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目大眼鯛

鎖定
金目大眼鯛(學名:Priacanthus hamrur)屬鱸形目大眼鯛科下魚類,體略高,側扁,呈長卵圓形;體最高處位於背鰭第五棘附近。眼特大,瞳孔大半位於體中線下方。吻短。肉食性魚類,以魚蝦及浮游動物為主食,多夜間捕食。分佈於紅海印度洋東岸至太平洋的夏威夷、北至日本台灣島以及南海諸島海域等。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紅海。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別    名
紅目鰱
橘棘鯛
大眼鯛
寶石大眼鯛
中文學名
金目大眼鯛
拉丁學名
Priacanthus hamrur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幅鰭亞綱
鱸形目
亞    目
鱸亞目
大眼鯛科
大眼鯛科屬
金目大眼鯛
分佈區域
分佈於紅海、印度洋東岸至太平洋的夏威夷、
棲息深海
150~1200米水層

金目大眼鯛形態特徵

金目大眼鯛
金目大眼鯛(7張)
體略高,側扁,呈長卵圓形;體最高處位於背鰭第五棘附近。眼特大,瞳孔大半位於體中線下方。吻短。口裂大,近乎垂直;下頜突出,頜骨、鋤骨均具齒。前鰓骨後緣及下緣具鋸齒並具有一枚後向之短強棘。鰓耙總數24-26。頭及體部皆被有粗糙堅實不易脱落之櫛鱗側線完全,側線鱗孔數70-90。背鰭單一,不具深缺,具硬棘X棘,軟條13-15;臀鰭與背鰭幾相對,具硬棘III,軟條13-16;背鰭及臀鰭後端圓形;胸鰭短小;腹鰭中長,短於頭長;尾鰭截形或雙凹。體一致呈鮮紅色,有時腹部呈銀白色;各鰭末端顏色較深,且鰭膜上無任何斑點。
金目大眼鯛是大眼鯛中體型較大的一種,主要特徵是尾鰭呈雙凹形,且上下葉延長突出,腹鰭基部的內側有一黑斑。略偏深紅色的體色,可在夜間迅速變換成銀色或長出斑塊 [2] 

金目大眼鯛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在深海150~1200米水層,因人類底拖網捕撈,橘棘鯛生活的海牀被嚴重破壞,數量驟減。

金目大眼鯛生活習性

夜間出來覓食。肉食性,以小或水層中的浮游動物為主食。

金目大眼鯛分佈範圍

分佈於紅海印度洋東岸至太平洋的夏威夷、北至日本台灣島以及南海諸島海域等。
分佈於紅海,印度洋、太平洋熱帶和亞熱帶海域,中國的南海和台灣附近海域也有分佈,暖水性底層魚類。棲息於40~120米深的沙泥底質海區,以甲殼動物為食。有晝夜垂直移動現象,喜結羣活動 [3] 

金目大眼鯛主要價值

屬於高經濟價值魚種。肉質細嫩,味道甘美,適宜剝皮後清蒸或煮湯,或是不去皮整隻碳烤亦適宜。亦常被展示於水族館。 [4] 
參考資料
  • 1.    Priacanthus hamrur  .australianmuseum[引用日期2020-05-15]
  • 2.    邵廣昭,陳麗淑著;黃崑謀,賴百賢繪,自然野趣大觀察 魚類 解讀奇特的魚類世界=The Ultimate Guide to Fishes,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11,第158頁
  • 3.    潘義川編著,郵票中的魚類鑑賞 下 食用經濟魚類與奇異魚類,東北大學出版社,2015.08,第72頁
  • 4.    Priacanthus hamrur  .台灣魚類資料庫[引用日期20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