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鐵釘菜

(植物)

鎖定
鐵釘菜是鐵釘菜科鐵釘菜屬藻體植物。鐵釘菜澡體呈暗褐色;固着器小盤狀,有短柄;枝呈細圓柱形,微有稜角,有時略扁圓,復叉狀分枝;藻體多年生,幼苗見於秋季;春、夏兩季採收。 [2]  因其體質堅硬,故名“鐵釘菜”。 [3] 
鐵釘菜產於温帶西太平洋區域,生於潮間帶上部的岩石上, [4]  分佈於中國廣東、福建、浙江沿海地區。 [5] 
鐵釘菜味鹹,性寒,有軟堅散結、解毒、驅蛔之功效,適用於頸淋巴結腫、甲狀腺腫、喉炎、蛔蟲病等病症;還可與肉一起燉煮食用,也可蒸煮後蘸醬油食用。 [4] 
中文名
鐵釘菜
拉丁學名
Ishige okamurae Yendo [1] 
別    名
鐵線草
剪刀菜
鐵菜
別    名
搖鼓鈴
植物界
鐵釘菜科
鐵釘菜
分佈區域
產於嵊山、中街山、韭山、大陳、分佈於中國東南沿海等地

鐵釘菜形態特徵

1.鐵釘菜 藻體暗褐色,幹後呈黑色,被有白霜,常成不規則團塊狀。水浸展平後,灰褐色至黃綠色,細條狀,長4-12cm,復叉狀分枝,枝細圓柱形,微有稜角,或略扁直徑1-1.5mm。基部有固着器,小盤狀,具短柄。質堅脆,易折斷。氣腥,味鹹。軟骨狀,高4-15cm,體圓柱狀,復叉狀分枝,分枝細圓柱形,有的略扁圓,稍帶稜角,短柄約1-2cm長。小枝類圓柱形略扁,中間部分寬約1-2mm,頂端漸狹尖。髓部由縱橫交錯的絲狀細胞組成。皮層由6-30排左右的小細胞,垂直於藻體表面,緊密排列構成。藻體成熟時,枝端顏色較淡。切面觀察,有單室孢子囊自皮層長出,且有單行細胞的無色毛絲體,從皮層毛窠內伸向體外。藻體固着器小盤狀。
鐵釘菜
鐵釘菜(1張)
2.葉狀鐵釘菜 藻體黃褐色至黑褐色,高5-10(-15)cm,寬0.5-2cm,扁平葉狀,規則或不規則的復叉狀分枝,有時在枝端下部膨起,中空,含有氣體。內部構造與鐵釘菜相似,惟皮層細胞較薄,約5-6(-8)排細胞。葉狀鐵釘菜 藻體呈不規則碎片狀,一面黑褐色,另麪灰褐色至黃褐色。完整者水浸展平後,葉狀體綠褐色,長5-15cm,叉狀分枝,枝呈扁平帶狀,寬0.4-2cm。質脆,受潮後變韌。氣腥,味鹹。

鐵釘菜分佈範圍

生態環境:
1.生於中、高潮帶波浪衝擊的岩礁上,一年四季均有生長。
2.生於中、低潮帶岩石上或石沼中,或附生於鐵釘菜上。
資源分佈:1.我國從浙江、台灣至廣東的東南沿海均有分佈。
2.中國東、南沿海均有分佈。福建廣東較多。
鐵釘菜 鐵釘菜
鐵釘菜 鐵釘菜
鐵釘菜 鐵釘菜
鐵釘菜 鐵釘菜

鐵釘菜主要價值

【性味】鹹;寒
【歸經】肝經
【功能主治】軟堅散結;解毒;驅蛔。主頸淋巴結腫;甲狀腺腫喉炎蛔蟲病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
【附方】由於本品幹後黑色,體質堅硬,因而有鐵釘菜之稱。
【摘錄】《中華本草》

鐵釘菜化學成份

鐵釘菜含有二酰基甘油基羥甲基三甲基-β-丙氨酸(diacylglycerylhydroxymethyltrimethyl-β-alanine,DGTA)及磷脂酰膽鹼(phosphatidylcholine,PC)。還含褐藻酸鹽(alginate),葡聚糖(glucosan),褐藻酸(alginic acid),粗蛋白,甘露醇(mannitol),鉀,碘等。
參考資料
  • 1.    鐵釘菜  .植物通[引用日期2019-07-04]
  • 2.    管華詩,王曙光主編,中華海洋本草圖鑑 第1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12,第117頁
  • 3.    李熙宜編,海藻學,大連水產學院養殖系,1995.01,第51頁
  • 4.    林雲,吳軒,張貴平,林祁主編,中國野菜野果的識別與利用,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01,第48頁
  • 5.    劉濤,黃/渤海及東海常見大型海藻圖鑑,海洋出版社,2018.05,第15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