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吻魟

鎖定
長吻魟,Dasyatis guttata (Bloch et J. G. Schneider, 1801),魟科魟屬的一種魚類。鞭尾魟魚的一種,主要分佈於南美洲東海岸,南大西洋和墨西哥灣沿海深度不超過36米的水域。體盤扁平呈菱形,表面短刺不規則分佈。腹鰭褶接細長尾部,背鰭褶缺失。吻部尖長,背部為褐色或橄欖色,腹部白色。尾部鋸齒狀倒鈎佈滿毒液,用於防衞。
主要以底棲無脊椎動物和小型硬骨魚類為食,該種類數量較為稀少,且缺乏足夠的具體信息,以評估其保護現狀。
中文名
長吻魟
外文名
Longnose stingray
拉丁學名
Dasyatis guttata (Bloch et J. G. Schneider, 1801)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軟骨魚綱
亞    綱
板鰓亞綱
燕魟目
亞    目
魟亞目
魟科
魟屬
長吻魟
分佈區域
南美洲東海岸,南大西洋和墨西哥灣沿海

長吻魟簡介

尖吻魟 尖吻魟
長吻魟最早由德國博物學家Georg Marcgrave於1648年發現,其姊妹品種是尖吻魟,兩者差別較小。主要棲息在沙質洋底、海草叢、瀉湖礁石旁,常見於海灣和河口。一般獨居,交配、休息以及躲避捕食者時結羣。它們是底棲生物,白天藏進沙子,夜間覓食,通常在海草叢,用頂上噴水孔清理沙層,挖沙尋覓無脊椎動物和小魚。主要以雙殼類、蠕蟲為食,也吃蝦米、螃蟹和小型魚類。通過胸鰭拍動起伏運動穿水而行,這種運動方法機動性很高,有助於覓食和逃避。

長吻魟繁育狀況

長吻魟幼體 長吻魟幼體
不同地區長吻魟性成熟期有差異。在養殖場,體盤飽滿時進入成熟期,雌性大約5-6歲,雄性大約3-4歲。雌魟母體大小和後代數量正相關。圈養的每半年繁育一次,野生的通常一年一次,妊娠期從125到226天不等,平均175天。長吻魟使用主要和次要育幼所繁育幼魟。主要育幼地是雌魟生育後代的地方,次要育幼地是幼魟發育成長的地方。很少人知道育幼所具體位置和後代在兩地遷移情況。長吻魟卵胎生為主,未孵化的卵在母體內發育,胚胎早期發育階段,由卵黃囊補充營養,卵黃囊營養吸收完後,由母體分泌組織營養素孵育胚胎。仔魟出生後不再提供親代撫育

長吻魟分佈區域

長吻魟保護級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數據缺乏(DD)。 [1] 
參考資料
  • 1.    Rosa, RS and M. Furtado.2008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瑞士格蘭德: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