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航天測控裝備博物館

鎖定
航天測控裝備博物館坐落於中國航天測控事業的發祥地----陝西省渭南市長壽塬橋南鎮,該館於2009年10月開始建設,博物館突出“回顧歷史、弘揚傳統、牢記使命、再創輝煌”這一主題,共設立測控裝備、氣象裝備、車載裝備、回收裝備、通信裝備、教材成果和天線七個展區。
中文名
航天測控裝備博物館
類    別
科技博物館
地    點
陝西省渭南市橋南鎮
竣工時間
2010年
館藏精品
320計算機

航天測控裝備博物館建築佈局

航天測控裝備博物館隸屬於西安衞星測控中心,是我國第一座航天測控裝備專業博物館,據西安衞星測控中心主任董德義介紹,佔地10000多平方米。

航天測控裝備博物館館藏文物

收藏了2832套設備和25600張圖片,有大量曾為祖國航天測控事業立下赫赫戰功的裝備,有為返回式衞星提供測控支持的超短波設備,有為通信衞星萬里太空同步定點的C頻段微波統一測控系統設備,有被張愛萍將軍譽為“功勳機”的320計算機,有嫦娥一號衞星遙控遙測天線,有“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船返回艙,還有為航天英雄楊利偉“接風洗塵”的搜救和醫監醫保裝備。

航天測控裝備博物館歷史背景

航天測控裝備博物館地處於我國西部秦嶺山脈,遠離城鎮,交通不便,施工難度大。
在建設過程中,渭南市交通局無償為博物館修建了專用公路,眾多兄弟單位、科研院所以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和電子科技集團大力支持、使博物館展品數量和質量得到了充分保證,一大批具有歷史意義的展品入館陳列。
在展品的前期選送中,裝備裝卸和保護是重中之重,很多設備精細化程度很高、分佈較散,大到十幾米的雷達天線,小到專用螺母螺釘,都要從全國十幾個城市運送過來,為了防止數千公里中顛簸帶來的磨損,西安衞星測控中心派專人分赴喀什、青島、佳木斯、廈門、南寧、閩西等十幾個城市,嚴謹細緻進拆卸、標記、封裝、裝車等設備處理,半年之內行程達2萬公里。在此過程中,陝西高速集團及西鐵分局在展品運輸中提供了諸多便利,每件展品都在所有參與建館人員的悉心呵護下,從祖國的四面八方匯聚到博物館展廳內。

航天測控裝備博物館建設意義

西安衞星測控中心黨委書記張勝勤説,航天測控裝備博物館將作為我國又一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防教育基地和航天知識科普教育基地,成為展示航天測控文化的宣傳窗口,普及航天測控知識的重要平台,研究航天測控發展的寶貴資源,為航天事業的科學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不斷注入強大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