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

鎖定
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銅陵經開區”)始建於1992年7月,規劃面積54.27平方公里(西部園區40平方公里,東部園區14.27平方公里),由時任銅陵市市長、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同志親手創辦;1993年成為安徽省首批省級開發區;2011年獲批國家級經開區;2015年躋身安徽省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現已集聚各類企業1800餘家,其中百億企業3家、主板上市公司3家、新三板新四板掛牌企業60家、規模以上企業126家。 [2] 
銅陵經開區是國家級經開區和省級高新區,也是國家級循環經濟試驗園、國家火炬計劃電子材料產業基地、國家863計劃銅陵電子材料成果產業化基地、國家(銅陵)電子材料產業園、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和國家專利產業化試點基地。建有國家級銅鉛鋅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中科院皖江新興產業技術發展中心,全國唯一一家國家級PCB檢測檢驗中心。 [2] 
2020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5%;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3.3%;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0.7%;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5.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6%;財政收入(不含關税)增長1.2%。 [2] 
中文名
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
所屬地區
安徽省銅陵市
地理位置
安徽省南部,長江下游南岸
面    積
8 km²
電話區號
0562
郵政編碼
2440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温潤季風氣候
火車站
銅陵站、銅陵北站
車牌代碼
皖G
創建時間
1992年7月
批准時間
1993年經省政府批准省級開發區

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歷史沿革

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創建於1992年7月,1993年5月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為全省首批省級開發區, 1995年2月,省政府批准了一期8平方公里的總體規劃(皖政秘199518號)。8平方公里區域已經基本開發完畢,規劃中的3縱4橫,計20公里主幹道已全面開工建設, 2004年年內全部完工,全面實現“七通一平”。近年來,開發區堅持“三為主、一致力”的方針,力求規劃高起點、建設高速度、經濟高效益。開發區基本實現了“以銅材深加工和電子信息材料為主導,紡織精細化工為特色”的產業定位目標。
2021年12月,安徽省政府發佈《關於2020年度全省開發區綜合考核評價結果的通報》。其中,考核評價排名居前列的開發區名單中包括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 [3] 
2024年3月26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官網發佈《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安徽無為經濟開發區等調區的批覆》,同意安徽銅陵郊區經濟開發區調區,調整後的總體規劃用地面積分別不得突破411.10公頃。上述開發區四至範圍由省自然資源廳依法核定,另行報批 [4] 

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發展

2020年,銅陵經開區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5%;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3.3%;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0.7%;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5.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6%;財政收入(不含關税)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3.2%;到位內資增長5.4%;到位外資增長15.1。 [2] 

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園區特色

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生態優良

二十多年來,銅陵經開區已走出了一條從小到大、從弱到強、裂變擴張、跨越發展之路,也探索出一條企業先行、產業集聚、城區集成的發展路徑,區位優勢、要素優勢和產業優勢,加快產業集聚,已形成了以銅基新材料產業為主導,電子信息材料、先進裝備製造業、精細化工產業為支撐的四大特色產業集羣。
銅基新材料產業全國最大。已形成6條完整產業鏈,產品覆蓋板、帶、棒、線、箔及粉體等全部產品形態。被世界銅加工協會贊為:產品最齊全、產業鏈最完整、產業配套最完善、最具競爭力和發展前景、獨一無二的銅材精深加工產業基地。
電子信息材料產業日臻完備。現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電容器薄膜生產基地和中部地區知名PCB產業基地,形成了以銅峯電子、豐山三佳、耐科、元一為代表的電子信息材料產業集羣。
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國內領先。形成了電子專用設備、環保設備、冶金礦山專用設備、交通運輸設備、塑封模具、擠出模具等10多個裝備製造產品羣。
精細化工產業全球高端。作為國家循環經濟工業試點園區和國家首批園區循環化示範園區,現已建成以銅、鐵、硫資源合理利用和能量互補的循環經濟工業示範體系,建成了多條特色鮮明的循環鏈條。園區企業按照3R原則(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實現資源綜合利用和能源梯級利用,打造低碳生產園區。 [2] 

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金融生態優質

健全完善金融體系,為企業提供及時高效融資服務,是銅陵經開區作為國家級開發區能力建設的重要支援。目前,已擁有較為完備的金融服務產業鏈。圍繞保險、投資、擔保等服務項目,擁有銀行業金融機構10家,保險機構3家,融資擔保公司2家,小額貸款公司2家,各類股權投資企業10家,帶動了金融機構的聚集效應。擁有銅陵欣榮銅基新材料產業發展基金、北大青鳥半導體產業發展基金和新能源汽車產業基金三支政府基金助力產業快速發展,李國英省長來銅時給予高度肯定。擁有優質的融資平台。大江公司作為管委會融資平台公司,註冊資本20億元,為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堅強資金保障。註冊資本4億元的國譽擔保公司為管委會獨資的政策性擔保公司,專為園區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服務,年擔保費率不超過1%。 [2] 

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文生態優越

銅陵經開區座落於全國文明城市的北部,是銅陵重要的工業集聚地,也是銅陵未來發展的增長極。多年來,我們按照產城融合的總體思路,堅持“宜工、宜商、宜居、宜業”的總體定位,推進基礎設施日臻完善,配套功能逐步優化。翠湖公園、西湖濕地公園、體育中心、圖書館、博物館競發新姿,恆大、碧桂園等知名小區陸續入駐,萬達、八佰伴、吾悦廣場、北斗星城、江南文化園等商業集中區環繞周邊,銅陵經開區已成為銅陵重要的文化活動中心。擁有國家級創業孵化基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銅陵科技創業園、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和安徽省服務外包基地。擁有國家銅鉛鋅質檢中心、國家PCB檢測中心等2個國家級公共服務平台,國家級企業技術研究中心2個、博士後工作站4個、省級研發平台29個和市級研發平台23個。銅陵學院、銅陵職業技術學院、銅陵技師學院等高校入駐開發區,為企業提供了“訂單式”人才培養服務。銅陵創新小鎮被省政府認定為首批特色小鎮,為新業態發展提供了新動能、新平台。 [2] 

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政治生態優秀

企業家是寶貴的資源,為企業服務是最重要的政治,經開區按照構建清親政商環境的總體要求,傾情傾力地為企業特別是為企業家服務。努力當好企業家的“店小二”。樹立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堅持“無事不饒、有呼必應”的原則,為企業提供“一站式”“一條龍”“保姆式”、全天候服務;在全省率先實行“承諾即開工”制度,實行工業項目“多評合一”,大幅縮短行政審批時限;建立了重點企業和項目聯繫包保制度、重點企業和項目幫辦制度、包點服務企業和項目制度,幫助協調解決生產要素、市場、技改、建設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積極提供“一企一策”服務,本着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招大招強、招優引好的原則,對重大投資項目積極落實招商引資政策“一企一策”,針對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和團隊、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股權和分紅激勵、激勵企業高管人員創業發展、企業高管個人所得税獎勵等都制定了具體普惠、規範透明的政策規定,對外地高層次人才提供臨時住宿補助、户口落户、子女就學等方面的幫助,切實解決外來創新創業人才落地的後顧之憂。 [2] 

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自然生態優勝

銅陵地處長三角城市羣長三角經濟圈武漢經濟圈的交匯中心,是合肥都市圈南向發展的戰略門户。滬蓉與京台高速、京福高鐵與寧安高鐵在此形成“十”字交匯,比鄰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合肥新橋國際機場,距離九華山機場只有20公里車程。萬里長江穿城而過,岸線資源長達100多公里,擁有一類對外開放口岸、國家首批對台直航港口和萬噸級海輪進江終點港,港口年吞吐量億噸以上。銅陵長江大橋是八百里皖江第一橋,隨着銅陵二橋的開通,銅陵已成為通江達海、南上北下、東進西出的交通樞紐,四海賓朋、八方誌士紛紛前來投資興業,共同譜寫中國夢·銅陵夢的美好篇章。 [2] 

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事業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教育“兩基”成果不斷鞏固,城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目標初步實現,農村中小學標準化建設開始實施,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初步建立;高中階段教育在全省率先普及,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快速發展,職教園區建設啓動。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及廣播電視設施得到改善,羣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好戲連台,文藝創作精品迭出,文化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成功舉辦了建市五十週年慶典及第八、第九屆青銅文化博覽會。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水平和層次不斷提升,“五城聯創”工作不斷取得新成績。公共衞生體系和衞生應急機制建設不斷完善,農村衞生和城市社區衞生建設全面加強,血吸蟲等重大疾病的預防控制措施不斷強化。人口與計劃生育綜合改革成效明顯,人口自然增長率穩定在5‰以內。社區建設實現“四有”目標,正在向“四優”邁進。國防動員、人民防空和雙擁工作紮實開展。殘疾人事業、老齡服務和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得到加強。審計、統計、物價、地震、氣象、檔案、地方誌、民族宗教、外事僑務等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績。堅持開門接訪、帶案下訪,信訪工作力度不斷加大。深入推進依法治市,基層民主建設有序展開。安全生產監管體系、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體系建設明顯加強。平安銅陵建設不斷深入,公安“三基”建設全面展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日趨完善,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高度重視和妥善解決民生問題。通過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等,新增就業崗位7.1萬個,並基本消除零就業家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建立健全“五大保險”體系,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障制度,率先實現了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全覆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覆蓋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覆蓋,率先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社會救助體系,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農村合作醫療保障水平不斷提高。五年共組織實施為民辦實事項目56個。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5.5%和11.3%。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16億元,是2002年的2.3倍。城鄉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分別增加4.5和6.5平方米。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 [1] 

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園區現狀

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 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
先後已有意大利德國美國葡萄牙日本、中國香港地區、中國台灣地區等國家和地區的客商來開發區投資興業,初步形成了以銅都銅業、精達股份為代表的銅材深加工,以銅峯電子、三佳模具為代表的電子基礎材料加工業,以華源麻業為代表的紡織服裝業,以畢克化學、德國西瓦為代表的精細化工產業。2011年4月10日,國務院批覆同意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銅陵市第一個獲批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升級將進一步增強銅陵承接產業轉移、招商引資的吸引力,進一步提升銅陵市良好形象。

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園區規劃

開發區產業發展現狀、規模、佈局及其發展規劃
(一)開發區產業發展現狀、規模、佈局
截止2004年底,開發區現有註冊登記的各類企業160家,其中外資企業佔有較大比重,已建成各類工業企業近60家,初步形成了銅材加工、電子兩大產業羣體,現代紡織和生物醫藥兩大產業正在快速形成。
銅材加工業
開發區內銅材加工業已初步形成四條產品鏈,並在此基礎上,不斷延伸,形成以產業羣體內的空白項目和產品鏈上的延伸項目,作為招商引資的載體和方向。
(1)電解銅——銅杆——銅線——電磁線——電子繞阻線圈——電機等產品鏈
(2)電解銅—銅管--工業用內螺紋銅管、冷凝管、高效散熱管——壓縮機等產品鏈--建築用水暖管材、裝飾銅管等——
(3)電解銅——電解銅箔——覆銅板——印製電路板產品鏈
(4)電解銅——銅板帶(變壓器用銅帶、超薄水箱銅帶、電纜銅帶、紫黃銅板帶、集成電路引線框架銅帶等)——變壓器、水箱、焊接銅管等產品鏈
電子基礎材料及新型元器件產業
開發區內已初步形成電子銅基材料鏈的雛形,根據電子工業園的項目佈局,園內將重點建設“一一四”工程即一個企業研發中心,一個科技企業孵化器,四個產品鏈;
(1)電容器用薄膜(聚丙烯薄膜、聚酯膜、聚苯硫膜)、金屬化薄膜——電容器(新型薄膜電容器)等產品鏈
(2)晶體及元器件等產品鏈
(3)集成電路引線框架、模具(塑料型材高速擠出模具、電子塑料封裝模具)、塑封壓機等產品鏈。
(4)煙氣在線檢測、測速雷達等高新技術產品
銅材加工、電子兩大產業規劃期及目標
規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自2004年至2007年,爭取在第一階段末期兩大產業初步實現產值120億,第二階段自2007年至2010年,爭取實現產值280億,規劃期末,爭取分別培養行業內骨幹企業6家,上市公司各1——2家。

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主要政策

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按照”七通一平”標準對外來投資者提供項目用地,並根據具體項目的投資密度實行區別定價,最高可享受零地價優惠待遇(詳見土地價格表)。同時,市政府還制定了旨在促進外來投資的詳細優惠政策(銅政(2003)30號文件),外來投資者還可對照文件享受相關税收優惠政策。以下是主要條文節選:
第一條
積極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含港、澳、台地區)來我市投資。
(一) 對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經營期在十年以上的,從開始獲利的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徵企業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税。
(四) 外商投資舉辦的先進技術企業,享受“兩免三減半”企業所得税期滿後,仍為先進技術企業的,可按照税法規定的税率延長三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税。減半後的税率低於10%的,按照10%的税率徵收企業所得税。
(六) 外商投資企業的外國投資者,將從企業取得的利潤直接再投資於該企業,,或投資開辦其他外商投資企業,經營期不少於五年的,經投資者申請,税務機關批准,退還其再投資部分已繳納所得税的40%税款;直接投資開辦、擴建產品出口企業或先進技術企業,全部退還其再投資部分已繳納的企業所得税税款。
第二條
積極鼓勵外來投資者對我市工業、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及資源綜合利用類項目的投資。
(一) 新批的外來投資企業,投資額在2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自投產之日起五年內繳納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屬第一、第二產業的,由同級財政按50%給予獎勵;屬第三產業的,由同級財政按30%給予獎勵;軟件設計開發由同級財政按50%給予獎勵。
(二) 鼓勵來我市興辦環保、生物醫藥、生態農業、新型材料等新興產業和高科技項目以及與我市支柱產業和特色經濟相關聯的銅加工、電子、精細化工、機械製造等產業和項目。對上述各類企業,投資額在2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從投產之日起,5年內其上繳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由同級財政全額獎勵。
(四) 外來投資企業實施經省級以上部門認定的高新技術項目改造,其項目貸款1000萬元以上(含1000萬元)的,政府相關部門幫助爭取國家及省有關貼息政策。
(五) 外來投資企業應嚴格執行環保“三同時”。生產經營過程中因轉產等特定事由產生污染源,能及時治理並取得實效,治污投入400萬元以上的,從污染治理資金中給予實際投資額5%的一次性補助。
第三條
鼓勵外來投資者以收購、兼併參與我市企業資產重組。
(一) 資產重組後的企業,經同級財政部門審核批准,三年內繳納新增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由同級財政按50%給予獎勵;
(二)資產重組後企業,經同級財政部門審核批准,三年內繳納的新增營業税,由同級財政按20%給予獎勵;
(三)資產重組前的企業如果發生虧損,重組後虧損彌補按税法規定辦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