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重慶碼頭文化

鎖定
重慶主城兩江四岸綿延近百公里,重慶有長江嘉陵江兩江交匯,是天然港口。有港口就有碼頭,水運便利,重慶的碼頭文化因此逐漸興起。
自古以來,重慶就因處於兩江相匯,而水域通達,從朝天門碼頭到新建的寸灘集裝箱碼頭,重慶碼頭一直是長江流域水運往來的要地,早年間重慶的“巴渝十二景”中與碼頭相關的就有五處之多。
中文名
重慶碼頭文化
地    點
重慶
主    題
重慶碼頭
類    型
文化

重慶碼頭文化歷史淵源

重慶碼頭 重慶碼頭
自古以來,重慶就因處於兩江相匯,而水域通達,從朝天門碼頭到新建的寸灘集裝箱碼頭,重慶碼頭一直是長江流域水運往來的要地,早年間重慶的“巴渝十二景”中與碼頭相關的就有五處之多。
重慶有長江、嘉陵江兩江交匯,水深浪平,是天然港口。有港口就有碼頭,船來人往,成羣結隊的搬運夫肩挑背扛,喊着響亮的號子。這座城市孕育的獨特碼頭文化久而久之便聞名起來。
清朝巴渝十二景中的"字水宵燈",指的是當時重慶萬家燈火的場面,其實有很大一部分燈火是來源於船户。
當時的重慶到了夜晚,最熱鬧、燈火通明的就是雲集在碼頭邊的這些船隻,船上的人家聚在一起,或吃火鍋,或聊天、賭博,燈火將長江照得通明,成為最早的“重慶夜景”。 [1] 
碼頭文化的起因或許是為了抱團發展,更好地在嚴苛的環境下生存下去,推杯換盞割頭換頸的江湖義氣是最初的文化血脈,發展至今的碼頭文化再歷經了工業時期、重慶開埠時期與陪都時期後也有了重新的定義,這個時代的碼頭已不單單只是交通的一個環節,而成了一個越來越開放的平台。

重慶碼頭文化發展現狀

重慶主城兩江四岸綿延近百公里,分佈着接近二十個風格、規模各不相同的濱江商業項目
各級政府也都在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濱江商業。
位於北濱路黃花園大橋段的“鎏嘉碼頭”,是珠江國際整個地塊中的一個重點部分。
項目位於劉家台老重慶碼頭的舊址,早年也是嘉陵江北岸的水路樞紐。
鎏嘉碼頭距離解放碑商圈也僅有6公里的距離,從而也形成了北望渝中半島的景觀視角。
2012年開始,江北區政府以“一帶、兩圈、四中心”為發展重點,其中的“一帶”,是指重慶北濱路沿線;“兩圈”,即觀音橋商圈和江北嘴商圈。鎏嘉碼頭項目正處在一帶兩圈的核心位置。
鎏嘉碼頭不僅僅是在“修建”碼頭,也在着力為嘉陵江塑造風景、為重慶人帶來時尚生活。碼頭文化也在隨着時代的發展而發生改變。
以前的碼頭文化讓人聯想到“火鍋的發源地”,“袍哥人家”,“縴夫”、“茶館説書”這些早期的碼頭文化元素。碼頭文化元素已經隨着社會變遷而改變。
鎏嘉碼頭毗鄰的江北嘴CBD,即將成為中國長江中上游地區的經濟中心,也是江北區“九大重點工程”之首。江北嘴將實現集中佈局重慶80%的金融機構總部,預計各種金融和流通將產出3000億的價值。其功能也被準確地定位為“重慶市中央商務區”。 [2] 

重慶碼頭文化其他相關

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力帆集團董事長尹明善在“渝商大會”上對重慶的碼頭文化進行了一番解讀。他認為,重慶的“碼頭文化”存在包容和開放的因素,因此也是重慶建設內陸型開放高地的文化基礎。
尹明善説,商業文明的重慶就是碼頭文化的重慶,重慶是一個因碼頭而生的城市。他説,其實掘之下,重慶特有的巴文化、陪都文化、紅巖文化,甚至還有三峽文化中都包含着碼頭文化的一些因素。
尹明善認為,碼頭上船來船往,碼頭文化的開創性,本來就有包容吸納的特徵,由此形成了開放文化,重慶開放不排外,所以建設內陸型開放高地,重慶有自己的文化基礎。 [3] 
參考資料