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勝村

(上海市松江區石湖蕩鎮下轄村)

鎖定
金勝村位於石湖蕩鎮東南9公里處,東與金匯村接壤,南瀕黃浦江與泖港鎮隔水相望,西與新中村為鄰,北與東港村為伴。境內有同三(A30)國道、油墩江縱向串流村的西半部,甘德路橫向通過村的中部與塔匯路成7字形轉接。金勝村傳統農業以種植糧食為主,三麥、油菜、棉花等經濟作物根據農户需要種植,一般很少出售。
中文名
金勝村
地    址
石湖蕩鎮東南9公里處
主要作物
三麥、油菜、棉花
人口數量
8202人

目錄

金勝村簡介

1956年,始種雙季稻。人民公社成立後,增加複種指數。1962年,實行(雙季)稻、麥和油菜三熟制。1964年,各生產隊按耕田總面積的15%始種棉花和玉米西甜瓜經濟作物輪種。1980年後,雙季稻逐步改為單季稻。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按各户勞動力多少承包聯產計酬取消評工記分。 金勝村創辦工業始於1974年,原新閘大隊先後創辦機電修配、紙箱(盒)和印刷廠;1976年,原長勝大隊先後創辦服裝針織、儀表和五金廠;種籽場(後改金祥村)創辦塔匯五金廠。1991年,金勝村原4個大隊共有10個村辦企業,共有固定資產196.4萬元,職工總數為428人,完成總產值451.6萬元,税金19.2萬元,淨利18.8萬元。

金勝村發展簡史

1993年後,村辦工業滑坡,1997年8月,有4家企業轉製為民營,其餘在轉制前相繼歇業。 集體副業生產始於1963年,金勝村原四個大隊先後建辦30多個大隊和生產隊養豬場或肉雞場。20世紀80年代為最高峯,年圈養母豬平均200多隻,肉豬900多隻,長毛兔800多隻,肉雞3萬多羽。家庭聯產承包制後相繼停辦。 1965年,發展家庭手工編結,由生產大隊和生產隊選派專人管理和收發,為集體增加積累,並解決了農村富餘婦女勞動力收入。 1980年,有部分農户翻建樓房,到1994年,金勝地區原4個村農民住宅全部完成翻建。
至2006年,鄉村水泥道路通到各自然村和村民小組。家庭電話有線電視基本普及。飲用水全部自來水。全村建有3個老年活動室和2個標準化衞生室,村被評為“市級整潔村”和市“文明村”。由自然村洋涇浜、秦祥浜、梅家埭、華長浜、葫蘆浜、網船埭、庵基厙、黃家埭、顧家埭、閘浜、衞家埭、南場頭、吳家橋、邱家埭、金義橋、周家橋、南前(錢)、西匯佬、長浜、廟浜組成。
總人口8202人,總户數1303户。其中:本村人口3996人,農保人口265人,鎮保人口2234人,城保人口665人;外來人口4206人。耕地2148.70畝,糧田1719.80畝,常年菜田167.10畝,林地8.00畝,魚塘0.00畝,畜禽場0.00畝,苗木253.8畝。我村2008年集體經濟可支配收入298.00萬元,200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191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