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壽八景

鎖定
長壽區歷史悠久,文化璀璨,風景名勝眾多。歷史上留下的長壽“八景”,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歷史上留下的長壽“八景”,又有明代長壽“八景”和民國長壽“八景”之分。
中文名
長壽八景
拼    音
zhǎng shòu bā jǐng

長壽八景景區簡介

長壽區歷史悠久,文化璀璨,風景名勝眾多。歷史上留下的長壽“八景”,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歷史上留下的長壽“八景”,又有明代長壽“八景”和民國長壽“八景”之分。明代長壽“八景”,為明代四川文化名人李開先所著《長壽“八景”詩》所確定。分別是:“桃源仙洞”(桃花溪三洞溝)、“菩提聖燈”(菩提山)、“西巖瀑布”(西巖觀)、“北觀煙霞”(又名北真觀,今長壽區人民醫院,已毀)、“龍寨秋容”(原江南鎮龍山寨,秦皇懷清枱,巴寡婦墳,已毀)、“鳳山春色”(鳳山,即長壽城)、“龍溪夜月”(龍溪河)、“定慧曉鍾”(定慧寺)。民國長壽“八景”,則為民間傳頌,作者不詳。分別是:“鳳凰展翅落平沙”(鳳山,即長壽城)、“龍舌舔水夜月斜”(龍舌梁)、“菩提山上燈一盞”(菩提山)、“北觀頂上透煙霞”(又名北真觀,今長壽區人民醫院,已毀)、“定慧鳴鐘響萬里”(定慧寺)、“桃源三洞出仙家”(桃花溪三洞溝)、“西巖瀑布千條線”(西巖觀)、“吉祥飛來一菩薩”(吉祥寺,位於武廟西側,為一巨大碩石降落於此而建,已毀)。
明代長壽“八景”與民國時期長壽“八景”相比較,雖文字表述相異,但景點多數相同。只是明代長壽“八景”中的龍溪河、龍山寨,到民國時換成了龍舌梁、吉祥寺。
從對明代長壽“八景”和民國長壽“八景”的闡述及比較,不難看出:①長壽“八景”既有文化、景觀傳續繼承的一面,又有文化、景觀發展變化的一面。②長壽大地,風景名勝眾多,所謂“八景”,只是一個有規定選擇的約定俗成的數字概念,實際景觀遠不止此數。③“八景”的確定,因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管理及交通、信息、文化、傳媒的不同,有個人界定的,有民間傳頌的,但最終須獲得社會、公眾承認並能得以流傳。④所確定景觀,有自然的,也有人文的,或二者相結合的。無論何種景觀,都應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或特殊性。
時光流轉,變化萬千。從長壽最後一次評定長壽“八景”的民國時期至今,已有七、八十年之久。在這七、八十年裏,長壽區經過解放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面貌日新月異,風景名勝層出不窮,新時期的長壽“八景”出現了。新時期的長壽“八景”是:

長壽八景主要景點

五華雲峯 五華雲峯
長湖浪嶼
因修建獅子灘發電站而形成的長壽湖,湖水面積65.5平方公里,總庫容量10.27億立方米。湖中,有大、小島嶼200多個,星羅棋佈;無以數計的港灣交叉縱橫。湖面,煙波浩淼,天水一色,島影成趣,風光秀美。是當時西南地區最大的人工淡水湖,被稱為“西南明珠”。黨和國家領導人周恩來朱德李富春李先念胡耀邦、李井泉等,曾親臨視察、遊覽或題詞。周總理曾為之動情地説:“這裏真好,將來我老了,就來這裏落户!”經過數十年的開發建設,長壽湖已建成長壽、重慶著名的風景名勝旅遊區,曾連續兩次被評為重慶巴渝十二景之一。故今應以長壽新“八景”之首,列為長壽新“八景”。
桃源新姿
桃花溪三洞溝,曾以“桃源仙洞”和“桃源三洞出仙家”之名,被明代和民國時期定為長壽“八景”之一。至今,桃花溪三洞溝的基本風貌及“石筍”、“長生洞”、“風月之台”等名勝古蹟和歷史文化尤存,並有新的發展和變化。一是:縣人王紹吉和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龍溪河水力發電工程處,先後在這裏建起了“恆星電廠”和“桃花溪三洞溝發電站,首開長壽水電開發之先河和中國政府開發建設的第一座水電站。二是長壽城市拓展,新建成的桃花片區高樓林立、道路寬直、綠樹成蔭,突顯現代氣息的城市風貌。故應以原三洞溝風景為基礎,加上桃花新城風貌,列為長壽新八景之二。其名稱亦將原“桃源仙洞”,改為“桃源新姿”(其中也有期盼桃花溪三洞溝的開發利用之意)。
江南飛虹
長壽長江大橋的修建,將長壽長江北岸和南岸連為一體,其狀如飛跨長江的一道彩虹。重慶鋼鐵公司遷建長壽江南,廠房林立、鋼花飛濺,為江南地區增添了現代工業化氣息。將長江大橋與重鋼廠區連為一景,更為飛跨長江的彩虹,增添了亮麗的景色。不失為長壽新的一景。
菩提聖燈
位於長壽城西的菩提山,因中國佛教禪宗祖師菩提達摩到此傳佛講法而得名。因氣勢雄傑,突兀而立,山頂中凹的特殊地貌,被尊為“巨鎮羣山”的長壽“鎮山”。明代進士戴錦為使之與皛山相對應,曾改名為“晶山”。多位詩人、名家曾為之賦詩作文謳歌,還有眾多的民間傳説,留下厚重的歷史文化。曾以“菩提聖燈”和“菩提山上燈一盞”,列為明代和民國時期長壽“八景”。今策劃打造的“菩提山·中國長壽文化城”,不僅將恢復菩提山原有的菩提寺、菩提寨和菩提聖燈等名勝古蹟,還在山下建設長壽古鎮、長壽文化城等景區。使厚重的菩提山歷史文化和景區得以拓展和擴大。故應保留其長壽“八景”的稱謂。
鳳山春色
長壽城所在的山嶺,古名“白虎山”,後改名為“銅鼓山”。因其“狀如飛鳳”,別稱“鳳山”。明代和民國時期的長壽“八景”,分別以“鳳山春色”和“鳳凰展翅落平沙”之名,列入其中。且留有“青龍白虎拱衞”和“龍鳳呈祥”的際會趣説。如今,長壽城狀如“飛鳳”的地勢未變,其左右兩翼的“鳳翅”——東街、關口地區和川染、江南、晏家地區,有了大的發展,更顯大展高飛之氣勢。“鳳身”——長壽城內拓展了黃桷灣地區;“鳳尾”——鳳嶺街發展了騎鞍、桃花新城地區,更顯碩大、豐滿和充實。“尾羽”——不僅原有的桃花溪、長墊公路,且新添了渝長、渝涪高速公路和渝湘鐵路,更是凌空飄飛一般。故長壽城應保留原“鳳山春色”之名,列入長壽新“八景”。
西巖瀑布
長壽城南的西巖觀,有三級自然瀑布,還有明代古城牆及古城門、丹崖、鳳山鑱石、史子讀書處、社稷壇、三倒拐古街、白虎頭等名勝古蹟。明代和民國時期,分別以“西巖瀑布”和“西巖瀑布千條線”之名,列入長壽“八景”。而今,在此景區內新建了西南地區最長的纜車站和望江路、望江橋等,使西巖觀更加美麗壯觀。
黃峽塔影
長壽長江北岸不語灘至黃草峽一線,是長壽區文物古蹟、風景名勝富集地區。這裏有宋代興建、明代遷建的桓侯宮(張飛廟);清代興建的文峯塔、不語山寨和不語灘古棧道;三國蜀漢軍師諸葛亮調兵、大將張飛駐防、東漢赤甲軍征戰的赤甲山古戰場;唐代武德年間設置永安縣,縣治所在的陽關城(永豐場);懸巖高聳、絕壁緊鎖、灘險水急的黃草峽,唐代大詩人杜甫飄流至此,寫下了著名的《黃草峽》詩篇。清代陝甘提督、振威將軍胡超登文峯塔,也留下《黃草峽新塔成》一詩。如今,這些名勝古蹟遺址、古建築和自然風光,大多保存較為完好。不失為長壽境內一傑出的自然和人文景觀。
“經開”繁星
由重慶(長壽)化工園區和重慶晏家工業園升級而成的長壽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國家級的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建設面積60餘平方公里,聚集了一批世界500強企業和大批國際、國內知名企業,來此入駐、建廠、生產。使長壽開始成為重慶市的工業高地。這裏廠房林立,道路寬闊,管網成線,綠樹掩隱,透現出現代化工業文明氣息。然而,長壽經濟技術開發區景色之美,則是入夜凌空,居高眺遠,但見霓虹璀璨,鋼花飛濺,光影閃灼,宛若點點繁星,墜滿蒼穹。成為長壽地區一大現代化工業景區。 [1] 
桃源仙洞 桃源仙洞
長壽新八景的另一説:
1,長湖浪嶼,
2,鳳山春色,
3,菩提勝景,
4,桃源仙洞,
5,黃峽塔影,
6,羅圍壽山,
7,五華雲峯,
8,鋼城濺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