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錨位

鎖定
錨位是航海專用術語,指供船舶裝卸貨物和停靠的地方。錨位長度一般包括船舶的長度L和船與船之間的必要安全間隔d。d值的大小根據船舶大小而變化,一個萬噸級錨位為15~20米。錨位的數量與大小是衡量一個港口或碼頭規模的重要標誌。一座碼頭可能由一個或幾個錨位組成,視其佈置形式和位置而定。
中文名
錨位
外文名
berth port
作    用
供船舶卸貨和停靠
門    類
水路運輸

錨位錨位利用率

錨位利用率是一年中船舶實際在錨位作業的時間佔總營運時間的百分數,是碼頭錨位的作業時間佔碼頭錨位日曆時間的比重,即錨位利用率=錨位作業時間 /錨位日曆時間。其中,作業時間包括裝卸時間和各類輔助時間。
錨位利用率高,説明港口碼頭等設施利用充分,但由於船舶到港的不平衡,錨位利用率越高,船舶待錨的可能性就會越大,若船在錨地等待的情況嚴重,就會增加航運公司及貨主的成本。反之,如果錨位利用率過低,會導致碼頭錨位過度空閒,資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則會嚴重影響港方的經濟效益。所以合理的錨位利用率應該是建立在平衡港、航、貨三方利益的基礎之上。
它是衡量錨位使用情況的參數之一,也是計算錨位通過能力的一個指標。通常由實際資料統計分析確定。 [1] 

錨位裝卸能力

計算錨位通過能力是在單一貨種、單一船型的情況下進行的。而在港口實際生產中,一個錨位往往不是單一船型、單一貨種,而是貨種多樣,船型一樣;或貨種單一,船型多樣;或者是貨種和船型都不一樣;或者既有進口又有出口。當進出口裝卸船的裝卸效率不一樣時,錨位通過能力應先按單一貨種、單一船型,進口和出口分別計算,然後再按公式計算錨位的多種貨種、多種船型的綜合通過能力。

錨位服務系統

錨位服務系統是隨機服務系統,船舶到港具有隨機性。航運市場上存在着租船運輸、班輪運輸等多種運輸方式。租船運輸掛靠港口的不確定性以及班輪在航行過程中易受風、浪、流的影響而不能保持恆定的航速,導致船舶無法按規定的時間到達港口。港口作業同樣具有隨機性。在港口生產營運過程中,易受氣候條件、裝卸能力、管理調度水平等許多因素的影響而不能準確地確定船舶的在港時間。
錨位服務系統是離散事件系統。錨位服務系統的狀態變化只在時間的離散時刻發生,呈狀態突變,是隨機的離散事件系統,其動態特性需用一組離散狀態方程來描述。船舶到達港口、進入錨地排隊、離開錨地、靠近錨位、開始作業、作業結束、離開港口等事件均發生在時間的離散時刻,並具有隨機性。
錨位服務系統是排隊系統。由於港口作業的隨機性和來港船舶的隨機性,使得港口營運具有很大的不平穩性。在港口營運系統中,一個碼頭錨位在同一時刻只能為一艘船舶服務,並且要求碼頭錨位的靠錨能力不小於船舶的噸級,裝卸的貨種與船舶的類型一致,因此每種貨物的裝卸與轉運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子系統,船舶必須按類型排隊,形成排隊系統。 [1] 

錨位錨位分配

錨位分配圖是錨位策劃工作的中心內容。它將近期的船舶動態、到港時間、靠錨時間和靠錨位置、離錨時間、裝卸箱量等重要信息集中顯示在一張圖紙上。
包括以下內容:
(1)標題,即標明“某碼頭錨位分配圖”;
(2)需傳送的單位和部門;
(3)製作日期與時間;
(4) 碼頭現有錨位分佈情況,按比例據實繪出,並標出裝卸橋或門座起重機的配置情況和每個錨位的岸線長度。
(5) 按日期先後整齊排列從當天起,連續5天的船舶到港情況,包括船名、航次、船的長度、靠錨的錨位、靠錨的時間等
(6) 註明裝卸橋的(岸吊)的需求數或維修數以及維修時間。 [2] 

錨位錨位監視

通常,船用GPS導航儀具有錨位移位報警功能,在錨泊時設置錨位監視告警距離。一旦船舶漂移超出此距離,自動發出報警信號。在惡劣的氣象條件下,在船舶密集的港區,為使港務部門及時瞭解所有停泊船舶的漂移動態,對錨位實行監控是必要的。這種監控可採用與浮標監視相似的措施,或與浮標監視共用一個系統。 [3] 
參考資料
  • 1.    張靜, 劉翠蓮. 港口泊位服務系統的影響因素及其仿真[J]. 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科版), 2008, 7(6):109-111.
  • 2.    陳洋編著. 集裝箱碼頭操作.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06.
  • 3.    洪大永編著,GPS全球定位系統技術及其應用,廈門大學出版社,1998年09月第1版,第1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