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野牛屬

鎖定
野牛屬(學名:Bison):哺乳綱、牛科動物。有2種:美洲野牛分佈於北美洲。體長2.1-3.5米,尾長0.5-0.6米,肩高2.6-2.8米,成年體重450-1350千克。頭、頸和前身具濃密長毛,骨盆較小。歐洲野牛體長可達2.9米,高1.8-1.9米,體重800-1000千克。
美洲野牛棲息於草原中,羣居,有季節性遷徙習性。歐洲野牛以食草為主,也吃嫩芽和樹葉,一頭成年雄性野牛一天可以消耗32千克的食物。棲息在落葉闊葉林,灌木叢的開闊空間。曾經廣泛分成於歐洲。因為被濫捕,最後僅存的一頭野生歐洲野牛,死於1627年的高加索西部地區。在1951年,歐洲野牛開始被重新放歸大自然。分佈於白俄羅斯、立陶宛、波蘭、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斯洛伐克和烏克蘭,及30個國家的動物園中。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拉丁學名
Bison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綱
亞    綱
真獸亞綱
偶蹄目
亞    目
反芻亞目
牛科
亞    科
牛亞科
牛族
野牛屬
美洲野牛歐洲野牛
保護級別
近危(NT)1種;易危(VU)1種IUCN標準 [2] 
中文名
野牛屬
命名者與年代
Hamilton Smith, 1827
同義學名
DmanisibosBurchak-Abramovich & Vekua, 1994
外文名
Bison

野牛屬形態特徵

野牛屬有2種,頭骨頂部短寬。角的斷面是圓形。美洲野牛體長2.1-3.5米,尾長0.5-0.6米,肩高2.6-2.8米,成年體重450-1350千克。頭、頸和前身具濃密長毛,骨盆較小。歐洲野牛長得有一點像家養的乳牛,體型巨大,成年歐洲野牛體長2.9米,肩高1.8-1.95米,體重600-1000千克。頭部體積大並有寬闊的前額,前半部軀體巨大,肩部到前背有一個像瘤子一樣的隆起,猶如高聳的駝峯,脖子短粗健壯,胸椎肌肉強大。 [3-4] 
美洲野牛頭、頸和前身的毛比歐洲野牛更長更密,軀體更矮些,骨盆也更小些,它的後身沒有歐洲野牛那麼發達。總的看來美洲野牛的軀體較歐洲野牛更粗壯些,軀體和四肢不如歐洲野牛的長。它們的嗅覺好而視覺差。雌性野牛個頭比雄性小,駝峯也較小的,頸部略瘦,牛角也更為纖細。 [3] 

野牛屬棲息環境

美洲野牛草原亞種棲息在草原上,結成大羣,有時上千只進行季節性遷徙。冬季向南方遷移尋找食物更豐盛的地區。春季向北方遷徙。森林亞種棲息於北美的寒帶森林,不遷徙。歐洲野牛棲息在落葉闊葉林,灌木叢的開闊空間。海拔高度0-2100米之間。 [3-4] 

野牛屬生活習性

歐洲野牛是一種羣居的動物。以混合族羣和公牛羣為兩種基本單位。混合羣包括母牛、2-3歲的年輕小牛,牛仔和暫時加入的成年公牛。混合羣的平均大小依賴於環境,羣體的數量平均為8-13頭動物。交配季節以外的雄性歐洲野牛組成雄性羣體,所有的公牛羣都很小,平均有1-11頭動物。有一半以上的公牛過着孤獨的生活。歐洲野牛的族羣不是以家庭為單位。規模和混合羣的結構都在不時發生變化,有些變化是季節性的(產仔,公牛加盟),也有其他野牛個體行為的原因。族羣組合頻繁,會迅速分裂並交換了一些個體。歐洲野牛的行走路線的範圍,主要與取食活動關聯,在確保充分利用食物供應的基礎上活動。 [4] 
美洲野牛成羣一起生活,它們經常在泥土中跋涉,喜歡土浴。把軀體在大石頭和樹幹上磨蹭藉以除掉體外寄生蟲。多在早晨與傍晚覓食,其餘時間休息。遇到狼羣襲擊,奔跑的速度可達每小時60公里。食草,草和莎草是該物種的主要食物,其他如開花植物,木本植物的葉子,甚至地衣。在冬季,野牛通過挖掘厚厚的積雪,尋找下面埋藏的植物。美洲野牛與歐洲野牛在外表上非常相似,但習性卻發生了某些變化。歐洲野牛生活在森林中,以嫩枝葉和小灌木為食,而美洲野牛的草原亞種則是生活在草原上的食草動物。 [3] 

野牛屬分佈範圍

美洲野牛分佈於北美洲。歐洲野牛過去曾遍佈落基山以東廣大地區,達5-6千萬頭,由於人類的獵殺和對草原的開發,數量急劇下降,幾乎滅絕,1889年時僅餘541頭,後經多訪努力,恢復至2萬餘頭,為預防流行病,分別放養於不同地區。歐洲野牛分佈於波蘭和俄羅斯高加索地區。 [2] 
美洲野牛分佈圖 美洲野牛分佈圖
歐洲野牛分佈圖 歐洲野牛分佈圖

野牛屬繁殖方式

美洲野牛在種羣之內,各自的公牛形成一個集體並保衞家族集羣的母牛,並且驅散向它們挑戰的所有其他公牛。交配季節6-9月,高峯期在7-8月間。繁殖期的爭鬥時,兩頭成年的雄性美洲野牛打架的場面十分壯觀,通常只在繁殖季節為了爭奪與雌性的交配權而爭鬥,以大聲吼叫,在塵土中打滾,繼而擺動頭部來擺開架式。這時,通常有一頭野牛會讓步,如果不讓步的話,兩頭牛就會打起來,頭對頭部撞擊,撞得一大堆的毛髮在空中飛揚,接着相互繞圈,再突然轉身前衝,試圖用角刺傷對手。孕期約為9個多月(270-285天),每胎僅產1仔。小牛會在第二年的春天出生。 [3] 
歐洲野牛發情期在7-10月,交配系統是一夫多妻,發情的公牛性情暴烈,蠻橫無比。如讓一頭母牛處在一羣發情的公牛包圍之中,公牛不可避免地要發生爭鬥,通常,角鬥勝利的一方與母牛交配剛一結束,就軟弱乏力了,這時,戰敗的公牛立即尋釁滋事。 公牛的粗心和性急令它不能每次都成功。正當壯年的公牛是能在一日之內數度交配,作為交配的顯著的成果,是數只母牛不久後同時懷孕了。孕期一般在9個月,懷孕期一般持續254 277天(平均264天),第10個月就可產下小牛犢,每胎一仔,雙胞胎很少。小牛在出生後22-45分鐘即可站立,哺乳通常是第一個小時內開始。出生後的幼仔幾個小時候就可以獨自活動,一歲後斷奶。 [4] 

野牛屬下屬種類

<br>野牛屬(2種 史前物種 9種)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與年代
備註
Bison bison
Rhoads, 1897


Bison bison athabascae
Rhoads, 1897


Bison bison bison
Linnaeus, 1758

Bison bonasus
Linnaeus, 1758


——歐洲低地野牛
Bison bonasus bonasus
Linnaeus, 1758


Bison bonasus caucasicus
Turkin and Satunin, 1904
滅絕

——匈牙利野牛
Bison bonasus hungarorum
Kretzoi, 1946
滅絕

化石類
Bison antiquus
Leidy, 1852
史前物種
喬治野牛
Bison georgicus
Burchak-Abramovich & Vekua, 1994
第四紀:下更新世
花泉野牛
Bison hanaizumiensis
Matsumoto & Mori, 1956
史前物種
長角野牛
Bison latifrons
Harlan, 1825
第四紀:上更新世
內陸野牛
Bison menneri
Sher, 1997
第四紀:下更新世
福爾松野牛
Bison occidentalis
Lucas, 1898
史前物種
古曙紅野牛
Bison palaeosinensis
Teilhard & Piveteau, 1930
史前物種
Bison priscus
Bojanus, 1827
史前物種
林地野牛
Bison schoetensacki
Freudenberg, 1914
第四紀:上更新世
[5] 

野牛屬保護現狀

野牛屬保護級別

二種均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7年 ver3.1:
歐洲野牛易危(VU)、美洲野牛近危(NT)。 [2] 

野牛屬種羣現狀

北美野牛是移居北美后的歐洲野牛,起初它們迅速繁殖,生長很快,北美洲的氣候和環境都非常適合於野牛的生長。然而當歐洲人移民到北美的時候,美洲野牛遭到了驚人的屠殺。人們槍殺了大約上千萬只野牛。到1903年為止,北美大草原上只剩下二十一隻野生野牛。1905年,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頒法令,第一次將野牛等一批珍稀動物置於國家的保護之下。龐大的野牛羣終於再次遍佈北美草原,在許多國家公園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蹤跡。
歐洲野牛通過人工繁殖與野外飼養活動在白俄羅斯,波蘭,俄羅斯,立陶宛,烏克蘭和斯洛伐克等國家的森林。2000年約為3000頭,由於基因的限制,其健康程度不容樂觀。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