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巨(拼音:jù),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 [1]  。此字始見於西周金文 [2]  。此字本義是直角的曲尺,這個意思後來寫作“矩”。而“巨”本身幾乎都用作假借義,主要表示大及由大引申出的極、最等義。
(基本信息欄來源: [3] 
中文名
拼    音
繁    體
㠪、鉅
五    筆
and
倉    頡
ss
鄭    碼
hxvv
字    級
一級字 [1] 
注    音
ㄐㄩˋ
平水韻部
上聲六語 [4] 
總筆畫
4
四角號碼
71717
統一碼
基本區 U+5DE8
結    構
單一結構 [5] 
造字法
象形字

字源演變

"巨"字形演變流程圖 "巨"字形演變流程圖
初文是象形字。西周早期像一人分腿站立,一手握着工形器具。工形器具是矩,畫直角用的曲尺。“巨”的早期合體象形字在西周已開始漸變,先是在像人的“大”形頂部添一飾橫而成“夫”形(字形3),之後,“夫”形與像矩的“工”形分離,而人的手指形卻脱離臂端,附着到“工”形豎筆的旁側,呈半弧形(字形4)。西周中期,已經有了截去“夫”形而只保留原字主要特徵的簡化形式(字形5)。東周及秦漢以下都繼承了這一簡化形式。在漢代璽印及碑銘中已經有把“巨”字中的“工”形寫作“匚”的,但長期未被列入正體。近代楷書維持“工”形框架(3筆),現代規範字形以從“匚”(2筆)為標準。另外,東周以後,已經訛變卻沒有簡化的形式幾乎左右部分互換,表示手指的“A”形徹底與人臂遠離。以後,“夫”形又訛作“矢”形,這就演變出了“矩”字。並由此產生了一個加“木”旁表義的異體字“榘”。戰國時期,“巨”字還出現過 “B”或“C”的形式,“D”或“E”是“A”的變化。“巨”本義是矩,這在文獻中偶見遺蹟。“巨”的本義幾乎都保留在它的異體字“榘”和“矩”上,而“巨”本身幾乎都寫假借義,主要表示大及由大引申出的極、最等義。《墨子·非樂》:“三者,民之巨患也。”“巨患”即大憂患。“巨”字也通假作“距”或“詎”,相當於“豈”。 [2]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形容詞
大。
Big
公羊傳·哀公六年》:“於是使力士舉巨囊,而至於中霤。”
司馬相如上林賦》:“深林巨木,嶄巖嵾嵯。”
巨大,巨人
極,最。
Most
荀子·王霸》:“國者,巨用之則大,小用之則小。”
三國魏曹植辯道論》:“言不盡於此,頗難悉載,故粗舉其巨怪者。”
巨響,巨擘
粗,粗大,粗略。
Coarse
莊子·外物》:“任公子為大鈎巨緇,五十犗以為餌。”
呂氏春秋·蕩兵》:“貴賤,長少,賢者不肖,有巨有微而已矣。”
巨屨
高聳,高大。
Lofty
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先生曷鼻,巨肩,魋顏,蹙齃,膝攣。”
巨手
動詞
謂大於,超過。
Exceed
南朝梁劉峻廣絕交論》:“富埒陶白,貲巨程羅,山擅銅陵,家藏金穴。”

通“拒”,抗拒,抵拒。
Resist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橫家書·蘇秦謂陳軫章》:“儀且以韓、秦之兵東巨齊、宋。”

名詞
通“虡”,懸掛鍾、磬的木架兩旁的柱子。



通“距”,城牆上的編連大木。

墨子·備梯》:“行城之法,高城二十尺,上加堞廣十尺,左右出巨各二十尺。”

通“秬”。黑黍。

王禹偁《北狄來朝頌序》:“使食乎大牢之味,巨鬯之酒,則羶肉酪漿之眾,登享宴矣。”
巨鬯
(Jù)姓。



副詞
通“詎”,豈。

漢書·高帝紀上》:“項伯還,具以沛公言告羽,因曰:‘沛公不先破關中兵,公巨能入乎?’”

參考資料: [6] 

古籍解釋

説文解字

規巨也。從工,象手持之。榘,巨或從木、矢。矢者,其中正也。𢀓,古文巨。其呂切 [7] 

説文解字注

規巨也。
《周髀筭經》曰:圜出於方,方出於矩,矩出於九九八十一。故折矩以為句廣三,股脩四,徑隅五。旣方其外,半之一矩,環而共盤,得成三四五,㒳矩共長二十有五,是謂積矩。用矩之道,平矩以正繩,偃矩以望高,覆矩以測湥,卧矩以知遠,環矩以為圓,合矩以為方。方屬地,圓屬天,天圓地方,方數為典,以方出圓。按規矩二字猶言法度,古不分別。規圜矩方者,圜出於方,圜方皆出於矩也。夫部曰:規,有法度也。不言圜曰規。《考工記》:斬轂之道必矩其陰陽。注:矩謂刻識之也。凡識其廣長曰矩,故凡有所刻識皆謂之矩。
從工,象手持之。
謂コ也。其呂切。五部。按後人分別巨,大也;矩,法也,常也。與説文字異。其呂切,《唐韻》也。《廣韻》作矩、榘,入九麌,俱雨切。又云:《説文》又其呂切,此出説文音隱。
榘,巨或從木矢。矢者,其中正也。
矢部曰:有所長短。以矢為正。按今字作矩,省木。
𢀓,古文巨。
此為象手持之。小篆變之,取整齊耳。《大學》:絜矩之道。注云:矩或作巨。此古文之遺也。 [8] 

康熙字典

《唐韻》其呂切。《集韻》臼許切,𠀤渠上聲。《説文》:䂓巨也。從工,象手持之。
又《玉篇》:大也。《孟子》:為巨室。
又鉅萬,數也。《史記·平準書》:京師之錢累鉅萬。注:鉅萬,今萬萬。
又姓。《何氏姓苑》:巨氏出南昌。《廣韻》:漢有巨武,為荊州刺史。
又巨毋,複姓。《前漢·王莽傳》:有奇士,長丈,大十圍,自謂巨毋霸。莽更其姓,曰巨母氏。謂因文母而霸王符也。《後漢·光武紀》:作巨無霸。
又《韻會》:通作鉅。《前漢·食貨志》:庶人之富者累鉅萬。李賀《高軒過詩》:文章鉅工。
又與詎同。《前漢·高帝紀》:公巨能入乎。師古曰:巨讀曰詎,猶豈也。
又《類篇》:求於切,音蕖。未央也。《韻會》:亦作渠。詩小雅庭燎注,夜未渠央。義與遽同,言未便至夜也。 [9] 

書法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字形對比圖 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字形對比圖

書寫演示

“巨”字書寫演示 “巨”字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書法來源: [10] 

音韻集匯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上聲

開口呼
全濁
其呂切/俱雨切
ɡʰjo
集韻

平聲

合口呼
全濁
求於切
ɡiɔ

上聲

合口呼
全濁
曰 (臼)許切
ɡiɔ
韻略


上聲





臼許切

增韻


上聲





臼許切



去聲





其據切

中原音韻

去聲
魚模



全清

kiu
中州音韻


去聲
魚模





居遇切

洪武正韻

上聲


全濁
臼許切
g‘y

去聲


全清
居御切
ky
分韻撮要

陽去
第四諸主著






(音韻資料來源: [11]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5-08]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412
  • 3.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12]
  • 4.    平水韻 六語  .搜韻[引用日期2020-05-08]
  • 5.    巨的拼音  .新華字典[引用日期2020-11-01]
  • 6.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951
  • 7.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長沙:嶽麓書社,1997.07:647
  • 8.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説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0:802
  • 9.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267
  • 10.    巨-書法欣賞  .漢典書法[引用日期2020-05-09]
  • 11.    巨-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0-05-0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