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針鼴科

鎖定
針鼴科(學名:Tachyglossidae),通常被稱為刺食蟻獸或針鼴,與鴨嘴獸同為仍然生存的單孔目動物。此科下共有三屬六種生物,其中巨針鼴屬已滅絕,其他兩屬均生活在澳大利亞及新幾內亞。
中文名
針鼴科
拉丁學名
Tachyglossidae
別    名
刺食蟻獸
外文名
Echidna、spiny anteaters(英文)
ハリモグラ科(日文)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單孔目
針鼴科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綱
原獸亞綱
分佈區域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和新幾內亞
命名者及年代
Gill, 1872 [12] 
保護級別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和附錄Ⅲ》

針鼴科物種學史

又稱刺食蟻獸。背部和體側覆以硬刺,刺下有毛;腹面無刺而被毛,中央有一少毛區域,雌獸的育兒袋即在此處形成;靠近尾的基部有單一的泄殖腔孔。共2屬5種,分佈於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和新幾內亞。針鼴吻細長,鼻孔和口位於吻端;口小,無牙,舌細長;眼小;具外耳殼,部分隱於毛中;四肢短,均為5趾;雄性後肢踝部有毒距;尾短,下面裸露。繁殖習性很特別,雌獸把1枚具有革質殼的卵(長度約為1.4~1.7釐米,直徑約為1.3~1.5釐米)直接由泄殖孔產到育兒袋中,約10天后,1個發育不全的幼仔破殼而出,體長約12毫米,重不到0.5克。它在袋中靠母乳生活約2個月,長出刺後從袋中第2次出生,但尚不能獨立生活,母獸出外尋食時,便把它安置在一個安全的處所。冬眠時,體温可降到接近環境温度。原針鼴(長吻針鼴)Zaglossus bruijnii僅分佈於新幾內亞,體較大,長約45~77.5釐米,體重約5~10千克;吻長佔頭長的2/3,微向下彎;刺較稀疏而短;前肢僅3趾具爪,第一和第五趾為胼胝所覆蓋。針鼴(短吻針鼴)Tachyglossus aculeatus產於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和新幾內亞,體較小,長約35~53釐米,體重約2.5~6千克;吻較短而微向上翹;刺較密而長;前肢5趾均具強大的扁爪。壽命很長,在動物園中短吻針鼴有的活50年以上,長吻針鼴有的活30年。 [1] 
針鼴科

針鼴科形態特徵

其背部和體側覆以硬刺,刺下有毛,腹面無刺而被毛,中央有一少毛區域(雌獸的育兒袋即在此處形成),靠近尾的基部有單一的泄殖腔孔,喙長,以白蟻等為食,擅長挖掘。
針鼴吻細長,鼻孔和口位於吻端;口小,無牙,舌細長;眼小;具外耳殼,部分隱於毛中;四肢短,均為5趾;雄性後肢踝部有毒距;尾短,下面裸露。

針鼴科長吻類

有3種體較大,長約45~77.5釐米,體重約5~10千克;吻長佔頭長的2/3,微向下彎;刺較稀疏而短;前肢僅3趾具爪,第一和第五趾為胼胝所覆蓋。

針鼴科短吻類

有2種,體較小,長約35~53釐米,體重約2.5~6千克;吻較短而微向上翹;刺較密而長;前肢5趾均具強大的扁爪。

針鼴科棲息環境

適應食蟻生活,棲息於多石、多沙和多灌叢的區域,住在岩石縫隙和自掘的洞穴中。

針鼴科生活習性

黃昏和夜晚出來活動。爪強有力,適於挖掘。平時在地面活動,遇到危險,能很快向地下挖進,緊急時也會捲成1個刺球保護自己。雖有一定視力,但主要靠聽覺和嗅覺進行活動。尋食時吻前伸,一邊探索一邊掀開地面的覆蓋物。主要食物為螞蟻和白蟻,用細長而富有粘液的舌來捕獲,並用舌上的角質板和口腔頂部的硬嵴來磨碎。

針鼴科分佈範圍

短吻針鼴是現存分佈最廣泛,最常見的單孔目,遍佈澳洲大陸,塔斯馬尼亞島以及新幾內亞島的中部和南部。
長吻針鼴僅分佈於新幾內亞島,但是在更新世則可見於澳洲大陸和塔斯馬尼亞島。三趾原鼴在島上分佈廣泛,而立另外兩種則侷限於東北部的高地。

針鼴科繁殖方式

針鼴雖為卵生的單孔類,卻也有育兒袋,卵直接產到育兒袋中孵化,而孵化後幼獸繼續在袋中生活一段時間。
繁殖習性很特別,雌獸把1枚具有革質殼的卵(長度約為1.4~1.7釐米,直徑約為1.3~1.5釐米)直接由泄殖孔產到育兒袋中,約10天后,1個發育不全的幼仔破殼而出,體長約12毫米,重不到0.5克。它在袋中靠母乳生活約2個月,長出刺後從袋中第2次出生,但尚不能獨立生活,母獸出外尋食時,便把它安置在一個安全的處所。
冬眠時,體温可降到接近環境温度。其壽命很長,在動物園中短吻針鼴有的活50年以上,長吻針鼴有的活30年。針鼴是與鴨嘴獸同樣是卵生的哺乳動物,但雄針鼴生殖器前端具有四個龜頭,四個龜頭會輪流使用,一次交配過程只用兩個,藉由收縮兩個跟膨脹兩個以進入雌性針鼴分岔的生殖道。雌性針鼴會於交配後第22天,生下一個軟殼且蛋殼有延展性(革質殼)的蛋,並把它放入育兒袋中。孵化約需10天的時間,幼獸會從母親的乳腺啜食母乳。在育兒袋內約45-55天,幼獸會開始長出刺。母親此時會開始挖掘洞穴安置幼獸,約每5天回來餵養一次, 直至幼獸於7個月大後斷奶為止。

針鼴科下級分類

針鼴科分為三屬,分別為針鼴屬、原針鼴屬及巨針鼴屬。針鼴屬中僅有現存的一個種;原針鼴屬中五個種現存只剩三個;巨針鼴屬的兩個種都已滅絕。
此外,2022年,Timothy F. Flannery等人確認了默裏舌鼴屬(學名:Murrayglossus)並認為該屬應歸類於針鼴科的第4屬,該屬一種僅從化石中得知,Murrayglossus hacketti(以前被歸類於原針鼴屬),產於西澳大利亞更新世(Pleistocene)。 [3] 
單孔目仍存在一個地位未定的科,即寒地掘地獸屬(Kryoryctes),該屬一種已滅絕,即Kryoryctes cadburyi [8] 

針鼴科針鼴屬

針鼴屬(學名:Tachyglossus)中僅有現存的一個種: [9] 
  • 澳洲針鼴Tachyglossus aculeatus),也稱為短吻針鼴或短尾針鼴,生活在新幾內亞東南,在接近澳大利亞的地方亦有其蹤跡,這些地區包括澳大利亞阿爾卑斯山脈及內陸沙漠地區等,尤其是在螞蟻及白蟻生活的地方。它的體形較原針鼴屬動物小,但有較長的刺。塔斯馬尼亞島的澳洲針鼴身上毛較多,曾經被當作是獨立的種。長吻針鼴的體型幾乎比短吻針鼴大一倍,是最大的單孔目成員,喙長而彎,身上的刺短而稀疏,毛髮則比較多。長吻針鼴過去曾被分成3個不同的種,其中現在長吻針鼴均被歸入同一種,下設不同的亞種。

針鼴科原針鼴屬

原針鼴屬(學名:Zaglossus)的三個現存物種都是新幾內亞的“土著”,因被獵殺而數量逐漸減少。它們以蚯蚓及昆蟲為食。 [10] 
已滅絕的兩個種是:
  • Zaglossus robustus
  • Zaglossus hacketti(部分學者認為屬於默裏舌鼴屬,稱為Murrayglossus hacketti [3] 

針鼴科巨針鼴屬

巨針鼴屬(Megalibgwilia)的兩個種都已滅絕: [11] 
  • Megalibgwilia ramsayi
  • Megalibgwilia robusta

針鼴科保護級別

澳洲針鼴Tachyglossus aculeatus)——無危/LC [7] 
長吻針鼴Zaglossus bruijni)——極危/CR [5] 
阿滕伯勒長喙針鼴鼠Zaglossus attenboroughi)——極危/CR [6] 
大長吻針鼴Zaglossus bartoni)——易危/VU [4]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和附錄Ⅲ》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