農運動和一系列對敵鬥爭的鍛鍊,長壽塬人民不堪忍受反動政府和地主豪紳的壓迫和剝削,從四面八方彙集崇凝鎮,參加“五一”國際勞動節紀念大會。他們在會上刷標語,殺惡差,羣情振奮,鬥志昂揚,成立了陝西省第一個區蘇維埃政府,標誌着渭華起義的前奏曲在這裏奏響。在隨後的鬥爭中,成立了陝東赤衞隊,赤衞隊的根據地和領導機關就在橋南鎮的塔山上。5月11日,渭華起義第一槍終於打響。在黨的領導下,渭華人民與國民黨反動派及其走狗進行了艱苦卓絕,英勇悲壯的鬥爭。起義後來雖然失敗了,但動搖了反動政權,為後來的革命鬥爭積累了經驗,其歷史意義影響深遠,在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渭華起義的發祥地就在長壽塬。
2010年6月,中國航天測控裝備博物館在長壽塬橋南鎮落成。這是目前國內航天領域的一個博物館。規模大,規格高,展品比較齊全。博物館地處橋南鎮一條風景秀麗的峪道內,佔地八十餘畝,共分測控、氣象、車載、回收、通訊裝備以及教材成果和測控天線等七個展區,珍藏着我國航天測控各個時期具有代表性的退役裝備。開館以來,全國各地參觀的人數不斷遞增,已成為對國人進行愛國主義、國防高科技教育的基地。航天旅遊在這裏不斷升温,博物館的後續建設也正在加緊加快進行。航天旅遊作為長壽塬第一景當之無愧;“天留羣山秀峻靈”,天留山與航天裝備博物館緊鄰,羣峯聳立,挺拔俊秀,谷幽溪清,靈氣通神,四季美景各展風采。天留山森林公園已經由有關部門批准立項,正在建設之中,目前已接待遊人。隨着天留山森林公園的建設,也拉動了周圍自然風景的開發,如秀龍山黃狗峪、箭峪、塔山、越秀山、清明山、石鼓山、龍園公墓等。古八景中的“鳳凰點頭百鳥鳴”就在天留山範圍之內,經過開發打造將成為天留山森林公園的一個奇特亮麗的景區。 [1] 
【關於革命根據地的建設】
2014年,省民政廳作出批覆,同意將臨渭區豐原鎮崇凝鎮橋南鎮等16個鎮(街辦)劃為革命老根據地。16個被劃為革命老根據地的街鎮已佔到臨渭行政轄區街鎮總數的64%。臨渭區是渭南主城區,是紅色革命政權的發祥地。革命先驅王尚德在臨渭區開展革命活動,創建了陝西第一個社會主義青年團支部、陝西地區最早的黨組織之一——中共赤水特別支部,創建了陝西最早的農民協會、陝西第一個蘇維埃人民政權、陝西省第一支由黨領導的農民革命武裝。
大革命時期,臨渭區發生了交農鬥爭,成立農協,成為當時全省農運最發達的縣份之一;土地革命時期,臨渭區先後發生了宣化鬥爭、渭華起義、搶洋麪等事件,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引起很大轟動,特別是爆發在這片土地上的渭華起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之後的一次大規模的武裝起義,在中國現代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而又悲壯的一頁;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臨渭人民在與敵鬥爭的同時,又肩負起支援前線抗敵的任務,為革命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斗轉星移,歷史的天空下,什麼最令人懷想?
逝者如斯,時間的河牀上,什麼會熠熠發光?
總有一些難忘在啓迪我們,總有一些銘記在感染我們。長壽塬,你的名字顫抖着我的指尖,是我一次又一次的滑落進,我激動的敲打着這方鍵盤……我知道,歲月的風霜不會磨滅美好的記憶,歷史的滄桑也不會暗淡那一幕幕革命的堅守!
當我寫到這個題目時,忙碌的浮躁之心已經化為了激動,過後便是寧靜。我彷彿能夠聽到心底驚雷響處,當年渭華起義者那振聾發聵的聲音。看一看烽煙盡處,先輩們艱難的足跡。讓曾經的往事扶正我們前進的方向,讓永恆的精神鑑定我們奮鬥的信念!我彷彿能夠看到一幅農民起義的偉大畫卷,一個剛毅、蠻橫、有力量、有血性的世界展現在我的腦海,一種粗獷剛勁的氛圍撲面而來,猶如長壽塬溝渠中傳來的一股雄風,透出一股迫人的熱氣,使人頓生凜然蕩胸之感。
【關於未來發展】
我慶幸自己生在長壽塬,我深愛着長壽塬的這片土地。這也是我寫本文的目的所在。我想長壽塬如此秀美,得天獨厚的風水寶地。如今,革命根據地的建設,中國目前的航天測控裝備博物館的落成。必將會帶動長壽塬未來旅遊業的發展。
並且,在“富農政策”的引導下,隨着高科技農業的不斷髮展,長壽塬的農業發展將走上產業化、組織化、市場化道路的農業現代化。並且將會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在這個過程中,農業日益用現代工業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經濟管理方法武裝起來,使農業生產力的由落後的傳統農業日益轉化為當代世界先進水平的農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可以成為現代化觀光農業園的絕佳聖地。我想,未來,現代化農業將會在長壽塬上大放光彩!願長壽塬的明天會更加美好,願長壽塬的人們永遠健康長壽!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