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一南

鎖定
金一南,1952年2月出生於雲南,籍貫江西永豐,軍事專家,國家安全戰略問題專家。正軍級,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教授、戰略學博士生導師。 [2-3]  [6-7]  [12]  [17]  [22] 
金一南於1972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服役於北京軍區某集團軍通信團;1984年分配至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學院 [12]  ;1987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圖書館圖書管理員;2000年赴英國皇家軍事科學院學習;2001年3月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赴美國國防大學講學 [2]  ;2004年任職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 [7]  ;2008年晉升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 [19]  ;獲評為“改革開放30年軍營新聞人物”。 [5] 
金一南長期從事國際戰略和國家安全戰略研究。 [18] 
中文名
金一南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雲南
出生日期
1952年2月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軍人生來為戰勝》
《浴血榮光》
《苦難輝煌》
主要成就
2008年晉升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
軍    銜
少將
籍    貫
江西永豐

金一南人物經歷

金一南在北京軍區某通信團時進行技術攻關 金一南在北京軍區某通信團時進行技術攻關
1952年2月,金一南出生於雲南。 [2]  [6] 
1972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服役於北京軍區某集團軍通信團。
1984年,分配至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學院。 [12] 
1987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圖書館圖書管理員。
1998年,調任至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國際關係教研室。 [21] 
2000年,赴英國皇家軍事科學院學習。
2001年3月,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赴美國國防大學講學。 [2] 
2004年,任職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 [7] 
2007年,當選為全軍英模代表大會代表。
2008年,晉升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 [19]  ;獲評為“改革開放30年軍營新聞人物”。 [5] 

金一南主要成就

金一南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金一南近照 金一南近照
金一南主要研究方向為國家安全戰略、國際衝突與危機處理等。 [2] 
1998年,金一南開始從事中國國家安全戰略研究,包括大國關係和中國同周邊各國的關係,研究的主要方向就是國際衝突與危機處理;為了提高人們對祖國統一重要意義的認識,金一南從歷史到現實,從經濟到文化,在各個層面剖析了一旦祖國的寶島被分裂的嚴重後果。他站在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結合數據説明,強化了大家的危機意識 [21] 
  • 學術論文
截至2014年8月,金一南發表的學術論文如下: [6] 
時間
論文名稱
期刊名稱
1997年
軍人生來為戰勝
1997年
弱國也有殺手鐧――評戰區戰術導彈
《世界軍事》
1998年
國防意識、國家意識與霸權意識
《世界軍事》
1998年
美國人與戰爭
《世界軍事》
1998年7月
美軍為何還在研究越戰
《解放軍報》
1998年11月
美國總統與戰爭
1998年12月
美國總統與戰爭
《世界軍事》
1999年1月
美國總統與戰爭
《世界軍事》
1999年4月
世界三場局部戰爭比較
《世界軍事》
1999年4月
南聯盟為什麼不會成為第二個越南
《大公報/國際版》
1999年4月
俄羅斯這個法碼到底有多重
《大公報/國際版》
1999年4月
科索沃面前的北約――絕對不是倉促上陣
《大公報/國際版》
1999年4月
從丹佛到科索沃
《大公報/國際版》
1999年4月
地面決勝?
《大公報/國際版》
1999年4月
科索沃不是科威特
《大公報/國際版》
1999年
從俄羅斯在科索沃衝突中的地位作用看國家經濟轉型時期的國防建設
《教學研究資料》
1999年
北約對南聯盟的侵略戰爭引發的若干思考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1999年
科索沃戰爭啓示錄――小國如何把握自己的命運
1999年
築起我們新的長城》3300字,990803
《大公報/要聞版》
1999年
未來戰場――我們靠什麼克敵制勝
《解放軍報》
1999年
50年風雨中的中國人民解放軍
大公報
1999年
1949-1999中國大閲兵
《世界軍事》
1999年
三軍士氣在何方
《視點雜誌》
1999年
統一的歐洲:真老虎還是紙老虎
《解放軍報》
1999年
從太平洋到高加索――關於東帝汶和車臣的隨想
《武器雜誌》
1999年
堅持反導條約,給世界以安寧
《北京青年報》
1999年
大國政治的沒落――巴拿馬運河的世紀迴歸
2000年
窘迫的克林頓主義
《武器雜誌》
2000年
克林頓主義:從風頭正勁中看捉襟見肘
《武器雜誌》》
2000年
《誰在控制枱灣軍隊(上)》3600字《世界軍事》2000/06
《世界軍事》
2000年
《誰在控制枱灣軍隊(下)》
《世界軍事》
2000年
混淆戰爭性質,意在阻擋統一》2700字,2000/06/12
《解放軍報》
2000年
朝韓會晤與亞太格局演變》3400字,解放軍報2000/06/26
《解放軍報》
2001年
從政治到軍事:對美國新政府的NMD戰略再評估
2001年
從歷史走向未來的中國軍隊
《世界軍事》
2001年
遠東的陰謀:“九?一八”事件背後
《世界軍事》
2001年
2001年:透過硝煙看熱點
《解放軍報》
2002年
點評阿富汗戰爭
《世界軍事》
2002年
美俄核裁軍,何處才是終點?
《解放軍報》
2002年
決勝戰場外―點評馬島戰爭
《世界軍事》
2002年
國家意志與祖國統一
2002年
伊拉克:下一場戰爭?
2002年
國際安全威脅與中國安全威脅
2003年
美伊戰爭——反恐與石油
2003年
硝煙籠罩巴格達
2003年
美軍作戰目的的漂移
《國防報·軍事特刊》
參考資料 [6] 
  • 學術專著
截至2014年8月,金一南編著出版的專著如下 [6] 
出版時間
專著名稱
出版社
1993年
《競爭—生存與毀滅的抉擇》
-
1996年
《狂飆歌:前所未聞的較量》
2001年
2002年
《國家安全論》
-
2006年
《一南軍事論壇-國際安全形勢大透析》
2009年
2012年
參考資料 [6] 
  • 科研獎勵
截至2014年8月,金一南已獲得軍隊科技進步獎、國防大學“優秀科研成果獎”等獎項。 [6] 
時間
獲獎項目
獎勵名稱
2011年
《苦難輝煌》 [4] 
中國出版政府獎

金一南人才培養

  • 治學態度
金一南著作《苦難輝煌》 金一南著作《苦難輝煌》
金一南授課的內容,不管是五分鐘、十分鐘、十五分鐘、二十分鐘的發言,還是幾百字、幾千字的文章、幾十萬字的書,他都一樣字斟句酌。絕不迴避問題,絕不用領導講話證明自己的觀點,每一堂課都以最新的學術觀點作支撐,選最新的中國國內外事件為例證,引古今中外相關史料為佐證,用嚴密的邏輯和能感動自己也能打動別人的素材謀篇佈局。 [16] 
  • 講授課程
金一南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多個班次講授“21世紀初中國國家安全戰略選擇”“現代國際衝突與危機處理”“國際戰略形勢與中國國家安全”“外軍建設與軍事改革”“我國地緣環境與地緣安全戰略的選擇”“國家力量與國家安全”等課程,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研究生院開設“當代國際關係中的重大問題”“中國國家安全戰略”“近代以來的大國興衰”等課程。 [21] 

金一南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2003年
傑出教授 [6] 
2006年
全軍首屆 “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獎” [5] 
-
2006年11月
個人二等功 [6] 
2009年
新中國成立後為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重大貢獻、具有重大影響的先進模範人物 [5] 
-
2010年
中華文化人物 [5] 
-
2019年12月
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 [1] 
-
-
-
“五個一工程”獎 [6] 
-
中國國際新聞獎(三次) [6] 
-
金長城國際觀察優秀獎 [6] 

金一南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07年10月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3]  [14] 
2008年3月—2013年3月
2011年6月
廈門大學兼職教授 [10] 
-
中國科學院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國防戰略委員會專家委員 [8] 
-
解放軍報》特約撰稿人 [2] 
-
中央電視台特約軍事評論員 [2] 
-
中國軍事統籌學會戰略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 [2] 
-
中國軍事科學》特邀編委 [4] 
-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兼職教授 [5] 
-
北京大學兼職教授 [5] 

金一南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金一南全家合影 金一南全家合影
金一南的父親是開國少將金如柏,參加過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兼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法院院長;金一南的母親是鄭織文,參加過抗日救亡的學生運動,後前往延安投身革命;金一南隨父母在昆明度過了童年,後舉家來到北京。在金家六姐弟中,金一南排行第五。雖然出身將門,但金一南沒享受到父輩的蔭庇,初中剛畢業就到小工廠當燒瓶工,在煙熏火燎的車間,金一南燒了3個月的瓶子。 [11]  [20] 
  • 婚姻家庭
金一南的妻子是王巖。 [9] 

金一南人物評價

金一南 金一南
“金一南在國家安全戰略研究方面成就卓著,有着廣泛的社會影響。”廈門大學評) [10] 
“金一南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著名國家安全戰略問題專家。”(《中國國防報》評) [12] 
“金一南是中國國內最知名的戰略學學者之一,他還是一個優秀的圖書館員,為國防大學圖書館建設作出了貢獻;他淵博的學問知識、強烈的憂患意識、超前的理論思維讓聽眾振聾發聵,發人深省。”(《圖書館論壇》評) [15] 
“金一南是一位國家安全的忠實守望者。理智強悍的金一南,在對國家安全方面的各種挑戰面前,總能展示出中華民族的性格特徵和中國軍人的內涵與風采。(《中國人才》評) [1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